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用了40年的三稜刺刀有多厲害?為何它讓敵人聞風喪膽?

韓聖希


三稜刺刀一直以來在中文網絡上都被不斷神話著,最有名的段子就是三稜刺刀淬毒了,而且被其刺傷後,形成的創傷面積太大因此難以縫合,難以救治。不過其實說白了,三稜刺刀只是特殊時期我軍的一個選擇罷了,最終這個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武器還是被淘汰了。

三稜刺刀說是刺刀,但是嚴格來說其只是一把刺,並沒有刀具切割的功能,也無法劈砍,因此實際使用中三稜刺刀的作用非常有限,連拆罐頭的工作都無法勝任。但是之所以生產這種武器,也是有著當時中國的切實原因的,三稜刺刀相對於常規刺刀的最大優勢就是容易生產,生產質量過硬的刺刀是需要一定的加工技術,否則就會出現結構強度不夠等問題,但是三稜刺刀本身的圓柱狀就能保障足夠的強度,所以加工起來更加方便。
而隨著我國工業技術的發展,三稜刺刀最終被淘汰了。我軍的一部分後期型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就已經開始使用常規刺刀了,而不再是用途極為有限的三稜刺刀。到了後來,我軍徹底放棄使用三稜刺刀,多用途刺刀成了主流,我軍現役的95式步槍使用的就是多用途刺刀,除了掛在槍上作為刺刀,也能作為匕首使用。
至於至今經久不衰的淬毒論,很明顯是編造出來的。至於三稜刺刀創傷面積大,難以縫合不易治療的觀點,也是不太切合實際的。現代戰爭中,像子彈貫穿傷、碎片炸傷等形成的傷口要大於三稜刺刀產生的傷口,這些傷口都能處理,又何況三稜刺刀形成的傷口呢。


戰爭之王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解放軍用了40年的三稜刺刀刀身呈稜型,三面血槽。經過特殊的熱處理,比一般刀具的硬度都要高,即便穿了防刺服也無濟於事,照樣可以刺穿。有人說這種刀在進行熱加工處理時焠上了毒素,一旦刺破人體皮膚傷口幾乎是不可能癒合的。刀身帶有槍環和底座,一般裝載56式半自動步槍上。刀身經過去光處理,因此不會反光。兩個成年人站在一起,它可以同時輕鬆的刺穿兩個人的胸膛。因為這把刀的殺傷效果極具殘忍,國際認證為是世界上最毒的刺刀,因此被聯合國點名禁用,一般只配給禮儀部隊用於表演。

刺刀流派

刺刀,主要有2大流派。

一種是劍型刺刀,也是做工最複雜的一種刺刀,對鋼要求非常高。而且在挑刺當中,血不會進入槍口,但是如果加工和鋼質不好,則很容易折斷(因為這種刺刀在突入後會有一種旋轉動作)和發生各種嚴重的鏽蝕。

另一種是56式三稜刺刀,是直接仿製的蘇聯SKS半自動步槍上的的帶血槽的三稜T字型刺刀,其實這種造型的刺刀是19世紀的歐洲就已經非常流行了。比如奧地利的M1838式刺刀就是三稜刺刀。這種刺刀長度達到了46.5釐米,在白刃戰當中非常兇悍。奧地利1854式刺刀更是還加了一個螺旋形,螺旋形三稜刺刀,威力再次被增加。在鴉片戰爭當中,英軍刺刀都是這種三稜刺刀。

優點

1、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進行下一動作。三稜軍刺稜刺是在刺進入人體後,血液隨血槽排出,肌肉收縮時無法貼緊刺刀面而不會"吸"住刺刀,這樣刺可以從容的從人體拔出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如果沒有血槽,因為血壓和肌肉劇烈收縮,刺會被裹在人體內,這樣的話拔出刺就會很困難,影響士兵的進一步的動作。相信任何士兵都不願意因為拔刺刀而浪費時間。

2、三稜槍刺扎出的傷口,大體上是方形的窟窿,傷口各側無法相互擠壓達到一定止血和癒合作用,而且,這種傷口無法包紮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應急處理)。在軍隊中,刺刀刺進對方身體後順勢旋轉刀身,就會造成組織大面積破壞是基本常識(如果內部存在著肌腱斷裂或是血管破裂,你縫合表面又有什麼意義? )。因此,三稜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3、磷化處理表面慘白的光代替了烤藍。冶煉時出於金屬性質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軍刺是無毒的),在戰場上表面的磷塗層磨損後暴露出含有砷的鋼體,即使只擦傷敵人的皮膚也很難癒合,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江湖上會流傳出種種"軍刺浸泡過毒素"的傳說。


缺點

三稜刺功能單一,缺乏現代刺刀普遍具有的砍、鋸、剪等功能。而現代戰爭中,格鬥,潛行暗殺已經不是刀具的主要功能,在野外作戰過程中,刀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同時,在格鬥過程中,砍、削、劈同樣重要,而不是單一靠刺,三稜結構,對比折刀和爪刀,體積就過大了。同樣因為三稜結構,三稜軍刺也很難完成劈砍削動作。所以,除特別愛好,三稜軍刺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

謠言背後的真相

謠言1:三稜形的設計可以讓傷口難以處理,無法有效縫合,故而也無法癒合。

事實:但是,刺刀的傷口的確難以處理和癒合,那是因為刺刀使用的環境複雜,會用刀油塗抹以防鏽,而軍用刀油粘性強,會沾染大量泥土和灰塵。這些東西進入傷口後,造成傷口的感染和難以癒合。但是,這和三稜型設計沒有任何關係。

謠言2:三稜軍刺的材質是含毒的。

事實:化學告訴我們,鐵的化學性質是比較活潑的,所以容易生鏽。如果一個刀的鋼材含有毒素,毒素還能滲透進人體導致人傷亡,那麼這個鋼材的化學性質一定不穩定,極容易生鏽。

謠言3:血槽引入空氣論,血槽放血論,血槽方便拔刀等等關於三稜軍刺血槽的說法。

事實:血槽,僅僅是加強刀身結構強度和減重的一種處理方式,和放血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謠言4:聯合國禁用

事實:聯合國不會閒的沒事去禁一個冷兵器。


青梅煮酒人


解放軍三稜刺刀是我軍冷兵器的經典之作,曾給印度廓爾喀軍團、美軍、越南人民軍留下過難以磨滅的印象。


三稜刺刀和戈戈裡彎刀的王者對決

廓爾喀僱傭兵團有200多年的歷史,自1815年成立以來,參加過英國所有的對外戰爭。廓爾喀軍團身體強壯,性格彪悍,擅長山地戰和近戰肉搏,是英軍引以為豪的王牌部隊。

印度獨立後,向英國爭取了18個營的廓爾喀士兵。60年代初侵略我國邊境的主力部隊就是廓爾喀兵團。

1962年我軍發動了自衛反擊戰,其中就有一場慘烈的肉搏戰,對手是印軍114旅廓爾喀第8聯隊1營,他們使用的兵器是著名的戈戈裡彎刀。

拿著戈戈裡彎刀的廓爾喀人在肉搏戰少有敗績,不過這次遇到拿著三稜軍刺的解放軍,就是他們的噩夢。


這次近戰我軍幾乎全殲廓爾喀1營,並俘虜了他們的營長,打的印軍魂飛魄散。這一戰能取得如此驕人戰績,三稜軍刺功不可沒。

三稜軍刺的威力

三稜軍刺刀身呈稜型,韌性非常強,連續刺殺幾十人刀身都不會變形,三面樋設計降低了兵器的重量,使用者攜帶和實戰都非常便捷。

三稜軍刺在肉搏戰中有兩大優點。

一、三稜軍刺在刺入人體後,放血迅速,被刺者肌肉收縮時就無法貼住刀面,這樣使用者就可以更輕鬆拔出刀,同時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下一步攻擊動作。


二、三稜軍刺扎出的傷口一般是方形,跟普通刺刀相比,更加難以止血和癒合。這對於醫院來說,只是縫線針數多少的問題。

但在戰場上就完全不同,就算被刺中的不是要害部位,如果應急處理止不了血,那基本也會直接掛掉,所以三稜軍刺的致死率很高。

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曾盛傳三稜軍刺有毒,其實完全是謠言。首先,三稜軍刺本身威力大,致死率高。

其次三稜軍刺的鋼體在冶煉的過程中,為了品質需要加入了少量的砷元素,但成品刀是沒有毒的。只是刀體磨損後,其中的砷元素會讓傷口更難以癒合。


在越南戰爭中,由於是山地戰,近身肉搏比較多,美軍也為此吃了不少三稜軍刺的苦頭。美軍認識到它的威力後,戰後曾跟我國訂過幾批三稜軍刺。

不過三稜軍刺雖然威力大,但功能單一,無法完成劈砍削等動作,在野外作戰時也不具備鋸、砍、剪等功能。

由於三稜軍刺已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所以它逐漸被其他刀具所取代。

但三稜軍刺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為我軍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不失為我軍冷兵器的經典之作。



花木童說史


三稜軍刺是上世紀60-90年代,解放軍普遍裝備的輕武器,它的作用主要是像刺刀一樣安裝在槍上,在白刃戰格鬥中刺擊敵人的身體部位。

存在即是合理,三稜軍刺的誕生與應用,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黃金期,並且獲得了許多武器愛好者的推崇。

比如,在李連杰的《中南海保鏢》中,鄒兆龍飾演的反派便是憑著一把三稜軍刺,在前半段的格鬥中壓得李連杰只有招架之力,簡直是酷斃了的視覺!

相比於二戰期間各國普遍裝備的各種款式刺刀,三稜軍刺拿在手中的第一感覺是重量比較輕,且三稜的外形設計比扁平條狀的刺刀更加符合力學的穩定原理,使軍刺很是堅固耐用,不會像刺刀那樣在格鬥時出現扭曲變形甚至折斷。

三稜結構良好的刺擊效果,早在2000多年前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軍隊中,就已得到了諸多實戰的驗證。當時的秦軍,裝備的是三稜形的鋒利箭鏃,不僅射出的箭矢飛行穩定性好,而且破甲穿刺的殺傷力也是一流。

實戰時,由於軍刺獨特的三稜形結構形成的三面血槽,能在刺入人體後導致更迅速的放血效果。這在戰場醫療條件受限制環境下的士兵來說,基本等於是宣判了死刑。

同時,迅速放血的效果也能讓三稜軍刺比起刺刀來,更容易從對手身體裡拔出。刺刀刺入人體時,由於血壓和肌肉的強烈收縮會夾住刀面,極有可能出現拔不出來的情況。白刃格鬥敵我交叉的混戰場面,士兵拽不出刺刀,搞不好敵人的刺刀就會先招呼到自己身上。

三稜軍刺的實戰效果檢驗,主要是在對印度和對越南的兩場自衛反擊戰上面。

對印自衛反擊戰時,印度軍隊裡編有一部分廓爾喀僱傭兵。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深處的廓爾喀人,歷史上專門出產強悍兇猛的勇士,再加上他們配備的狗腿狀廓爾喀彎刀,往往能爆發出恐怖的殺傷了,甚至一刀砍下牛頭也不在話下。

但兇悍的廓爾喀彎刀,在解放軍三稜軍刺的刺擊下,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等到了對越自衛反擊的戰場,越南人對解放軍手中的三稜軍刺,可謂是留下了毛骨悚然的印象。

由於三稜軍刺在反覆使用的過程中出現磨損,露出的氧化層下的鉻、砷化物,會增加人體傷口癒合的難度,所以在越南人的口中逐漸傳出了一種講法,說解放軍的三稜軍刺含有劇毒,一旦被刺中便只能等死。

儘管三稜軍刺為我軍帶來過良好的格鬥戰果,但它身上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

三稜的刃口呈現出的是棍狀的外形,表明這款武器只能用於刺殺,頂多再加上類似悶棍的功能,而不能像刺刀那樣還能施展劈砍、側劃、挑刺等靈活的戰術動作,戰鬥之餘還能拿下來切割物品,因而功能顯得十分單一。

此外,隨著衝鋒槍、突擊步槍等速射武器的普及,白刃格鬥的機會越來越少,像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那樣的“萬歲衝鋒”戰術,在美軍強大的炮火面前像麥子一樣成片成片倒下,簡直就是白白去送人頭。

因此,90年代以後,三稜軍刺逐漸退出了戰場。

特定戰場環境下的白刃格鬥,又落到了刺刀身上,畢竟刺刀從搶上拆下來搖身一變就是軍刀,開罐頭、鋸木頭、切割繩索各項功能都很齊全。


劇透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三稜刺刀沒什麼了不起的。

早在二戰期間,三稜刺刀就已經出現。

三稜刺刀的優點2個:

第一重量較輕比較堅固。

這是三稜軍刺的最大特點,普通的刺刀再優秀也存在扭曲變形甚至折斷的可能。


第二刺殺後容易拔出。

有過拼刺經驗的人都知道,刺進去容易拔出來難。

刺刀刺入人體以後,因為血壓和肌肉劇烈收縮往往會夾住刺刀的刀面。

拼刺基本都是混戰,你拔不出刺刀期間就很有可能被其他敵人刺中刺死。

而三稜軍刺因設計特殊,肌肉不容易夾住,比較容易拔出刺刀。

至於有人說三稜軍刺什麼威力大?沒有證據表面,三稜軍刺的威力大於其他軍刺。三稜軍刺造成的傷口,也不會比普通刺刀的傷口更難處理,至於刺中要害,無論什麼刺刀都會致命。

至於有人說三稜軍刺有毒,更是無稽之談。

三稜軍刺表面是鍍鉻處理,不是什麼磷化處理,至於什麼“砷”元素更是無從談起。

其實三稜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而且我軍裝備三稜刺長達40年,恰恰說明我軍輕武器裝備還是有嚴重問題的。

無論是中印戰爭還是中越戰爭,尤其是中越戰爭,基本沒有拼刺刀的肉搏戰。

中越戰爭中後期,一線部隊將56式衝鋒槍的刺刀能拆的全部拆除,因為根本用不上。

而三稜刺又非常特殊,它基本沒有什麼用處,還不如普通匕首式刺刀。

比如美軍二戰期間的M4刺刀,拆下來還可以做匕首使用,用途挺多。

而美國八十年代已經全面使用M9刺刀,這是一種多用途刺刀,具有鐵絲剪、刀背鋸齒(鋸斷低硬度金屬用)、刀鞘背面有磨刀石、刀鞘末端鋼質鐵絲剪座附平口螺絲刀。

這才是未來輕武器的潮流,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而我軍95式多用途刺刀,其實也是仿造美國M9刺刀,但是1995年代的事了。


薩沙


三稜軍刺被廣泛使用40多年,肯定有它的優點。有什麼優點呢:

三稜軍刺的獨特造型,在刺入敵人身體後,比較容易拔出。在戰場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分秒見生死,耽擱一下,或許倒下的就是自己。

三稜軍刺的傷口是錐形,戰士們有一個標誌性戰術動作:將刺刀刺入敵人身體後,順勢旋轉,可給攪碎敵人傷口下的身體器官。這一招,殺傷效果相當厲害,不死即殘。三稜軍刺的傷口,雖然不是無解,但是在戰場環境下,初期的處理相當麻煩,這才傳出了三稜軍刺的“惡名”。

我軍歷史上,為什麼會使用那麼長時間呢?最大的原因就是窮。這就說到了三稜軍刺的有一個有點,製造方便,對材料強度要求低。在我軍一窮二白的年代,我軍真沒有像蘇聯那麼多優質鋼材,所以我軍捨棄了蘇制刺刀,三稜軍刺就應用而生。

製造方便,工藝要求低:一個鋼棒,三面銑削,迅速成型。三稜造型,結構強度高,不易折斷:次一點的鋼材也絕對好使。——簡直是“性價比”神器。有人不願意承認,三稜軍刺是為了省錢。看看56式半自動步槍就知道了,一直用到上世紀70年代。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被裝備了AK的越軍壓制嚴重。不得已,後來不得已換裝了81式取代56式。

說回被無數人神話了的三稜軍刺,它為什麼會退出歷史?

一方面,熱兵器發展,刺刀類冷兵器天然受到冷遇。

另一方面,三稜軍刺也有缺點:攜帶不方便,功能有限。現在的軍刀都講究多用途——刺殺砍削、砍瓜切菜、殺豬宰牛、鋸樹挖土、剪鐵開瓶,恨不得萬能。三稜軍刺功能太單一,軍隊也不缺錢了,所以只能捧入博物館,享受人們的膜拜。


爾朱少帥


作為冷兵器的三稜軍刺,能讓敵人聞風喪膽,顯然是誇張之說。

(這不是三稜刺刀)

三稜刺刀也被稱為“56式軍用軍刺”,是裝備在56式自動或半自動步槍上,可摺疊於槍身底部。三稜刺刀是用合金鋼鍛壓而成,鋼材的硬度能達到60HRC以上。

60HRC的硬度意味著什麼?這是刀類的專用術語,通常認為的好刀硬度是在50HRC以上至60HRC以下。三稜刺刀是要高於這個標準的,但隨之而來是脆性也大。

為提高刺刀的堅固度和減輕重量,三稜型結構便應運而生。三條稜可作為加強筋來提高刺刀的堅固度,三條凹槽可減輕刺刀的重量,這三條凹槽也被稱為血槽。

這種設計的好處還在於刺刀本身對鋼材的要求很低,相比於製造劍型刺刀的優質鋼材而言,三稜刺刀對鋼材的要求要低。三稜軍刺的設計,是符合當時國情的。

(這才是三稜刺刀)

三稜刺刀刀身截面城“Y”型,整刀的硬度很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在熱處理時加有砷元素,能起到防鏽作用。刀身經過去光處理,刀身整體呈灰白色。

三稜刺刀的厲害之處

首先,三稜型的設計既便於放血,又方便於刺拔。這一點大家可能在戰爭史料中或影視作品中都瞭解過,三稜刺刀在刺進人體後,血液會從血槽中迅速被排出。

正因如此,三稜刺刀也被不少人稱為“放血神器”。另外,刺刀的三條稜使得肌肉收縮無法形成完全閉合狀,刺刀可輕鬆的拔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會吸住刀。

其次,三稜刺刀刺出的傷口創面比較大,在野戰情況下很難快速止血,也就是應急處理時比較麻煩。如果刺刀刺入敵人身體後順勢轉刀,那內部組織創傷更大。

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致死率是很高的。但也不能過分神話三稜刺刀的創傷,如果傷口不是致命處或者及時救治,那就與普通的刀上沒什麼區別,是可治癒的。

最後,三稜刺刀的扁平狀的頭部設計,更能增強穿透力。這種扁平頭設計被廣泛用於武器之中,這種設計帶來一種“轉正效應”,使得被刺物體無法彈開刀尖。

再加上三稜刺刀的超強穿透力,即便是人體的頭蓋骨,也能被輕易刺穿。三稜刺刀的所有性能都是在刺的基礎上完成的,它的作用只有在短兵相接時才能體現。

現代戰爭中,近身肉搏的機會非常少,就算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軍短兵相接的情況也是極少數。在實際操作中,三稜刺刀不見得比優質鋼造出的劍刺厲害。

三稜刺刀之所以會被傳的很恐怖,一方面是電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就是外界流傳的“刺刀浸毒”說。其實這些說法很不客觀,都是以訛傳訛。

電影當然是為達到藝術效果,刻意誇大了刺刀的威力。而浸毒說則是個誤解,這與三稜軍刺的表面處理有關,實際是磨損後的含砷刀體,會使皮膚也很難癒合。

三稜刺刀有什麼缺點?

三稜刺刀的功能非常單一,只能用來突刺。現代刺刀具有的砍、劈、削等功能,三稜刺刀都不具備。在現代特種作戰中,刺刀等刀具的重要性也是越來越明顯。

現代戰爭中的短兵相接,不光是刺刀來刺,砍、削、劈也很重要。三稜刺刀的三條稜是不開刃的,就連刺刀的頭部平時也是不開刃的,只有戰時才會臨時開刃。

在上世紀的幾場戰爭中,三稜刺刀確實發揮過明顯的作用,但也沒有誇張到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地步。三稜刺刀雖好,放在別人手裡不一定厲害,關鍵是使用者。

現代戰爭中刺刀的作用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短小精悍的軍刀,它們的功能也不限於與敵人搏鬥,其用途更加廣泛。但三稜刺刀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強者。

總之,三稜刺刀在上世紀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也不乏創造過一些優良戰績。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說法,還是有些誇大之嫌。


野史也是史


如果看過《中南海保鏢》,你或許會對三稜刺刀有一定的印象,許正陽的最後一擊用正是它。被神話了的三稜刺刀其是我國在對越自衛戰中發明的一款刺刀,這款刺刀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有三個非常鋒利的血槽,被它刺中後,血液會很快順著血槽流出,堪稱放血神器。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以後,三稜刺刀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有傳言稱三稜軍刺是被國際禁用了,給出的原因竟是三稜刺刀上塗有劇毒,甚至說製造三稜刺刀的材料本身就含有劇毒。但是傳言總歸是傳言,那麼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禁用,為何單單禁用小小的三稜軍刺。既然不是禁用,那為何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三稜刺刀被我就棄用呢?

正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著被淘汰。三稜刺刀最大的缺點就是功能單一,缺乏現代戰爭特別是野外作戰中需要的砍、鋸、剪等功能,其被淘汰必然的結果。目前,我軍裝備的95式多用途刺刀才是緊跟國際潮流的一款刺刀。它刀刃具有刺殺砍削、鋸銼的功能,配合刀鞘使用可剪斷鐵絲網;刀鞘底部有簡易螺絲起子和開瓶器功能設計。


老家在農村


網上有不少謠言說三稜軍刺殺傷力太過強大而被禁用、三稜軍刺塗有劇毒、一被三稜軍刺刺中就無法止血……真是過度吹捧三稜軍刺。這些有關三稜軍刺的傳言,大部分都是假的。實際上,三稜軍刺並非被禁用,而是因為功能太過單一而被淘汰的。


上世紀,中國比較窮,那時的戰爭白刃戰也多,為了大量裝配刺刀,只能儘量降低刺刀的製作成本。三稜軍刺的製造工藝簡單,成本低,非常適合大量裝配。先說說三稜軍刺的製作工藝有多簡單:一名徒弟只需學習幾天,就可獨自完成三稜軍刺的所有制作工序。因為三稜軍刺只需把頭磨尖,再塗上防鏽材料即可,甚至無需開刃。說白了就是根磨尖了的鋼筋。它的殺傷力也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大,其實,只要不是要害部位被刺中,無論是戰地醫院,還是普通大醫院,都能夠處理三稜軍刺的刀傷,甚至它造成的傷害還不如普通刺刀。只能說三稜軍刺的出現只是我國一個時代的產物。那個時候我國的重工也不發達,冶煉出來的鋼鐵達不到相應的條件。製成的刺刀質量也不過關沒辦法在戰場上使用。而三稜軍刺的形狀可以“治標不治本”地彌補這個不足。



三稜軍刺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功能太過單一,只有刺一個功能,遠沒有刀的功能多,參考瑞士軍刀,一把刀足足有幾十上百種功能,現在我國更先進的95式刺刀可以完成切、刺、砍、鋸、剪、鉗等20幾項工作,而那根削了尖的鋼筋就太落後了。隨著95式刺刀的全面換裝,這根削尖的鋼筋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化的戰爭,都希望士兵的裝備越簡便越好。最好是一把武器涵蓋所有的功能,反觀三稜軍刺,僅僅只有突刺一個功能。


淘汰後,由於加工簡單成本低,三稜軍刺在“軍品”製作販子嘴裡被吹的神乎其神,所以才會有現在的這些謠言。


末日守衛者


沒多厲害,也沒有什麼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事情。

三稜軍刺呢,說厲害其實談不上,只不過就是刺刀的發展中的一個產物而已。網上很多說法其實就是過度神化了,事實上,沒說的那麼恐怖,而且,同樣扎進來,換一把刀,效果其實是差不太多的,並沒有因為它是三稜軍刺,就給加屬性了。

說三稜軍刺的血槽是放血如何如何的,如何止不住血,其實是扯淡。一把刀的血槽,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拔刀方便,不光三稜軍刺有血槽,所有殺人的刀其實都是有血槽的。沒有血槽的話,往回抽刀的時候,人也跟著過來了,還得踹一腳才能拔出來。

有很多說法是,加砷給三稜軍刺加傷害,其實也不靠譜。給刀加砷的話,對於刀來說就廢了,兩下就容易直接斷了,刀的強度硬度,都受到了干擾。

網上還有說法是,三稜軍刺製造的創傷難以縫合,其實並不是這樣,所謂的難以縫合,其實就是縫合麻煩點。很多時候,人在戰場上捱了一刀,送到醫院之後失血過多死了,主要原因是耽誤時間太長了,搶救不及時死了,再者就是醫療水平問題。其實很多醫院對於三稜軍刺的刺傷完全可以解決,一點問題沒有,扎中了要害,放血放多了,死了,才是正常的。

當年製造三稜軍刺,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並不是因為三稜軍刺多麼優秀。三稜軍刺之所以被淘汰了,也不是因為聯合國禁用。主要原因就是功能單一,三稜軍刺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刺殺。而其他作用沒有。現在的軍刺,都是多功能型,能劈能刺能鋸,裝在槍口上,只不過是個附帶作用而已。

三稜軍刺,聞風喪膽,這類話題都是過度神化,與其說三稜軍刺如何,不如去誇誇當年戰士們多麼勇敢,作戰多麼頑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