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来自安徽三线小城市的历史印记

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

一座来自安徽三线小城市的历史印记


这就是芜湖。“江东名邑”,“吴楚名区”。

《左传》:鲁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

鸠兹就是芜湖的古称,到了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易名芜湖,取自“蓄水不深而生芜藻”之意。这就是早期的芜湖城。

一座来自安徽三线小城市的历史印记


风景名胜

一,中江塔

中江塔不仅是芜湖十景之一“双江塔影”的主角,也是古代船只夜晚航行的灯塔。关于中江塔还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芜湖曾经有一条千年黄鳝精,常常引起水患。于是百姓便修建了中江塔镇守其头部,赭山公园的赭塔镇守其尾部。

二,城隍庙

最让芜湖人感到惋惜的古建筑则是芜湖城隍庙。作为天下第一城隍庙芜湖的城隍庙始建于三国时期,为纪念东吴大将芜湖侯徐盛而设。芜湖城隍庙对后世各地的城隍庙影响极大。但是在文革期间,芜湖城隍庙受到损坏,后被改成了皖南大戏院。

三,雨耕山风景区

1876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其中要求增开芜湖为通商口岸。列强看中了雨耕山这片地方,在此处建设了天主教堂、英国领事官官邸、内思剧院等西洋建筑。

很难想象一个在城市的市中心,中式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共存。我觉得这就是芜湖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体现出了芜湖城市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一座来自安徽三线小城市的历史印记


中华儿女

自《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人民对于侵略者的行径日益不满,终于在1891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芜湖教案事件。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的教案事件不绝于耳!

正是因为芜湖在近代饱受列强的欺凌,所以才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如戴安澜、刘静波、宋士英等革命烈士。

戴安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参加过古北口阻击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徐州会战,昆仑关战役等,最后率领远征军奔赴缅甸作战。1942年,戴将军伤重不治身亡。因缅甸没有棺木,将军以马革裹尸还乡。

一座来自安徽三线小城市的历史印记


文化传承

芜湖铁画闻名于世,有“巧夺万代所未有”的美誉。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芜湖本地戏剧梨簧戏传承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深受本地票友的喜爱。

这座城有着自己文化特点。他不像西安,南京那样文化底蕴深厚,也不像上海,青岛那样深受泊来文化的熏陶。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接受着外来文化,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慢慢的就将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包容在一起。

芜湖人的性格也是这样,不仅包容同时骨子里还有点犟!

现如今芜湖市是安徽第二大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芜湖市的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这座2000多年的老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