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1

朧月是甄嬛生下的第一個孩子。

但她來得不太是時候。

當時,她的母親甄嬛,正處於高峰跌落深淵的命運轉折點。

在此之前,甄嬛鬥垮華妃、擊敗年氏一族,牢牢坐穩寵妃的第一把交椅。甄家因此而節節攀升蒸蒸日上,宮裡宮外人人羨慕。

可就在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時,意外發生了……

皇帝的一聲“菀菀”,令皇后立時起了殺心。她設計讓甄嬛穿上純元皇后的舊衣,無意中攪亂了皇帝心頭的白月光,禍事也就不可避免地降臨了。

更要命的是,這“禍”帶著連鎖反應,甄家也因此而迅速敗落,父母親人都被髮配到了寧古塔,眼看著家破人亡再無翻身之日。

按理說,此時來的孩子是福星。

做母親的該利用好血脈親情,把男人的心拉回來才是。

其實皇帝也親口說了,可以馬上將她晉為妃位,且不受家族牽連。

可甄嬛心灰意冷,一句“宛宛類卿”殺死了她的愛情,也滅絕了她對丈夫及生活的熱情,只願出宮修行了此殘生。

但她為女兒做足了打算。

為那小小的人兒,取暱稱綰綰,用了純元皇后的小字諧音;又選了沒有孩子的敬妃為養母,用託孤的心情來交代以後;後來還託人給她打了個項圈,與純元皇后的某件舊物相似……

目的是讓皇帝心懷眷顧,能對女兒格外照拂。

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殫精竭慮,處處周全。

幾乎已是一個落魄母親的全部努力。

這個名叫綰綰的孩子,被封為朧月公主。

2

朧月成長得很快樂。

敬妃將她視如己出,傾注了十二萬分心血,把小嬰兒養成了個玉雪可愛的小女孩。

開始時,我們對朧月的印象,也無非是她的存在,使甄嬛與敬妃生了嫌隙,看不見的奪女之戰在靜悄悄發酵。

槿汐甚至因此而入了慎刑司,遭了一番拷打逼問的罪。

當然,因為一個“愛”字,也因為識破皇后“坐山觀虎鬥”的計謀,兩位母親握手言和,朧月因此而得到了雙份母愛。

但接下來,朧月卻並未朝著兩位母親的期待而去。

重頭戲發生在她6歲那年。

當時,甄嬛懷了個註定保不住的孩子,打算利用胎兒嫁禍於皇后,計劃也順利實施。

皇帝卻沒那麼容易被說服。

因為沒有第三人在場,雙方各執一詞,誰都可能是作惡的一方。況且皇后據理力爭,言之鑿鑿,倒真有幾分被冤枉了的無助。

這時,神助攻朧月登場了。

仔細再看一遍,她的“表演”層次分明,感染力和殺傷力都是驚人的。

朧月毫無徵兆地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慌亂地喊著:“我什麼都沒看見!我什麼都沒看見!”

這無異於赤裸裸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大人們的目光瞬間匯聚過來,幾乎人人都心懷忐忑地等待著她的下一句話。

然後,她哭著開口了:

“皇額娘她推了熹娘娘!她推了熹娘娘!”

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這句話一出口,皇后的罪名便基本坐實了,所有聲嘶力竭的喊冤都蒼白無力。接下來,便是兵敗如山倒,厄運一個接著一個。

孩子的證詞最有力。

因為他們未經世事,嘴巴忠實於眼睛和耳朵,撒謊的概率微乎其微。

難怪皇帝要衝皇后咆哮:“她只有6歲!她會撒謊嗎?”

他下意識地忽略了“心機”這種東西,畢竟大家都默認,6歲的女孩沒有心機。

可甄嬛心知肚明,小說的原文裡講到,那一刻她覺得很悲涼,因為她的朧月不再純真。

她只有6歲!

這是扳倒皇后的關鍵,卻也令母親心痛至極。

3

朧月的反應,其實前文早有鋪墊。

敬妃感恩甄嬛,常有意無意地教育朧月,要保護熹娘娘、疼愛熹娘娘,千萬別讓皇額娘欺負了她。

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有一天,甄嬛與端妃敬妃聚在一起商議事情,聊的正是皇后有沒有殺害純元皇后。

三人說得興起,完全沒注意到,朧月已不知不覺地走到了珠簾後,把那些不該聽的宮闈恩怨聽了幾句去。

回看《甄嬛傳》,那個孩子真可憐

可當被發現時,朧月卻微閉雙眼,哼哼著告訴敬妃,自己困了——順利轉移了大人的注意力。

這小小的女孩生在深宮、又養在女人堆中,看多了爾虞我詐、也見慣了兩面三刀,想必早就耳濡目染長出了七巧玲瓏心,能根據場合不同,來調整自己的表情和語氣。

換言之,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逢場作戲,且收放自如,開合有度。

於後宮生存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但對孩子本身而言,這卻類似於催熟蘋果的逆自然而行,乍看喜人,細品卻滿心懊悔。

早慧的孩子,往往要承受超出年齡的負累。她小小年紀,卻已熟悉成人世界的生存規則,極難無憂無慮地做自己,也不易快快活活過一生。

我猜,這是甄嬛最不願意看到的。

當年自請出宮,一方面是因為萬念俱灰,另一方面也是為朧月考慮,不願其受母親與外祖一家的牽連。

後來奮力宮斗的目的之一,也無非是想讓兒女能夠肆意選擇,遠離皇家的是是非非。

可惜機關算盡,朧月依然落入俗套,慢慢成為後宮中的一員。

在原著中,朧月的功勞還不止這一件。

她幫著母親鬥敗勁敵,後來還做了和親公主,嫁往遙遠的邊疆之地,一輩子都沒逃出玩弄心機的宿命。

講不清是福是禍。

於我等凡夫俗子而言,那樣的人生花團錦簇,說“苦”未免太矯情,倒不如先可憐可憐月薪3K的自己。

但我想說,人類的悲歡並不共通。生活的難與精神的苦,很難去一較高下,認真去比一比誰更難受、誰更痛苦。

不由想起當年來。

少女時代的甄嬛跪在菩薩面前祈禱,求被撂牌子,不得入選進宮……

你要相信,平凡有平凡的好、普通有普通的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