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1

甄嬛第一次把皇帝稱呼為“四郎”,是在一個原本寂寞的深夜。

那天翻的是齊妃的牌子,可皇帝與她話不投機,乾脆撂開手回養心殿。走到半路卻又惦記起甄嬛,於是便臨時改道往碎玉軒而去。

當時正是皇帝與甄嬛的蜜月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夜不見,便得彈著琴化身文藝青年,將滿腔相思寄明月。

他忽然而至,她自是歡喜萬分。

甄嬛一時忘了情,彈琴時便脫口而出道:“四郎,你想聽什麼?”

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自然而然,不帶半分猶豫。

想必已在心頭呼喚過無數次,只是礙著身份禮法,不敢堂而皇之地叫出口。

但皇帝笑了,對這逾矩的稱謂很滿意,隨後也給她取了個小字,叫“嬛嬛”。

那可真是一段好時光啊。

私下無人時,他們互稱四郎與嬛嬛,卸下君臣大禮,只講夫妻之情,你儂我儂忒煞情多,纏纏綿綿到天涯一般。

或許這也是甄嬛得寵的關鍵。

偌大的皇宮,只有她會嬌嗔著喚他四郎,於高處不勝寒的帝王而言,尋常人家的夫妻之情本就難能可貴。

這一段的靈感,應該是從唐明皇與楊貴妃那裡來的。

當年楊玉環寵冠六宮,正是把唐玄宗稱為“三郎(唐玄宗排行老三)”的。

在那段千古佳話中,楊玉環亦把皇帝當夫君,會撒嬌會耍小脾氣,吵架了還要跑回孃家生悶氣,與尋常人家的妻子並無二致。

遺憾的是,集寵就是集怨。

千古佳話最終沒得到好結局,楊貴妃也不得不宛轉蛾眉馬前死……

甄嬛倒不至如此,因為她根本就沒拿到楊貴妃的劇本。歡愛都罩在另一個女人的陰影裡,用不著六軍逼迫,皇帝就先對她判了刑,嗬,一個替身而已。

到了那一刻,他便不叫她嬛嬛了。

他叫她甄氏,姓氏加性別,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宛如一個冷冰冰的代號。


2

多年以後,皇帝病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此時的甄嬛已改姓鈕祜祿,身居高位大權在握,幾乎把整個後宮都攥在手裡。皇帝治病,自然也由她來主導,根本由不得旁人干涉分毫。

一轉眼,皇帝到了彌留之際。

他氣喘吁吁,可憐巴巴地提出最後一個要求:

“嬛嬛,你已經很久沒叫過朕四郎了。你再叫一次,好嗎?就像你剛入宮的時候一樣。”

可甄嬛斷然拒絕,口口聲聲自稱著臣妾,話語卻句句帶刺,甚至明裡暗裡地把私情拿出來講,活生生氣死了皇帝。

彼時,故事已近尾聲,黑化的甄嬛戰鬥力爆棚,簡直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到了那一刻,她徹底變身復仇女神,往日情分一筆勾銷,什麼四郎三郎,早就死在從前了。

那是整部劇最痛快的一幕,但也是最悲哀的一幕。

畢竟,得到與失去無法相互抵消。

事實上,皇帝也很久沒喚她嬛嬛了。

他喊她熹貴妃,喊的是封號,乍聽很尊貴,細想卻極疏遠。

復寵回宮後,甄嬛變得溫婉柔順,極少在他面前流露真實情緒。他們由愛侶變為合夥人,表面上深情款款,實則暗自提防,甚至相互算計。

尤其是到了故事後期。

愛情和信任都被耗損得差不多了,他們戴著面具在演戲,卻忘了遮掩一個極小極小的細節。

稱呼。

眼睛能夠出賣感情,其實稱呼也會。真情這玩意兒,大多藏在最尋常最細微的地方。

就好比《大話西遊》裡的經典臺詞,“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勝舊人,叫人家牛夫人。”

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他愛不愛你,其實聽稱呼就知道了。


3

事實上,我們也和甄嬛一樣。

給心上人取一個專屬稱謂,心中念著、嘴上喊著,愛意流淌在嘴唇開合的一瞬間。

高中時,閨蜜暗戀隔壁班的男孩,日記寫了好幾本,卻始終不敢邁出表白的一步,只是把他的所有事情都掛在嘴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但她從不提他的名字,她把他叫作“某人”。

某人。

彷彿天生自帶曖昧氣息,同時也她用盡心思守護著的一個小秘密,每每想起,心裡便綻開了粉色小泡泡。

哪怕多年後再回憶,也會被“某人”二字拉回曾經的小美好。

暗戀如此,更何況熱火焚身般的熱戀?

幾乎每個人,都會給自己的愛人取個別稱,放在備註裡,也掛在嘴邊上。

小哥哥、小寶貝、親愛的、小乖乖、小臭臭、大豬蹄子……拋開姓名的嚴肅認真,也丟掉老公老婆的俗氣單調,甜膩而嬌羞地喚著、喊著,如曾經的嬛嬛與四郎,篤信愛情、篤信枕邊人。

也有鬧矛盾的時候,那時便連名帶姓叫他的名字,用公事公辦的口吻,語調和語氣都是冷冰冰的。

我的丈夫,便曾這樣總結過:

叫小哥哥是撒嬌、叫大豬蹄子是使喚人幹活,一聽見聲音放大的高XX,就整顆心都懸了起來。

因為,那是一個摒除感情色彩的稱謂,常出現在憤怒、悲傷以及厭惡之時。


4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近,其實從開口第一刻,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看過許多年前的一個訪問,是訪問王晶的。

他提起合作過的女演員,全都散散漫漫直呼其名。

可講到邱淑貞時,他卻忽然坐直身子,把隨性自在收起來,然後開口言道:“邱小姐……”

邱小姐。

短短三個字的敬語,莊重且嚴肅,恍若人為劃開的疏離,同時也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宣告:我們之間再無瓜葛。

且不論二人曾經的緋聞是非,但“邱小姐”三字,已足夠動容。

眾所周知,當時的邱淑貞已嫁做人婦,這樣的稱謂,何嘗不是保護與尊重?

這種感覺,就好像多年後重提舊情人,雙方都彬彬有禮,誠摯地喊一聲某先生、某太太。

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從理智的角度上說,這是最得體的應對;可從情感角度來論,卻難免要嘆息一聲。

人成各,今非昨啊。

到這裡,就能理解甄嬛為什麼流淚了。

那句“四郎”,她到底還是喊出來了——在皇帝閉上雙眼、在塵埃落定之後。

回看《甄嬛傳》,這個細節淚奔了

愛恨糾葛,其實都在一句稱呼裡。

當她不肯再用暱稱,當他開口閉口是敬語,情分便已遠去。

那麼,這一刻的你,把身邊那個ta稱作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