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曾幾何時,《尋秦記》《大唐雙龍傳》《大劍師傳奇》《荊楚爭雄記》《覆雨翻雲》……紛紛擾擾的江湖、花前月下的聲色、天馬行空的時空倒置,構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在“金庸之後再無武俠”的絕境之中,黃易另闢蹊徑,在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思想中尋覓突破,最終將生死輪迴上升到“道”的高度,世間萬物皆在此身。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金庸之後,“我相信武俠小說還有無限可能”


  黃易原名黃祖強,黃易這個名字來自《易經》中的“日月為易”。天地萬物龐雜繁複,說到底不過陰陽而已,不過日月而已。“易”之本,在於迴歸本質與簡單。喜愛鑽研玄學的黃易將“易”作為自己的名,開始探索最初寫作的方向。

當他將自己想寫武俠小說的意願告知博益出版集團的主編趙善琪時,他對他說:“你寫武俠小說,能勝過金庸嗎?能勝過古龍嗎?”當時,金庸與古龍已經成為武俠小說界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坊間甚至出現了“金庸之後再無武俠”的說法。適逢倪匡的科幻小說盛行,趙善琪建議黃易將武俠與科幻合二為一。沒想到自此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一派,黃易也隨之成為上世紀90年代港臺玄幻武俠小說的開創者。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當時武俠小說真是像被人判了死刑一樣,但唯獨有一個人不相信,那就是我。”多年後,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62歲的黃易回憶起最初創作《破碎虛空》並投稿給《武俠世界》的場景。當時,黑洞理論的出現,讓他重新思考時間和空間的秩序,如果說我們經歷的時間是直線的、線性的,那麼為什麼不能打破這條規律,將時間扭轉呢?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在這樣的啟發下,《破碎虛空》誕生了,沒想到一炮打響。後來我們熟知的《尋秦記》所講述的故事——特種戰士項少龍由21世紀抵達戰國末期尋找秦始皇,改變整個中國秦代乃至漢代歷史的過程——更是將時間倒轉、歷史重置演繹得更為徹底。
  無論是日後起點、晉江等一眾網絡文學寫作者和愛好者雲集的網站,還是近年來熱度不減的“穿越劇”,如《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太子妃升職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其實它們的祖師爺都是黃易。而當我們早已看膩了這類靠穿越來改寫歷史、表達愛情的戲碼,或許很難想象黃易的“創舉”在當時是多麼轟動的一件事。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在“金庸之後再無武俠”的絕境之中,黃易另闢蹊徑,既沒有刻意以刺激炫目的寫法奪人眼球,也沒有夾帶太多後來玄幻武俠常有的媚俗元素,而是站在更為高遠的地界,回望古人和今人,運用具有哲學意味的語言,在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思想中尋覓突破,最終將生死輪迴上升到“道”的高度,世間萬物皆在此身。


  “所謂武俠,即為命運”


  黃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專業是中國山水畫。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他不僅會吹洞簫、彈古琴,還喜歡上了風水、道術、手相、佛學道家、陰陽五行、玄學星象、堪輿命理和中醫醫理。正是對這些領域的研究,讓他在武俠玄幻的創作過程中游刃有餘,起筆落筆皆透著一股難以道明的“仙氣”。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在他看來:“武俠是中國的科幻小說。它像西方的科幻小說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無遠弗屆,馳想生命的奧秘,與中國各類古科學結合後,創造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
  在那處,我們可以馳騁於中國優美深博的文化裡,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深思,與歷史和人情結合後,營造出武俠小說那種獨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說現實,追求難以由任何其他文學體裁得到的境界。”“馳想生命的奧秘”,“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可見他在自身武俠創作中的理念與追求。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在黃易的眾多小說中,人物命運跟隨歷史的推演起伏跌宕,變幻莫測。有的角色出場即威風凜凜,俠氣十足;有的角色則必須從無名小輩開始努力,最終成為一代俠者。他似將一張命運的網羅撒滿整部小說,無一人得以倖免,都不得不在這樣綿密的網繩之間奔突衝撞,進而闖蕩出一番命數之外的傳奇。
  “透過武俠小說,能夠讓生命熾烈發涼,讓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紛擾牽絆和未知的宿命中淨化出來……在高手對壘裡,生死勝敗只是一線之別,精神和潛力均被提升至極限,生命臻至最濃烈的境界。那是隻有通過中國的武俠小說才能表達出來的獨特意境。”這就是為什麼,黃易的小說裡總流露著情節之外的溫情與觀照,因為在他看來,武道比武藝重要,悟得天道比一時的勝敗興衰重要。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



  黃易曾對媒體回憶起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經歷。讀到劉備死後,諸葛亮遵從其遺命,開始北伐,十年時間裡六出祁山,耗盡蜀漢的國力和自己的精力。第六次北伐之際,火燒上方谷遭遇大雨,功敗垂成。正值深秋,諸葛亮病危於五丈原。自感餘日無多,他留下一封遺書和幾卷兵書,於234年8月28日撒手西去。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黃易多希望諸葛亮是勝者,希望他活下去。但他知道,悲劇英雄才是最感人的。所以當他在《大唐雙龍傳》中講述隋末唐初群雄割據的動盪之際,揚州城裡的寇仲和徐子陵由兩個小混混成長為兩個武林絕頂高手時,他不想寫一個模範的人,只想寫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與自己有共鳴”的人。出版於2006年的40萬字長篇《雲夢城之謎》即是將“命運”這一母題與中國古代神話結合所做的嘗試。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尋秦記》之後,黃易沒再寫過穿越,他筆下那些引人一讀再讀的“穿越”,本身也只是工具而已,目的只是為那些人物製造情境。無論是《邊荒傳說》中置身於混亂時代的燕飛、劉裕、拓跋珪,還是《覆雨翻雲》裡的風行烈和浪翻雲;無論是《尋秦記》中的項少龍,還是《大唐雙龍傳》的寇仲和徐子陵,藉助這些頻頻登場的人物,黃易想要表達的,還是命運二字,在人有限的生命長度之內,百轉千回,縈繞不絕,既有其安排,難以逃脫,又有微妙的迴旋餘地。


寫武俠能勝過金庸麼?黃易用實力證明:金庸之後武俠仍有無限可能


  黃易單槍匹馬,在無人相信武俠還會好的時日裡,獨自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的寫作範域。他終其一生都在期待一個全新的武俠程式,如他筆下的大俠浪翻雲“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黃易因為“極於情”,因而“極於武俠”,“極於玄幻”。他一直堅信:“每一個時代,都潛藏著巨大的創作動力,就像火山裡蘊藏著岩漿,等待爆發的機會。如果一旦噴發,沒有東西可以阻擋。”


  在《封神記》開頭,黃易引用榮格的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屬於我們的神話。”黃易或許並不知道,他自己就是那個無法阻擋的、橫空而出的武俠宗師,就是屬於我們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