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

今天看到頭條問答中話題——《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不禁簡單分析分析,僅供條友們參考:

1、曹操對東吳局勢的錯誤判斷。曹操奪取荊州後,統一天下之心可以說是到達了極點。曹操平定袁紹殘部後,輕而易舉就攻取了荊州。其重要原因並不是荊州無人,而是荊州易主。(當時劉表病逝,劉琮繼位。曹操平定新野後,一戰劉琮便投降了曹操。

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

周瑜

這主要是因為劉琮年少軟弱,群臣不服。投降實為上策,不然可能會被部下所殺。)如果說劉表不死,則曹操取荊州也會不易。但是荊州的大勝使曹操錯誤地低估了孫權和孫權的下屬。曹操以為孫權和劉琮一樣,也是一位剛剛易主的軍閥,屬下群臣定會和劉表手下一樣看到大軍壓境直接投降,但是曹操低估了孫權手下的周瑜。其實當時東吳許多人和荊州這邊的情況一樣,但是東吳的掌權派其實並不是孫權,而是水師都督周瑜(此為低估孫權的對東吳的統治力)。由於周瑜等人力戰,所以曹操所思的東吳俯首稱臣實在是自己最大的疏漏。所以曹操並非是對賈詡的建議存在疑慮,其實曹操其實是覺得對東吳用兵會像荊州一樣迅速取得勝利。

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

曹操

2、被迫放棄原定的戰略。接上文,由於對東吳用兵的時間判斷存在錯誤,所以曹操在後方出現問題時曹操自己捨棄了原來的戰略方針。在東吳用兵沒有達到預期情況下,由於西涼馬超韓遂兵進潼關,曹操自己為了穩定後方自己捨棄了原來的戰略。

3、低估劉備勢力對東吳的影響。由於劉備在荊州及之前的慘敗,曹操對劉備勢力對東吳的影響根本不放在眼裡,但是赤壁之戰中,劉備勢力其實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徹底擊倒了東吳俯首稱臣的一派。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諸葛亮舌戰群儒,劉備軍團慫恿孫權的主戰派,製造輿論促成東吳軍誓死一戰的決心。

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

劉備

4、荊州水師的兵員受瘟疫影響作戰力降低。曹操之所以可以向東吳用兵,其實完全依仗荊州水師,大家都知道劉表曾經打敗過孫堅。所以由此來看,荊州水師的作戰能力其實也是非常強悍。但是由於曹操本部人馬水土不服,出現了瘟疫,這無疑其實影響了荊州水師的作戰力。所以最終交戰導致失利。這裡筆者不相信什麼火攻計,借東風的傳奇。只憑軍力評定兩軍勝負。

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敗局?

郭嘉

那麼現在來看,郭嘉對以上問題有什麼作用。縱觀這四點,對赤壁之戰的最大因素應在於1、2和4。但是郭嘉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第一點和第三點,並且作用非常小。首先說第一點,這是曹操作為謀略家自己的判斷,可以說有經驗可取,郭嘉應該不足以改變曹操的既定戰略方針。第三點,郭嘉對劉備素來視為曹操的憂患,所以第三點,郭嘉倒是可以叮囑曹操幾句。可是第三點的劉備勢力,對赤壁之戰影響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綜合來看,就算是郭嘉不死,赤壁之敗也是難以避免。

談古論今,我是理論家不理論,咱們下期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