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近期,我再次重温了一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猛然发觉:世间人皆为松子,每个人都在原生家庭/他人和自我的嫌弃中成长和抗争。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于电影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影片讲述了不受父亲宠爱的松子不断追求爱和被爱,辗转于各个男人之间历经坎坷一生最终孤苦伶仃死于他乡的故事。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松子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她因包庇偷东西的学生反被误认为是小偷而失去了工作。松子的爸爸特别疼爱重病在床妹妹久美,为讨爸爸欢心,松子做鬼脸逗爸爸笑,努力成为爸爸心目中的女儿。可松子的爸爸因为松子和妹妹说恋爱的事情而责备松子不够关心爱护妹妹。松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于电影

在与各个男人辗转分离以后,松子在和家乡的河很像的筑后川边租房子生活。从此,松子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再爱任何人。她每天只是躺着看电视/吃东西和喝酒,傍晚坐在河边流眼泪。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于电影


我看完了这部片子以后,开始思考原生家庭的对孩子命运的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述说: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一.原生家庭中缺爱的孩子成年后是不懂爱/不会爱/不理解爱的。

在缺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主要会形成三类不同的恋爱观:


1. 极度渴求爱(需要很多很多的爱才会满足)


2. 对爱极冷漠(宁愿伤害别人,也不愿自己受伤)


3. 不会表达爱(心里爱却言不由衷)

松子是属于极度渴求爱的那一类型。有人爱,她就觉得人生是有希望的,没人爱,她就像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这和从小爸爸对松子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

松子的妹妹常年卧床,爸爸可能对小女儿带有愧疚感,便在小女儿身上付出的更多,有什么东西会优先给小女儿,也会优先考虑到小女儿的心情。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自电影


电影中有两个片段:

其一是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带礼物,松子很开心地迎上去。可爸爸把公文包交给了松子后,便拿着礼物上楼找妹妹去了。

其二是爸爸责备松子对久美讲关于恋爱对象的事情,言语中处处坦露出对久美的怜惜和同情。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于电影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截图源于电影


松子希望爸爸能够多关注自己一些。她为了让爸爸开心学马戏团里的演员们扮鬼脸,她为了成为爸爸心目中的好女儿,考爸爸想让她上的学校,选爸爸想让她做的职业。可是鬼脸扮久了,爸爸不笑了,选择爸爸期望自己做的职业,爸爸依旧淡淡的。爸爸的爱并没有因为松子的努力而增加几分或减少几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松子的讨好型人格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她为了成为父亲心目中的女儿而努力着。结果,到最后,这样的努力依旧不能够获得更多父亲的爱。至始至终,父亲还是和以前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开心难过,他心心念念的都只是妹妹久美。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二.原生家庭中缺爱的孩子会逃避爱,还会从其他人身上进行爱的补偿和转移。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影片中有两次松子和弟弟的见面。第一次见面时,松子向弟弟借钱,并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第二次见面时,是松子经历了阿龙对她的拒绝以后心灰意冷回乡的时刻,松子从弟弟口中得知妹妹因疾病恶化去世了,泣不成声。这两次的见面,弟弟都保持了同样的态度——那就是希望松子别再回来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相比较弟弟强硬的态度,父亲和妹妹反倒很希望松子回家。松子离开以后,父亲的日记本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今天,松子没回家。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妹妹久美在松子离家出走的时候极力拦着松子,包括中途松子回来,妹妹都一直求姐姐别离开,直到久美病情恶化离开前也念叨着:姐姐,你回来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截图源自电影


由此可见,松子其实并不是缺爱,虽然弟弟对松子有诸多的不理解,处处嫌弃她,但在父亲的心目中,松子有着很重要的一个位置的,只是爱的攀比令她觉得自己并不受父亲的喜爱。在妹妹的心目中,姐姐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是因为父亲明显的偏爱,她只能便承受着姐姐的恨意和恼怒。

松子心里一直明白,也一直在害怕,她怕自己的苦难和仇恨一直是错误的,她不能原谅这样的家庭,就像她不能原谅原生家庭中那个贪心和嫉妒/打破别人的期待的自己一样。

在我看来,松子被辞退后被父亲责备离家出走的原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能是她觉得自己破坏了父亲对自己的期待。潜意识里,松子认为这样的自己肯定是再也不能够得到家人的原谅的了,她也没能原谅自己将家人的期待亲手打破。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为了逃避父亲的嫌弃,哪怕松子很想念家乡,也不回家。松子可能觉得,只要自己离得远远的,自己便不会遭受期待破灭后被抛弃的痛苦,以至于松子遇到弟弟,哪怕再挂念,问起爸爸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呢?生我的气吗?”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表面上,她逃避着这个家,实际上,她是在逃避自己人性的弱点——处处妥协/讨好/不安全感,但她离家以后,潜意识中无时无刻不在弥补心目中的罪恶感——她其实也像弟弟一样认为自己对不起家里。

松子不断地弥补自己对家人的愧疚,将这些讨好转移到了遇到的每一个男人身上将自己的爱付诸在自己遇到的每个男人身上,并希望得到自我的救赎,奢望着自己对他人的救赎。

抱着这样的想法,松子终归没能和某个男人组建一个温暖平凡的家,成为普通的家庭主妇,过平稳安定的生活。松子这种因愧疚感而对爱实行补偿和转移的讨好方式让我想起笑笑的故事: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高中的时候,朋友笑笑和同班同学小威谈起了恋爱。小威和笑笑常吵架。每次小威都很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笑笑要生气和自己吵架,甚至觉得笑笑很作,便常找小米吐槽笑笑的不可理喻。

笑笑见小威和自己吵架一点都不在意自己,还和小米相聊甚欢,心里难免有些吃醋。她便告诉小威自己之所以常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是因为小米,笑笑告诉小威:“你应该要和她保持距离,她有男朋友,你有女朋友,你们常常凑一起聊得那么开心,别人看到你们两个,肯定会觉得你们两个才是情侣。”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小威觉得笑笑想多了:“我们就是朋友而已。你这么闹,对大家都不好。”小威一凶笑笑,笑笑就委屈地哭了,然后就不停地道歉。小威见她这样,于心不忍,便将语气放柔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许多下一次。

紧接着,两人几乎每次都在因为小米的问题而吵架,笑笑也找小米聊过这个问题。小米便减少了和小威的联系。小威觉得很奇怪,便去质问笑笑:“是你吧!我都说了,我和她根本就没什么的,你要是不相信我,我们就分手好了。”

笑笑听到“分手”两个字立马妥协了:“那你和我保证,以后少和她接触。”小威也口头上答应了。实际上,小威和小米的关系还是如往常一样亲密。

敏感的笑笑频繁感觉到了威胁,又开始和小威提这件事情。小威便不耐烦地提出了分手,并坚决不同意复合。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笑笑舍不得分手,一直跟着小威连连道歉,说:“我以后不再这样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你说,你说了,我改。”

小威起初也安慰笑笑:“不是你的错,现在我只想好好学习,不想谈其他的了。”

笑笑很委屈:“别分手,我以后不问你们两个的事情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好不好。”

笑笑哭得撕心裂肺,在超市里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紧紧抓着小威的裤子。吃瓜群众们都好奇这是一出什么狗血言情剧。小威脸刷一红,劝笑笑别哭了,把她拉起来。

“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小威生气地甩开笑笑的手离开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校,班里的同学纷纷扒出笑笑和前男友的前尘往事:笑笑结束前一段恋情时也曾下跪求过对方别分手。

同寝室的有个同学和笑笑的关系很好,“她还站在寝室楼下的雨里哭。”我弱弱地问:“那怎么办?”她摊了摊手,“我带把伞撑着她去。”

接着,她默默地叹了口气说出了这件事情背后的隐藏事件:“她早恋,每次都分分合合的。我感觉她太缺爱了。从小,他爸开心不开心都会打她,成绩不好,打,不乖,打。反正他爸教育她就只有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打!

在感情里,笑笑敏感自卑,一旦对方提到分手,她就觉得是自己哪里不好,才会让对方嫌弃自己。这是童年父亲打骂她的映射。她从亲密关系中寻找缺失的父爱,喜欢粘着对方,可又惶恐小威抛弃自己,越是惶恐,便越是对小威步步紧逼。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在小威和小米的亲密无间中,她一点点隐忍退让,只是,爱情终归是自私的,她终于还是没忍住一次次地摊牌。她以为,或许只有这样,小威才会理解到自己的处境,或许小威会更爱自己一些,或许自己再做得好一点,小威就会回到她的身边,却不知,正是那些死缠烂打耗尽了小威对她最后的好感。

而从小缺少父爱的她渴求从男友身上得到爱来弥补这份缺失,对这个各方面还未成熟的男生来说过于沉重和压抑了。笑笑对这份爱的感觉越热烈,对男生越依赖,越穷追不舍,小威就越想逃离。

缺爱的人是彻彻底底的胆小鬼,也是自甘堕落惹人发笑的流泪小丑,是将愧疚和爱进行转移逃离现实和自我背负重压的小孩。胆小鬼们切记,一定要勇敢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尽量不将爱的威亚施加在他人身上!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三.原生家庭中自称缺爱的孩子并不全是真的缺爱,可能由不好的爱复制造成的。

就像松子的爸爸并不是不爱她,只是因为爱的方式不正确,没把一碗水端平,致使松子有了爸爸不关注我,爸爸肯定不爱我的想法。

当然,大家肯定也觉得笑笑的爸爸一定不爱笑笑,毕竟她常动手打笑笑。其实并不是的,这件事情传到了班主任耳中,班主任便找笑笑的爸爸聊了聊。之后,笑笑开朗了许多,并告诉班主任,她爸爸再也没有打过她。有些父母其实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正确罢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曾是孩子的父母在他的父母的抽打教育下乖乖长大成人了,如果长大成人后,他不跳出这种爱的方式,还是以同样的教育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一代传一代,结果终将令人唏嘘。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请回答1988》里一个令人感动的片段,在此分享给大家:

德善在家排行老二,是个爹不疼妈不爱的位置,只因自己的生日只比姐姐晚三天,家里拮据,每次德善都只能和姐姐一起过生日。德善负面情绪积累,觉得父母都不爱自己,只疼爱姐姐和弟弟。参加完奥运会回家的德善看到了一直在巷口等待她的爸爸。爸爸拿出蛋糕坐在长椅上对德善说了一段话:“我家德善真善良,祝我的德善生日快乐,爸爸妈妈对不住你,是因为不知道,对老大,要好好教导,对老二要好好关心,对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图片源于网络


爱是可以复制的,好的,坏的,都可以。你可以进行辨别,选择体谅,或是选择不谅解,都是个人的选择。

这世界上最令人难过的事情就是,做父母不需要考试。这世界上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就是,做父母不需要考试。

毕竟,考试会有标准答案,爱和人生却没有标准答案。像《何以为家》中那个男孩一样将父母告上法庭又有何不可?

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曾说过一段话:恋爱不只是两个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都是在童年学会的。如果童年幸福,那我们就非常有可能在长大后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则会更可能复制这种痛苦。


爱是可以复制的,一个人只有懂得看清爱的本质是好还是坏,再作出明确的决定,即明确自己是要借鉴还是要推翻这个爱,这从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减轻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伤害,帮助你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家庭生活。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四.要想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你得先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别人。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我的同事小空就像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一样是个老二,可她的处境比德善还要凄惨许多。从小,她妈妈就会因为一点小事打骂她,无论身边有多少人,他妈妈只要一不开心伸手就是一巴掌。她是家里的小透明,爸爸妈妈最疼爱姐姐和弟弟,从来不曾关心过她。所幸,姐姐对小空挺好的,弥补了一些爸妈的爱。

后来,小空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决心不让孩子经历自己所经历过的痛苦,再生气,她也从来不打骂孩子,若是孩子哭闹,她也要等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再好好和孩子讲道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那小空的婚姻生活怎么样呢?

小空大学毕业后为了逃离妈妈的魔爪,早早结了婚。就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老公出轨初恋。对方离婚了还带了个孩子,情况不比小空好多少。小空的老公还是坚决地提出了离婚,收拾好行李,说:“这样吧。孩子和房子归你。我什么都不要。”说完话,他就离开了,留小空一人在风里凌乱。

原来,早在大学期间,小空就因为老公的初恋而分过手。小空那个时候虽然有些受伤,但家里并不是很满意她和老公在一起,她也渐渐释怀。后来,老公回来求复合,小空对他还是有感觉的,便又在一起了。两人顺顺利利结了婚。哪知婚后,老公又因为初恋要和她离婚。小空一下子精神崩溃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再加上离婚后,小空还和公婆住在一起。离婚后,婆婆依旧不放过她,还像之前一样对她各种责骂。小空决心不再忍气吞声,和婆婆大闹了一场。

当时,小空的爸爸正处于重病期间,到处都需要钱。小空怕妈妈会责备自己,也不忍心丢下孩子。她便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不表露出来,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小空一边瞒着家里和前夫的爸妈生活着,一边去医院做心理和身体的治疗,一边和朋友一起投资赚钱。大概一年多过去了,小空的心情平复了,事业也蒸蒸日上。

那个男人又回来了。小空为了孩子,也因为父母还不知道他们离婚的事情,于是,小空同意和前夫复婚了。现在,小空计划着买套房子,只为了将来能够带着孩子说走就走,不再受到伤害。

这个世界,除了我,就是你!有些你不过是和我有着深厚的联系罢了,但远不比我珍贵!请自私点,多爱自己一点,多替自己想一点,多为自己努力一点!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五.在放下原生家庭的影响之前,一个人很难从外界或其他人那里得到幸福。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根据罗杰斯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说,在结婚之前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男男女女,要成长至独立的个人,与原生家庭做到很好的分化解离才能够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新婚成家”这个阶段更加顺利。

简单来说就是家长会不会干涉子女的决定,以及家长的干涉对子女的影响程度。如果子女的择偶婚恋观、工作、人生价值观深受原生家庭的观念影响,那么子女还未原生家庭做到很好的分化解离。

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还未完全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急于从他人的爱中得到解脱或求助于进入一段婚姻中以摆脱童年环境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或阴影,这种依附他人,渴求他人的拯救或是逃避问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因原生家庭影响受伤害的孩子们在长大以后若是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原生家庭给自己留下的伤害,放下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阴影,一点一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努力去掌控自己的人生,等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以后,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可以是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赚足够的钱/买一套房子等,主要由各人的不同的需求来决定。

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个人若是能够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原生家庭中父母亲对自己的伤害,那么,即便不选择原谅,只要也不去伤害。一个人释怀过去,展望未来的这种时刻,正是他和原生家庭实现分化解离的时刻。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在未释怀原生家庭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之前,请慎重地选择婚姻,不是说不能进入婚姻,而是谨慎。毕竟婚姻就像赌博,原生家庭就像就算那段婚姻是美好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你。

朋友宁宁的老公自从结婚后就开始创业。宁宁老公是个乐观向上的人,婆婆也对宁宁极好,基本上家里没有什么操心事,家庭还算和睦。

最近,因为疫情的影响,宁宁老公的创业之路一下子搁浅了。宁宁忧心忡忡地找我:“现在我忍不住要和他说赚钱的事情,每次都要吵架,他都说相信我行不行?可我就是相信不了啊。我忍不住要和他念叨。”

我各种劝说宁宁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她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宁宁消极悲观的心态是因为她从小有个挑剔的妈妈。而她还未出嫁前常因家里打扫的问题或其他事情被妈妈责骂,一度打电话和我说:“我受不了这个家了,再也忍不了这个妈妈了。”从这过后,没过多久,她便结婚了。

一个人若想得到救赎,不该只把希望寄托于另一半,而应该要从自己开始改变。只有这样,无论你是否处于婚姻状态,你脱离原生家庭的可能性才会变大,美好且自己能够掌控的生活才会逐步成型,幸福也随即而来。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六.无论是逃离原生家庭还是想做其他的什么事情,永远别将希望全盘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了!

东野圭吾曾写到过一句话:“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小马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吵架打架,几乎每天都处于你争我斗的状态,只要两个人凑在一起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平静的时候。小马深受伤害。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长大后,小马决心一定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绝不步父母的后尘。他和伴侣约定好:一旦两人意见不合,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要说什么,不能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有隔夜仇,不能冷暴力。再生气也不能动手打人,生气的时候不能当面指摘对方的软肋,也约定好吵架的时候就对当下的事情不能够翻旧账。就这样,两人一直过着平稳安定的生活。

我突然想起曾经有句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些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人就是因为短期无法立马做到和原生家庭分化和解离若想实现原生家庭的分化和解离,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小马学习,接受原生家庭带来负面影响,思考并借鉴,确保今后能够不给自己的婚姻/感情或孩子带来同样的伤害,与此同时,做到立己。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身上都有松子的影子,却不一定是被嫌弃的松子


呼啊认为,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的人的来说,无论先成家和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都是不对的,在立业成家之前,他们还应该要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努力立己。

这个立己就是树立独立自主的人格,从决策力/判断力/选择/目标/经济/思想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追求,所有的这些原则和追求都是从自我出发,将原生家庭的影响减少至无。

这个时候,这个人就能够从原生家庭分化和解离。另外,无论是逃离原生家庭还是想做其他的什么事情,永远别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一味无条件地相信别人,这风险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