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紅色家風的三個側影

劉少奇紅色家風的三個側影

劉少奇家庭合影

通過劉少奇同志引導子女樹立愛國理想信念、與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鼓勵親友做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的三個典型事例,我們可以感受到劉少奇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和精神風範。

“希望你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

劉少奇同志與王光美同志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年代,相同的救國救民情懷和投身於共同的革命事業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組建了家庭。兩個人的“愛黨愛國、忠於理想”的家國情懷,自然而然地投射在對子女的價值教育和人生道路的引導上來。

1963年5月9日,劉少奇同志出訪東南亞四國,途中在雲南昆明作短暫停留,恰逢女兒平平十四歲生日即將來臨。他與王光美同志決定寫一封信,祝賀平平生日。在信中,兩人引導女兒思考了一個嚴肅的人生問題:

“我們希望你在滿十四歲以後,認真地考慮一下:你到底要做一個什麼樣的青年?”

“成為怎樣的青年?”這對父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們希望你能決心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雷鋒式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能夠真正繼續承擔起革命前輩的革命事業。”

“現在學習要認真、刻苦,熱愛勞動,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關心集體,關心國內外大事,為了人民和集體,可以有所犧牲,並且注意鍛鍊身體。將來,黨和人民需要你做什麼,你就可以做好什麼工作。當然,要這樣做是會有許多困難,要吃苦,要吃一些虧,要受委屈,甚至要犧牲的;但是,只要你真正決心獻身於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決心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真正關心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任何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雖然吃了苦,吃了虧,你反而會心情愉快,心情舒暢的。希望你認真地考慮。只要你真正決心做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永遠聽黨的話,並嚴格地要求自己、管束自己,依靠老師、同學和家裡的幫助,你一定能夠給黨和人民做出更多的工作,黨和人民一定會更喜愛你的。”

一封小小的家書,文字簡潔,卻飽含深情,折射出是一種期望子女成長為祖國棟樑的深沉父愛,更是一種引導子女樹立高尚理想信念的情懷。

“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新中國建立後,劉少奇同志先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9年,他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65年連任。按照制度規定,劉少奇同志配備了秘書工作班子。可以說,秘書們和身邊工作人員是除了王光美和子女們之外,另一群與劉少奇同志朝夕相處的“家人”,而劉少奇同志,也是把身邊工作人員視為自己的家庭成員的。在與身邊工作人員相處的過程中,劉少奇同志的紅色家風主要體現為嚴守紀律、忠貞不渝的政治品格。

劉少奇紅色家風的三個側影

1956年9月24日,劉少奇與周恩來、鄧小平等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投票選舉新的中央領導人

1956年3月,在中辦機要室工作的劉振德接到通知,調到劉少奇同志處擔任機要秘書。據他回憶,劉少奇同志毫無官架子,主動同他握手,見他有些緊張,便讓他隨意聊聊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

在聽取介紹後,劉少奇同志以黨內一些領導同志為例,鼓勵他不要因為文化程度低而氣餒,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劉少奇同志解釋說,中國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搞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知識型人才。

接著談起機要工作,劉少奇同志面色嚴肅,鄭重其事地談起了“約法三章”,就是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的三條紀律。

“第一,是要如實地向我反映情況,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凡是要經過我辦的、要請示我的事情,你們不要自作主張;對外要如實地傳達我的意見、我的話;不要以我的名義幹其他個人的、別的事情。”

“第二,保守機密。在這裡工作,有些事知道得早一點,多一點,不能搞小道消息,對誰都一樣,包括我的孩子,都一樣。”

“第三,對外聯繫、傳達我的意見,或人家打電話來,要注意態度和藹、謙虛,有禮貌,不能盛氣凌人;要埋頭苦幹,夾著尾巴做人;處理問題要及時,要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輕重緩急要安排好。”

最後,劉少奇同志還特意交代:事要分輕重緩急,急事不能當慢事辦,有急事就不要顧慮他本人的休息。

除卻“約法三章”,凡是在劉少奇同志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知道劉少奇同志定下的一條規矩:對他一律稱“同志”,而不要稱呼他的職務。為此,劉少奇同志解釋說:“在我們黨內,只有對三個人可以稱職務,一個是毛主席,一個是周總理,一個是朱總司令,因為這是多年來形成的習慣,沒有必要改,對其他人,應該一律互相稱同志。”

因此,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之間都是互稱同志,對劉少奇同志也一樣,不管是秘書、炊事員、護士等,平時都叫他少奇同志,從不叫他的職務、官銜。慢慢地,在黨內,“少奇同志”的稱呼就這樣叫開了。

劉少奇紅色家風的三個側影

劉少奇與王光美

“你們在鄉下種田吃飯,那就是我的光榮”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劉少奇同志收到了一封來自七姐劉紹懿的信。信中說,土改以後,由於政府實行減租退押政策,地主家庭的自己受到影響,失去了原有優厚的生活條件,需要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她覺得如果在過去,弟弟做了這麼大的官,自己理應跟著進京享福。可是現在不但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還要從事那些十分粗鄙的家務勞動,內心不免有很多怨氣。

讀完來信,劉少奇同志知曉了七姐的近況,也明白寫於字間的請託意思。

為此,劉少奇同志給七姐回了一封長信:

“你們不要來我這裡,因我不能養活你們。我當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們在鄉下種田吃飯,那就是我的光榮。如果我當了副主席,你們還在鄉下收租吃飯,或者不勞而獲,那才是我的恥辱。你們過去收租吃飯,已經給了我這個作你老弟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以恥辱,也給了你的子女和親戚以恥辱。你現在自己提水作飯給別人吃,那就是給了我們以光榮。你以前那些錯誤的老觀點,應完全改正過來。”

為了使七姐能儘快適應新社會,劉少奇同志向她說明了土地政策,同時提供了一些生活上的建議。劉少奇同志雖然沒有給姐姐什麼特殊照顧,可是字裡行間滿含關切之情,最終,劉少奇同志嚴於律己、不徇私情的做法,得到了姐姐的理解。

劉少奇紅色家風的三個側影

劉少奇

同很多領導同志的情況類似,在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劉少奇同志面臨著親友請託的問題,直到1959年國慶期間的一次特殊的“家庭會議”後,親友請託的問題才得到實質解決。在1959年4月的第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劉少奇同志當選為國家主席。消息傳到寧鄉,家鄉人都很高興,奔走相告,在當年的國慶假期,便有幾個親戚千里迢迢來到北京,請求劉少奇同志為他們辦事。時值假期,劉少奇同志忙完公務,便召集家人、身邊工作人員和來訪的親戚一起開會。

在會上,劉少奇同志神情嚴肅,向來訪的親友嚴正指出:你們在農村的想進城,希望我幫忙。不錯,我是國家主席,硬著頭皮給你們辦這些事,也不是辦不成。可是不行啊!我是國家主席不假,但我還是共產黨員,不能不講原則,濫用手中的權力啊!

接著,從執政黨的權責角度,劉少奇同志解釋道:共產黨員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為個人小家庭服務。我手中有點權也是真的,但這權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只能用於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我們黨處於執政地位,權力很大,責任也很大。如果我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去為個人小家庭謀私利,那麼我們很快就會失掉人民的支持,我們的政權也會得而復失的。

為此,劉少奇同志語重心長,對親友提出希望:現在生活比過去好多了,可是國家還不富裕,還有許多困難。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工作,建設好這個國家。不要以為你們是國家主席的親戚,就可以搞特殊,就可以隨隨便便,不好好工作。靠沾我的光,提高不了你的覺悟,我送你一塊懷錶,也不能代表你的勞動。正因為你們是國家主席的親戚,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更應該艱苦樸素、謙虛謹慎,更應該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志氣。你們現在已經可以吃飽、穿暖,就該好好為國家工作,要為國家爭氣。

在會議的最後,劉少奇同志要求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時刻監督自己,幫助自己不犯以權謀私、以權徇私的錯誤。

劉少奇同志的講話是嚴肅的,也是誠懇的,其中蘊含的道理,使得在座親友和工作人員,深受教育。有的親屬表示一定不給少奇同志添麻煩,分散他的精力;有的親屬表示馬上趕回原工作崗位去,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有的工作人員則表示要向少奇同志學習,嚴於律已。

從那以後,劉少奇同志的親友再也沒有向他請託,找他走過後門。


參考文獻:

1.劉少奇年譜(1898-1969)[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1996.

2.劉振德. 我為少奇當秘書[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3.吳振英、劉振德. 跟隨少奇同志十九年[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1988.

4..李穎、王剛. 劉少奇同志的家風[N]. 學習時報,2017-02-03.


網編:侯潔英

監製:方丹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