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写的“克苏鲁神话”比洛夫克拉夫特早了一千年

从文体上来说,李贺上承李白,是古体诗(包括乐府)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古体诗最后的代表性人物。

李贺之后,便不再有专写古体诗以立名的诗人了。

诗鬼李贺,写的“克苏鲁神话”比洛夫克拉夫特早了一千年

当然,李贺的“鬼”主要还是体现在内容上。

以偏奇幻的作品为例。李贺之前的诗人,虽然想象力丰富,但还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观察并书写。比如李白“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之类,作者所想象的“我”都还只是一个闯入仙人世界的凡人。

而到李贺,自己的身份便不再是一个“人”了。“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写下这个句子的旁观者,寿命应以数千年算。“吾将斩龙足,嚼龙肉”,这杀龙吃龙的事,也非凡人,或者修仙的小学生所能做到。

最有力的证据还是那句“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更变千年”,集千年于一时,如《星际穿越》里在太空里看地球亲人都变老。这能让人感受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浩荡和沧桑,以及挤压远古至今日的漫长岁月于一瞬的恐惧。

此外,李贺还在空间上提供了一种令人惊悸的角度。他所站立的位置,海洋如在杯中、大陆上的九州如九粒烟尘。

这个角度,根本就不是“人”的视角,甚至连神仙的视角都不是。硬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环抱地球的“克苏鲁”。

诗鬼李贺,写的“克苏鲁神话”比洛夫克拉夫特早了一千年

当然,如李贺《苏小小墓》的写法——“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有夜晚的墓地、有泛出冷冷光彩的油烛、还有凄风苦雨,以及,不知哪里来的马车……

苏小小已经死去将近三百年。车里是谁?这本身就是一个凄凉至极的鬼故事了。

诗鬼李贺,写的“克苏鲁神话”比洛夫克拉夫特早了一千年

如此鬼气森森的诗句,还有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开篇便是“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前人提到汉武帝,即使心里再不认同他虚耗天下的武功征伐,也还是要尊称一句“武皇”、“孝武”、“武帝”、“汉世宗”。

但李贺似乎并不把这皇帝老子当回事儿,只称他作“茂陵刘郎秋风客”。

在李贺眼里,似乎只有他写《秋风辞》的文学才华值得肯定。

在李贺眼中,几百年了,千古一帝,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夜夜还魂闻闻桂香、看看苔藓而已。再联系后面写到的苔藓(“土花”),以及更后面的“酸风”、“波声”,他还并不是不把汉武大帝当回事儿,而是对他平视,投以悲悯。

一起被他平等视之的,还有汉武帝的铜人,他们当武帝死三百年后被拆走时,竟然留下了“泪水”,只不过这“泪水”不是一氧化二氢,而是铅。

“铅泪”。

不但对帝王,对老天爷也是。这诗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让我们仿佛看到李贺是拍拍老天的肩,说了一句“不必动情,我理解你”。

至于结尾的“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这场景中有远去的铜人,有骑陶马或纸马还魂送别铜人的刘郎。大家同在荒凉月色下送别。真的是有够诡异、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