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名副其实吗?

一笑5752


戈林戈胖子,作为德国一战时期的空军英雄,元首最初还是很用了一把他的影响力的,当时在德国,元首的名气,是远不如戈林的,这样的人,说他没有才华,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戈林对于空军战术的开发使用,在整个二战期间,整个德国空军都表现为够用到溢出状态,这就足以证明他才华了。当然,这时的他,作为德国空军总司令,更应该在空军整体战略上,对德国有所贡献,我们从事后眼出发,恰恰在这方面挑出戈林很多毛病,一个是他太霸道,对整个欧洲的天空充满了贪婪,对国内军种间资源争夺,一直影响到海军建设自己的航空兵。



另一个是对英国的轰炸,既没有关注优先轰炸英国雷达站,也没有坚持轰炸英国飞机厂,让英国总算是吊着口气,熬活了过来。不过我的看法是当时雷达是新技术,老派已形成自己世界观的军人不够关注,也非戈林一个人的错,对英国的空袭轰炸,最终没有让英国至死的原因,并非是这两条,而是全世界,包括美国自己都没料到美国的工业后勤援助,对同盟国的救命功效,那么戈林没能正确预判,也不能说是个人独有的缺陷。


后期戈林贪腐严重,如此情况下,元首却始终没有动摇对他的信任,这也说明他还是很有一套的,加上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表现,说明戈林在整体战略上,只能说不够完美,还没到不及格的地步,我觉得打个七、八十分的分数,还是可以的。就是说戈林在自己专业领域当中,战术才华全满优秀,战略才华良好。只是戈胖子后来人品确实烂了些,风评影响他的才华评价。


李三万的三万里


熟知二战的军迷朋友都知道,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一直是以肥胖臃肿的体态出现的,再加上他于二战中蹩脚的表现,几乎成了盟军的笑柄。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戈林,年轻时相当的英俊,其军人生涯也极具传奇色彩,只不过是在加入纳粹党后,挨了一枪所致。

赫尔曼·威廉·戈林(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他是二战纳粹德国的一位政军领袖,与"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关系极为亲密,在纳粹党内有相当巨大的影响力。他担任过德国空军总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普鲁士邦总理等跨及党政军三部门的诸多重要职务,并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

二战结束后,戈林在审判德国党政军领袖的"纽伦堡审批"中,被判犯有"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处以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杀身亡。

戈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著名的"王牌飞行员",有着击落22架敌机的纪录,并获得了德国最高级别的军事勋章--"大铁十字勋章"。

在战争后期,戈林还担任过"红男爵"所领导的,德国第一战斗机联机最后一任指挥官。一战后戈林加入了纳粹党,为该党最早的一批成员,他参与了1923年失败的"啤酒馆政变",并在暴动时中枪受伤。为此,后来他一直靠注射吗啡来减缓痛苦,其结果是体型从健壮的军人转为肥胖笨拙。

戈林于1893年1月13日,出生在德国南部的罗森海姆,父亲为海因里希·恩斯特·戈林,海因里希原为一名骑兵军官,后改作外交人员,曾于德国西非殖民地(现在的纳米比亚)担任行政首长,后被派至海地担任总领事。

戈林自幼就很逆反,当时德国的反犹主义盛行,而戈林却曾有一次班上上作文课,作文的题目为"我最钦佩的人",戈林居然写了他的犹太人教父。这无疑与德国的主流格格不入,其结果是被校长约谈,要他写悔过书、再也不准写赞美犹太人的文章,同学也欺侮著戈林,在他脖子上挂了"我教父是犹太人"的牌子,并要他罚青蛙跳,戈林对此极为愤恨。1905年一晚,他即打包行李逃离了学校。这段学校经历令戈林留下对知识深深的厌恶感,致使后来他常将一句俏皮话挂在嘴边:"一听到文化这个字,我就会去拨我的勃朗宁 (著名手枪品牌)。"就在人们以为戈林将是位反种族主义人士时,二战中他却成为屠杀犹太人的急先锋。

后来戈林在曾为骑兵军官的父亲与教父的帮助下,于1905年进入巴登卡尔斯鲁厄的士官学校就读,并在1909年毕业,其中尤以骑术、历史、英文、法文等科目最为优秀。1909年,戈林进入了柏林的名校"普鲁士军官军校"就读。1911年以"优等"成绩通过了下级上士的候补生考试,成为下级上士候补军官。1913年,戈林通过了该校的高考,身为名门军校优秀候补军官的戈林,从此开始有了接触社交界的机会,也累积了与上流阶级交流的经验。

1914年7月末至8月初,欧洲各国间爆发了战争,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法国亦于1914年8月3日开战。戈林所属的第112步兵团因为驻于法国国境一带,在战争爆发后迅速开往战区。戈林带领的部队于米卢斯的攻防战中对法军的据点攻击,俘虏了四名法军士兵,他因此战功而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但戈林不久后因罹患了风湿热而进入医院休养。

戈林住院期间,他在第112步兵团的朋友布鲁诺·罗尔萨的说服下,戈林自陆军步兵转至航空队,并于弗赖堡进行飞行训练。1915年9月,戈林终于成为第25野战飞行营所属的战斗机飞行员。1915年10月3日,戈林首次以战斗机飞行员的身份出战了,在论及战技与斗志两方面,戈林受到长官的认可,他很快就成为德军飞行员中最优秀的飞行员,而且还获得了"铁人赫尔曼"的称号。

1918年6月2日,德皇威廉二世为了奖励戈林击落18架敌机的功勋,亲自给戈林颁发军人的最高荣誉勋章——蓝色马克斯勋章,而此勋章只是颁发给至少击落25架飞机的飞行员,但当时的戈林已被视为一位特别优秀的军人,故有此特例,从中也可以看出,戈林不但是优秀的陆军士兵,同时也是优秀的空中骑士。

1918年7月7日,戈林被任命为素有"里希特霍芬联队"之称的第一战斗机联队的队长。此联队第一任队长为外号"红男爵"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男爵,他拥有80架击落敌机的战绩,为一战协约军敬畏的一位传奇人物,但于1918年4月21日阵亡。

继任者威廉·莱茵哈特也于7月3日因战斗机在空中分解而坠落身亡。下一任的队长职务一般被认为将由击落数排名第二与第三的恩斯特·乌德特 (62架)与埃里希·罗温哈特继任,但出乎众人意料地是由戈林被任命担任队长,而戈林的战斗机生涯共击坠了22架敌机。

一战结束后,据说在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解散的典礼上,戈林哽咽的说道:现在的德国只剩下蒙尘的名声、被人遗忘的记录、受人嘲笑的军官,但自由、正义以及公理的力量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将同企图奴役我们的势力作斗争,最终也将获得胜利。里希特霍芬联队则将会发挥它们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所具备的资质与荣耀。我们的时代将再度来临,诸位,干杯吧!为了祖国!为了里希特霍芬联队!"随后戈林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并把玻璃杯摔碎,其他队员也跟着照作,并一起悲伤的失声痛哭。

不可否认,戈林是一位优秀的士兵,但并不等于他是一位优秀的将军,尤其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戈林成为战争狂人希特勒的帮凶,这也是他走上灭亡之路的开始。

还是中国古语说得好,人生于世应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王铭苇


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必须解散空军,并不得再建。1920年代,协约国对德国的军备限制有所放松。希特勒上台后,立即任命戈林为德国航空部部长,以发展民用航空的名义,暗地里生产战斗机等空中军事武器。1935年,德国空军宣传布正式建立。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第二号人物戈林调动各种资源全力以赴,德国空军也不会发展如此迅速猛。戈林不但组建了二战时期的德国空军,初期还受希特勒的委托主抓军工产业,负责陆海空三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德国空军和军工业的4年计划,就是戈林主持制定的。

二战初期德军一系列闪电战,取得了让希特勒和德国人都无比欢欣鼓舞的胜利,德国空军功不可灭,戈林功不可灭。因此在打下法国后,希特勒授予了戈林德国最高的“大十字勋章”, 并专为他设立了大元帅称号,地位仅次于三军最高统帅希特勒,比陆海空军其他所有元帅都高。此时的戈林,地位、影响力、荣誉,都达到了顶峰。

但是随后,戈林和德国空军开始走下坡路,越来越多地被争议和指责。无论是在不列颠空战、敦克尔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一系列进攻中,还是在本土防卫盟军的战略轰炸方面,德国空军都没能完成既定目标。而在这些战役开始之前,戈林都夸下过海口,称德国空军能在几天之内打败英国空军拿下制空权,又称能不费吹灰之力灭掉被包围在敦克尔刻的联军。但事实是,这几场战役,都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在北非战场,还是东线战场,戈林向德国最高统帅部保证的军需品补给,也总是大打折扣。

矛盾和多面的戈林,多年里与英、美等国领导人保持秘密联系,并试图与英国单独和谈。在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上,他也与希特勒有很多分歧,这是二战后期戈林渐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希特勒自杀前几天,认为戈林有反意,于是解除了他的所有职务,将他开除出党,还派出一支特别分队去逮捕他,直斥空军的失败,责任全在戈林。


世界真的很大


赫尔曼戈林并非言过其实,作为帝国元帅他为德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戈林是德国四年经济复苏计划的总设计师,也是希特勒政权众多政府机构的直接负责人(国会议员、内政部长、情报机构负责人甚至还做过党卫军和冲锋队的指挥),无论是经济计划还是强军计划都离不开戈林的身影!


希特勒之所以对戈林无比的信任和依赖,就是因为出身贵族长于上层经营社会的戈林,有些纳粹集团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管理能力、执政眼光和政治资源,毫不客气的说,希特勒创造的德国奇迹就是戈林一手打造的!


戈林在辅佐纳粹党夺权之时,他肯定未曾想过自己创造的一切将用于屠戮欧洲,他仅仅是作为一个爱国军人实现帝国战败之时对部下的承诺,那就是振兴德国、找回失去的荣誉(1918年德国战败之时,戈林自行销毁里希特霍芬大队的全部战机,在一家酒馆里慷慨演讲向部下保证德国的时代会再次到来,下图福克三翼机也曾是戈林的座驾)。

他其实是被狂人希特勒利用了,元首要的不是让德国富强而是征服世界!1938年吞并苏台德区之后元首彻底放弃了对他的信任,这是因为戈林竟然阻止他占领整个捷克,到此时元首认定这位元帅与自己的志向相去甚远,他不会全力帮助自己打一场世界大战,那些狂热主张开战的人反而受到重用。



(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从未对元首的战争冒险提出异议,全力促成了二战的爆发,他才应该承担起责任)

在波兰战役爆发之前,戈林还与英国政府高官、波兰外交部长以及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保持很好的关系,他本人并不想拿整个德国的国运和自己辛苦打造的一切陪希特勒赌博,当然空军司令也明白他阻止不了元首进攻波兰的决心,在被冷落的情况下他自然不敢采取行动,此时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更受元首器重,因为此人正在全力帮助元首打一场世界大战。



(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和党卫军总指挥抢走了戈林的诸多权利)

里宾特洛甫通过外交手段认定西方的绥靖政策不会阻止德军扩张,他的这些情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希特勒的判断。1939年9月波兰战役快速去的胜利,主张消停下来的空军司令被彻底边缘化了!法国战役之前戈林联络英法两国,甚至释放出削弱希特勒权利的讯号,但英法却一再强硬要求的国内部发生变动,暗示戈林如果有诚意的话就取代希特勒之后再来谈停战(戈林甚至保证可以让出原本不属于德国的波兰领土),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包括戈林在内的德国将军们只能无条件服从元首,上图是德国空军的四位主要将领而且都是元帅)

因此说,小编认为戈林元帅是个满怀荣誉感的军人,在一战战败之后他一直没有放弃重振德国实现对部下承诺的事业,加入纳粹党并帮助希特勒夺权,然后在利用“经济沙皇”的权利创造德国经济的奇迹,这些都是他爱国的表现。至于说他爱慕虚荣、铲除政敌、奢华糜烂充满贵族生活的珠光宝气,甚至因此导致德国空军的惨败,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把德国的失败归结为历史原因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错。



(戈林支持米尔希元帅大力发展中型轰炸机的策略是成功的)

戈林对空军建设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他创立的“赫尔曼·戈林矿产-制钢工厂”帮助德国摆脱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使得德国钢产量超过23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6.5%,该公司还涉及到其他金属和机械的生产制造,为德国重整军备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戈林利用与元首的私交抢到了德国扩军投入的40%以上,由此打造出当时世界第一的空军部队,这是闪电战胜利的最关键力量。尽管他发展空军的方向有很多错误、在战争期间也没能带领空军抓住战机扩大战果,甚至由于对空军某些领域的无知导致严重的失败(戈林只是个飞行员),但这些都是德国资源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没人能比他干得更好,



(戈林一手打造了德国空军,包括飞行员和空降兵等划时代意义的兵种,至少说明他用对了人配得上帝国元帅的头衔)

戈林的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与希特勒的思想观念差距,希特勒是征服世界的枭雄,他出身卑微对欧洲繁华的上层一无所知,而戈林本身就是贵族,他肯定想不起来把欧洲砸的稀烂,他为元首卖命可能从未想过要打一场世界大战。


兵器世界


戈林是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同时也是纳粹空军的最高指挥官,相比于希特勒,戈林的名气似乎略逊一些,但是戈林在纳粹政权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一点也不亚于希特勒。

戈林出身显赫,戈林父母是巴伐利亚的外交官,他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军校毕业生,空军军官,一战时期戈林就已经成为了德军王牌空军大队的大队长。在一战时期,戈林就意识到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就下大力气研究空战,同时他自己也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这也为他日后成为纳粹政权的空军负责人埋下了伏笔。

戈林参加纳粹党是1927年他回到德国以后,因为受希特勒演讲的煽动,戈林加入了纳粹党,从此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在希特勒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以后,戈林也进入了内阁,在随后希特勒扩权的过程中,戈林立下了汗马功劳。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就有证据表明戈林是其中的幕后黑手之一,因为事后调查戈林办公室有一条地下通道直达国会纵火案的现场。

也正因为此,戈林成为希特勒最为器重和信任的纳粹党成员之一。1939年,戈林被希特勒选为自己的接班人,1940年戈林又被授予“帝国元帅”的称谓。在二战之前,戈林掌握着德国的财政大权,为德国的扩军备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战期间,戈林负责纳粹空军,同时还参与制定了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不过由于戈林指挥不利,到了二战后期,德国空军已经发挥不了什么实际作用。

1945年,在二战结束前夕,戈林被希特勒以“叛国罪”逮捕,二战结束以后的纽伦堡审判中,戈林自杀身亡。


青年史学家


戈林对德国空军来说应该是功过参半吧。

功劳:

1、戈林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著名的“王牌飞行员”,有着击落22架敌机的纪录,英雄总是让人崇拜的,在重建德国空军过程中戈林的经历吸引大量优秀年轻人加入空军。

2、德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海陆空三军竞争很激烈。戈林是纳粹元老重臣,凭借他个人的政治影响力为空军取得大量预算与独立地位,令其快速建军,戈林对空军得以成为独立的军种有重要的作用

3、在纳粹德国清洗犹太人的过程中保护了一批优秀的犹太血统军官。像空军元帅米尔希,空军上将赫尔姆特维尔博格等等。

过失:

1、戈林好大喜功、爱吹牛影响作战方略。敦刻尔克盟军成功大撤退、不列颠空战德国空军损失惨重、斯大林格勒保卢斯兵败被围,这些军国大事上戈林都是有很大责任的,德国空军甚至于陆军海军到要为戈林的言行付出血的代价。

2、戈林贪财。当时德国空军用哪家公司的准备都由戈林一言而决,这个时候戈林贪财的毛病影响了空军发展,说白了吃回扣,哪家公司好处多他就偏向那家公司。

3、控制欲太强。戈林在空军的发展壮大问题上基本上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戈林之前只是个王牌飞行员,对空军补给、后勤、战略、飞机性能、技术与工程等诸多领域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咱们看德国空军发展的很畸形。

4、为权力走火入魔。为了对抗希姆莱的党卫军,戈林竟然组建空军自己的陆战部队,弄得德国空军后备飞行员不足,越打越少。戈林一个空军将领还觊觎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耍阴谋打击陆军布隆堡元帅、弗里奇一級上將,把陆军容克军官团给得罪了,之后作战中陆空军配合经常出问题。


当狗容易做人难


一个好大喜功的人,

一个爱慕虚荣,纸醉金迷的人,

一个在第三帝国无论在穿着,还是在举止上都是最富有“特色”,最狂妄的人,

一个政治才能远大于军事才能的人,

一个一连串的失误,让德国加速灭亡的人,

一个生活腐化,充满权力欲望的人,

一个到死还想当“最高领导”的人,

一个躲过绞刑架的人,

一个一提起他,人人都摇头的人~


雪地的回忆a


戈林作为一名一战的德国飞行员,技术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有击落22架的战绩,但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是不称职的。戈林为人好大喜功,却又缺乏战略眼光,在政治上嗅觉敏锐,却又缺乏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务实精神,个人认为他的地位完全得益于他对希特勒绝对的服从,在军事上的贡献完全无法与那些德军名将相提并论。


五星红旗荡倭平夷


作为一个优秀飞行员 一战中戈林还是可以滴 但作为一名空军元帅 我觉得他不怎么帅 是个二货 特别是某次 德国陆军装甲部队已经把向海里撤退 在海滩上等船的盟军包围了 一举歼灭 是举手之劳 但这个二货发个神经 非要空军来秀一把“空歼” 结果 让盟军从海上跑了 不然 就没有诺曼底登陆了 二战史可能也不是我们今天学到的那样了 我怀疑他是不是日耳曼人 我怀疑他是墨索里尼派到德军内部来逗逼的 如果我是隆美尔 邓尼茨 我都羞于承认他是我的同僚


HIFI教父


凭个人感觉:戈林的元帅衔并不符实。他发迹主要靠一战的战功及对希持勒的忠诚。二战中他指挥的德空军并无什么实际建树,有的则是狂妄自大,夸海口。特别在保卢斯身陷重围时信誓旦旦,称能提供足的的空中援助,结果却是空头支票,倒至陆军惨败,保卢斯投降,战争出现不利德国的重大转折。可以说德国的战败与戈林有重要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