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篇——淺談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是中國最古老的宴席,承載著 1300 多年的歷史淵源,每道菜都很講究,都有故事, 餐飲文化厚重而高貴,烹調工藝豐富,有菜有湯,口感獨特,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 錄。隨著政治中心北移,環境條件變化等,這一盛唐國宴由盛轉衰。


美食文化篇——淺談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被譽為“洛陽三絕”。洛陽 水席形成於唐代,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保留下來 的最古老、最有特色、最完整的一套筵席,也是目前唯一以整套筵席的製作工藝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文化不斷受到外來文化衝擊,面臨嚴重危機。作為四大菜系之一菜種的豫菜——洛陽水席,這一盛唐國宴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由盛轉衰。

美食文化篇——淺談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的興起有其歷史淵源。洛陽被譽為九朝古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樞紐,吸取南北的精華,集 聚八方味道,形成重實用、素油低鹽、調味適中、甘鹹可口的飲食文化特色。另外洛陽地處盆地,四面環山,洛河、黃河流經其間,具有魚、野兔、銀耳等豐富 的食材,為水席形成和發展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洛陽雨量較少,氣候寒冷乾燥,民間多以 澱粉、山藥等製成湯類食物,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促進水席形成。

洛陽水席特點

洛陽水席有四大特點:一是有葷 有素,有冷有熱;二是有湯有水,湯水相加;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 規定;四是素菜葷做,真假難辨。


美食文化篇——淺談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以湯水見長,吃一道換一道,如行雲流水般,故稱為水席。其中,流傳著一個傳說, 相傳袁天罡夜觀天象,得知武則天將為皇帝,設計了一個大筵席,指的就是水席。洛陽水席為前 八品、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共二十四道菜,應武則天總攬二十四年朝政。前八品也叫前八 禮;四鎮桌為牡丹燕菜、蔥扒虎頭鯉、雲罩腐乳肉、海米燉冬瓜等四道菜;八大件分前五後三; 四掃尾即“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每道菜都具有相關的歷史傳說。​

美食文化篇——淺談洛陽水席

時代不斷變化,文化的發展也需要不斷更新,滿足時代潮流,不斷推陳出新。洛陽水席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文化內涵、製作工藝博 大精深,需要傳承,同時,包括洛陽水席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傳承,依附於特定的生活環境和宗教信仰,隨著環境的變化、 認知的發展、外來文化的衝擊、飲食標準的提高等,都會嚴重影 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適者生存”是普遍適用的自然法 則,保持其精髓,豐富其內容,完善其功能,創新其時代元素,產 業化發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