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末支传导阻滞要注意什么?

赵明选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比较常见的心电异常,对身体以及生活的影响因原发病而异。

首先来认识一下右束支。

在心脏的电信号从窦房结传到心房-房室结后,就进入心室。开始是一条共同通道,叫做“希氏束”,然后就分为左右两个束支,分别向左心室和右心室延伸。到左心室的叫做“左束支”(后面还会分为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到右心室的就叫做“右束支”。

在束支电活动的传导过程中,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传导慢了或者中断、改变路径了,就叫做“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上也会出现特有的图形改变。如果束支传导没有完全阻断,阻滞的时间就短,叫做“不完全性”;如果完全阻断了,传导时间就会明显延长,特定的图形也很明显,就是“完全性”的了。这些都是有具体标准的。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就是心脏右束支的传导完全阻断,原有的传导路径也发生了改变,这时候心电图会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图形改变。因为右束支本来就比较细,传导的就慢,在心电图的波形上,主要是形成心电图QRS波的后半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除了在胸前导联的V1、V2导联的S波后面又出现一个向上的R’波外,在心电图的其他一些导联上还表现出粗钝的S波,并且引起ST段、T波的继发性改变(这种ST-T改变不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前面说了,右束支本身比较细,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传导阻滞。右束支是负责通知右心室收缩的,右心室是通往肺循环的,对全身供血的影响小;而且右束支原本传导就慢,所以阻滞本身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大。

因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生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是引起右束支阻滞的原发疾病、基础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生活中要注意的也是对原发疾病、基础疾病的防治。有些时候,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也查不出什么特定的原因,查不到器质性的心脏病,那就不需要什么特殊处理,注意随诊复查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除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还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那就要重视了。因为这有可能是左束支也出了问题,只不过两侧传导阻滞的程度不同,就表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加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了。如果两侧束支都有阻滞就有危险,会有可能导致心房到心室的电信号传导完全受阻,心室就不能按时收缩了,就是发生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就得安装心脏起搏器了。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完右在临床太常见了,好多人体检也是完右,害怕不?

不害怕也害怕!

如果从小就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那么就不可怕,如果是新出现就可怕。



大家看看这有一个右束支,也有一个左束支。我们今天就说右束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意思就是这右束支这一条路,可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心电图就会表现出来。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等情况。

但开始为啥王医生说,也可以不害怕呢?

这主要还是要看基础心电图,如果平时不是完右,突然难受完右,那就极有可能是心脏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观察,最常见的是右心负荷增重,大面积肺栓塞引起,甚至要抢救。

急性疾病导致的完右,经积极抢救,完右还能够恢复正常。

但如果打小就是完右,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就可以看作是正常的,肯定不需要治疗。

所以对于完右要看基础心电图及症状,这样才能评估有没有风险。一直有就不用治疗,新发现就要关注。


心血管王医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简称“完右”,不学医的人基本上不懂什么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即便是医生,非心血管科的医生有时候也不太能讲清楚完右到底代表什么。心脏有一个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然后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右束支长而细,左束支粗而短,所以右束支传导阻滞比较容易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根据束支传导受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和双侧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意味着传到右心室的右束支出现问题,生物电信号不能直接传到右心室,引起右心室收缩稍延迟,但生物电信号仍可以从左心室传导过去,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故临床上常无症状。

完全性传导阻滞需要注意什么呢,这个得看这种心律失常是既往就有的,还是新发生的,完右并不是都是病理性的情况,很多正常人也会出现完右这种心律失常,所以如果基础心电图就是完右,长期存在的话,是不需要管它的,无需任何处理。如果近期新发生的完右,而且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等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中老年患者建议到正规医院找心内科医师,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找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因为完右可由某些疾病导致,例如室间隔缺损、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完右本身并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是这些病因导致的完右,则需要治疗相应的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而年轻人如果突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则需要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因为贫血及甲亢时可能会诱发完右这种心律失常。

由于是心肌细胞传导异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会在心电图上消失的,目前没有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单纯完右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也不需要治疗。正常人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需注意什么,而如果查出是心梗、甲亢、心肌炎、肺心病等疾病引起的完右,则需要治疗这些原发病。


胡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心脏之所以会自动收缩,完全是依靠心脏内的一套自动起搏和传导系统来工作的。


上图所示绿色的部分就是心脏的传导系统。

正常情况下,从窦房结发出一个电信号,该信号沿着特定的传导通路首先到达左右心房,引起心房收缩,然后再沿着左右束支,传导到左右心室,引发左右心室同时收缩,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心脏收缩过程。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右心室的传导通路传导出现延迟,或者传导完全中断。在这情况下,电信号先传导到左心室,然后可由左心室再传导到右心室,右心室的电活动会略晚于左心室。 但是这个延迟的时间一般为百分之一秒这样的数量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左右心室完成电除极的总时间也才不过略大于0.12秒),因此不会对心脏的收缩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

从解剖上看,右束支比左束支长,且较细,出现故障的几率更高。

1 有部分正常人由于先天发育的原因,就可能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不需要特殊干预。

因此,如果是普通健康体检发现了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必过分担心,可拿既往的心电图做对比,如果这种现象一直都有,就无需治疗。

2 另外一种情况是右束支原来是好的,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故障,比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等。那么主要的治疗目标应该放在这些原发疾病上。传导阻滞本身仍然是不需要治疗的,它只是起到提示心肌出现了病变的作用。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 如果你是正常健康状态,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能够排除各种心脏病的可能。对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这样的诊断可以忽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可。

2 如果你是心脏病人,那么针对自己心脏病的类型进行治疗就是最重要的。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生活有规律,心态平和轻松。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避免大荤大油。要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总结

右束支传导阻滞这个现象本身并不可怕,对健康也没有明显影响。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它背后可能的疾病,那才是我们要关注的目标。

为你传播靠谱的医学知识。


郑医生百嗑


我们做体检时经常会碰到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这是一种心电图表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功能性的,如果没有不适症状,一般问题不大,所以请不要担心。

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相对的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如果心电图出现这种表现,则要小心了,这种情况多半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要引起重视,需进一步做心脏B超或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欢迎关注健康守护神阿波罗,每天学习更多医学常识。

左、右束支阻滞是心脏电传导过程中的两种异常表现,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一个“泵水”器官,要正常“泵水”,先必须有电,才能促使“水泵”运转射血。电就是由我们心脏的“发电机”(窦房结),发电经过左、右束支两根“电线”分别传给左、右心(两个泵),左、右心才能射血。

因此,理论上讲,出现左、右束支阻滞会影响心脏“泵”功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因为

1.心电图提示的左、右束支阻滞只是一种心电图的表现,尽管说是完全阻滞,但电活动还是往下传递,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心功能。

2.即使有点影响,对心脏泵血影响不大,所以多数人没有感觉

为什么左、右束支阻滞反映的病理严重程度相差这么大?

原因有二:

1.左束支支配左心,右束支支配右心,而左心在我们心脏的射血过程中更重要,当然右心也重要,只是相对而言。

2.左束支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是双侧血管供血,因此临床上出现左束支阻滞少,但一旦出现就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就是这个道理。

右束支仅仅由右侧冠状动脉供血,是单侧供血,所以容易出问题,因此临床上心电图检查更常见,但一般问题不大。

总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造成什么症状。更别说治疗了。当然如果不放心可以检查心脏B超。

如果右束支阻滞伴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那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欢迎关注“健康守护神阿波罗”,请转发为科普医学知识出份力吧!


健康守护神阿波罗


这个不需要有什么弯弯绕,因为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阻滞的人,基本上大部分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当然,也不需要专门注意什么东西。

不过,生活习惯和饮食有规律,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保持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这个不管你是否患病,都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怎么来的呢?众所周知,心脏的跳动,其实是依赖电信号提供的刺激诱发的。这个的起源就是窦房结,然后进入心室后,会有两条通道,一个是左束支,一个是右束支。右束支是负责右心室的,左束支是负责左心室的。

而为什么右束支传导阻滞很常见呢,是因为右束支的走行路径要比左束支长的多,而且,也偏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哪个部位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传导阻滞。而且,右束支负责的是右心室,这个是肺循环,相对来说,对全身器官的供血的影响要小的多,这也是大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人没有明显症状的原因。

如果没有任何原发病,患者本身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就是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生活,不需要有任何负担。如果有原发病,比如冠心病之类的,就是按照相关疾病的要求去做就可以。


医家故事


很常见的,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可以不需治疗。如果是新发的要查找病因,如果有合并症要治疗合并症和原发病


王医生关注心脏


r


用户934663070174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要注意什么?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由窦房结发出的的电信号在传导至右束支处发生中断、不能传导至右心室的蒲肯野氏纤维网引起心肌收缩,而是通过左心室的心肌细胞经由心肌间的藕联结构引起右心室心肌收缩。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从理论上来讲会引起右心室收缩的延迟,造成左、右心室收缩的不协调,但是从临床和文献中可以发现其对患者的影响微乎其微,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其心功能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患者是新近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且伴有胸闷、胸疼、心悸等不适,则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患者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心梗、肺动脉栓塞、心肌炎等,此时患者应该及时至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新近出现的、伴有其他症状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要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高波涛


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房、房室结后在左右心室的室间隔中分别向左、右心室分出左束支和右束支将电激动下传使左、右心室同时除极产生收缩。右心室较小较薄,主要是是将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射入肺循环。左心室较大,心肌较厚是将经过肺循环富含氧气的像血泵一样通过主动脉输向全身各脏器。右束支很细,而左束支较粗,很快在束支又分为在前半分支和左后半分支,左前半分支也较细而左后半分支较粗,当然细的束支容易被阻断,而粗的左束支和左后半一般不轻易阻断(阻滞即电兴奋不能下传)。所以真正左右双束支支都阻滞了,只有靠心室自身的逸搏心律30-40次/分肯定每分搏血量不足需要按装埋芷式起搏器。

右束支或左前半分支阻滞是非常多见的,有时这两根束支同时阻滞,但对心室的射血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规左右心室同时收缩变为左心室先收缩而右心室通过左心室的电激动传导后稍后收缩,因此总体来说右束支包括左前半束支完全或不完全阻滞对心脏射血影响甚小。

约有50%以上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右束支、左前半束支甚至这二根束支同时阻滞在第一次做心电图时被发现的,因此先天性右束支或左前半束支是最常贝的原因。此外一部分人属于遗传性束支传导退行性变,往往以前没有而中年后发生,当然后果和先天性右束支阻滞一样,不必担心。最要重视的新出现的右束支、左前半束支、尤其是左束支或左后半束支传导阻滞与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后产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那只能靠最细很容易阻断的右束支向心室传导电激动引起心脏收缩排血,一旦因缺血右束支也阻滯了往往需要按装起搏器了。

因此有三高而且控制得不好的中老年人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应考虑与心肌缺血有关,因此严格控制三高不使心肌缺血加重而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是最重要的。

2019.3.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