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賞析)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棄疾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賞析)

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

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

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

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賞析)

名詩詞解讀譯文:

憶起那晴朗的中秋,

那芳香的丹桂叢。

花映在杯中,

月也映在杯中。

今宵同是這小樓上,

同是那舉起酒杯,

烏雲在浸溼的紗窗外,

雨水在飄溼的紗窗中。

我簡直想乘風而上,

去問那天公

可路也不通信也不通。

只有滿堂蠟燭紅彤彤。

只能酒慢慢喝,歌慢慢唱。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賞析)

名詩詞解讀:

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卻遇烏雲飄雨的天,雖然有酒有歌有涼風,哪能比得當年親率騎兵獨闖金兵大營,得勝還朝時的明月,那是天高氣爽,皓月香飄。那是花在懷中,月在懷中。而今,權奸當道,被廢居閒,同是那小樓,再舉那酒杯,月不得見,君不得見,空留那一番熱血,報國無門,問蒼天,何時讓我為君王馳騁疆場收復那萬里江山?何時讓流離失所的人們再見那中秋之月?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賞析)

編外話從宋朝名將話宋亡:

楊業,北宋名將,又名繼業,被稱為“無敵將軍”。

潘美,就是小說中所說的"潘仁美"。北宋將領。在與北漢、北伐遼朝的戰爭中功勞顯著,但因逼迫楊業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楊業全軍覆沒,被俘身亡。而臭名遠揚

楊延昭,幼隨楊業征戰。他前後守衛邊境20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稱之為(楊六郎)。有子三人:傳永、德政、文廣。

狄青,北宋名將。字漢臣。深得當時負責陝西防務的大臣范仲淹、韓琦的賞識,狄青以武將任執政,在士兵中有很高聲望,在一向對武將嚴加防範的宋廷中卻為朝論所不容,終就被排擠出朝廷。

岳飛,

字鵬舉,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戰場上一生未敗過,使金軍留下“憾山易,憾岳家軍難”的感嘆。岳飛反對和議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大理寺獄,其子岳雲和部將張憲也慘遭殺害。後為平反昭雪。諡號武穆,諡忠武。

韓世忠,字臣良,年輕時勇氣過人,身體魁梧、風度瀟灑、飛馬射箭,勇冠三軍。

還有著名的李綱、汪立信、文天祥和本文作者辛棄疾等等一代名將均不為所用。由此可見,一個國家最高管理層的重文輕武、軟弱無能,一味地尋求妥協,一味地忍讓求和,而不奮起反擊,最終只會滅國滅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