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奇瑰崢嶸,生機盎然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中國書法是一門高深的藝術。書家往往也很難面面俱到,楷草行篆隸具成為大家。王羲之雖然工於楷書和行書、草書,但真正為我們所熟悉的是他的行書《蘭亭集序》。歷代評論家也公認王羲之為行草巔峰大家,而非楷、隸大家。顏真卿素以顏筋名垂後世,行書也有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稿》貼,但未嘗聽說他的篆隸如何大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但自古以來,有不少書法家在書法領域還是比較全面,各種書體均有涉獵,而且也達到較高的水平。比如,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成寶。張成寶,男,1963年9月生,河北省威縣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員,河北威縣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河北中醫學院畢業, 成人研究生學歷,自幼喜愛書法藝術。9歲起臨寫顏柳唐楷,篆隸楷行草皆研,尤擅行草,對蘇東坡行書用功頗深。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中國書法》刊授五期畢業,期同多次得到孫伯翔、劉正成。劉洪彪。張旭光、石開等大家親授。1986年,獲邢臺地區青年書法大賽二等獎。參加河北省組織的《長城頌》展,《祖國頌》展。紀念毛澤東誕辰百週年展,首屆行書展、二屆草書展(二等獎),全國眉山杯“三蘇祠”臨帖展等全國性展覽。作品在《河北日報》、《邢臺日報》、《中國書法報》等報刊發表,被多家博物館和展館收藏,並赴美國,日本、韓國和港臺地區交流被收藏,一些書論書評文章在《青少年書法》、《邢臺日報》發表、出版有《張成寶書法集》、《張成寶書法臨帖集》等。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1988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河北省分會吸收為會員, 2001年河北省書法考級評為七級。張成寶的行草,墨色酣暢飽滿,變幻豐富,奇瑰崢嶸,常以奇危欹險之姿製造驚心動魄之境,令觀者驚歎之餘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在書法品評的幾個標準上,如奇正、牽絲、濃淡、計白當黑、頓挫、掩映、寬博、雄肆、遒練等方面,張成寶的書法均有精湛的表達。他的書法以墨為神韻,以筆法為筋骨,達到了筆墨合一的境界。他的墨色經營特別具有特色。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相比於很多書家,他用筆更為奔放宏肆,墨的濃淡粗細變化極盡精妙。書家以中鋒牽絲細膩入紙端,鋒豪輕盈纖瘦流轉自如。輕描淡寫之後,往往又陡起狂風暴雨,以筆肚拖曳縱橫,波磔沉雄,墨色蒼然。隨後有下沉變細筆鋒,如此迴環連貫,行間氣脈貫注。字態千變萬化,無一字重複,無一字守正,欹側錯綜,錯落恣縱,窮盡變化之能,巧奪造化天工之精魄,令人歎為觀止。其章法運用嫻熟靈活,無羈絆之凝滯,或左輕右重,或右重左輕,或頭重,或腳重,完全興到筆隨、隨意揮灑、盡情盡興。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張成寶的草書在結構上做到“有常理,無定法”,他在書寫中用筆的圓轉、方折、連帶、割斷、輕重、提按等對立因素在起筆、收筆、運筆過程中做到了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心、身、手、筆融為一體,筆觸變化莫測,儼然一派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在結構與章法方面注重了字與字之間的大小錯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使字勢有一種虛活靈動,生機盎然的運動感。張成寶的草書,筆走龍蛇,揮灑自如。在他的筆下,所有的字都活起來了。其實,最能體現中國哲學美學精神境界的藝術是草書,最能展現中國書法藝術境界的也只有草書。只有草書才真正擺脫了書法實用性,而成為純審美的曲線性觀賞藝術。

中國書法家協會員——張成寶作品鑑賞

張成寶那種對純線條力度、情感張力和時空轉換的審美追求,使他的草書線條遊動蘊含了無限生機和精神意向,在筆墨取捨與心靈才情律動之間奏出空間化了的音律之流。在點畫線條的飛動和翰墨塵點的黑白世界中,書法家物我俱忘,化機在手。書之玄妙於此達到極致,書之舞成為大氣盤旋的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