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前天剛好看到一部很寫實的歷史電影,這便是《大明劫》。

故事的背景是崇禎年間全國瘟疫大流行,孫傳庭被皇帝從大牢裡釋放出來,帶兵與李自成作最後一戰。

先介紹下孫傳庭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

一表人才,多有謀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及第,授永城縣令。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崇禎帝即位後,起為吏部驗封郎中,遷順天府丞。崇禎十五年(1642年),拜陝西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都督七省軍事,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這個一代名將出馬,朝廷非常放心。但問題是,前有大敵,後面也一點都不省輕。一方面是一毛不拔的官宦豪強,另一方面則是咄咄逼人的瘟疫,前一個困難孫傳庭還能克服,可後一個咋辦?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吳又可看到水裡得病之人


於是江湖遊醫吳又可登場,他告訴孫傳庭,之前那些醫生之所以搞不定,是因為他們固守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而事實上老一套已搞不定新病毒,必須要實行一套全新的治病方案,包括隔離、喝達原飲等一系列診治新法,那麼他能搞定這場瘟疫麼?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孫傳庭與治療軍中瘟疫的吳又可晚上散步夜聊,聊到吳又可為何用藥如此大膽,吳又可回道:“如此兇險之病,本來就是九死一生,只有兇病用兇藥,方有一線生機”孫傳庭聽到此語也感慨道:“是啊,兇險之世,方有出險招,才有一線生機啊”。但是吳又可雖然控制了瘟疫,卻沒有將瘟疫治好,孫傳庭雖然用雷霆之法整頓了軍頓,但是面對世道人心,依然還是無法力挽狂瀾,最後兵敗潼關。

中國人的傳統歷來是重視“聯繫”的,兵者與醫者,雖然水火不容,但用兵與用藥,實為殊途同歸。孫面對內憂外患,吳面對瘟疫橫行,皆是在毀滅的邊緣,靠畢生所學與所信,捨命一搏。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吳又可回鄉寫書


明朝的瘟疫,其實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老鼠。這裡的老鼠,不是咱們平常日子裡常見的家鼠,而是草原鼠

為什麼是草原鼠?就算是草原鼠,為什麼不在別的時候作亂,偏偏在明末這個時期跳將出來?因為從明朝嘉靖開始,有相當一批明朝的農民,跑到了草原之上,將這裡的牧場改成了農田。

農民開荒種田,這看似沒有問題。可是草原上的老鼠卻有意見了,因為它們的生存環境改變了,原本純野生的草原鼠,開始與中原的農民接觸了。

有人說,難道明朝的農民,還怕草原上的老鼠不成?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其實應該怕,因為野生狀態的老鼠,身上有跳蚤,而所謂的鼠疫病毒,其實就藏在這些跳蚤身上。而老鼠一旦與人類接觸,就很容易將這種跳蚤,帶到人類身上。

但是,那個時代的農民,確實沒有這個防範意識。

與內蒙古草原相連接的山西北部,時間大約是崇禎十四年,一個春季乾旱的午後,地點是在山西北部的某個荒野,體內鼠疫菌正在大量繁殖,而堵塞消化道無法吸血的跳蚤,把自己的憤怒遷怒於荒野上的那些老鼠,於是跳到老鼠身上拼命啃咬。

大約十個小時之後,被啃咬的老鼠開始出現高熱而後內臟潰爛出血的症狀,直至死亡。而鼠疫菌,並不因這隻老鼠的死亡而死亡,它們又移轉到另一隻老鼠身上,隨即便出現了大規模的擴散。

所以,一般而言,如果是你,在荒野上看到一大堆死老鼠,首先該做的是避讓。

但是偏偏,這時候來了一群難民,他們不挑食,因為很久都沒有進食,所以他們看到死老鼠,第一反應是:

這玩意也是肉啊,烤一烤肯定很香!

沒錯,大自然確實有一種食腐動物,譬如禿鷲,它們確實專門以死物為食,從來沒鬧過肚子,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胃酸濃度極高,能殺滅絕大多數細菌。但是人類,顯然並不是禿鷲的同類,所以也並不具備他們的消化能力。

於是,吃下死老鼠的這些難民之中,很快便出現了第一批瘟疫的受害者。得病了他們就想找醫生,而醫生都在城鎮裡。結果,鼠疫又來到了城鎮,並迅速傳播開來。接著,是縣城、州府。

這個名單上,有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

這個名單上,有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

這個名單上,有開封府: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

這個名單上,還有廬州府,就是現在的合肥一帶,民有絕戶,繁華大街如同靜夜,無人行走。

也有電影主角吳又可的家鄉蘇州: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最後,則是:京師大疫!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從北京城破前一年的二月開始算,一直到崇禎十六年四月,北京每天死人上萬,運死人出門的棺材,都把城門給堵了。街上的小戶居民,死亡率超過了半數,甚至說街上看不到一個玩耍的孩子,也找不到一個叫花子。

在電影的最後,吳又可回到自己的老家,繼續行醫救人,並在家中寫下了《瘟疫論》這部最早關於瘟疫的傳播方式的論著,要比西方的學說早整整兩年百年。


明朝大瘟疫,開始以為是傷寒,沒人信,直到吳又可出場


這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人文情節,或者更可以說是一種人文關懷。

因為在那個亂世,人們想活下去,就要用盡力氣。官兵剿賊,是因為朝廷要活下去,民殺官兵也是要活下去,中醫吳又可幫助孫傳庭是因為醫者仁心,他希望更多人活下去。孫傳庭剿賊,也是為了能共享太平。然而這一切的人都為了活下去,卻彼此的廝殺。此時的每個人都活在恐懼之中,都在恐懼中感受著末世的氣氛,呼吸著充滿毒障的瘟疫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