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在中國有一句俗話那就是“孃親舅大”,說的意思就是母親這邊的舅舅是賓客,外甥跟舅舅的血緣關係非常濃厚的。尤其是在古代朝廷中,很多太子都依靠著孃親這邊的舅舅關係,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像《鶴唳華亭》中武德侯和蕭定權的關係,就連父子之情都抵不過他們舅舅跟外甥的感情。

《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當初,武德侯為了蕭定權能夠早日當上被加冠,特意申請去邊疆征戰。也是因為有舅舅的幫助,蕭定權才能在朝中站住腳。

如今,武德侯凱旋歸來,本以為是皇上下的聖旨,宣召他回京,沒想到皇上卻留了一手,對外宣稱自己是沒有下旨,如果是這樣的話,小編認為武德侯此次回京又變了一層涵義。

假如,皇上沒有宣召的話,他這就是擅自回京,屬於大逆不道的行為。為了不撕破臉面,皇帝明面上讓他歇歇腳,設了家宴,實則皇帝是給他弄了下馬威,繳械了他的兵將,家宴變鴻門宴。 然而在這次宴會中,作為太子蕭定權來與不來都有罪,原因其實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第一、蕭定權不參加宴會,舅舅就會違反聖意,與皇上撕破臉,有功變有罪

我們都知道武德侯是習武之人,經常征戰沙場,所以做事難免會簡單粗暴,甚至是有些魯莽。如果在這次宴會中,蕭定權沒有出現的話,武德侯勢必會有皇上對抗到底。

不在乎此人是不是皇上,只在乎自己的外甥。旁邊的皇后,還特意寒暄的說武德侯肯定是累了,需要先休息,言外之意就是一定要先參加家宴。

如果武德侯執意離開去先看太子的話,那麼他之前征戰的所有功勞都會功虧一簣,有功變有罪。舅舅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是蕭定權沒有出席家宴惹的禍,所以對於蕭定權來說,如果不參加這種家宴,舅舅就會被連累,而自己也會變成有罪之人。

《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第二、如果蕭定權參加宴會,文昔會命在旦夕,而他變成棄愛人於不顧得罪人

如果在這次宴會中,蕭定權如約而至出席宴會,迎接舅舅的凱旋歸來,那麼陸文昔就會命在旦夕。要知道在皇帝的心中,早就想除掉陸文昔,因為只有除掉她,自己的皇后才會不被牽連。

這麼多日,蕭定權一直守護在陸文昔的身邊。而此次,如果蕭定權離開選擇參加家宴的話,陸文昔肯定會命在旦夕,皇上肯定會派人動手。那麼這對於蕭定權來說,他就會變成棄愛人於不顧得罪人。所以如果參加家宴的話,他也是有罪的。

那麼這對於蕭定權來說,他就會變成棄愛人於不顧得罪人。所以如果參加家宴的話,他也是有罪的。

《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第三、參加與不參加都有罪,先救舅舅,後救愛人,是他唯一的選擇

對於蕭定權來說既然參加與不參加皇帝設的家宴都有罪的話,那麼他會選擇參加,先穩住舅舅的急脾氣,不讓舅舅跟皇上起衝突。

畢竟現在自己能依靠的人只有舅舅,他不允許舅舅出任何事。在家宴結束的時候,蕭定權會跟皇上表明自己的愛意,得到皇上的認同,讓陸文昔轉危為安。

小編覺得蕭定權活得真的是太難了,皇上既然是他的親生父親,還要百般折磨他,就連各位觀眾都覺得導演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太虐心了,讓我們無法接受。

《鶴唳華亭》皇上為德侯設鴻門宴,太子來與不來都是罪,原因簡單

希望在以後的劇情中能有新的轉折,讓太子蕭定權能遇見屬於他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