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生活在京津冀京津圈一帶的筒子們都知道京津走廊上的廊坊。這裡區位獨特,交通方便,40-60分鐘即可進京入衛。作為京津之間的廊坊的發展變化就是靠著一條鐵路而逐漸繁榮起來的。今天這篇稿子,我們就讓大家瞭解一下廊坊老中心城區三角地的老火車站。


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廊坊老三角地(圖片來自互聯網)

三角地對於廊坊人來說,一般只有40、50、60、70或80後才能熟知,而90後和00後恐怕對這個地方感到十分陌生。

要說三角地,還得先從鐵路進入廊坊說起。1897年6月,中國最早的複線鐵路津蘆鐵路(天津~北京的盧溝橋)建成通車,而廊坊正是津蘆鐵路的一箇中間站。正是因為鐵路的通車,廊坊開始漸漸的繁榮起來。三角地這個地方的繁榮,則是完全靠著老火車站的旅客而帶動的。咱們今天介紹的重點就是老火車站這一方面。

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上世紀80年代的廊坊老火車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劉建春 攝)

廊坊老火車站建於1895年,停用於1988年,1989年廊坊新火車站(今廊坊北站)投入使用。廊坊老火車站使用了將近一個世紀。

廊坊老火車站規模很小,跟現在的萬莊站、落垡站差不多。站內共三臺5線,一站臺為側式站臺,緊鄰天津方向的側線,為下行天津方向站臺;3道旁邊的1道是天津方向的通過線,二站臺為島式站臺,島式站臺的左側緊鄰北京方向的正線,旁邊4道則是北京方便的側線。最南端的5道則是貨運停車線,緊鄰貨運站臺。

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廊坊老火車站的天橋(圖片來自互聯網 韓寶善 攝)

要說廊坊老火車站,那唯有特色的就是那座天橋了。廊坊老火車站的天橋修建時間目前我無法考證,有說是英國人在修築鐵路時修的,也有說是在日偽時期日本修的。記得有一個土生土長的70後候先生告訴我:當年天橋南的人來天橋北買王麻子燒雞,還是天橋北的菸民到天橋南買旱菸葉,都不時的在天橋上看一看火車站。儘管目前我無法對這座天橋的修築時期進行考證,但至少可以瞭解到一些老廊坊人對這座天橋印象十分深刻。

遺憾的是,這座天橋最終因為年久失修和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原因在2002年的夏季拆除。拆除當天,廊坊下著大雨,好像天空正在為這座老車站送行。


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正在拆除的老廊坊站 張高鐵攝


土生土長的廊坊90後00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人很少

廊坊老火車站拆遷時發現的水塔旁邊的暗堡 圖片來自互聯網

廊坊老火車站還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館”,記憶中,廊坊老站的一站臺、二站臺和老站西北的水塔處有三個暗堡(一共有幾個目前我無法考證),因為京滬高鐵建設的需要,這三個暗堡其中有兩個因京滬高鐵的建設而拆除,目前僅剩下第三處有水塔附近的暗堡和水塔完整留存(現在在呈祥紫園小區10號樓附近)。

2009年年初,因京滬高鐵修建,既有京滬普速鐵路73公里處的彎道需要取直,導致廊坊老火車站的站房和一站臺被拆除。而二站臺、三站臺和周邊的建築物也因為城市的建設而被拆除,至此廊坊老火車站徹底告別了廊坊人。

為了紀念廊坊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和廊坊老火車站,2016年夏季,在廊坊安次區永華道最東側修建了一處以廊坊歷史和鐵路文化為主題的老天橋鐵路公園。該公園一開園便受到了廊坊地方媒體的廣泛關注,勾起了更多廊坊人的思念家鄉之情。

本文前三張圖均來源於互聯網,其中第一張圖無法考證作者,後兩張圖分別由劉建春、韓寶善攝,為此向上面三張圖的攝影人表示感謝!

以上僅為我對廊坊老車站了解的部分資料,如有更詳細或更準確的,歡迎大家補充或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