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抗疫”,博物館用這件國寶代言,將祝福送給湖北

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個春節過得很不一般,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地方未能復工。湖北無疑是損失最為慘重的,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普通群眾,都承受了巨大的傷痛。逝者已矣,生者還要負重前行。各省派出一批又一批醫務工作者前往一線,為我們築建了鋼鐵長城。

在這個時候,作為後方的我們,除了捐獻愛心,做好隔離之外,也只能默默祝福。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就聯合全國博物館和文物考古遺址類官方賬號開展了“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這次活動採取接力的形式,以文物來傳遞祝福。它固然不能治病,也不能當飯吃,當它們確實以獨有的文化內涵,凝心聚力、提振精神,鼓舞士氣。

這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商周大金面具。說起這個博物館,想必很多朋友還有些陌生,因為它實在太年輕了。本身,金沙遺址就是2001年被發現的,在此之上建立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則是2007年才對外開放,是個不折不扣的00後。但是,它橫空出世,就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金沙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它被稱為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也被譽為本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在此之前,三星堆遺址已經相當出名了,它以大量奇異的青銅器出名,並且證明了古蜀國的存在。金沙遺址出土的,大多是金器和玉器等,它們的造型具有明顯的古蜀國風格,與三星堆遺址一脈相承,勾勒出這個失落文明的發展軌跡。

金沙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最著名的要數太陽神鳥金飾,現在已經成為了成都的名片,更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但是,商周大金面具,同樣沒有被遺忘,它以獨具一格的造型,讓人久久難忘。

其實,這樣的面具,在金沙遺址中共發現了兩個。而且,就是第一個較小的面具,揭開了金沙遺址的發掘的序幕。時隔六年之後的2007年,這件商周大金面具被發現,再次引起了轟動。

當時,就在小面具發現地不遠的一個小圓坑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一件已被揉作一團、不能辨識器型的金片。但是,它的一雙眼睛,依稀可見,讓專家欣喜異常。這塊金片立即被送到修復中心,經過延展,它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大金面具體型不小,寬為19.5釐米,高為11釐米,厚為0.04釐米,重達46克,它是由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含金量超過了80%。它的面部呈方形,額頭平平整整,眉毛誇張地製作成刀形,長鼻高挺,雙耳碩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雙眼睛是立形鏤空的,顯得十分威嚴。然而,它的嘴唇又微微上翹,略帶一點神秘的微笑。

這件面具的背面雖然粗糙,也經過歲月的洗禮,但仍然保留著一些特別的物質。經過檢測,這是生漆加黏土調和而成的粘合劑。考慮到它和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銅人面具有很大相似之處,而且銅人面具是粘貼在青銅人頭像上的,所以推測這件大金面具,應該是粘貼在某種物體之上。它應該就代表著古蜀民的神祗,受到萬人敬仰,傳播福氣。

現代技術來製作這樣的面具,當然不費吹灰之力。然而,金沙遺址是距今3000多年前人類活動的遺存。要知道,在當時製作這樣的面具,要先尋找自然砂金,然後加工、熱鍛成型,再進行錘揲加工成為金片後,繼續剪切、打磨、雕刻、鏤空、拋光等多種工藝,才能製作出這樣美輪美奐的藝術品。這也可以看得出,古蜀國先民的製作水平,已經發展到了極高的程度。

金沙遺址博物館以這件文物作為代言人,給湖北人民送去祝福,是經過細緻考慮的。古蜀國先民開朗樂觀,就如同大金面具的微笑一樣,古蜀國先民也不乏嚴謹認真,就如同大金面具的威嚴一樣。這件文物戴上口罩,是在告訴我們,在特殊時期,既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又要以科學務實的態度做好防疫,出門要用口罩防護安全,我們終究會贏得勝利,總會在豔陽高照之時,看到彼此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