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正所谓“皇权之下无亲情”,围绕着至高权位的争夺,即使亲近如父子者也会展开自相残杀。历史上通过弑父篡位上台的帝王并不鲜见,而始作俑者正是楚穆王芈商臣。那么,芈商臣为何要弑杀其父?他篡位上台后的表现如何?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芈商臣天性阴狠、好乱乐祸

​商臣是楚成王的长子,在其父登基后不久,被册立为太子。据史书记载,商臣相貌凶恶,眼睛像胡蜂,声音似豺狼(“蜂目而豺声。”见《史记·卷四十》),带有这种面相的人,往往天性阴狠、好乱乐祸。正因如此,令尹(宰相)子上曾多次劝谏楚成王,希望他不要册立商臣为太子,以免给国家带来祸患。然而楚成王对子上的建议不屑一顾,最终还是把商臣封为太子。

平心而论,子上的说法并非事实,因为商臣在做太子的多年时间里,一直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并没有出格的言行,更没有流露出结党营私、祸害国家的志向,表现很是称职。然而楚成王的一个愚蠢举动,却成功地激怒了商臣,由此让他走上弑父篡位的“不归路”。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楚成王不喜欢太子芈商臣,总想废黜他

​原来,楚成王好内宠,晚年尤其喜欢某位年轻貌美的姬妾,渐渐地便把年老色衰的王后“晾”在一旁,对她不闻不问,由是让商臣很是为母亲鸣不平。不仅如此,楚成王因为喜欢那位姬妾,很自然地便对她所生的王子职另眼相看,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将王位传给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废黜太子商臣。

正因如此,楚成王便开始对商臣“鸡蛋里面挑骨头”,到处寻找他的把柄,想借此“名正言顺”地将他废黜、杀死。然而任凭楚成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依然找不到商臣身上哪怕是一丁点儿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易储事宜便被迫暂停下来。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国王打算换太子的秘密,不久还是传到商臣的耳中。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潘崇劝说太子芈商臣弑君自立

​商臣得知消息后惊恐万分,便赶紧去拜见老师潘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潘崇知道楚成王最疼爱妹妹江芈,大事小情都会跟她透露,所以要想探知消息是否真实,只能向她套话。考虑至此,潘崇便献上一计,要求商臣设宴招待自己的姑母,然后在宴会上故意激怒她,到时候不用商臣主动去问,后者便会在暴怒之际,把真相全部“抖搂”出来。

商臣依计而行,果然从江芈口中得知,楚成王的确是想杀掉他,然后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得知真相后,商臣悲愤至极,把父亲和王子职恨入骨髓。事后,商臣向老师讨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潘崇给了他三条建议,即让位给王子职、逃亡出国或发动政变,商臣思虑良久后,最终选择了第三条。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楚成王在太子的逼迫下自杀

​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他自杀。对于儿子的逼迫,楚成王当然不肯就范,所以他一方面跟商臣周旋,一方面暗中派人搬取援军,只需半日时间便可解除危局。为了尽量拖住商臣,楚成王表示愿意自杀,但同时又提出请求,希望临死前能再吃一次熊掌。

商臣是何等聪明之人,知道若将熊掌烧成菜,少说也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彼时国王的援军很可能便会到达。正因如此,商臣便断然拒绝父王的要求,再一次强逼着他自杀。楚成王自知无力回天,便当着儿子的面自缢而死(“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见《左传·文公元年》)。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在位13年颇有政绩

​商臣弑父后登基为王,史称楚穆王。商臣在位11年间,为重振城濮之战后衰败的国势,在国内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效。对外,楚穆王先后灭亡江、六、蓼等国,进一步控制江淮地区,攻打并迫使郑国、陈国请和,为再度北上争霸创造良机。楚穆王十二年(前614年),商臣尚未实现再度称霸的志向,便撒手人寰。楚穆王死后,太子熊侣即位,是为“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

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帝王,在位12年成就斐然,儿子是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继承其父遗志,使楚国称霸

​作为史上首位弑父篡位的君主,商臣的举动虽然属于被逼无奈,但终究有悖人伦天理,理应遭到后世的唾弃。好在商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很有一番作为,并为儿子楚庄王的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为国为民的角度来分析,也算是一位合格的君主,这也是后世史家并未对他进行口诛笔伐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