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購買口罩的“奇幻旅程”:72小時內突然買到15個

1月20日,當看到新聞中大量出現疫情的信息時,黃琳(化名)突然間覺得情況緊急。這一天,她跑到藥店裡面買了兩包一次性醫用口罩,一共二十個。

“本來我只想買一包的,結賬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要了兩包,一包5元。”她說。

但是,黃琳也沒有想到,這二十個口罩,她用了超過1個半月。儘管少出門+重複使用,3月5日之後,面對日益減少口罩數,黃琳還是開始擔憂起來,併到網上去搜尋口罩信息。

而在3月6日到3月8日的72個小時內,黃琳通過三個不同的渠道,買到了15個口罩。“我感覺到口罩的供應確實逐步充足了。”

購買口罩的5次嘗試

面對全國各地此前“缺口罩”的呼聲,黃琳一開始是“一點兒也不慌”。

“我就按照一個口罩可以使用4個小時來計算,反正出去得也少,一個一次性口罩至少用兩天。”她說。

加上她所在的廣東佛山,從2月中旬開始進行口罩預約抽籤,黃琳覺得口罩數量“能撐住”。

但是,一直到3月5日,黃琳持續參與的口罩抽籤,一次沒有中。加上不斷的使用,原本的“囤貨”也持續減少,黃琳開始嘗試購買口罩。

“我先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說N95口罩79元5個,點進去看沒有貨了。然後到淘寶搜索,發現同款口罩包運費是89元5個,趕緊下單了。”黃琳說。

但是,這一筆訂單寫著“五天內發貨”,是不是還有別的途徑購買一些口罩呢?

3月6日,黃琳開始跑到周邊的藥店去詢問,得到的回覆是“有口罩,但比較貴,也不單賣。”她遲疑了一下,感覺隨著整個中國口罩產能的上升,應該也不用那麼著急,可以再等等。

這一預感在3月7日得到證實。

當日,黃琳先打算通過京東購買口罩,京東的口罩購買程序是:下午3點在京東上預約,8點搶購。

“我3點成功預約,以為買到口罩沒問題了。結果晚上8點和朋友聊天,晚了一分鐘上去搶購,然後就顯示沒貨了。”她說,也不知道為啥要搶兩次。

不過,3月7日,黃琳在周邊散步的時候,卻發現一個藥店貼出了廣告:“口罩到貨啦 KN95 每人限購5個 無需預約 售完為止”。

一个人购买口罩的“奇幻旅程”:72小时内突然买到15个

她趕緊跑到藥店詢問:一個口罩7.5元。當購買了5個之後,黃琳轉身一看,已經有不少人聚集在藥店門口,等待著測體溫進入藥店,來購買口罩了。

3月8日早上10點多,黃琳突然收到了一個短信:口罩中籤了!她趕緊選好了購買藥店,並直奔而去,這時,藥店中已經有3個人在排隊買口罩,門口也有幾個人排隊等著測量體溫,大家都是成功中籤購買口罩的。

一个人购买口罩的“奇幻旅程”:72小时内突然买到15个

最終,黃琳以9元購買了5個一次性醫用口罩。

“我在淘寶上購買的口罩也已經發貨了。”她說,“為了買到口罩,我嘗試了5次,結果最近3天內買到了15個,其中N95的1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個,看來口罩的產量確實上來了。”

產量攀升、購買渠道拓展

黃琳的感受是對的。

3月9日,上市公司海能達在全景網互動平臺表示,鑑於全球疫情情況和防控需要,公司積極採取措施增配口罩產線並加緊原材料採購,目前設備及原材料均已就位,將於近兩日陸續投產,本月中旬即可以批量產出,預計日產量可達到20萬個。

3月8日,據新華社報道,湖南省瀏陽市已有十餘家企業通過相關部門審批,正式投產生產口罩,目前該市口罩日產量已達100萬隻。

3月7日,廣州“穗康 ”微信小程序的口罩總投放量再次提高,每一天的投放量達到300萬個左右,並增加投放醫用護理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兩個品類。

同在3月7日,格力電器在回覆投資者問題中,表示公司近期成立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口罩、測溫儀、護目鏡等緊缺防疫物資,口罩量產後日產可達百萬只。上述產品已經有產出,目前以滿足自身需求為先。

3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發現,格力的口罩預約購買,已經正式在“董明珠的店”中上線。

一个人购买口罩的“奇幻旅程”:72小时内突然买到15个

不僅僅是口罩,口罩的重點材料之一熔噴布,也有大量企業在爭相投產。

比如,中國石化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生產。3月6日,中國石化和國機恆天集團合作建設、年設計生產能力14400噸的北京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開車成功,達產後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認為“口罩自由”目前已經基本實現。

“我覺得口罩擔憂已經逐步散去了,特別是一些生產能力強的地方。之前,不少人在微信微博上說,已經能在藥店中購買到口罩了。”黃琳說。

不過,她表示,在口罩逐步擺脫緊缺之後,她發現一些人在街上,已經不再戴口罩。“我出去碰到幾個騎車的人,要不就完全沒有戴口罩,要不就把口罩拉到脖子哪裡。我看大家對疫情的恐懼感,也在逐步消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