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小時候父親經常打奶奶,12歲時的一句話,改變了父親

常言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難理解一個家庭,就像一個國家一樣,家庭成員越多,層次越多,就越不好管理,也就是說要想管理好這樣的家庭成員,就得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水平,在家裡有德高望重的地位,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件事要以理服人,有道理了不服都不行。這樣就好管理一個家庭,吩咐一件事就沒人跟你打憋。對著幹。

我們那附近有這樣一家,兒子,孫子祖孫三代。父親去世得早,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和母親相依為命,什麼都依著他,由於太過於痛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母親含辛茹苦的把他撫養大,可能是兒子小的時候被嬌生慣養的原因,長大成人了,竟然對自己的母親拳腳相加,外人看到無不心酸,這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怎樣教育的問題。

兒子小時候父親經常打奶奶,12歲時的一句話,改變了父親

一家三代的全家福


母親好不容易給他娶了媳婦,沒結婚時對母親有依賴性還比較可以,大不了吆喝幾聲,結婚後慢慢的就不行了,只要母親和媳婦有點矛盾,拌拌嘴,他就對母親大罵一通,還時不時的對母親拳腳大打出手,鄰居們勸說那是你媽,從小把你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她再不好也不能打她啊,根本就聽不進去,小孫子小的時候每每看的奶奶如此的挨父親的打,年紀小無能為力,有時候爬到奶奶身上護著。還經常給奶奶端飯,幼小的心裡烙下了不可抹去的陰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做人的行為,道德標準。有其父就有其子,常言道: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時候孫子已經上初中了,有一次星期五週末放學早,因為是住校,一個禮拜回一次家,所以心裡很高興。可以和家裡人一起改善生活,每次回來奶奶就給他做最喜歡吃的糖醋排骨。他興高采烈地往家裡跑,剛一踏進院子門,就看見父親又在打奶奶,急忙上前拉開父親大聲說,爸,你打我奶奶還沒打夠,沒完了。好,你給我記住,你再打我奶奶,那我等你老了,我也打你,如果你還是這樣,那到時候我就對你不客氣,你給我等著。說完就拉著奶奶就往鄰居家走去。

兒子小時候父親經常打奶奶,12歲時的一句話,改變了父親

不耐煩母親的樣子


當父親聽到兒子如此堅定的話語,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點燃了一支香菸,在地上坐了好大半天,菸蒂丟了滿院子。站起身來朝鄰居家走去,走到母親跟前,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媽我不是個東西,我是個混蛋,您原諒我吧,我再也不打您了,我孝敬您。母親憤憤的點了點頭,父子兩纏著老太太回家了。從此就再沒聽見這一家人幹仗的。

兒子小時候父親經常打奶奶,12歲時的一句話,改變了父親

兒子該母親下跪


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是敢打父母的兒子,那肯定是從小寵愛的太過了頭了,好吃懶做,啃老的,基本都是例類。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河南信陽的潢川的一個地方,二十三歲的小夥子餓死了的事。這都是父母太嬌慣了,啥也不讓幹最終釀成的後果。還有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以前有個地主家的兒子,十幾歲了不會走路。是從小經常揹著怕累著,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所以,要培養出優秀的子女,千萬別寵他,順其自然,能幹啥就讓他去幹點,讓他學會自力更生的能力,尊老愛幼的思想意識,長大了才能有用武之地。

最後小編想問問大家,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歡迎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