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不要小看女同志,我可以”“不用特意照顧我,我能行”,這一句句言語最樸實卻也最堅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成都龍泉驛公安女民警、女輔警紛紛選擇勇敢逆行,收起平日裡“警花、女神、小姐姐”的溫婉,用擔當、果敢和無畏,在防控一線樹立起一面面堅韌、美麗、奉獻的旗幟,為抗擊疫情貢獻出了特有的巾幗力量。

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李海燕:不要特別照顧的女交警

李海燕是龍泉驛公安一名女交警。疫情初期,單位考慮李海燕的特殊情況:丈夫在鄉鎮防“疫”第一線,家裡還有老人和小孩,便安排她從事相對輕鬆的室內工作。她卻表示:“疫情當前,不分男女,不用特意照顧我,讓我去一線抗疫。”

疫情發生後,她堅守高速卡點一線,和同事一起共計檢查車輛4415輛、人員5417人。因抗疫工作表現突出,李海燕被評為龍泉驛區疫情防控工作首批先進個人。李海燕同事說,近三年來,李海燕參與查處各類交通違法6874件,協助辦理行政案件142件,為保障轄區交通平安暢通做出了應有貢獻。

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杜以萍:我是所長我帶頭

杜以萍是成都市基層公安派出所中少有的女所長。她所在的北幹道派出所地處龍泉驛區城市新中心,是2021年大運會主會場所在地,轄區大、人口多,加強疫情防控、做好治安管控、協助企業復工任務繁重。多年的基層公安工作,已讓這位女所長變成了雷厲風行的女漢子。疫情發生後,杜以萍以身作則,第一時間喊響“我是所長我帶頭”,帶領全所民輔警認真落實上級要求,會同街道社區共計入戶宣傳覆蓋13.7萬人,核查重點疫區來蓉人員近700名,精準核實復工人員4萬餘人,助力保障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在內的77家企業順利全面復工。

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王娜:分別一個半月的雙警夫妻

警嫂不易,雙警家庭更不易。王娜既是警察,也是警嫂,她丈夫是蒲江縣公安局民警。因為工作原因,夫妻倆總是聚少離多。這次的突發疫情讓夫妻倆從1月13日分別上班後,直到2月29日才再次相聚。在此期間,除夕春節、孩子生日、丈夫生日,王娜都只能通過微信視頻與丈夫互訴思念、互送祝福、互相鼓勁。在克服個人困難後,她在車流中檢查、登記、宣傳的同時,也不忘做好車駕管窗口業務工作,先後製作分享防疫健康知識、執勤注意事項和交管業務指南高達780餘條。

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馬姍姍:身兼數職的90後多面手

90後女輔警馬姍姍是經開區派出所的“多面手”,出得了外勤,做得好內勤。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是一名“戰地記者”,用文字和圖片記錄所上民輔警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風貌;她是兢兢業業的“報送員”,無差錯完成疫情期間信息收集、數據統計等工作;她亦是“後勤管家”,積極協助做好警車管理、分發物資等工作;她還是一線衝鋒的“戰鬥員”,協助民警入戶排查宣傳1800餘戶,張貼、發放疫情宣傳資料2000餘份。

成都龍泉驛戰“疫”中的女警“天團”

郭俊茹:戶政窗口的耐心大姐

2月1日以來,龍泉驛公安戶政管理大隊副大隊長、公安辦證中心主任郭俊茹便一直堅守在工作窗口上。郭俊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辦公區域衛生消殺和防護物資發放工作做好,確保辦證市民和上班同事的安全。一個多月來,郭俊茹帶領窗口姐妹依託微信、網站、電話等方式,推行“網上辦”“預約辦”“郵寄辦”“上門辦”等服務,共計接待線上線下諮詢5000餘人次,辦理戶籍業務1700餘人次、身份證業務2500餘人次、預約服務3000餘人次,其中現場辦理服務1500餘人次。

華西社區報記者 李正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