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兄弟姐妹们,还有一星期,就要过年啦!辛苦奔波了一年,衣锦还乡的时候到了。如何体面的回家,如何人前人后彰显自己的“实力”,这一年“混”得不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在这儿,车叔也请那些觉得庸俗的人士理解,广大普通老百姓“衣锦还乡”的需求也是人之常情。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是基本国情,城乡文化差异依然比较大。走出农村,在外面的世界混得风生水起,回乡还要刻意追求低调?而且在农村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要是哪户发达了,全村人很快就知道,不是什么坏事。要学广东本地土豪富而低调?那可以老乡挤一挤乡间客运班车,说不定还能唤起最初的美好。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要体面的过年回村,首先开车是必须的。在中国,直到现在,汽车都是体现一个人经济实力的参照物之一。就以车叔老家为例,家乡人经商氛围比较浓,小小的村镇正儿八经的路没几条,却挤满了挂着全国各地号牌的车辆,肉眼可见的档次水准逐年提高,也算是消费升级的一种具体直观体现。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所以在这个年代,悄无声息的开回家,效果肯定有限。怎么办?车叔记得去年有一种做法特别流行,“开到农田里,叫乡亲们帮忙抬车,给乡亲们发中华烟”。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想想大多数农村的道路条件,不小心把车开到田里,是很常见的。穷乡僻壤的,叫拖车也不现实,那只有麻烦乡亲们抬一抬,这一来二去,乡亲们深深地记下了这个LOGO,对车辆部分外观、内饰都有了解,回去也好跟家人、亲戚宣传,你“发达了”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另外,乡里乡亲的,你要是为这事儿直接发钱,别人也不见得收,所以有必要提前备好中华烟。高档香烟是要有的,知名度和档次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拿得出手,很适合作为简单酬谢。而且据车叔观察,其实这也都是很多有钱人的“口粮烟”。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当然,去年流行的这种方式比较折腾,尺度也稍微过了点。今年兴起了一波新潮流,车叔刚刚刷抖音,ID为“黄岭何洼玉峰饭店专业下乡包桌临泉速腾车队”创作的原声太魔性了,得瑟劲儿加上河南口音在车叔脑海挥之不去,引得不少抖友模仿,且听车叔一一分解。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慢点开、慢点开,到庄了,开玻璃”。不慢点开,乡亲们都未必能看清楚车标,还以为你就是简单的一个过客。有些人回家到村子里了,还不开玻璃,这不仅让乡亲们觉得生疏,端着架子,别人跟你打招呼你也听不到,发烟也不好发。要是碰到熟人,要是真有心,该下车果断下车。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按喇叭,把音乐加大,把音乐调到最大!”没有碰到相熟的乡亲,这一步就很关键了,如今老家路上开车的可不只有你,声势要造起来。播放的音乐首推DJ类歌曲,音量直接调高到顶,相信车叔,这时你就是村里最靓的zai!在乡亲们的注视下,配合音乐的节奏,在车里尽情摇摆吧!


开玻璃、按喇叭、音量调大,最潮回村style请收下


“加油门,加油门走!”最后,咱也不能一直这么蠕行呀,时间久了,会被人当傻子看的,加油门,瞄准目的地,回家!


车叔结语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车一定要好,车一定要好,车一定要好。百万以下首推BBA,不要那些二线豪华,也不要什么小众“情怀车”!


过年回村style哪一种好?看你喜好了,比起前一种满满的套路感,车叔更推荐后一种。成年人的快乐有时很简单,希望有些车友对这事儿也别上纲上线,祝大家过年回老家,都能风风光光,顺心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