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青山屹立,不墜凌雲壯志。

在中國歷史上,上馬能打贏勝仗、下馬能舞文弄墨的人有很多,但尤其以兩宋時期最多,比如,“怒髮衝冠憑欄處”的岳飛,“長煙落日孤城閉”的范仲淹,還有“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辛棄疾。

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這三位英雄人物都曾帶過兵、打過仗,都曾在金戈鐵馬的衝鋒下,駕著戰車攻城拔寨,斬下敵人的首級,令敵人聞風喪膽。

然而,在這三位英雄人物當中,最顛沛流離的一個人,莫過於辛棄疾。

我們認識辛棄疾,基本上都是通過他的詩詞來認識他的。

因為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他雄渾豪邁的詩詞。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辛棄疾既是南宋時代的一名愛國詩人,也是第一名滿懷愛國主義思想的抗金將領。

誰都不想打仗,辛棄疾也一樣。

但是,金兵入侵南宋國土,鐵蹄踐踏之下,即將失去家園,不拿起刀槍抵抗,就會永久失去這片生養他的國土。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個王國滅亡了,還有家存在的地方嗎?

當然是沒有的。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

所以,時事催促著愛國的人勇敢的站起來,抵抗金兵肆意踐踏宋朝國土的鐵蹄。

辛棄疾就是這樣一個人。

可是,由於南宋朝廷的腐敗,雖然抗金勇士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但卻被朝廷當中的一些奸佞小人排擠和讒言,最終抗金的戰果被和談的屈辱掩蓋。

辛棄疾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毅然挺起堅韌的胸膛抵抗金兵侵略的。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這首詩的來由

公元1180年冬季,正在湖南提刑司擔任安撫使的辛棄疾,被朝廷中的奸佞進了讒言,罷了他的官職,讓他回江西帶湖。

辛棄疾在湖南工作時,也結識了很多部屬官員,但是面對辛棄疾突然被朝廷免職調離崗位,大家為了撇清關係,沒有幾個同僚前來送行,只有一個當時跟他一起在戰壕裡打過仗的部屬小官前來送行。

辛棄疾的內心是感動的,他也知道,人情世故就是這樣,高升的時候,大家彈冠相慶,落魄的時候,大家避之不及。

在感動部屬為他送行之餘,他專門寫下了一首詩送給了這位部屬,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愫。

這首詩就是《送湖南部曲》: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負君赤手縛於菟。

觀書老眼明於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雲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辛棄疾為什麼被罷官

辛棄疾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特別是後半生,可以用屢遭貶謫來形容。

他屢遭貶謫的原因,是因為辛棄疾抗金的壯舉觸動了當時朝廷當中一些主張與金人議和的高官的利益。他們主張與金人議和,換取暫時的和平,在金人與宋朝之間周旋,從中間撈好處。

從公元1180年開始,辛棄疾基本上都是在貶謫的生涯中渡過的。

四十二歲那年,辛棄疾被調任浙西路提刑司任職,剛剛到工作崗位上沒多久,板凳還沒做熱,就遭到當時的一些官僚的彈劾,指責辛棄疾揮霍無度,大量耗費錢財,還說他手段殘忍,殺人就像砍瓜切菜,把人命看的比草芥還低賤,不適合做一個將領。

當大家彈劾他的奏摺擺在面前時,辛棄疾知道,這個時候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辯解不清,索性就什麼也不說了。

瞎子放羊——隨它去。

當時的皇帝宋孝宗趙慎(昚)也不做調查,看到眾官僚彈劾辛棄疾的奏章,就武斷而狠狠的訓斥了辛棄疾,罵他貪得無厭,挪用公款,工作上作風不好,不夠廉潔自律,惹得百姓怨聲載道,就將他免職罷官,調離工作崗位。

辛棄疾被貶到江西帶湖之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閒的時候還能去釣釣魚、捉捉蝦、摸摸癩蛤蟆,日子雖然平凡,但卻沒有官場上的那般瑣事纏身,更沒有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

雖然生活平靜如水,日子過得平平淡淡,但辛棄疾始終沒有忘記那些被金人佔領的土地,他始終記得要駕長車收復被金人佔據的土地。

山河再破,也是我華夏民族的一抔熱土,絕不容許金人這樣的蠻夷踐踏。

儘管辛棄疾被貶謫,但是,他始終不忘收復被金人佔領的國土。

驅除韃虜,恢復中原,是辛棄疾畢生的夢想和願望,不管是被進讒言還是被貶謫,夢想和願望始終堅若磐石,矢志不渝。

而這次在部曲辛棄疾走之前趕來相送,正是辛棄疾在湖南提刑司被貶謫的這一次。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部曲到底是什麼人

根據《後漢書》記載,部曲是古代大將軍營中負責具體事務的屬官,主要是在將領帳下做一些組織協調的事情。

在辛棄疾被當朝皇帝貶謫時,部曲趕在這個時候來送別,也彰顯了他與辛棄疾的深情厚誼,展現了兩人之間惺惺相惜的一種戰友情誼。

我們可以想象,當一個人飛黃騰達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前來拜訪慶賀,而當一個人虎落平陽的時候,別人恨不得撇清關係,劃清界限,這個部曲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軍中小吏,卻從來不以成敗論英雄。

因為,他欣賞辛棄疾的人格魅力,他願意結交辛棄疾這樣的朋友,所以,他來給辛棄疾送行。

這個部曲到底如何呢?

我們通過辛棄疾的這首《送湖南部曲》來認識他。

辛棄疾是通過一個場景來展現這個部曲,在將軍下達作戰指令後,這個部曲就披堅執銳,在萬人高呼中迅速奔赴前線。

這個部曲壯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斬殺了無數的敵人,漂亮的完成了將軍交給的任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勇猛剛毅的部曲壯士。

然而,就在這個部曲從前線殺敵回來的時候,辛棄疾卻遭到彈劾,因為別人的栽贓和誣陷被罷免官職,導致不能給這位殺敵有功的部曲申請嘉獎,也不能表彰他的戰功,這是辛棄疾遺憾的地方,也是他的無奈之處。

這件事在南宋劉克莊的《後村詩話》中有明確的記載:“辛稼軒帥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勞,既上功級,未報而辛去,賞格未下。其人來訪,辛有詩別之云云。”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辛棄疾在湖南掛帥的時候,有一個小官,向辛棄疾奏報了自己的戰功,但由於辛棄疾遭到罷官,沒有辦法給他請功嘉獎。辛棄疾被罷官裡走的時候,這個小官來送別,辛棄疾寫了一首詩送給他。

劉克莊記錄的這件事,就是辛棄疾這首詩裡說的這件事情。

打了漂亮的仗(實際是赤手抓住了一隻老虎,在楚國的方言中,於菟是老虎),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實在令人心有不甘,辛棄疾也覺得心中有愧。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辛棄疾為何贈詩

在辛棄疾的這首詩中,有一個成語——薏苡明珠。

這個成語背後有一個故事。

說的是東漢時期的名將馬援當年奉命領兵去那南疆打仗,當時軍中的很多士兵都生病了,後來馬援得到一個偏方,薏米能夠治療士兵的病,結果,馬援就找來薏米,結果還真治好了士兵的病。

於是,在馬援從戰場上凱旋歸來時,就帶來了滿車的薏米種子,種下薏米,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馬援死去,有人就誣陷馬援,說當初馬援從戰場帶回來的不是薏米,而是繳獲的一車珍珠。

但實際上卻真的是薏米。

馬援被人誣陷,薏苡明珠就指代被人誣陷的意思,形容顛倒是非,指鹿為馬。

辛棄疾的愧,就在於,這個部曲有了功勞,辛棄疾卻已經被罷免官職,不能為他請功。

曾經的部屬因有功卻不能得到獎賞,實在是一件愧事、憾事。

其實,人的這一生,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不能主導的,有太多的無奈是自己不能抉擇的。

所以,除了堅強,別無他法。因此,辛棄疾贈詩以示慰藉。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辛棄疾是怎樣的人

首先,他赤心為國。辛棄疾是一個滿懷愛國熱情的人,他有滿腔的愛國情懷,有滿腔收復失地的信心,他始終抱著恢復中原的必勝信念,默默戰鬥。這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可以體現。因為他曾於宋孝宗乾道元年上書皇帝,對宋金雙方究竟是交戰還是議和的形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深刻陳述了積極主動抗金的必要性,對主張議和的秦檜等一干奸佞之臣給予了猛烈的政治打擊,闡明瞭秦檜等人主張議和對國家和民生的影響。這就表明,他一心愛國,一心希望收復失地,以滿腔的家國情懷默默的踐行使命擔當,這就是他的價值。

其次,他光明磊落。在辛棄疾的一生中,他建言獻策很多,大多都是跟收復失地和抵抗金人的侵略有關的。在虞允文擔任宰相期間,他向虞允文上書,痛斥消極抗金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他在湖南飛虎營的時候,指出抗金是光大宋朝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出路。正如他在《送湖南部曲》詩中所云,膽滿軀,卻受盡讒言。雖然他被誣陷,但依舊一身浩然正氣,光明磊落。

第三,關愛部將。這個部曲能來宋辛棄疾,想必也是在工作中有過硬交情的,否則,也不會冒著這樣的風險來送別。對弈辛棄疾而言,部曲來送別,他當然心裡很高興。他也在詩中坦言,我遭受讒言不要緊,被罷官了又何妨,只要你能殺敵建功,收復失地,為國家的復興效力,我受一些挫折又有什麼打緊?他對這個前來送別的部曲非常看好,並鼓勵他,以凌雲的壯志,收復祖國河山,充分展現了一位久經沙場的愛國將領的奮鬥情懷和愛護部將的人本情懷。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不難看出,如果一個國家能有更多的人像辛棄疾這樣,滿懷愛國情懷,那麼,這樣的國家何愁不強大,何愁不富強?

正如當前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樣,無數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捐款捐物,不惜從國外購入醫療物資馳援國家抗擊疫情前線,他們都有著與辛棄疾一樣的愛國情懷和家國情懷,他們默默地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值得人們崇敬和敬仰。無論多麼困難,也無論多麼艱難,只要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必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辛棄疾那個風雨飄搖宋朝,他又何嘗不想這樣呢?但是他的一己之力終究抗不過主和派不絕於耳的彈劾聲,他能做的就是——拿起刀槍上馬征戰,握住大椽奮筆疾書。

即使面對讒言和構陷,他也以“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毅然與金人抗戰到底,鬥爭到底。

這,就是一個愛國詩人的蒼涼與悲壯。

辛棄疾少為人知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什麼叫蒼涼與悲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