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用户999621209530


2020年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从2019年底以来地球一直都不太平,持续半年的澳大利亚全境大火,横扫东非和南亚的蝗灾,还有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等。然而地面上发生的灾难还没完,这太空又传来一个消息!

编号为:52768(1998 IR2)的小行星

一颗编号为52768(1998 IR2)、直径大约为4千米左右的小行星将于4月29日通过地球附近,这个高度超过日本富士山(3776米),是帝国大山的(443米)的9倍。

这颗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大吗?

美国宇航局报告,这颗编号为1998 IR2的小行星将以8.94千米/秒的速度在距离地球约640万千米的位置通过,这个距离大约是地月距离的17倍不到一点,听上去似乎离地球很远不是吗?但其实这样的距离放到太阳系地球轨道来看,基本就是擦肩而过了!

  • 地球引力会改变它的轨道吗?

其实这一次安全通过之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距离非常遥远,但大家比较担心的是,地球这个巨大的质量会在这一次小行星经过时候轻微的改变它的轨道,使得它在下次经过地球附近时候更靠近一些,一直到它某天会撞上地球?

理论上来看这种担心确实存在,比如2008年预报的阿波菲斯小行星会在2029年时通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引力改变了它的轨道,2032年再次经过时一头撞上了地球!所以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幸亏这个结论是当初在观测阿波菲斯小行星的轨道时没有精确测定所致,后来长时间观测后发现阿波菲斯没有撞上地球的风险,使得地球逃过一劫。

那么1998 IR2会在下次经过时更靠近地球吗?理论上存在,但地球并不会在这里一直等着1998 IR2,因为地球也绕着太阳在公转,所以下次等1998 IR2回来时地球可能并不在这个位置,所以下次可能性并不大,但地球可能会遭遇到其他小行星,各位害怕了吗?

  •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力有多大?

美国宇航局一直在密切追踪对地球威胁比较大的2000颗近地小行星天体,每天都会一些新的发现,这使得整个工作有些焦头烂额,但即使全球天文台密切联合仍然有大量的漏网之鱼,因为小行星天体非常小且暗淡,它可能来自任何方向,所以总是被遗漏,很多时候NASA发布的消息中都是前两天一颗多大的小行星掠过地球附近,这样的风格出现的。

你不害怕吗?NASA称,大概一颗9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即可引起全球性灾难,包括地震、海啸以及次生的尘埃影响和可能连锁反应引起的火山喷发。而对于这种1000米内的天体追踪一直都是个难题,也许等下次这个大小的小行星来临时,NASA给出的警告时间可能不足几天!

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天体

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多如牛毛,但各位都知道的是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大约10千米,造成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80千米。

近代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小行星撞击每天都在发生,但大都在大气层中就已经烧尽,或者仅仅有少部分落入地球表面,所以从二十世纪来,只有几次比较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大家还记得。

1490年中国庆阳遭遇陨石雨,超过10000人遇难,天文学家认为这是一颗小行星破碎后的碎片所致。

1908年通古斯小行星撞击事件,一颗小行星在接近地面约10千米时解体,将2150平方公里树木夷为平地。

2000年1月18日,一颗小行星在加拿大育空的白马市26公里高上空爆炸,照亮了当地天空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30千米处爆炸,造成一千多人受伤。

2019年2月一颗小行星在白令海峡上空爆炸,刚好被路过的日本卫星记录了下来。

当然以上只是将影响比较大和比较典型的小行星做了个流水账,还有大量的没有列出来,而小行星进入大气层事件是非常频繁的。

1988年到2019年期间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所以各位还是无需恐慌,毕竟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小行星或者微行星事件,不过我们可不太希望大事件发生,让那些恐怖的记忆停留在电影院里把。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4月29日,一颗估计为1.7至4公里宽的小行星将飞过地球。但它不会与地球相撞。 这颗小行星叫做52768 (1998 OR2)它在1998年首次被发现。它将在离地球6300000公里的范围内通过,达到每小时31319公里的速度。

据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称,这次飞越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29日星期三凌晨4点56分进行。他们追踪可能与地球碰撞的近地物体。 这颗小行星被归类为潜在的危险物体,因为它经过地球轨道附近,但它目前不在美国宇航局潜在的未来地球撞击事件的名单上。 这是预计在未来两个月内掠过地球最大的小行星,但它不是最大的。

这一荣誉属于小行星佛罗伦萨3122(1981 ET3),2017年9月1日飞过地球,它将在2057年9月2日再次通过。那颗小行星估计有4公里到9公里宽。 除了追踪可能构成威胁的近地天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机构目前正在执行研究近地小行星的任务,并有可能减轻碰撞的危险。



大多数小行星是由岩石构成的,但也有一些是金属小行星。它们主要在木星和火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科学家估计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当它们靠近地球时,它们被称为近地天体。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小行星撞击地球,这种事情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确,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非常低。但是自地球诞生以来,我们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也曾多次受小行星的青睐。

小行星曾多次造访地球

地球形成至今已45亿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宇宙小行星曾无数次粗暴的访问我们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携带不等的能量先后多次在地球不同位置留下它们的吻痕。下面让我们来看下按大小排名前十的小行星恶行。

(1)、20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直接在南非形成直径380公里的陨石坑。

(2)、18亿年前的一次小行星造访,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撞出直径260公里的陨石坑。

(3)、5.8亿年前一个直径180公里的陨石坑在南澳大利亚被瞬间撞出。

(4)、3.6亿年前,澳大利亚西部造小行星袭击,留下一直径240公里的陨石坑。

(5)、2.15亿年前,一个直径200公里的陨石坑在加拿大魁北克形成。

(6)、1.45亿年前,南非遭遇小行星撞击,形成一个直径140公里的陨石坑。

(7)、7030万年前,俄罗斯被小行星撞出一个直径130公里的陨石坑。

(8)、6500万年前,墨西哥遭遇小行星撞击,陨石直径达10公里,直径180公里,深900米的陨石坑瞬间形成。这次陨石撞击被认为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9)、3570万年前,俄罗斯西伯利亚遭陨石撞出直径200公里的陨石坑。

(10)、3500万年前,美国维吉尼亚州遭小行星撞击,形成直径170公里的陨石坑。

我们地球在宇宙中就像我们人在社会上生活一样,小冲突是难免的,动刀拼个你死我活的冲突还是及其少见的。看到以上历史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例子,你还会认为我们很安全吗?

2020年情况分析

2020年可以说是安全的一年,至少从现在检测的数据来看,我们地球比较安全。时而有小天体飞过地球,但经计算,在监控范围内的近地小天体不会撞上地球。主要引起关注的有下面几个:

(1)、编号52768的小行星,可以说是个大家伙,它有4公里宽,会以3.132万公里/小时的速度与地球擦肩而过。

(2)、编号136795的小行星,它个头比第一个要小,但仍有一公里宽,且速度比第一个要快,将以4.2万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越地球,同时它离地球的距离也将比第一个要近很多。

(3)、2月15日编号163373的小行星与我们地球近距离接触,约一公里宽的大小。

(4)、2020年飞向地球速度最快的太空岩石,编号153201,它将以9.0252公里/小时的速度于11月29日接近地球。

(5)、小行星163348将与2020年6月6日以4.014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越地球。

(6)、1月10日,2019UO以3.384公里/小时的速度从我们地球周边飞过。

(7)、小行星388945将于2020年5月10日近距离访问地球,预计当天速度可达3.1606公里/小时。

(8)、5月来访的另一颗小行星438908,将于5月7日以4.6公里/小时的速度近距离飞越地球。

(9)、9月的朋友将XA133将以8.5212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近地太空给我们展示极速之美。

以上是观测我们跟踪观测到的2020年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但现在看来,有的已经飞走,还没到来的经推算也只是近距离飞越地球,而不会进入我们的大气层。所以,如果没有意外,2020年,我们很安全。

未来小行星造访地球

在我们太阳系中,存在有数百万的小行星,大多它们的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然而,总有个别小行星因各种原因偏离轨道,这些不太安分的小行星将有可能来到我们地球的公转轨道,将是地球的潜在危险。

科学家推测,阿波菲斯小行星将与2029年4月13日近距离与地球接触。这颗小行星将与地球相隔3万公里极速擦肩而过。但是,它以270亿公斤的重量近距离接触地球,届时很有可能因地球引力或宇宙中其他作用力而偏离轨道,将对地球形成极大威胁。如果撞到地球,它将相当于8.8亿吨TNT炸药被引爆,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65000倍。

另外还有乌克兰天文学家预测小行星将与2036年撞击地球,因影响天体运行轨道的因素较多,距离现在时间较长,所以,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比较高。而且据计算,如果与地球相撞,爆炸力相当于2500吨TNT.

我们发现了数百万的小行星,但还有更多的小行星没有被我们发现,这是最危险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原因

我们知道,现在宇宙成分的组成主要是可见物质、暗物质、暗能量。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各个天体系统都在变化发展中,概率或大或小,只要不为零,那么我们地球就不可避免来自小行星的撞击。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影响

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最我们的影响最直接的便是小行星高速撞击地球的爆炸力,将因能量不同而摧毁撞击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一切。其次,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灾害的发生。

(1)、海啸。地球海洋覆盖地表75%的面积,所以小行星与地球相撞,落入海洋的概率非常大。如果小行星够大,便足以引起海啸。科学家还对此计算出海啸的浪高,如下表格:

(2)、全球风暴。大体积的小行星在大气层中释放大量的红外线,引发连锁大气反应。

(3)、酸雨。小行星燃烧释放大量的氮和硫,进而形成酸雨。

(4)、温度效应。大量烟尘长时间弥散在大气中,太阳光将无法达到地面,这将直接导致段时间内大范围温度降低。

我们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措施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措施重在防御,越早发现,我们便有越多的时间准备,便有越多的应对措施。对于现在我们的天文物理科技水平以及各行业整体水平,我们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应对措施分五步:

(1)、发现。应对的前提便是发现,如果提前发现,我们便有许多方式减少危害。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不仅有各类宇宙探测装置,还有各类天体运行模拟系统。这些都极大的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危险。

(2)、跟踪。对于太阳系内小行星来说,都有其固定轨道,即便偏离,也容易被发现,我们便可以跟踪其运行规律来判断危险系数。而对于系外天体,数量非常少,但是仍有些可以在这茫茫宇宙中与我们地球相遇,这也就是我们需要更先进望远镜的原因,以此更大范围的监控宇宙空间,跟踪目标发现规律。

(3)、描述特征。我们发现危险后,接下来就要分析小行星的构成、速度、物理性质等等,以此数据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4)、转移销毁。当确定小行星必将与我们地球相撞的时候,我们可选择的方式虽然不多,现在来看,还是有三种方式可行。第一种方式为成为重力飞船,即用大质量航天器连续撞击小行星,致使其轨道偏移。第二种方式为激光消融,即用激光武器炸裂小行星。第三种方式为核选择。用连续核爆来粉碎小行星或使其偏离轨道。

(5)、协调。小行星与地球的撞击可以说必定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所以,不管是转移销毁小行星,还是撞击后的救灾都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应对。所以,这时就需要一个协调机制,根据各国技术来分配任务,协同应对。

2020年,我们安心。



蛋蛋说科学



一个小行星今天、明天、也许下周、甚至下个月正朝着地球前进。你在想,它真的会打击我们,终结文明,还是导致长达几十年的核冬天?

不,别担心。

关于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故事在媒体上非常受欢迎。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听到一块巨大的太空岩石正朝我们飞奔而来,并且有可能终结我们所知道的生命。

事实上,一颗名为2002 PZ39的小行星今天早些时候,也就是2月15日星期六,确实飞过了地球,而且它非常大——无论在哪里440至990米。但是它在570万公里的距离安全地超过了我们,或者说是地月距离的15倍。撞击的风险基本为零。

但是这些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很难与它们抗争。嘿,记得世界末日吗?

小行星撞击地球


因为有如此多的小行星经过地球,关于它们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仅在2020年2月的剩余时间里,就有超过12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

在那些小行星上——它们的大小、速度以及它们将经过我们的距离。对任何人来说,这些数字看起来都是惊人的。这些大块的岩石正在以巨大的速度移动!他们会杀了我们所有人!

也许没有帮助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任何经过的小行星进行了分类750万公里我们星球的“潜在危险小行星”。这个标签不一定与它们现在的影响风险相关,而是与它们未来的影响风险相关。一颗经常近距离经过的小行星有一天可能会稍微改变轨道,进入与地球相撞的轨道。因此,它有潜在的危险。

有一天,我们很可能会被一颗文明终结的小行星撞击,但幸运的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

撞击地球的陨石。爆炸,世界末日。

情况并非总是如此。2004年12月,一颗小行星当时被称为2004 MN4,现在被称为99942阿波菲斯,达到都灵等级的4级。观察表明,2029年4月13日,撞击的风险高达60分之一。

然而,从那以后,人们开始讨论如果一颗小行星朝我们飞来,我们会怎么做。一个想法是提前很久用人造撞击物撞击即将到来的小行星,稍微改变它的路线,使它错过地球。

当然,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不被发现的风险总是存在的。例如,在2013年,臭名昭著的车里雅宾斯克流星直径只有20米在空中爆炸俄罗斯上空,数百人受伤。它在撞击之前没有被发现,引发了许多关于如何改进我们对小行星追踪的讨论。


军机处留级生


我是头条正在认证的创作者,希望你能采纳我的意见

首先是不会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透露,五颗十分巨大的小行星正朝地球飞来,它们将在未来几周与地球近距离接触。

美国宇航局将所有太空岩石飞过地球时的“近距离接触”都记录到了一个数据库中。

这些数据显示,一些巨大的天体正朝着地球的方向运动,同时还伴随着许多较小的天体。如果一个巨大天体撞击地球,它可以摧毁一座城市,杀死数百万人。但也有可能,这个天体大的足以在一击之下,灭绝人类。

第一个(接近地球的小天体)名为(2019 UO),它将进入距我们星球270万英里的范围之内。据信它的最大宽度为560米,即它的大小可能是伦敦金丝雀码头的摩天大楼加拿大广场的两倍。

而这之后第二天,小行星2019 WC5将在距地球不到150万英里处飞掠而过,据悉其最大宽度为180米。

接着,在1月18日,一块名为2009 BH2的稍大点的岩石将轰动地球。据估计,它的大小在88至200米之间,且将出现在距地球300万英里范围内。

2月15日,这群里最大的那颗将以大致相同的距离经过。小行星163373(2002 PZ39)可能达990米-如果撞击地球,它的大小足以引起重大问题。

今年的闰日,即2月29日,将会看到一块名为2015 BK509的达200米宽的岩石经过地球。我们很高兴地报告目前没有大型小行星会与地球相撞。幸运的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岩石非常巨大。

“如果一个岩石超过25米但小于1千米(稍大于½英里)撞击地球,他可能会对撞击区域造成局部破坏”美国航天局说。“我们相信任何超过1至2千米的东西可能产生世界性影响”

去年,一项可怕的研究表明,足以使数百万人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远远高于之前的预测。科学家分析了被人问是第二撞击大坑的狼溪陨石坑,发现宇宙发生碰撞的时间比预期的要晚。

但在我们继续告诉你你会有多紧张之前,值得先提一下不同类型的太空物体。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属构成的,而彗星则由冰和气体构成的。当他们撞击地球时就变成了流星;那些坠落到地球上但没有燃烧的物体叫做陨石。研究人员称,当一个宽15米,重达1.4万吨的陨石,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猛撞到地球上时,就形成了沃尔夫克里克

它爆炸时的威力相当于0.54兆吨的Tnt,约等于36枚曾于二战时爆炸于Hiroshima的核弹的威力。

来自Wollongong大学的Tim Barrows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此物很可能在120,000年前撞击上地球,此时间比先前预估的300,000年还要更接近现在。

这一发现促使Barrows增大了他对我们被相近大小的物体撞击的估算频率。他声称类似的撞击大约每两个世纪就会发生一次。“尽管这一速度只是澳大利亚每17000年才被大型陨石袭击一次,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他说道,“火山口只在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被发现。在其他地区,火山口都被地质活动所破坏,如河流迁移或山体斜坡的过程。”

澳大利亚对于干旱地区年代久远的陨石坑进行良好的保存记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整个地球的陨石坑年代。澳大利亚属于干旱地区,其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一,而且,其海平面上升速度每隔约一百八十年就会上涨百分之一。这还只是保守的估计,因为在冰河时期,一些较小的撞击也许已经被沙土所掩盖。而大型天体的数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二十倍,因为石质陨石数目虽大,但在其穿越大气层,经过一段激烈的旅程后,幸存下来的,就所剩无几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教授巴罗斯和他的学生使用两种技术来确定火山口的时间:暴露测试器(用来估计地球表面的岩石暴露在宇宙辐射中的时间)和光学刺激冷光仪(用来测量多久以前沉淀物最后一次暴露在阳光下)。他们也使用天空照片创造了一个新的3D火山口模型并使用这个模型去计算火山口纬度。

“我们测量出这个坑的最大半径是在东北—西南方向的946米,这也反映出作用力的方向。这个坑的平均半径是892米。

我们预测它的深度为178米,并且120米都填充着以从沙漠吹来的沙子为主的沉积物。”巴罗斯教授这样说。

如果当时正好有座城市在这个流星坠落的地点,那它可能就已经被彻底地摧毁掉了。






至臻Top榜


直径230米天外来客迅速接近地球,NASA:时间已定3月27日

2020年的地球真的是内忧外患,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两个月有余,很多大事就扎堆的发生了。首先就是从2019年烧到2020年的澳洲林火,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其次就是同样开始于2019年的东非蝗灾一路长途跋涉跨过红海来到阿拉伯半岛,继而穿过波斯湾来到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减产。第三就是目前人类正对对抗的新冠疫情,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并不小。第四就是南极的极端高温,历史上首次达到20.75摄氏度,北极的甲烷爆发,这些都意味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已经到了需要我们警惕的时刻。


而在地球之外也不断有着小行星一次次飞越地球,像是在走着钢丝绳一样,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如果稍有不慎,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扰动,就可能转变方向向地球袭来。

NASA近日发布通告称,在本月末也就是3月27日北京时间11点52分就会有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届时和地球最近的距离为0.044529天文单位,也就是差不多666万公里,速度最快的时候为23.7公里每秒。这颗小行星临时命名为2012 XA133,这意味着它是在2012年被科学家所发现的,因为它的数据和属性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NASA近地天体中心所跟踪观测着。



太阳系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大家庭,除了我们熟知的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大卫星之外,太阳系内还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以及彗星,它们都是同样的绕着太阳在公转,小行星大多数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中间的小行星带上,而一些长周期彗星主要存在于奥尔特云。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地球的公转轨道有交集,例如我们看见的流星雨就是彗星在地球轨道上留下的小颗粒撞击地球大气层所致。

既然如此那就存在着小行星和一些碎片撞击到地球上的可能性,这在目前来看已经是确定的事实,6500万年前恐龙就是灭绝于一颗直径十公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中。一般满足直径大于150米,最小轨道交会距离 (MOID) 小于0.5天文单位的时候,就把这颗天体看成是潜在威胁的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



而这颗正在向地球快速飞来的2012XA133就是值得关注的对地球有潜在威胁小行星,因为它的直径差不多为230米,如果撞击到地球之上将会对局部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一般如果直径比较小的天体撞击到地球上,它会在地球的大气层中摩擦燃烧直至爆炸,最终落到地球上的可能就是比较小的块体,造成的危害有限。

2012XA133在3月27日在距离地球666万公里之外飞过,差不多是月地距离的16倍之多,之后继续沿着它的轨道绕太阳飞行,大约十八年后也就是2038年11月17日会再一次的回归地球。对于这些具有潜在威胁的天体,人类要一直关注着它们的行踪,正常情况下如果按着轨道飞行不会撞击到地球之上。但是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那么就很可能改变方向奔着地球而来。

在这颗小行星临近地球之后,今年的4月29日还会有一颗直径达到2200米的小行星飞近地球,届时会距离地球达到0.042048天文单位,速度最快时8.7公里每秒。这颗小行星应该是2020年飞临地球规模最大的一颗了,撞击到地球之上的破坏力无法想象。


可以观测到的甚至已经清晰地分析出其轨道路径,这些小行星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悄无声息人类搜寻不到的小行星,很可能会突然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给一点反应机会。木星和月球的存在,让这种可能发生的几率减小很多。



科学黑洞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丽莎·兰道尔在《暗物质与恐龙》一书中根据数据做了一些评估,来让读者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和强度。

这张图表显示了撞击的数目(左侧纵坐标)和大致的撞击间隔时间(右侧纵坐标)与近地天体的直径的关系。上面的坐标给出了假设天体在撞击时的速度是每秒20公里的情况下,所能释放出的能量(以TNT当量为单位)。横坐标上同时标出了天体的星等:虚线是2003年的估算,圆圈是新的估算结果,实线表示2009年以前发现的小行星数目。

举例来说,一个500米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的频率估计为10万年一次,1000米大的天体大约为50万年一次,而一个5000米大小的天体要 1000万年一次。图9-3也同时告诉我们,一个可以灭绝恐龙的大约10公里大的天体撞击大约 1000万年~1亿年才会发生一次。

所以不要担心了,认真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撞击地球的事不会发生的。



嗷熬滴神


可能吗?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