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你的隱瞞,是對大家的野蠻。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在文章開始前,先給你講段真實歷史,從中你可以看到本次新冠肺炎中一部分人禍,就是這段歷史時隔100多年後的再次上演。

一、“傷寒瑪麗”:刻意隱瞞之前生故事

1900年到1906年之間的美國,很多富人家庭彷彿被施了魔咒。每一戶人家總有大半以上的家庭成員莫名其妙地染上傷寒病。

傷寒桿菌隨大小便排出,然後汙染食物而造成傳染。人如果有勤洗手的習慣,這種糞口傳播的疾病一般就不會有什麼機會。而在20世紀初葉的美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已經知道洗手可以預防傳染疾病的道理,所以在大量富人家庭出現傷寒病這種“窮人病”,就變得很奇怪。

後來一位叫梭佩的傳染病學專家受人之託,一番調查後發現,所有發病的富人家庭都僱傭了一個瑪麗的廚娘。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梭佩認為這個瑪麗很可能是傳染源,可是,他怎麼也找不到瑪麗。因為從檔案記錄看,瑪麗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的這種奇怪“影響力”,所以她的生活已經有了一個模式:到一戶人家做廚子。一旦這家人開始出現傷寒,她立馬拍屁股走人。

最糟糕的是,瑪麗沒有任何衛生概念。她飯前便後從來不洗手。用剛拉完便便的手直接去拌生菜色拉,於是她就把傷寒桿菌傳播出去了。

最後在警察配合下將瑪麗拘留,並迫使瑪麗提供了大小便樣本。果然,瑪麗就是妥妥的大量活躍傷寒桿菌攜帶者。她是攜帶者,但是自己不發病。

按當時醫生的意見,政府建議瑪麗做膽囊切除術,這樣可以讓不再是病毒攜帶者,費用由政府承擔。但是瑪麗堅決拒絕了。她甚至不接受改行的建議,堅持認為自己有權繼續做廚子。於是瑪麗被關在了一個小島隔離。

3年後,當局再次提出建議,只要你保證以後不做廚師和遵守衛生要求,我們就放了你。瑪麗當然同意,並且在保證書上簽字畫押。

瑪麗回到紐約,政府安排她給人洗衣服。但瑪麗覺得掙錢少,於是重操舊業,又幹起了廚師,更要命的是,她依然沒有養成便後洗手的習慣。一紙保證書只能用來防君子,根本防不了小人。

後面的事情很容易想象,紐約各處又接二連三出現傷寒病爆發。只是梭佩追蹤瑪麗的腳步始終慢半拍。直到1915年,瑪麗去了一家醫院做廚娘,導致25人感染和2人死亡,政府出動警力終於把瑪麗捉拿歸案。

瑪麗再次到小島進行隔離生活,直到30年後她死於肺炎。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如果說第一次被隔離以前的瑪麗,對於自己是傷害病毒攜帶者只是一種猜測,而不向僱主告知,我們還可以容忍。但是經過第一次隔離被釋放時,她已經明確自己是攜帶者的情況下,還非要重新做廚師,做了廚師還是繼續她用拉完大便的手拌沙拉,那麼“是可忍,孰不可忍”?

根據有案可查的記錄,瑪麗造成了50人的死亡,而因為感染了傷寒沒死,卻留下後遺症的人,不計其數。

——她只要不做廚師,就能極大程度減少危及他人健康安全的概率。

——可她就是不肯。

——她只需要洗洗手,就不至於害了別人的性命。

——可她還是不肯。

還能有像瑪麗這樣自私自利的行為嗎?眼睛裡只有自己的方便和利益多少,完全視無辜者的健康,甚至是置他人生命安全於不顧。

二、刻意隱瞞,新冠肺炎中的“人禍”: “傷寒瑪麗”之今世

“傷寒瑪麗”的故事講完了,我們是不是從這次的新冠肺炎肆虐中,看到了非常多的“瑪麗”又復活了?這些現代“瑪麗”,有些是已經被確診為新冠病毒的患者卻刻意隱瞞,有些則是刻意隱瞞自己在湖北、在武漢等疫情高發地有停留史或接觸史,然後和無辜者接觸,導致了病毒的大範圍擴散。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就前三天前,大家都在為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一天比一天少而寬慰高興,結果同一天時間,山東、浙江的5所監獄發生了500名罪犯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湖北和浙江兩個監獄的感染,都是由於獄警的刻意隱瞞武漢停留史導致。

時光倒流幾天,我們看到福建男子從武漢返鄉,卻謊稱菲律賓回來,多次參加不同的宴請,導致4000多人隔離,有7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山東濰坊張某,因為刻意隱瞞旅行史和接觸史,致使68名醫務人員和其餘49名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故意隱瞞病情就是給病毒當幫兇!如實報告、配合隔離、嚴格遵循“公眾預防指南”,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也對社會負責。

“不怕你生病,不怕辛苦,不怕加班,就怕你不誠實!”誠如網友所言,一個人的隱瞞,往往讓無數人的努力付諸東流。這些都是完完全全的人禍。

三、為什麼刻意隱瞞?“傷寒瑪麗”的心理學分析

這次疫情中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刻意隱瞞自己的肺炎確診,要隱瞞自己在高發地的停留史和接觸史?你好好老實交代,及時治療,早日康復,難道不好嗎?花的還是國家的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試著從心理學去分析一下原因。

1、 達克效應——無知者無畏,盲目樂觀,心存僥倖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極少經驗下自信急劇攀升的階段,就是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指的是人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因為自己的瞭解不足,容易得出錯誤結論。他們通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簡單說,無知者無畏。

貝特朗·羅素說:“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困擾的事之一是:那些對事確信無疑的人其實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卻總是懷疑和優柔寡斷。”

他們盲目樂觀,心存僥倖。認為雖然我去過武漢了,但是真正被感染的概率還是比別人低,對自己的“百毒不侵”,有一種迷之自信。“我肯定不是那個倒黴鬼”,“我被感染的概率,和中彩票一樣!”

所以對於那些有發病症狀,卻隱瞞自己去過武漢或湖北的,他們就是無知者無畏。盲目樂觀,心存僥倖,而事實證明他們的樂觀無知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2、 損失厭惡——對“隔離”的恐懼大過對被救治的慾望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接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在這次疫情裡,很多人剛開始咳嗽發熱時,自己搞些藥在家吃吃就完了。他們想著,我只是疑似病例,又不是確診。跑去醫院看病,萬一遇上交叉感染,那沒病也變成有病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很多病人的損失厭惡還體現在對“隔離”的誤解上。他們一聽到“隔離”,第一反應是自己會被丟進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悲慘世界。

如果說去醫院主動就醫,確認自己有沒有新冠肺炎這種正向利益是3分的話,在醫院被真正感染的風險厭惡就有10分。如果說在統一安排的隔離點有醫生護士,這種安心是3分的話,他們擔心在統一隔離點人多醫生少,有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的害怕和損失厭惡就有10分。

因此很多人在出現症狀但又沒有確診的情況下,選擇了隱瞞武漢、湖北停留史和接觸史,他們害怕一旦說出實情後自己被隔離,說到底,還是對自己想象中的隔離有著巨大損失厭惡心理造成的。


3、 標籤效應——病恥感,害怕被社會拋棄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當被貼上標籤,刻板印象、孤立、地位喪失和歧視這些過程發生時,羞恥感就出現了。”

那些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後的患者,有很強的“病恥感”。覺得自己突然不是正常人了,一旦說出來就會被歧視和排擠,甚至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這個病,被家人拋棄,被老闆炒魷魚。

不要說是確診,哪怕只是“疑似”,大家都會對這個人以及和相關的東西退避三舍。而人是群居動物,害怕成為“過街老鼠”,害怕被孤立,害怕丟工作。“病恥感”帶來的恐懼,並不比對病毒帶來的恐懼小,所以他們選擇了刻意隱瞞。


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我不好,你也別想好”的極端復仇心理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的特徵行為是情緒的爆發性和行為的衝動性。他們對社會對他人冷漠仇視,缺乏同情,嫉妒心及其強烈,本能地奪取或破壞別人擁有的東西,比如生命、健康、美貌、財富等等。其核心理念是“我不好,你也別想好”,“要死大家一起死”,“死也要找個墊背的”……

我們看到那些最惡劣的,不僅僅刻意隱瞞確診病情,而且做出故意傷人害人事件。他們無視醫護人員捨身救人的辛苦和勇敢,動手扯掉醫生口罩,朝醫生臉上吐口水;他們明明知道自己有傳染病在身,還從醫院偷偷跑出來,哪裡有人去哪裡,活活一臺移動的“病毒製造機”,其心可誅。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也沒有羞恥感,不會為自己的錯誤感到內疚和良心不安。他們朝最可敬的白衣天使和無辜的人傳播病毒的時候,沒有任何良心的糾結和自我譴責,滿腦子只知道自己得肺炎了,沒有半點“我要安分守己,不禍害人”的責任心。對於這些人,只能靠法律來制裁他們的違法行為。

四、人性之庸與人性之惡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這次新冠疫情如此大規模的肆虐,至今已經確診已有7萬多人和2000多人的死亡,這裡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很多患者的故意隱瞞。

原本我們對於被感染新冠肺炎的任何人都抱有最深的同情,希望他們得到最及時和最好的救治。但確實由於故意隱瞞的存在,導致了不該有的病毒擴散,導致了無數醫護人員的前功盡棄。

其中真正屬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畢竟還是少數,他們受到法律制裁,完全罪有應得,只是因他們而逝去的生命再也回不來。

還有更多刻意隱瞞的人,就是自己身邊那些最普普通通的平庸之人。他們盲目樂觀、心存僥倖,他們害怕隔離,害怕被旁人被社會拋棄。他們雖然沒到十惡不赦,卻依然也讓人憤怒。

和14億的人口相比,刻意隱瞞的人口分子非常小,但就是因為小小分子的隱瞞,波及更多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無辜之人,導致14億人口分母的停擺困頓。


心理學分析:新冠肺炎中為什麼總有人故意隱瞞病情?

在疫情快速攀升之時,好在國家以雷霆之勢果斷封城,全國從上到下嚴防死守,有力地控制了疫情的進一步惡化。但也實實在在地付出了全國推遲復工推遲開學,整個國家陷入停擺狀態的巨大代價。

今天我們梳理了“傷寒瑪麗”的前生和今世,我們發現“傷寒瑪麗”一直存在,因為這是人性。歷史中很多事情都會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

天災讓我們敬畏,而人禍卻讓人憤怒。

災難就是一面照妖鏡。人性的善和惡,都顯露無疑。

有人說,最不能直視的就是太陽和人心。也有人說,最毒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心。

我想說,我們都是平凡人,可能也是平庸的人。遇到事情,都會趨利避害。但是能不能在成全自己的時候,再多一些對別人的關照?咱們“利己”的同時,能不能不要“損人”?

我們可以容忍自己人性之庸,而不要縱容自己滑向人性之惡的深淵。做人總是要有底線的。


你好,我是@瑩潔時光。歡迎點贊、評論,和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