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 | 约翰·多恩

--


约翰·多恩说: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在今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灾难和疾病面前,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没有人是一个孤岛,他人的苦痛与命运,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因为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幸!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这是虚假的分割线---------


钟声响了,它为某人鸣响,这人或许病入膏肓,不知道钟声为他而鸣;也许,我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情况好得多,而了解我的人,明白我的真实处境,就有可能让钟声为我响起来,我自己不知道而已。


教会宽宏大量、统括一切,教会的行为也是如此;教会的所作所为,无不属于大家。

教会为一个孩子施洗与我有关,因为这个孩子从此与教会相联系,而教会是我的灵魂,他与教会融为一体,而我是教会的一部分。


教会安葬一个人也与我有关,因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同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属于同一卷书;


一个人死了,就好像书中的一章,并不会被撕去,而是被转变为另一种更美好的语言;书中的每一章都会这样加以美好的转变;


上帝藉不同的形式来转变每个人的生命:有的通过年龄,有的通过病痛,有的通过战争,有的通过审判;不过,上帝之手行动在每一次转变中,就像在图书馆中整理好书籍,让所有的书彼此敞开。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因此,钟声不仅为正在聆听布道的信众响起来,也为即将前来的人们;钟声为我们大家而鸣;不过,此刻钟声尤其为我而鸣,因为我病入膏肓,离死亡之门如此贴近。


教会的仪式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联系,其中混和了虔诚与高贵、信仰与理智;教会的钟声首先在清晨向祷告者鸣响;由此决定了:钟声首先为那些起得最早的人鸣响;如果我们正确理解了钟声中的高贵,知道它也为傍晚的祷告者鸣响,我们就会乐于把它引为自己的钟声,把它看作是在提醒我们翌晨早起祷告,在这样的诉求中,钟声既属于别人,也属于我们自己。


谁认为钟声为他而鸣,钟声就为他响起来;钟声也会一时中止,然而,从钟声鸣响的那一刻,不经意之间,他已然与上帝相联系。


谁的眼睛不想眺望初升的太阳?不想目睹彗星绽放的景象?谁不愿侧耳谛听不经意间响起的钟声?这钟声从尘世间带走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会充耳不闻?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这并非自作悲苦,因为,我们对自己其实悲苦得不够,毋宁说,我们必须分担邻人的不幸。如果我们真是在自作悲苦,那也是一种可理解的贪婪,因为人生的痛苦是财富,很少人足够拥有。人一旦拥有足够的痛苦,就必然因此而成熟,因此而成长,并因此而适合上帝的要求。


如果人把财富铸成金条或者别的什么,而不是变成流通货币,那么,他的财富就无法为他的旅程提供资助。就其本质而言,苦难的确是一笔财富,然而,它的用法与流通货币不同,除非我们藉助它越走越接近我们的家,即天国。


此刻,另一个人或许也病了,而且病得要死,死亡的痛苦蜷伏在他的身体中,宛如金子躺在金矿中,对于他毫无用处;然而钟声响起,把他的痛苦告诉我,就像是把金矿开采出来供我使用:藉助对他人危难的关注,我得以思考我自身处境的危险,让我的路通向我的上帝——他是我们大家唯一的平安,由此保证我自己的平安。

【如学传媒】

人文丨艺术丨阅读丨深度丨文艺

ID:ruxuechuanmei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