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婆婆帮忙带孩子会有一种跟自己抢孩子的感觉,而自己妈妈带则没有,这是什么心理?

世间再无小龙女


我们作为旁观者来看,可能会理解不到这种心理,认为有人帮自己带孩子,不是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了吗?这是好事啊!可是从孩子的妈妈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能会出现这种心理,也就是对“婆婆帮忙带孩子”这件事,会产生一种跟自己抢孩子的感觉。

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媳妇跟婆婆在心理上存在“对阵”的状态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不容易相处,彼此双方很容易成为对立的两个阵营。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家庭权力之争

传统观念里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心理倾向,对于女主人这个角色来看,开始的时候是婆婆,当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女主人的角色就要逐渐过渡到媳妇。这种家庭内女主人的权力之争,导致婆媳关系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儿子结婚后一般都单独居住,婆媳共处的情况在减少。这种权力之争也将不复存在,但这种心理倾向还是有遗留的。表现在“婆婆管儿子”跟“妻子管丈夫”这两个权力之争。

二、对儿子(丈夫)的感情之争

有句俗话说,婆媳关系为什么不好,是因为两个人在争夺一个男人。在儿子结婚之前,婆婆跟儿子之间保持主要的情感连接,当儿子娶了媳妇之后,情感的专注力就会放在媳妇身上,正所谓“娶了媳妇忘了娘”。

在现代社会下,这种说法逐渐被摒弃,但是“婆婆对儿子”与“媳妇与老公”,两者也确实存在感情之争。也就是说,两者对于儿子(丈夫)的爱,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虽然处于中间的男人很无辜,但婆婆跟媳妇这种关系是角色所决定的。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媳妇跟婆婆在心理上存在这种“对阵”的状态。当媳妇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由于婆婆和媳妇是两个阵营,“婆婆对孙子的爱”与“妈妈对儿子的爱”,这两种情感也产生了竞争。

换言之,婆婆带孩子,会形成婆婆跟孙子(女)的情感连接,孩子会喜欢奶奶甚至依赖奶奶;这就会让孩子的妈妈有一种地位被抢夺的感觉,因为她认为孩子只能依赖自己。当然,在外人看来,没什么大事,但在孩子的妈妈看来,确实会产生这种心理。

孩子的姥姥,也就是媳妇的妈妈,却是属于自己阵营的人,而且也是媳妇自己曾经依赖信任的人。因此自己的妈妈帮忙带自己的孩子,也就没有被抢夺的感觉。

二、双方对孩子的归属定义不同

媳妇有了孩子之后,理所当然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但是在婆婆的角度来看,她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家的。这就让媳妇跟婆婆对于孩子的归属定义产生了矛盾。

这个矛盾会形成一种潜在威胁,也就是说,当夫妻双方离婚或者夫妻关系不好的时候,媳妇会认为孩子应该属于自己,即使分开,孩子也要跟自己走。而婆婆却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家的,当然这也是传统思想的延续。

正因为存在这种归属定义的不同,婆婆帮忙带孩子,就会让媳妇(孩子的妈妈)产生了一种要抢走孩子的感觉。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或者对风险的担心,不一定成为事实。

但在媳妇看来,自己的妈妈带孩子则不存在这种风险。自己本身就是妈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妈妈来带,不存在抢孩子的动因,也就不会有抢孩子的心理。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婆婆跟媳妇的心理“阵营”不同,以及对孩子的归属定义不同,导致“婆婆帮带孩子”会让媳妇产生一种“跟自己抢孩子”的感觉。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并不奇怪。

但是在现代社会下,媳妇的这种担心几乎可以忽略,一是因为结婚后都是独立成家,二是法律对婚姻家庭的保护也越来越全面,因此这两种担心都不用过于在意。

无论是婆婆还是自己的妈妈,帮忙带孩子都在客观上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即使孩子会喜欢奶奶,那也不会影响孩子跟妈妈的亲密关系。总的来说,对于这种“被抢孩子”的心理也就不用太过担心了。(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解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