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武漢封城一個月了,有很多人在一線對抗疫情,也有很多人在保障武漢的後勤,隻身前往武漢,送去糧食、蔬菜和醫療用品等保障物資。

2月21日凌晨,藍天救援隊隊員許鵬在前往湖北運送救援物資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他的朋友圈還記錄著他出發時的心情:“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漢打怪獸!”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許鵬出發前的朋友圈 ■


逆行的路上有太多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他們不敢想代價是什麼,只是想能做點什麼。

大年初三這天,卡車司機張波也開啟了以武漢為終點的搬運之行。這一個月,他從河北→武漢→內蒙古→武漢→湛江→武漢,一直在給武漢送菜。


01,物資


大年初一,張波和家人一起看著電視裡關於疫情的報道,武漢確診的人數又上升了。

他家住在河北張家口,年味之下大家也在被疫情影響,此前的大年初一大家都要串門走親戚,聚餐喝酒,但現在村子裡播放著一則通知:各位村民請注意!現在是非常時期,請不要這家串門,那家串門。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卡車司機張波 ■


張波接到一通電話,說有一批土豆要往武漢送,問他去不去?

武漢是全國最嚴重的疫區,全家人都擔心,去武漢萬一感染上這個病怎麼辦?

但張波又想了想,還是該走。他跟家人說,要是大家都不去,武漢人沒吃的了,那不真成空城了。

沒東西可吃,年輕時的張波體驗過這種感覺。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準備運往武漢的蔬菜物資 ■


1998年1月,張波23歲,他所在的河北張北地區發生了6.2級地震,新聞紀錄這次地震造成49人死亡,362人重傷,10多萬間房屋倒塌。

和災難同時到來的是寒冷、恐懼和飢餓,張波家的房子被震成了危房,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家沒了。

他們家還在山上,他還清楚記得當時下著雪,路太滑,送物資的車很難上來。村裡的勞動力都去剷雪,才運來了帳篷,軍大衣,饅頭,方便麵甚至還有已煮好的雞蛋。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冬呱導演與張波視頻連線 ■


20多年後,他再想起這次地震時,首先想到當時很多人來支援。

他說,如果沒有那些物資,自己可能被餓死或者凍死。

而這次武漢疫情,張波想做送物資的人。


02,出發


與時間賽跑是卡車司機的日常,路程長了,吃喝睡都是問題。

出發前,張波的司機座位旁塞滿了煤氣灶、鍋、勺子、水壺,食用油,掛麵,方便麵,小零食。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張波在卡車上的臥鋪 ■


座位後面整理出來了一個臥鋪,放著一床被子,床鋪下面又塞了幾箱方便麵。隱約感覺到這次出門會很長時間,他把東西都備足了。

初三早上六點, 他和卡友一行三個車,組成了救援小車隊,還在每輛車的前面掛著條幅 “援助武漢 武漢加油”。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張波車上的橫幅 ■


先把土豆運去山東滕州清洗、消毒,再前往武漢,只是往湖北方向越近,路上的車就越少,最後只剩下偶爾看到的大貨車。

全程1500公里,他們用了48小時,餓了吃碗泡麵,也在車上睡了6、7個小時,終於在初五早上八點到達武漢。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張波與卡友們一起吃飯 ■


在高速路口,負責檢查的警察和醫護人員對車輛進行消毒,他們全副武裝,全身都是白色,張波開始有點緊張。

武漢的街上冷冷清清,沒什麼人,而且每個路口都是紅燈,三個人都停下車不敢走了,是交警過來告訴他們沒事。

到達白沙洲農貿市場時,他看到很多和他一樣,從各地趕來的卡車司機和志願者。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從各地趕來的志願者們 ■


前面有四五十輛卡車在排隊,志願者在幫忙卸貨,大家都在等,但不再輕鬆的扎堆聊天了。

卸貨時他才和收貨方簡單說了幾句,對方說還有一批物資需要六輛車去拉,他答應下了,感覺武漢物資缺口挺大的。

但由於封城,卡車也不能出,他只能先留在武漢等,當時所有的賓館和飯店都關門了。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幫忙卸貨的志願者 ■


張波試著聯繫了之前認識的一位賓館老闆,他們採取了非常謹慎的方式,老闆從家把鑰匙送去,藏在了賓館門口的牆角里,告訴張波去取。整個賓館只有張波和另一位卡友,他們開始自行隔離。

買東西也不能進超市,店員會把東西送到門口,客人再掃碼付錢,人和人之間都隔開很遠。

他們每天出去一次,到農貿市場的門診領一個口罩,然後就回房間。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張波與卡友一起在賓館做飯 ■


三餐都是自己做,房間費用也是通過手機轉賬給老闆的,一天50元。

張波上網看到醫護人員上下班不方便,嘗試做志願者去給醫護人員開車,但最後對方說司機隊伍已經滿員了,他才作罷。

收到高速口可以通車的消息,是在隔離的第6天,出了武漢,他又去了內蒙古多倫縣,拉了第二批土豆送到武漢。


03,漂流


第三個訂單,是在貨運APP上看到的,在海南有一批冬瓜捐給武漢。他和對方電話確認了下,物資多,他又聯繫了卡友,四輛卡車一起出發去海南。

因為去過武漢,路途中他會刻意和陌生人保持距離,覺得自己像是揹著一個炸藥包,只敢和同行的卡車司機接觸。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和同行的卡友們 ■


深夜開車的時候,他喜歡聽歌,讓黑夜不再那麼沉寂,也讓想家的思緒分散一些。

他感慨“有家不能回”,是因為現在還不能回去。如果“大家”不好,“小家”一定會受影響,困境都是相通的。

“就快到海南了”,他們開了兩天兩夜到達湛江。但對方打來電話說只要是從武漢過去的人,下高速都會被強制隔離。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運輸物資卡車的通行證明 ■


各地對於疫情的防控不同,他不知道去跟誰確認消息,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只能和卡友在湛江的服務區停下,不敢再往海南走,再想想辦法。

在湛江服務區這兩天,他不停打電話,試著聯繫在湛江的物資,但都沒成功。

出來20多天了,車上食物已經不多,這些天已經把帶的幾箱泡麵都吃完了,剩下一些掛麵,好在留了一些土豆。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等待時在服務區做飯 ■


從北方的寒冷,到南方的豔陽,他們在服務區的廣場上拿出了煤氣灶和鍋,麵條和油、鹽、醬油、辣椒,土豆去皮,切塊,張波給大家煮了土豆湯麵,幾個人席地而坐,圍著鍋吃了一頓飯。

無處可去也無事可做的這天下午,他終於換洗了身上的髒衣服,湛江的天氣已經是28度,掛在卡車上的衣服水分很快被蒸發。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把衣服掛在卡車上晾乾 ■


他聯繫了卡友地帶尋求幫助,卡友地帶負責貨源的師傅幫忙聯繫上湛江的一批南瓜要捐給武漢。他懸著的心終於落下,為接下來又多了一樣食材而開心。

再次裝貨,出發,第三次到達武漢的下午,高速路口排起了長隊。

有個卡車司機進武漢的時候體溫正常,卸完貨走的時候,在高速口檢測出高燒,司機被救護車帶走了,卡車消毒後也被開走了。還有人說高速可能要封了。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卡車在高速口排起長隊 ■


他坐在車裡等了幾個小時,這是他第一次感覺危險如此準確,又如此靠近。

這些天妻子跟他打電話,他總是說一切都好,怕家人擔心,但妻子還是在電話裡默默流眼淚。

他也擔心家裡人,村裡封路了,應該多準備點吃的。張波努力往好的地方想,應該是卡友開車太累了,發燒也很正常。看到車外工作人員在噴消毒水,車流漸漸疏通,他再次進城。

千里馳援武漢的卡車司機:我沒有錢捐,但我有車有人

礦泉水和桶面是他前幾天吃過最好的一頓飯 ■


第三次到武漢,天氣暖和了很多,新聞裡面說武漢的情況在變好。

雖然武漢街上還是沒什麼人,但張波總覺得希望就在不遠處,說不定下次過來,武漢就好了。

卸完貨,他和卡友在停車場做了午飯。

他還在等待下一次電話響起,在疫情沒有好之前,他想,自己能做的就是繼續在高速上漂流。

逆行的路上灑滿了他們的汗水,深深的車轍會永遠記錄著這段時光。

每一個在這場戰“疫”中努力的平凡人,都值得被銘記。


by:冬呱視頻

文案丨石雲傑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