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为何只打死了27名美军?


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和多国联军就好比是一群没有护卫的勤务兵面对一群火箭飞行兵,根本没有还手之力。1991年海湾战争让全世界期待的“坦克大决战”化为泡影,伊拉克3300辆坦克被多国部队直接在空中击毁。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将萨达姆击溃,也让全世界对这种全新的战争模式感到震惊,以“大陆军”为思想的军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算是上了一堂让人警醒的课。下图为科威特通往伊拉克的80号公路,美军用集束炸弹集中空袭了这条公路上撤退的伊拉克军队,残骸绵延超过30公里,被誉为“死亡公路”

海湾战争的背景是萨达姆1990年8月2日武装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678号决议对伊拉克实施惩戒性军事打击,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最后也的确达到目的。关于双方的伤亡,多国部队死亡人数大概在358人,受伤776人,损失坦克31辆,装甲车28辆。而伊拉克军队死亡人数在2.5-3万人,受伤7.5万人,损失坦克3300辆,装甲车2100辆。双方损失比在1:100以上。而多国部队损失的358人中直接因为战斗死亡为179人,其余都是死于事故或误伤,比如塞尔维亚死亡的92人是因为C-130H运输机坠毁。

双方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比?多国部队除了在装备的技术水平上碾压伊拉克之外,更重要的是作战体系和作战理念的巨大转变,将平面战升级立体战,将信息化真正融入到现代战争中。这样在装备处于劣势的前提下伊拉克并没有能力应对多国部队的大规模空袭和全方面的监控,丧失了全部的战场主动权,完全处于被动局面,所以就造成了这么极端的损失比。下图为一座被美军制导反掩体炸弹命中的伊拉克空军混凝土机库,顶盖被完全穿透

从装备上看以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在作战装备水平上大幅度领先伊拉克军队。我们用坦克当做例子,参战的美军M1A1主战坦克装备的热成像仪平均探测距离为2600米,夜间、沙尘或烟雾条件下可以辨识1500米目标。而伊拉克军队的T-72M最大探测距离只有800米,也就是在没有发现M1A1之前已经被击毁。

再举个例子,伊拉克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唯一的三代战斗机是苏制Mig-29,因为350公里作战有着“机场保卫者”的称号,而其余的都是Mig-21、Mig-25、幻影这类二代机。包括Mig-29在内的任何伊拉克空军战机在与多国部队F-15、F-16等三代高性能战斗机的对抗中并不占优势,多国部队的电子干扰可以大幅度压缩Mig-29的探测距离(Mig-29本身探测距离也非常弱,NO-193最大探测只有80公里左右,作战时通常需要地面雷达配合)。而且虽然Mig-29可以使用R-27空对空导弹进行“寻干扰源攻击”模式或半主动雷达引导模式,但是命中率极为感人(厄立特里亚空战R-27命中率8%)。如果红外制导的R-27则需要光电探测系统进行锁定,但是对付战斗机实际锁定距离大概在20公里左右。最要命的是,Mig-29并不是在与多国部队某型战斗机对抗,而是和整套预警、指挥、作战系统进行对抗,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性。最终就是伊拉克的空中力量在进行了强度不高的抵抗后开始大量向伊朗疏散或者埋入沙漠。

从上面提到的地面和空中主战武器来看,伊拉克已经处于劣势。这还仅仅是纯粹的装备问题,如果将我们从整体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模式来看,那么伊拉克方面更是处于几乎绝望的状态。在1991年海湾战中,全世界最期待的就是美伊之间的“坦克大决战”,有点类似于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将冷战时期没有出现的美苏钢铁洪流对决在伊拉克实现,毕竟萨达姆为美国准备了超过4000辆坦克。按照萨达姆的说法:

空战不能起决定作用,决定胜负最后得靠地面决战
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

然而多国部队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地面战模式与伊拉克进行对决,而是以空中打击的方式将伊拉克的坦克直接从空中击毁,这种由地面到立体的作战模式转变让这些坦克无论好坏都成了“废铁”,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实际上,伊拉克的各级指挥中心、防空指挥节点、通讯中心、机场、机库、飞机、坦克等等都是被多国部队以空中打击的方式予以摧毁,而不是传统的地面推进。下图为海湾战争中美军的1架A-10攻击机,他至少击毁了16辆坦克

而伊拉克所谓的防空网被美军在开战之初就被美军作为首要攻击目标,美军使用F-117战斗机在“沙漠风暴”行动的首轮打击就直接将伊拉克防空指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与以摧毁。这样伊拉克在法国人帮助下建立的苏式“伊拉克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KARI”在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就被悉数摧毁。在撕开了伊拉克防空网之后,多国部队的战斗机、轰炸机、对地攻击机、空基/海基巡航导弹在内的各种空中技术兵器在卫星、预警机、空中指挥机、电子干扰机的配合下对伊拉克进行了38天残酷的空中打击,总出动量11.5万架次,总投弹量超过50万吨,单日投弹量是朝鲜战争的20倍,实现了高强度、多波次、多方向的空中打击。下图为美国空军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F-117隐身攻击机,座舱边的的炸弹标记代表出击次数

在正常海湾战争中,除了高精尖武器应用和高强度空中打击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的应用。所谓信息化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

让敌人没有任何秘密,让我没有任何障碍。

海湾战争是美国首次以天基卫星将海陆空作战装备实现了数据联通,美军动用的卫星为72颗,另有118个地面卫星站和12个商用卫星终端,满足至少50万部队的通讯需求。而GPS为美军的战机、军舰、车辆提供了准确的位置等方位要素。军用侦察卫星则为各级行动提供情报支持,下图为美国KH-11“锁眼”侦察卫星,他在1990年7月16日的侦查中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发现T-72坦克。而在海湾战争期间这些侦查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准确的伊拉克军队动向,并判定大量伊拉克伪装阵地。

下图为美国DSP导弹预警卫星,位于3.6万公里的同步地球轨道,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4颗DSP对伊拉克实施监控,为“爱国者”防空导弹提供120秒的预警时间。

除了天基卫星之外,大量电子类飞机投入使用,包括E-3预警机、E-8联合监视指挥机、EF-111电子攻击机、TR-19战略侦察机、RF-4C战术侦察机等等对战场实施全天候监控和电磁环境压制。1991年1月30日夜,美军E-8联合监视指挥机发现伊拉克第3装甲师和第5机械化师集结,然后美军对这2个师发动高强度突袭,将这些部队从空中直接击毁。可以这么说:伊拉克战机升空的那一刻美军就已经得知。这种无死角的监控让伊拉克没有秘密可言,就好比让别人完全看光,没有任何主动权。所以为什么说现代战争中取得制信息权就等于赢了一半?有句话说的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下图为E-8联合监视指挥机

海湾战争这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和极高技术水平的战术思想不仅仅是撼动了萨达姆,更震惊了全世界。特别是当时很多以“陆军当家”、“大陆军思想”的国家让钢铁洪流变成了泡影,也让全世界展开了装备和技术现代化的潮流。所以这场不对等战争伊拉克输的确实很没有办法。


雏菊西瓜Peterpan


海湾战争发生的那一年都是多少年前啦,刚刚是我读初二,初三的那一年。很老实的说,当年还是青涩少年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新闻里面看到这样的事情,觉得还是离我们挺遥远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我们还是陆陆续续的听到关于这些已经过去的事件的一些东西。

当时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强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的美国虽然还是强大,但是跟以前来比,真是今非昔比啊。不是因为他们变弱了,而是还有很多的国家,像中国这样子崛起了。当年海湾战争的时候,除了苏联之外,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美国抗争。而且当时美国跟欧洲各国的联盟正处于蜜月期。他们是联合起来,一起去欺负那些小国,掠夺资源的。

对于美国在战争上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我们是非常肯定的。们在军事武器方面,这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强大,不要说在1990年的时候了。而最大的问题就是1990年的时候,虽然各种各样的武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在军事上的通讯科技以及高科技军事武器精准打击方面的技术,不是,那一个弹丸小国可以跟美国相比的。而且美国打仗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少的牺牲士兵。因为人命在战争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打光了,也只是烧钱而已,但是牺牲人命不单是牺牲了一个智慧的生命体,而且还需要国家对这些牺牲的士兵家属提供一笔很可观的抚恤金。所以美国无论在电影还是真实的情况,都是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呢的。

不过就有一些报道说,美国在很多战争当中,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也出现过攻击自己盟友的情况。虽然这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过分依赖高科技,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想一想,在1990年的时候,那些小的国家的侵略行为,他们的军队只是拥有一些比较强大的武器,但是面对美国的精准打击和地毯式的轰炸,无论你有多少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都是无济于事的。


中小学英语精修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是近年来国际上爆发的最大也最惨烈的战争,据统计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人数为十万,但是却只打死了27名美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战后统计,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精锐部队有2.5万人死亡,7.5万人受伤,伤亡总人数高达10万,可是真正死于伊拉克军人枪下的美军却只有27名。数字相差之悬殊令人震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伊拉克军人伤亡惨重,而美军却伤亡较小呢?

首先,伊拉克和美国的战略差别。美国是现代化先进的军事理念,直接通过海军和空军对伊拉克进行封锁和打击,因此伊拉克军人想要接触到美军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更别说击杀美军。美军采用的狂轰乱炸的方式令伊拉克的军人深受其害,许多人都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失去生命。

其次,伊拉克和美军军事装备上的差别巨大。虽然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和美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当美国军人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伊拉克的时候,伊拉克军人是很难有还手之力的,况且美军的防御装备也比伊拉克军人的防御装备好上许多,这样一来,伊拉克军人就更难击杀美军了。

在海湾战争时期,真正被伊拉克军人击杀的美军仅有27人。可以说海湾战争,美军对伊拉克军人是单方面的屠杀,压倒性的胜利,虽然美国为海湾战争花了不少钱财,但是结果是美国获胜。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所采取的的现代化作战方式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战争方式,全世界都因为海湾战争进行了军事革命。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1990年8月2日凌晨,10万伊拉克军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以300多辆坦克为先头部队,在飞机的刺耳轰鸣声中,向着仅有2万军队,国土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冲杀过去。

从未亲历过战争的科威特士兵,在骁勇善战的伊拉克军队面前,犹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数人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狈逃窜,躲进了南方的沙漠里。

战争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14个小时后,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萨达姆宣布将科威特并入伊拉克,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萨达姆旧照)

萨达姆的张狂,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联合国安理会空前一致地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兵。

但萨达姆置若罔闻,反而向沙特边境增兵数万,作为强硬回应。

萨达姆的嚣张,让美国人既愤怒,又窃喜。

美国人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萨达姆居然将他这个世界老大视作空气,公然伤害他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窃喜的是,他终于找到机会重振越战失利的士气,并借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强化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于是,美军迅速联合北约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攻击,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战争的结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战斗中,伊拉克损失惨重。伤亡士兵10多万人,损失飞机300多架、坦克近4000辆、火炮3000门、舰艇140艘,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损毁殆尽,失去了经济支柱。

而美国方面只是阵亡了不到200人,这其中真正死于战斗的不到100人。损失飞机35架、舰艇2艘,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完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场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呢?

(海湾战争旧照)

一、双方实力悬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军就开始了名为“沙漠之盾”的防御行动。在短短的7天时间内,美军就向中东地区投送了大约5万兵力、100余架战机和38艘舰艇,其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机动性能可见一斑。

在整场战役中,多国部队还源源不断地向海湾地区增兵,最终达到76万兵力,3000辆坦克,1700架飞机,同时还拥有包括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艘舰艇。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武器装备中,很多都拥有高科技设备。空中的飞机有诸如E-3D空中预警机、EF-111A电子干扰机、E-8A联合监视机等最先进的信息化战机。还包括F—117、B—52等战略轰炸机。海上的舰艇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炸弹。

伊拉克虽然也有近120万军队、40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国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二、美军拥有电子战绝对优势。

海湾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多架次电子战机,对伊拉克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强力干扰,直接瘫痪了伊拉克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使得伊拉克成为了战争中的瞎子,被动挨打。

在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开始前,美国首先动用了高空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指挥系统进行了侦查。而后,又再次出动高空无人机,诱使伊拉克的雷达预警系统暴露。相关数据传回后,美军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成功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机场和雷达,伊拉克的1000多架飞机顿时成了摆设,惨遭美军轰炸。

(沙漠风暴)

三、美军拥有强大的制空优势。

美军出动“阿帕奇”直升机、F-117A攻击机、B-52战略轰炸机等,在预警机和侦察机的配合下,对着伊拉克的军事设施一阵狂轰滥炸。在第一天的空中打击之后,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就已基本瘫痪,地面指挥系统和导航设施也损毁大半。伊拉克的飞机就像无头苍蝇,在天上到处乱窜,任由美军战机截杀。

当美军在夺取了制空权后,伊拉克的地面部队,就完全暴露在了美军的空中火力之下,成为了美军战机的活靶子。所谓的百万部队和钢铁洪流,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仅仅在“沙漠风暴”开始十多天后,伊拉克就已经损失了400多辆坦克、380辆装甲车,以及数百门火炮。

空袭持续了近40天,伊拉克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部分飞机甚至逃到了伊朗。伊军的地面装甲部队也损失大半,人员死伤一半。

四、萨达姆的战争理念落后。

海湾战争开始前,萨达姆非常自信,自以为手中拥有经过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百万雄师,同时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战胜美军是没有悬念的。

他甚至在视察部队时,还自信满满地说:“美国的空中优势是无法赢得地面战争的,这是经过越战证明的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代战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触式机械化战争,而是超视距、信息化的综合战争,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全面对抗。

因此,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持续了近40天,而地面攻击只进行了两天,伊军就不得不宣布停火,撤出了科威特。


张生全精彩历史


伊拉克军队只打死27名美军,这个数字未免太夸张了吧?要知道整个海湾战争期间联军一共投入50万的兵力,其中美军43万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光非战斗减员就不止27人,怎么可能只被打死27人呢?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主要军事行动有: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至1991年2月28日停火,双方的伤亡和损失统计如下:



联军: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参战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损失飞机68架(美军共56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提问中所说美军27人的阵亡人数应该是海湾战争期间某次作战行动中的伤亡人数,而不是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的所有伤亡。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迅速溃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实力悬殊太大了,我们先来进行兵力和装备上的对比:伊军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威特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联军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中途岛”号、“罗斯福”号、“突击者”号、“美国”号、法国的“克里孟梭”号、“福煦”号和英国的“皇家方舟”号。



海湾战争颠覆了人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开战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军事专家仍然以冷战思维去预测这场战争,大家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地面部队出动前为了夺取制空权会在中东上空与伊拉克空军展开大规模空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伊军防线进行越战时的那种地毯式轰炸,随即在地面与伊军发生野战,待击溃伊军以后转而陷入巷战泥潭。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军事专家们大跌眼镜,那场大家翘首以待的苏式战机与美式战机“大规模空战”并没有发生,美军率先使用的武器竟然不是飞机,而是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的巡航导弹从空中、海上对伊军空军基地目标进行首轮打击,随后出动电子战飞机对伊军进行电子干扰,然后出动F-117隐身轰炸机对伊军的警戒雷达、防空导弹阵地逐一点名,战斗机则在预警机指引下对刚刚升空的伊军飞机进行打击,最后才轮到轰炸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对地补刀。



伊军飞机大部分还在地面上就被击毁,没有击毁的战机则刚刚升空就被击落,伊拉克人不是打不赢美军,而是根本没有打的机会!在美军立体打击下,伊军设置的三道防线还没等到美军地面部队赶到就已经崩溃了(由于没有夜视能力,伊军装备的T-72主站坦克在白天挨飞机打,晚上挨M1A2打,简直就是活靶子)。



所以在这种一边倒的战争中联军只付出几千人的伤亡代价,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战争胜利;而伊军伤亡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多万……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具体体现,这场战争不但教会了萨达姆怎样做人,也给我军将领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毕竟在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也刚刚结束了一场伤亡不小的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密苏里号战列舰也参与了海湾战争,而且还使用了它的六门406mm巨炮轰击伊军阵地,海湾战争结束以后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式退役,从此世间再无战列舰。


兵器知识谱


简单地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细节做到了极致,才造成了伤亡如此大的悬殊。

伊拉克和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期间投入的总兵力几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万之间。而战后根据多国部队统计的数据,伊拉克军队伤亡的人数在8万5千至10万人,被俘虏17万5千人,并被击毁和缴获的坦克在3500辆,2000辆装甲车和2000门火炮,97架战斗机和直升机,以及所有的舰艇。而多国部队只有145人阵亡,其中美军79人,沙特军队51人,英军15人,美英军分别伤213人和31人,损失战机45架,这与伊拉克声称的击落多国部队180多架战机的数字有较大出入。但是这并不影响以美军为首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创造的奇迹。

后勤补给到位

外行看武器,内行看补给。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现代战争离不开巨大的装备与物资的支持,特别是美国兵,似乎只有把美国的生活方式带到前线他们才能舒适地作战。从美国的本土到海湾要绕半个地球,超过万里的物资运输确实是个挑战。

美军动用海运和空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资运输。美国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分别由独立号,艾森豪威尔号,和萨拉托加号各带有军火,油料和部分战斗人员,成为连接美国本土和海湾的平台。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美军进入沙特的前两个星期,海运物资达80亿磅,其中随航母编队进入海湾的物资占三分之一。美军派出了C-5等远程运输机300余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达到30余架次,美军一律只带随身的轻武器,重装备通过海运和大型运输机运抵,在一星期内海空运输总计45万吨物资。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物资运输从来就没被切断过。反观伊拉克则在其吞并科威特后,一直被联合国经济制裁,实行贸易禁运。伊拉克国内的食品价格飞涨了7到8倍,不得不实行定量供应。尽管如此,伊拉克军队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资也很难完全满足。从美军俘虏的伊拉克战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锁后,伊军出现了惶恐情绪,士气低落。

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萨达姆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利用二战后残存的民族对立情绪,请德国科学家帮助建立了化学武器工厂。两伊战争中,伊朗曾经深受毒气弹的危害。由于伊拉克拥有相当数量的地对地导弹,所以毒气弹的投送不成问题。美军为了应对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学武器,建立了立体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解决伤病员快速医疗救护和护送的需要,美军加强了海湾地区军级和师级医院的建设,仅师级后勤的野战医院就有500张床位。同时拥有护送伤员的直升飞机连,师级野战医院要求在离前线5公里的地方开设,并配备有手术台的装甲救护车,则可开进到距离前线800米的地方进行救治。每辆装甲救护车有八张床位,2个手术台。美军还部署了由C-5银河运输机改装的空中医院,随时待命。美军的医疗体系使得多国部队的士兵受伤后可以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人数的增加。

美军不打无准备之战

伊军曾经在海夫吉发动地面突袭,利用沙特军队战斗力不足以及多国部队的配合不娴熟的弱点,一度占领了海夫吉,在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增援后才击退了伊军。在海夫吉战斗中,美军总共阵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导弹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点让美军不敢贸然进行大规模地面进攻,这时对美军来说考虑的不是有没有取胜的把握,而是要以尽量减少伤亡来取胜。

美军强调要在武器装备和人员充分适应了沙漠环境,缩小了与伊军环境方面的差异,能更有效地组织起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指挥才能发起进攻。美军在武器装备上存在优势的情况下,还继续进行各国部队的磨合,和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里练习了几个月。

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有20多个,军队有70多万,3000多架飞机,4000多辆坦克,247艘舰船。如此庞杂的兵力胁从,如果没有完善的指挥机构将无法完成以最低代价战胜伊拉克。为解决统一指挥问题,美军在大规模空袭战中首次使用C3I指挥系统,证明有效后在地面战中推广。这种指挥系统由侦察卫星,通信卫星,预警飞机,战场监视指挥机,战场指挥控制机,地面雷达,矩阵计算机,显示控制设备,抗干扰通信线路和数据库共同构成的。它将情报处理,通信,控制集于一身,使统一指挥下的火力产生倍增效果,是战争力量的倍增器,与伊拉克的指挥系统有着天壤之别。

美军武器的优势

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使用了众多开挂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军队毫无招架之力。

F-117隐形轰炸机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锁定红外辐射目标,然后投入激光制导炸弹。F-117的隐身技术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经完成打击任务后,其雷达还在搜寻目标。伊拉克空军在当时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机和法国的幻影系列无法与美军的新式飞机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战斗机直接飞到伊朗避难,甚至为了减少损失,还有些伊拉克战机被掩埋,未战先怂。伊拉克丧失制空权后,多国部队的战机如入无人之境实施空袭。

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拿出了过去从未使用过的战斧巡航导弹。它的特别之处是具有极为先进的计算机储存,地形鉴别,敌我识别,自动导航和目标搜索系统,可以根据地形避开障碍物,锁定目标后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军一共发射了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它变幻莫测的飞行轨迹令伊拉克军队很难拦截。

由于沙漠的地面太软,火炮难以行进,美军没有部署专门的炮兵部队,地面作战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灵活性,避免无用武器的部署。这些火炮的行进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冲击伊拉克阵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贫铀弹能穿透70毫米的装甲板,伊拉克的苏制坦克在与美军对轰时几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为营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担任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的总司令,他长期研究海湾问题,并且经常组织美军与埃及军队在海湾地区进行军事演习,深知在沙漠作战的规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从大规模的空袭开始。美军为此制定了严密的空袭计划,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目标轰炸30天后再进行地面战争,尽可能地减少地面作战的伤亡。美军把轰炸的目标分为12个方面,并按照优先顺序进行轰炸。它们依次是轰炸伊军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防空系统和雷达,适用的飞机场,飞毛腿发射场,核反应堆,化学和生物武器的生产和储存设施,伊拉克共和卫队,包括仓库,弹药库,交通枢纽,桥梁和铁路的补给网络,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设施,电力系统,其他支援战争的工业设施,以及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美军的空袭并不是漫无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对美军的伤亡威胁进行精确轰炸。

五角大楼事先秘密计算美军对伊军地面作战中的损失人数为1000人左右。根据原作战方案,多国部队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从科威特突入,西路从科威特以西迂回,东路从海路发起登陆战。在原计划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断科威特与巴格达的联系,东路的海上进攻则为策应,主要是用来佯攻,吸引伊军的分布。

但萨达姆已经充分估计到美军主要的突击方向,在入侵科威特之后的5个多月间,建立起一个倒三角的防御体系,主力部队将被顶在科威特南部。如果美军还按原计划进攻,那就是直接硬碰硬,增加伤亡。

施瓦茨科普夫当机立断,针对伊拉克在西部的沙特与伊拉克边境没有配置重兵的弱点,于1991年2月22日突然将主力部队快速向西调遣,改为向伊军防线西侧作为主要突击方向。目的是在伊军防御薄弱的地段一举突破,形成大迂回包抄,与在中路正面攻击部队形成合围态势。这种临阵变动部署,让伊军很难察觉,即使察觉了也来不及重新调整伊军的部署以对付美军。美军向西移动后,仍然按兵不动,致使萨达姆深信多国部队将在正南发动主攻,美军也因此降低了遭到伊军的抵抗力度。

地对地导弹和强大密集的地面炮火剥夺了伊军的作战能力和意志。天上遭到多国部队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的空袭,地上又遭到从南面压过来的阿拉伯联军,美海军陆战队,以及从西面组织过来的美英部队的夹击,伊军成了瓮中之鳖。仅一天之内伊军的三道防线顷刻瓦解,美军此时令他们头疼的不是如何穿过雷区,而是如何把成千上万的伊拉克战俘运到后方去。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正面交战的中路。美第7军在推进过程中,与伊军共和国卫队久战不克。以至于美军动用了从航母直接起飞的空中火力支援,方才击溃伊军。

26日上午,多国部队上午完成了对科威特的钳形包围,除东面的大海外,科威特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了。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急着进城,他们驻守郊外,等待后面的阿拉伯军队先进城。除了政治和宗教原因外,美军不会说阿拉伯语可能会引发沟通上的误会,而且科威特城内还有没来得及撤退的小股伊军,美军也担心伊军在城内留下的地雷和陷阱。一名美军士兵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为了减少伤亡,我们准备让科威特军队先进城,因为他们最熟悉城内的情况。”直到26日傍晚,科威特军队才赶到城郊,在27日科威特举行了欢迎仪式,科威特民众在瓦砾碎片中迎接科威特军队进城。美军把先进城的荣耀让给了科威特军队,也把潜在的伤亡风险降到了最低。

正当伊军向北溃退时,施瓦茨科普夫请示老布什总统,要求授权他指挥美军继续乘胜追击,越过幼发拉底河彻底消灭剩余的20到25个师的伊军。老布什并未采纳其建议,并于2月28日下令美军及其他多国部队暂时停止军事行动。老布什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在控制科威特后如果再继续追击萨达姆,那就师出无名了,必然会遭到当时国际社会的谴责和伊拉克军民的强烈抵抗,也避免了美军伤亡的继续扩大。

综上所述,美军在拥有明显的武器代差优势前提下,后勤补给得到美国国力的保障,算无遗策,表现出了高于伊军的战术素养,使其以最小的代价获胜。海湾战争可以说是美军少有的正义之战,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而同样的条件下,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再也无法复制这种神迹。理由很简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美军目的不纯时,迎接美军的不再是箪食浆壶,而是猎枪。


梓蕤


美国人在世界上行使他们霸权的时候,招致了许多人的厌恶,使很多人产生了无论美国人做什么都是错的感觉。

不过从实际上来讲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是占据道理的。

萨达姆欠钱不还攻打科威特

海湾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纯粹是萨达姆咎由自取的,在萨达姆掌权后,他主动对伊朗展开了八年侵略战争。

伊拉克在当时算是一个产油大国,可以源源不断把地下的石油转换成外贸资金,购买大量军事用品以及其他各方面生活用得到的物品。

不过在战争影响到了石油的开采后,他们为了能把侵略伊朗的战争持续下去,他们就向自己的邻国、同样靠石油发家的科威特借了140亿美元购买武器,这才把战争持续到了最后。


在这场大战结束后,因为萨达姆不想还科威特那一大笔债款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各种矛盾的爆发,萨达姆就趁着自己军队人数的众多、武器的强大轻松占领下了科威特。

伊拉克攻打科威特引发的后果

但是科威特的背景却并不简单,它背后有着一个很强大的靠山,这个靠山就是欧美军事联合体。

在他们被伊拉克欺负之后,他们的大哥美国就带着一帮其他军事同盟关系的小弟杀到了中东,为他们科威特撑起了腰来。

接下来,就是海湾战争的爆发。

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战争的持续周期非常短暂,仅仅一个月就迅速结束了。

而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强悍实力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睁大了眼睛,甚至苏联几个月后的解体,也跟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有着莫大关系。

欧美势力和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伤亡

在现实历史中,萨达姆的军队人数大概在90多万到100万之间,而美国和众小弟的军队人数总量达到了69万人。

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军队出现了差不多10万人的伤亡,其中确切的死亡人数是2万人。

提问中有说到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仅死了27名士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实际阵亡人数是148人。

然后再加上美国各小弟在战场中的阵亡人数,欧美势力一共在海湾战争中阵亡了378人,这才是欧美势力在海湾战争中的确切死亡人数。

不过虽然实际数据和提问中所说到的数据有一定差别,但是这两个数据表现出来的历史现实却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确实强大到了极点。

伊拉克被吊打的重要原因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主要跟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空军实力的强大。

美国当时研制出的空军飞机非常的先进,远比伊拉克从苏联等国家购买的飞机还要先进许多倍,所以在巨大的科技实力差距下,伊拉克空军部队以及地面部队惨遭碾压。

如果伊拉克当时拥有着越南那般的热带雨林地利优势以及越南士兵当时在战争中的狂热,他们或许还有着凭借落后武器打赢先进武器的翻盘可能。

但是这些他们都没有,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当时在战争中首度展开的电子信息战打法。

美国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们就凭借着强大的空军实力摧毁了伊拉克军队所能用到的通讯设备。

在他们摧毁了伊拉克的通讯设备之后,伊拉克军队高层与下面部队的联系协调被切断了,就相当于外科手术医生用手术刀切断了人大脑和四肢之间的神经一般,让伊拉克军队陷入了几近瘫痪的处境中


与此同时,他们也摧毁了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队使用的雷达探测器,在雷达探测器被摧毁后,伊拉克无法再继续观察美国空军的动向。

就如同一个拿刀的落魄武士被蒙上了双眼,然后去和一个手中拿着枪的神枪手对比一样,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说这就是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伤亡那般巨大,而美军部队才死亡了那么点人的原因,首先是科技的差距,其次是通信、探测手段的被摧毁。


孤客生


美军曾经先后两次在海湾地区发动战争,从问题的表述来看,应该是指爆发于1991年一、二月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伊军投入43个师、近100万部队进入伊科边境地面战场,结果42天过后,近15万部队灰飞烟灭,这其中的大多数均为像“共和国卫队”这样的历经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精锐部队。然而,换来的战果却是,美军仅有175人阵亡,这其中还有148人是被美军自己误伤致死的,也就是说,整场战争下来,被伊军打死的美军士兵仅有27人!

为什么伊军平均阵亡3000人,却换不来美军士兵的一条命?慕什塔戈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作战观念存在代差。伊军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幻想着通过陈兵百万、严密设防,就可以阻止美军进攻;美军却早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完成了作战观念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并且完全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套路,来打这场战争。所以,从开战第一天起,战场就完全呈现“一边倒”态势,美军依靠信息主导优势打赢了这场战争。

二是武器装备存在代差。伊军虽然也不乏T-72坦克、米格-29战斗机、“飞毛腿”导弹等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但由于忽视信息共联共通,战场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受到美军攻击,只能各自为战,无法相互策应。而且,这些武器装备都是自己花钱从国外买来的,战前约有60%的装备都缺少零部件,遇有故障便形同废铁一堆;反观美军,空中有预警机、太空有侦察卫星、海上有航空母舰、地面有传感器,整个战场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完全掌握了制信息权和战场主动权。

三是空战能力存在代差。海湾战争历时42天,“重头戏”是为期38天的空袭,可以说,是空袭确立了美军的胜局,也彻底摧毁了伊军的抵抗意志。美军从开战之初,就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共计出动11万架次飞机对伊军实施狂轰滥炸,相继投放了9万吨炸弹和28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使伊军地面部队优势丧失殆尽。由于伊军在空袭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根本没有机会在地面遇到美军,所以,出现“自己损失十多万却仅仅打死27名美军”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开您的疑惑。

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曾经的伊拉克军队“非常强大”,仅从下面的账面数字可以感受一下。

当然,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和霍梅尼之间死磕了8年,这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使得伊拉克的军队和装备规模非常庞大,远远超过了它作为一个中等体量国家所需要的军事规模。

在军队人数上,伊拉克各军种有96万人,还有近50万的预备役军事人员,2000多万人口的伊拉克,一小半能打仗的男子都算进去了。

在装备数量上,伊拉克拥有700多架作战飞机,3800门火炮,5600辆坦克,7500辆装甲车,仅从这个机械化程度,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就能居于全球前列。

而为了防备有可能的进攻,萨达姆战前在科威特部署了40多个师的兵力,其中还包含了6个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在科威特还部署了4千辆坦克,2000门火炮,2000多辆装甲车,这对于仅仅只有上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来说,这种装备密度史无前例,而老萨同志自然信心满满,高枕无忧了。

为了本土的防御,萨达姆还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的防空炮火,并建立了四个防空导弹基地,基本上,对于四个江苏这么大的伊拉克来说,防空火力几乎是无死角全包括了。

当时,世界军事思维还普遍停留在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等热战模式上,打仗就拼常规武器的规模、质量、数量等。

更何况伊拉克之前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虽然两国军队打仗方式有点落后,但伊拉克军队好歹表现还是不错的。

所以,世界大多数国家很“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进攻伊拉克,不可能轻易战争,毕竟美军在大家心里还是有点贪生怕死的“少爷兵”,美国想要保护科威特,至少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打退”伊拉克,或者说不得不和伊拉克媾和。

当然了,当时我们的一些专家也是普遍持类似的观点的,认为海湾战争搞不好就要打成“持久的消耗战”。

面对全世界的“吹捧”,很容易发飘的老萨自然大言不惭,大概的意思就是“想要打我,准备足够的裹尸袋吧”。

确实,为了这场战争,美国人准备了五位数的裹尸袋。

显然,美国人虽然为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惊人的远程投送能力,但实际上对战争的结果,美国人心里也没底。

刚刚从阿富汗的泥潭里抽身出来没多久的戈尔巴乔夫也“劝诫”美国领导人:不要重蹈当年美国越南战场、苏联阿富汗战场的泥潭。

于是,在大家普遍不乐观的前提下,这场战争开打了。

然而,仅仅几天下来的结果,就非常残酷地打破了各国当初的猜想。

美军首先全力启动了海空一体的联合打击,仅仅几个小时,伊拉克各军种的指挥系统全面崩溃,通讯中断、各种防空、后勤、协调系统全面崩塌。

在一片混乱之中,萨达姆和他的将军们实际上失去了对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协调指挥的能力。

大战初启,伊拉克几十万军队已经大乱。

随后,在仅仅3-4天的地面战斗中,驻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全线崩溃,40多个师有38个失去了战斗力,伤亡超10万,其中2万人阵亡,8.6万多人被俘,324架飞机被毁,近4000辆坦克、1450辆装甲车、近3000门火炮还没发出威力就被炸成了废铁。

而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则伤亡4232人,其中2978人为非战斗受伤,美军阵亡了148人,其他国家阵亡了192人,坦克飞机等装备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两位数而已。

在全世界的瞠目结舌中,人类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争。

那种传统的双方战场对攻的场面几乎没有出现,想象中美军纷纷在伊拉克阵地前中弹倒地的场面也没出面。

美军展现的是:电子战、精确制导武器、卫星定位、预警机搜索、海空联合打击、航母远程火力打击、航空兵协同陆军作战……

原来战争还能这么打?

应该说:很多国家都很感谢萨达姆,让大家懂了,啥是现代化战争。


云中史记


关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个“世界第三强国”的称号,请大家注意了,但凡有一国以此自称,那这个国家必然是要被揍了。

这里有三个例子:

首先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南亚有个国家牛得很,尤其是在欺负邻居的战争中占尽上风。结果在60年代,他们跟北方某国干了一仗,北国阵亡722人,而这个牛国阵亡4383人,由此“世界第三强国”化为泡影。这个牛国就是印度。

其次是在70年代,东南亚有个国家也牛得很,曾经在本土先后打败法国和美国的干涉军,所以也

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结果稍后这个牛国也跟北方某国干了一仗,北国阵亡27000人,牛国阵亡6万人,于是这个“世界第三强国”也不说了。

最后就是在90年代,西亚某国也自称“世界第三强国”,在入侵邻国之后,遭遇联合国军干涉,结果2.5万强国军队被干掉,而联军全部阵亡数为223人,真正在战斗中被干掉的美军士兵,则说只有27人。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结果令大国也大吃一惊,只好”内练素质 “,对外则派出一个Z姓吹牛大师,在媒体上穷吹海侃,即便牛皮吹爆也面不改色,最后还吸引了大把粉丝。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时代改变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1840年的大清帝国,那简直就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何止第三。结果英国人一来,清军阵亡22790人,而英国人阵亡只有区区69人。

当年清朝与英国的差距,其实就是上世纪90年代自称“世界第三强国”的伊拉克与美国的差距。

单从数量来看,当时的伊拉克确实了得。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此外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战争中,伊拉克还动员了800万所谓人民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陆军有77个师(含动员增加的24个师编制),43个被调往战区(含6个共和国卫队师),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

但是,现代战争已经不以谁的人多(这个大清被打脸了)、谁的坦克火炮多来衡量胜负的可能性了,尤其是在伊拉克科威特这样几乎没有天然遮挡的国家。

首先是空战,多国部队出动了66万人,但这66万人不会拿着菜刀上来和你砍一波,事实上伊拉克人在战壕里等了一宿,地面战场一个兵都没有来。反而,十万架次飞机,在伊军头顶抛下了9万吨导弹,单是战斧巡航导弹就多达288枚。

这一波空袭过后,据说一半的伊拉克一线部队便没了。后防也少了四分之一。

然后咋办呢?萨达姆下令:都下地道,搞点假模型对付美国人。

同时,伊拉克也有导弹,那便是飞毛腿,打哪里?沙特、巴林还有以色列。

但据说,飞毛腿要么射偏,要么就被美国的爱国者拦截。

等到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4时,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之际,伊军的共和国卫队其实已然失去战斗的勇气。打到26日,萨达姆便宣布我不玩了,咱停火好不好?

所以这场战争,其实真正的陆战只进行了2天,但伊拉克2万人没了,还有8万人索性丢下武器当了俘虏,我估计你说的伊拉克精锐阵亡十万,是把这两万阵亡和八万投降的作了一个累加。

这里要说一句,西亚在此后便崛起了另一股势力,他们认为正面和美国对抗肯定不行了,但还有招,那就是所谓恐怖袭击,2001年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911事件,便是其代表作。但随后美国又把本拉登给干掉了,于是他们再祭出了第三招,这第三招便是不跟你打(因为打不过你),但我们可以到你们那里去生小孩,而且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便能一点一点挤占你们的世界。

是的,以眼下而论,第三招确实让西方很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