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庆被称为“中国第一网红城市”?

风吹麦浪低123456789


我是2011年11月初去过重庆一趟的,个人感觉重庆之所以是网红第一的城市,主要原因至少有如下八点:

第一,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有很多漂亮的景点值得游人去看,比如南山、滋器口、歌乐山以及武隆的天坑等;

第二,重庆人开放包容,他们性格豪放,热情好客,让游人游玩时会很开心;

第三,重庆美食非常多样,尤其特色火锅众多,给吃货们的诱惑特别大,可以说来重庆旅游,你可以一个星期都不吃重样的美食;

第四,重庆的美女比较多、也比较漂亮,你走到重庆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可见到很多漂亮美女,以至还有惊人的“到解放碑去打望美女”的说法;

第五,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西南唯一的直辖市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其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也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很自然的;

第六,重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意推销,也极大地提升了重庆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七,重庆的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电子芯片等高科技产业落户重庆市,得到快速发展,也让人们对重庆这座城市给予关注;

等八,重庆的交通极具特色,山城弯道、坡道多,作为三江汇流之处的城市,江河贯穿城市也多,这就造成了城市交通既有地下几十米的地铁与地上几十米穿房而过的轻轨,也有过江轮渡与空中过江揽车,这些重庆独有的特色交通也容易让游人对它产生关注和好奇👍🌸


铜陵华仔


重庆之所以是网红第一的城市。第一,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有很多漂亮的景点。第二,重庆人有着像辣椒一样的性格热情好客。第三,重庆美食非常多样,来重庆旅游的朋友可以一个星期吃都不带重样的。第四,重庆美女比较多,走到大街小巷上都可以见到很多美女。第五,重庆作为西南经济最快的城市之一,就是因为重庆市政府注重网红经济的发展与推广。第六,重庆旅游业的发展与推销,大大地让大量网红湧进了重庆市。第七,第三产业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得新兴产业落根于重庆市,也加快网红的重庆城市。





贫民旅游窟


现在很多人都用“网红”来形容一个城市,但是归根结底,脱离不了一个“网”字,和“红”字。

对重庆算是比较熟,重庆虽然人口很多,有3000多万,但是这个直辖市和其他的直辖市并不一样,而且和周边的其他省会城市也不一样,其他的直辖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的面积,都没有重庆的大,但是重庆的3000多万人口,是整个重庆市的,不止是主城区的,所以在人口上,整个重庆的人加起来,相当于贵州一个省的人口体量,3000多万,这也是其他直辖市、省会不一样的。

△重庆洪崖洞餐饮

一说到重庆的国土面积,其实是相当于在拿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来对比,同理,人口也是一样,但是一提到重庆这个城市,估计很多人都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重庆的主城区,而不是周边的区县上面。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重庆的“网红”指数,从“人多”的角度说,相当于主城把其他区县的人口、国土加在一起的“光环”给“占”了,也就是人们对于重庆这个城市的概念,往往是基于重庆主城区,但是,重庆之所以那么红,是因为有了周边区县的人口、土地作为支撑才那么火热的。

△重庆夜景

比如,我是一个重庆的区县人,看到网上有关于重庆的视频、图文,自然而然基于故乡的情感和地理的归属感,就会点进去看,但是大多数却是和主城区相关了,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重庆的网红指数,但是很多游客到达重庆,大多也是在主城区游玩,从重庆到达比如武隆等区县旅游的,交通方面其实可能并不算很便捷。

△重庆分区及周边区县

另一方面,重庆的网红,也是因为重庆特殊的城市构造和地形特色,也衍生出了一些比较具有特点的建筑,比如洪崖洞(山城),比如朝天门来福士(两江交汇)等,也和其他平原城市不大一样,所以让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游客算是大开眼界,但是其实重庆本地人,常年在这边生活,并没有觉得太奇怪的地方,毕竟都是山包包、楼梯坎坎、江河什么的,都见怪不怪了。

△贵阳大数据

但是,“网红”毕竟也和其他的“红”一样,是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阶段性的,很多时候就像过气的艺人一样,要想保持长久的吸引力,还是不容易的,重庆要想真的从“网红”城市,变成一座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城市,还是需要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导入,比如南面的贵阳,就一心抓住大数据和交通改善等机会,弯道超车,现在也是名气不小,而且具有可持续的再生力,对人口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据我所知,重庆不少有钱人喜欢在夏天到贵阳买房避暑,其实这也是一个卖点,毕竟,每年的四季轮回基本上是可持续的,但是重庆的“网红”建筑和“网红”景点,也需要寻找一种可持续性的延续。

其实,学习成都那样,高学历人才直接邮寄学历,就能落户,放开户籍,也不失为一种良方,毕竟,人才和产业,才是一座城市最根本层次的“网红”基因,其他的媒体和噱头,都可能会审美疲劳。


贵阳小数据


重庆人要清醒--一个成都人诚恳的忠告

1、重庆成了网红城市,红的发紫,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有自知之明,有可能是好事,如果沉迷于网红城市的兴奋之中,不总结经验,重庆的网红将很快成为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2、 重庆应该在纪念品特产方面投入开发,开发出附加值高、有意义的产品,在景点上可以保持整体免费来引流,同时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项目来创收,同时增加游客的体验。而不是仅仅在重庆是看、听、走等初级而没有太大感受的体验,而是吃、摸、闻、摄、醉等全方位的感受体验。

3、重庆索道太过火爆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是否可以投资在重庆再建设2~3条索道提高收费?重庆长嘉汇、洪崖洞、解放碑等火爆,是否可以创立品牌版权,把这些元素有偿的运用在美食、礼物、服饰等中规范市场同时提高附加值?上述这些景点火爆,是否可以在节假日对汽车限行,甚至大刀阔斧地改道封道拆道,预留更多的位置推动摄影、餐饮、小吃、住宿等附加值起来,棒棒文化、码头文化、拉杆抬轿、红岩文化、袍哥文化等等开发出来?

4、总结来看,重庆仅仅停留在网红打卡旅游的阶段,这是前些年成都因《成都》歌曲和“成都小甜甜”大火的阶段,就是来打卡一两天就走没有给城市带来有效的附加值,游客也没有太深刻的旅游体验。而现在的成都规划“三城三都”,世界文化、旅游、赛事名城,世界音乐、美食、会展之都,附加值被空前提高,交通、景区、美食、特产等一条龙开发,全程体验大大提升。再加上对周边县市地州的旅游的虹吸和截流,成都占四川全省旅游消费的54%!成都人均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5、重庆在工业遭遇瓶颈的时期,赶上旅游产业爆发是好事情,但是要把握机遇,全面提升。


971931039


今年过年期间,重庆接待了4700多万人次游客,要知道整个重庆总人口才3100多万;磁器口也是人满为患,高峰时一天涌进10万游客。现在正值中秋小长假,朝天门、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磁器口又是人山人海到交通管制了。

重庆是不是第一网红城市不打紧,但确实是很火,个人觉得至少有五个原因:

1.山城地貌独具魅力

重庆两江环抱,沿江山地连绵起伏,房屋错落有致,立交桥交错纵横,两江夜景魅力无穷。这对平原地区见惯了一马平川地貌的北方游客来说还是相当稀奇的,轻轨穿楼、汽车从楼顶开过、你以为是一楼其实是二十六楼……3D也罢8D也行,直辖市,交通便捷,这样的城市在国内还真不多见。

2.特色饮食流连忘返

吃货带动经济繁荣,舌尖上的中国让重庆火锅火得更上一层楼,带火了重庆小面,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重庆是一座飘着火锅香味的城市。重庆火锅麻辣鲜香,牛油醇厚,粗犷火爆,汤红油亮,色香都很能激发食欲。无论是为了享受麻辣,还是挑战麻辣,都能记起不少游客跃跃欲试的“痒点”。

3.旅游成本实惠划算

到重庆游玩其实成本不高,前两天才看到一个数据说人均才700多块钱,吃住行成本都不高。轻轨可以从机场、火车站直达热点旅游景点,打车也才几十块钱,不像很多城市机场、高铁站离中心城区都很远。饮食也不贵,小面6-7元,酸辣粉6元起,火锅人均也就几十百来块钱。



更重要的是热点景点大都是免门票的,不像其他省市来不来门票都是百多块钱,游客中心也是紧邻交通要道,不像有的省市故意把游客中心修得离景区门口老远。重庆的景区整体而言还是很实诚的,跟豪放耿直的文化性格是相符合的。


4.社交媒体推波助澜

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重庆是被抖音抖得更火的,短视频的直观性和聚焦性更加凸显城市文化特色,李子坝轻轨站、洪崖洞、海棠溪轻轨站、鹅公岩大桥就是这么大火起来的,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是指数级的。

同时,政府也很重视城市形象推广,无论是重庆卫视的鸟瞰新重庆和区县宣传片,还是在央视投放城市宣传片,都具有极大的品牌传播价值。



还有一个意外事件,有一年某网站过年期间新闻报道中把重庆磁器口写成成都磁器口了,引起轩然大波,搞得央视新闻联播都出来更正并专门给了好像两分钟时间报道磁器口,不得不承认这一事件让磁器口更火了。


5.包容热情的服务态度

最具代表性的是为了方便游客拍洪崖洞夜景,把千厮门大桥封了半边桥让游客行走、观赏和休息;李子坝轻轨站火了之后,为了方便游客拍照录视频,专门修了观景台,这些举措在各大城市绝对少见。这必然成为话题,话题传播让重庆更火。


饮言食语


重庆是景点最多的城市,基本都不收费,吉尼斯世界纪录万盛奥陶纪玻璃桥[大笑]重庆是热情包容的移民城市,国庆期间,专门封了千厮门大桥给游客,发手机信息让市民把景点让给游客,没有几个城市能做到,重庆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山城、雾都、桥都,美景、美食、美人让人难以忘怀

20元看十几只国宝[害羞]重庆动物园于去年6月23日出生的两对双胞胎大熊猫“四宝”双双、重重、喜喜、庆庆,寓意为“双重喜庆”。

6月23日,重庆动物园圈养的大熊猫“兰香”和“莽仔”分别产下双胞胎幼仔。“兰香”产下的双胞胎均为雄性,“莽仔”产下的双胞胎则是一对“姐妹花”。






蓉龟骨里嬷嬷大成猪


重庆的交通,轻轨站竟然在几十米的地下,又行驶在十多米的高空,让你分不清它是地铁还是轻轨了。它们是重庆的交通工具,也是重庆的一道亮丽风景。

每一个到重庆旅游的游客,都不会错过的一顿大餐,除了火锅,酸辣粉、凉面、凉糕、凉粉、凉虾,还有我特别爱的烧烤、干锅、香锅、麻辣串、烤鱼,无比多的美食,绝对让你吃胖。

在重庆,你不要怕吃不到美食,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每一个商圈都有一条好吃街、朝天门、洪崖洞、解放碑,磁器口、渣滓洞、歌乐山,一棵树、鹅岭公园、观音桥,这是都是来重庆,在市区里不得不去打卡的地方啊


点滴留存


重庆成为所谓第一网红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多年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经济长足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交通、摩天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圈可点甚至令人惊艳,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总体上主城乃至各区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服务业也得到大发展。如今的重庆大得找不到边际,每天都还在扩张,一个超级都市初具雏形,说不定某一天,从城市规模上讲,重庆真的要超过纽约(这不是吹牛)。重庆成为网红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其实就是重庆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就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大发展,这个决定是英明的、正合时宜的。一个城市的发展要立体化,不能倚重某一方面。在重庆旅游业日益兴旺时,再助推一把,锦上添花,是好事、喜事。祝愿重庆明天更美好!祝愿来渝客人尽兴而归、满载而归!


卍不言之教卍


导航器在重庆立交桥失灵。


用户8507398028719


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重庆,他说,重庆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每当翻开一页,就有新的惊喜,你永远不知道绕过下一个弯会是什么样的路,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小巷子里又藏着什么美食。

不用刻意的去寻找,山城坡坡坎坎的石阶,穿街走巷的老房子,火红的麻辣火锅......都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沿着长江走,眼前是映着高楼的涛涛江水,头顶是两座飞越的高桥,桥上车流不息,重庆的气质里又有着一种大片的震撼感。

通远门是重庆唯一一段保存完好的城墙,倚在漆成鹅黄色的栏杆上,滚滚长江瞬间在你对面流淌,犹如身处宫崎骏的“天空之城”。

很多人说来到重庆,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看着汤底随着涌动的热浪忽上忽下,再搭配上油碟蒜泥,心情也随之兴奋。

傍晚,在洪崖洞附近吃一顿古木枫老火锅,吃现炸酥肉,尝酒味毛肚,再来一杯春天的桃花酒。

吃完火锅,洪崖洞黄色的灯光已经整齐亮起,抬头一望,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形如“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澡堂。如果我来一万遍重庆,就看一万遍洪崖洞。

继续沿着路边向上走,感受山城的夜风,灯火阑珊的重庆把夜渲染的迷离醉人。

到了解放碑,在重庆人眼里,它是无法替代的地标建筑,像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一样。但这里多了一些生活气息,在广场中央有遛狗的老大爷,偶尔也会碰到小型晚会。

拐个弯就能到八一好吃街,重庆小面,特色酸辣粉,老麻抄手,手工糍粑到处可见。

步行在南山路上,阳光抖落在枝叶上,透过间隙在地面形成摇摇晃晃的影绰光斑。越往高处,脚下的层层绿林在山风的吹拂下,轻轻涌来又慢慢退去。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也是称之为网红城市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