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一池萍碎是什么意境?

樊溢明


首先介绍一下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一日读到朋友章质夫的佳作:

水龙吟·杨花 章粢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非常喜爱,一时兴起,次韵(按照原韵)写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接着我们赏析这首词,这首词远超章质夫的原词,原词是直接描写杨花的情态,虽刻画细腻,采用了对比烘托手法,尽态极妍,描写传神,并用典,借杨花飘零之态抒离人之思,是古诗词是常见的立意和写法。苏东坡以写豪放词闻名天下,实际上作为一个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词人,他也能写出婉约之词,这首词难为了苏轼,因为他要严格遵循章词的韵脚,用尽了苏轼的才情,写杨花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成为他的名篇佳作,古往今来写杨花的经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杨花,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杨花,实则借杨花喻思妇,借思妇写词人自己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

词的上片写景,侧面描写杨花(柳絮)飘零,飞舞之态。你看杨花,它很像花又不像花,无人怜惜,任凭它飘起坠落。杨花本身是柳絮(长着白绒的柳树种籽)没有花的艳丽和香味,所以非花;“杨花榆荚无才思,故穿庭院作飞花”,但它随百花一样飘飞在春天,故又似花。下面几句,宕开一笔,似写杨花,更似写思妇,它离开树枝,飘零在路旁,看是无情,却飞花有意。嫩绿的柳条拂坏了柔情愁肠,细长的柳叶扑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睛。惟愿柳絮随风把远方的心上人寻觅,酣睡时做着这样难得的好梦,却又被可恼的黄莺儿的啼鸣声,把奴从梦中惊醒。这句与“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唐诗金昌绪的《春怨》意思相似。这里把杨花和思妇交织在一起,分不清是写杨花的遭遇或是思妇伤感的情绪。

下片开始抒情,不恨杨花飘落,那是自然规律,不可挽留,只是怨恨西园,不善待落花,随意把它丢在一池春水中,难以收拾,掩埋香丘,落红枯萎,难以复原,更可怕的是经过了夜雨的摧残,第二天早晨出门一看,满满一池,星星点点的绿萍,那原来是昨日杨花的化身。如果非把飘满柳絮的春色分为三份,那么两份(柳絮)化作了尘土,只有一份(柳絮)坠入了流水。细细看来,那分明不是柳絮,点点滴漓,而是离人伤心的泪珠啊。词人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欲说还休的感伤。花谢就意味着春天的离开,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更可怕还要经历风雨的摧残,难以再次回到枝头。苏轼少年得志,结果“乌台诗案”,因言获罪,被贬黄州,身陷囹圄,差点死去,身世如杨花飘落般惨淡,“持中云中,何时遣冯唐”,何时能东山再起,官复原职。

特别是“一池萍碎”的意境,可谓借物喻人,与前面的“抛家傍路”和后面的“春分三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相呼应,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古往今来为人称道不己。何谓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题材和独特的审美意象,经过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柳”成了诗情、诗意的化身。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古人就有"折柳"相留之举,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比如李白的诗“杨花落尽子归啼”“曲中应是闻折柳”,《诗经》“昔我来者,杨柳依依”。又杨、柳同科异属,故古诗文中二者常常通用,柳可称杨者颇多,柳花、柳絮作杨花、杨絮。诗人们通过"杨花”意象的设置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借柳之形色、柳之姿韵,寄寓羁旅人生的漂泊不定,被贬黄州身世的哀叹,宦海沉浮、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苏轼的身世,不难理解思妇的形象其实寄托苏轼自己的感伤。东坡少年得志,20出头考取“百年第一”的制科三等,其文才深得神宗青睐,评价甚高,说李白无苏轼学识。初为凤翔签判,38岁为密州太守,可谓官场得意,但好景不长,因反对王安石过于冒进的“新政”,在诗中议论朝政,被人捕风捉影,断章取义曲解,被文字狱所害,“乌台诗案”几置之死地,坐牢138天,后被贬黄州,东坡开荒,以解一家饥谨。离树的杨花落在水中,经夜成萍,根本不可能再回枝头变回原来的模样,而且是揉碎的、满池的萍,足见交织着伤春之哀,离别之恨,身世之苦的愁绪之深重。那哪是“一池萍碎”,分明是我苏轼无边的哀思,满眼的泪水,一颗揉碎的心,令人愁肠百结,肝肠寸断。


胡林平a


苏轼这首词上阕写景叙事,词人把柳絮想象成一位少妇,在半梦半醒之状,似在思念远方的夫婿。下阕写景抒情。写春天即将过去,百花凋零,杨花飞尽,看出了少妇的惜春之情。“一池萍碎”词人描绘了杨花纷纷扬扬,飘落池塘,浮在水面,化作一池浮萍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少妇那种眼看美好的青春匆匆逝去,而又无奈的伤感。


美妙诗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是苏轼婉约词风的代表之作,“惜”字是这首词之“眼”,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提问者提到的“一池萍碎”,正好入木三分的道出了作者“惜”的深刻和深沉。

一池萍碎:此花飞尽,落红难缀,遗踪何在?“惜”杨花的飘碎,意在境中。

公元1079年的12月,因“乌台诗案”苏轼被流放,到黄州时已是二月,“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和这首词时,刚到黄州的苏轼还没有回过神,情绪还非常低落。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飘零的杨花,满地的落红,都意味着花事快了,春色将逝。杨花落尽,苏轼并不怎么伤心,可是自己的大好韶华,却无路效忠报答皇恩,只能像杨花一样,随夜雨飘落,随流水飘零,似浮萍散落池水。

正月初一离开京师,四日至陈州,二十日至岐亭,二月一日至黄州贬所,从汴京颠沛流离到黄州,多像这“一池萍碎”。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曾经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柳絮入水化为浮萍,这是苏轼很喜欢的一个意境。众人不恨、不惜的杨花,在苏轼眼里心里其实是有惜有恨的。

一池萍碎: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惜”离人的心碎,意在境外。

章质夫把杨花也写到了极致,它像一个小女孩调皮惹玉人责怪;像鱼儿争食,吐出一个又一个小水泡;像少妇思夫,泪眼盈盈。苏轼次韵《杨花词》,虽然创作难度增加,但他却另辟蹊径,以情御物,意境远超原作,完全没有命题作文的勉强。

无疑,章质夫的词更勾起了苏轼想念家人的离愁别想。

“抛家傍路”就是此时苏轼的真实境况,从京师草草逃离,妻子王润,儿子苏迨、苏过,都留在京师,只是带了侍妾王朝云到黄州。

从上阕“无情有思”开始,诗人便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少妇“有思”,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借思妇“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其实是自己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了。这一句苏轼化用了唐人金昌绪的《春怨》的“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诗意,愁入梦里,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真是愁煞人也。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词尾的这一句,堪称千古经典。虚中有实,看那空中的纷纷杨花,却又实中见虚,想那思妇的点点泪珠,虚实之间,让抛家弃子的苏轼愁肠百结,无语凝噎。

一池萍碎: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惜”理想的破碎,意境同在。

回到第一句“似花还似非花”,开门见山的一句写出了杨花的本质和际遇,不同反响。苏轼把握住了杨花的特点,也真切的表明了自己处境的尴尬。

苏轼归根到底是一个官员。小时候立下的壮言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22岁中进士,名动京城,宋仁宗更是直接将他视作未来的宰相人选。初入朝廷时,苏东坡意气风发,希望一展身手,但好景不长,“乌台诗案”让他九死一生。

远大的政治抱负,与当下无所事事的“团练副使”官职,强烈的对比,让苏轼的理想如同镜花水月。

“也无人惜从教坠”,更是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就像这个花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初到黄州时,苏轼在一首七言律诗《初到黄州》中写到自己的心境,可以作为此时的注解:“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无人惜”自可笑,到老的时候了,事业全无,像杨花飘零无着,不被人怜惜。

这一池萍碎,流到王国维那里,就成了“宁为尘土,勿随流水”决绝,意境辉映。

王国维无疑是懂苏轼的。他也写了一首词《水龙吟•杨花词用章质夫苏子瞻唱和韵》: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值得一提的是,写这首词时,王国维经历了丧妻之痛,事业上的怀才不遇。作者将自己迷惘、无奈、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把惜春之情,思妻之伤,感时之伤怀,叹年华之老去等多种情感揉和在一起,由杨花飘零说到人间遭遇,与苏轼的遭遇和心境,遥相呼应。

结语:一池萍碎,古今同悲。

杨花承载了古往今来多少的悲情感伤,不管是身世飘零的人,还是爱情受挫的人,不管是历经坎坷的人,还是受尽欺凌的人,都可以从杨花身上找到抒发的意象,从而对杨花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然而人毕竟不同于杨花,人有自己的品格和坚守,哪怕春色三分,也只能一分给流水。苏轼在黄州悲观抒怀之时,从来都没有绝望过,他无时不刻不住期待,期待回归,期待再次受到重用,所以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感慨。王国维也继承了古代士大夫的秉性,“宁为尘土,勿随流水”。

诗言志。借景抒怀是常用手法,透过这首词的表面,我们读出了作者的心志,王国维在评该词时亦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武哥说文


苏试为人豪放旷达,喜欢交友。不管是同僚还是僧侣,只要义气相投,都可成为朋友,可见苏轼之情深而重义。《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唱和之作,写杨花的易飞暗抒人生离别的无常。 词的上半段写杨花飘散,随风万里,极叙离恨愁别。词的下半部言情,“不恨”花飞去,只“恨”花难缀,表达作者对离别的伤感和再聚的期盼。但作者很清楚再聚的艰难,所以才有“一池萍碎”。浮萍细碎,或为尘土,或随流水。杨花的“萍碎”化作离人的泪滴,情透纸背,更加重了离恨的愁绪和情思的厚重。 苏轼词以雄阔超旷、绵邈深蕴著称,这首词贴合了绵邈深蕴的精妙之笔,以至王维国评其曰:“和韵而似原唱”。





把自己养好


词中“一池萍碎”的字面意思是:池水中漂浮着散落的杨花。寓意岁月无情、命运飘零。看词的后半阙: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浮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群芳谱》:柳絮“随风飞舞。着毛衣即生虫,入池沼隔宿化为浮萍。”


九思堂笔记


莫言萍碎飘零意,只是扬花落水中。

小可一直以来对此词有一个不解之处,此词为咏花,而下阙却有落花,更有碎萍,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仿佛一首咏梅花的诗作中偏偏要重点描写亭子或美酒,显然这个比例并不均衡。

咏物诗词的主体一旦确认,那么诗词中的其它事物都应当为主体服务,在这首词中,杨花为主体,落花和浮萍只能是陪衬,相当于绿叶。

这个疑问一直没有消除,所以很少评论这首词,直到刚才,在网上寻找答案时发现某个注释中写道,苏东坡曾经自己做了注释,全文如下

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大意就是苏东坡曾经自己实际亲身观察过,杨花落在水里之后会化为浮萍。

于是恍然大悟,如梦方醒!

因此,这一句“一池萍碎”做何解释就有了答案,这一句省略了两个字

化为

正确的文字应当是

晓来雨过,(杨花)遗踪何在?(化为或仿佛是)一池萍碎。

逻辑上是成立的,词的主体是杨花,下了一场雨之然,把飘荡的杨花沾湿落下,落到地上的变成了泥土,落到水里的变成了浮萍(看上去像浮萍一样),括号部分门是之前读这种词时认为的合理解释。

因此,让小可纠结的前一句也水落石出了。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现在通用的解释是,恨花园里的满地落花枯萎难再重缀。原来以为这一句的落花有些抢了杨花的风头。但实际上再想一层就明白了。落红难缀,显然不是枝头上的花儿,而是落下来的花。之所以难缀,是因为地面上的落花看不到或看不全,因为地面上全是杨花。如果一定要解释成枝头上的花,同样成立。杨花沾在树上,沾在花上,把鲜艳的颜色全部遮掩了起来。

杨花盖住了落花!

因此,全词的赏析就完整了,如果说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句句说愁,那么这一首《水龙吟》则句句说杨花!


亦有所思


苏轼的这首咏物诗《水龙吟》,历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尤其对于最后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顾遂认为,你瞪大眼睛去看,一团一团的柳絮,怎么会像是离人泪,顾遂道:不是,不是,再说它第三个不是,可见,坡公不善于言情,在这方面,须让他辛老子出一头地。在顾遂眼中,东坡把柳树毛子比喻成眼泪,这不是恶搞吗?太粗俗了。而对于一池萍碎,顾遂倒是肯定的。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到底是什么意境呢?蕴含着诗人的伤春之感,离别之苦,身世流离之恨。

这句话和前面的抛家傍路,和后面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水流相照应。暮春时节,杨花纷纷扬扬,满院满地都是,一阵风雨过后,院子里,道路上,已不见了它的踪迹,其中,大部分已踏入泥中,化为泥土,只有一小部分,被吹入河流中,如满池细碎的浮萍,在春风中起起伏伏。苏轼下面自己注解为:杨花落水变为浮萍,看来是真的。这并不科学,我们权当成比喻吧。意境是象与意的合称,这里讲的象,下面再说说“意”。

一池萍碎,寓意连柳絮都失去踪迹的时候,那就意味着,美好的春天,已经走远了。留下的只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苦闷。诗人想到自己原来为朝中要员,现在却被贬谪黄州,不就像水中漂泊的浮萍吗,让人心碎?所以,这句话的意境,有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亲人离别的苦闷,和身世飘零江湖的感叹。

再来,整体回顾一下这首诗:上片描绘杨花飘落情景。似花还似非花,又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说它是花吧,却无色,无香味,太纤细,说他不是吧,却有开有落的,没有人怜惜,任由它洒落。然而,细思量,它看似无情却有情。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难怪前辈最鄙薄这一句,上面在写杨花,突然又出现了一个闺中少妇,确实有点凝滞,不够自然。你看,美人愁肠千结,欲睡还醒,终于睡着了,梦到了千里之外的丈夫,却又被黄莺惊醒。正是: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下片借杨花抒写离恨,王国维对其评价很高,和韵而似原唱。本来是用别人词的韵脚来填写的却超过了原词。但吴世昌却说此言甚荒谬。看来,评价词作,要有我们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我也不认为这首咏物此是上乘之作,你看贺铸的词句多自然: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江湖夜雨92


原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细细看,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糖中宗


回答;原文,似花还似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因酣娇眼,人饮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池萍碎”大意是说思念情人的一种心情和忧伤。一池萍碎是心碎的意思也是一种牵挂和悲哀!


吾空问答曰出东方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和当时的他的好友北宋词人章楶创作的《水龙吟·杨花》。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表达了诗人婉惜杨花被风雨飘零,连遗迹也找不到了,看到池中浮萍,宁愿想像就是零落的杨花所化。最后结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那流水冲入池塘中的杨花,你仔细去看的话,那不是杨花,每一朵都好像是闺中妇人的眼泪。诗人又把杨花拟人化了,把杨花比作眼泪,刻化出一个深闺思妇的形象。

苏轼和章楶这两位词人创作的这两首词,在词中都属上乘之作,章的这首清丽和婉,而苏轼这首和词,人景交融,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后人颇多赞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