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融媒:同心戰“疫”顯擔當


薛城融媒:同心戰“疫”顯擔當

除夕之夜,他們推開團圓的飯碗,消失在夜幕下的燈影裡;大年初一,他們告別留戀的親人,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他們是誰?他們是記者,是薛城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疫情來臨,聞令而動,奔赴戰“疫”一線,新聞現場在哪裡他們就在哪裡。

連熱線破封鎖,獨家新聞彰顯媒體力量

道路封鎖!小區封鎖!村莊封鎖!面對新冠病毒這個魔鬼,人們居家就是戰“疫”,睡覺就是貢獻。這可給新聞宣傳工作帶來了極大難題。進入不了現場,見不到人,新聞從哪裡來?

薛城融媒適應新時代傳播手段,放出“殺手鐧”--連線報道!

2月5日,朝陽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7號居民樓被封鎖。那裡的群眾害怕嗎?他們的吃喝有保障嗎?政府防控到位嗎?一時間,這裡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面對社會關注、群眾期待。融媒記者挺身而出,身穿防護服,深入小區,發揮人脈廣的優勢,輾轉幾個彎,終於聯繫上了一位被隔離管理的住戶。通過手機視頻連線的形式,住戶介紹了菜飯免費送,防疫人員很負責,他心情很平穩等生活現狀。新聞播出後,讓人們感受到隔離不隔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會恐慌。

無獨有偶,為更多傳達戰“疫”必勝的信心,融媒繼續採取記者連線的報道形式,與一位回鄉探親被封閉管理的老教授連線,從他的視角瞭解農村防疫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

還與高速路魯蘇交界執勤卡點交警連線,報道省際車流管控措施,提醒車友注意事項。

更與薛城援鄂醫生多次連線,開展連續報道,讓家鄉親人親眼看到薛城最美“逆行者”在武漢方艙醫院救治病人的場面。其中,援鄂女醫生孫中芹寫給女兒的信和援鄂日記,表達了希望女兒成為一名好醫生的期盼,展現了勇敢的獻身精神,

一次次連線,突破了封鎖,溝通了信息,感動了群眾,穩定了社會,成為戰“疫”宣傳的一大利器。

短視頻當“快遞”,新聞資訊“宅急送”

千家萬戶居家防疫,閉門謝客,規律亂了,心情煩了。薛城區融媒體中心勇擔社會責任,按照移動優先原則,製作大量短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薛城之聲》,抖音《薛城融媒》等平臺,直接發送到千萬用戶手機上,用生動的內容傳達黨和政府的關懷,宣傳防疫知識,報道戰“疫”英雄,鼓舞大家士氣。

黨員宣誓《我是黨員我先上》,大年初三,15秒的壯志豪言,瞬間傳遍了薛城人的手機,一下子讓困難中的群眾找到了主心骨,黨就在身邊,倍感溫暖,深受激勵。

戰“疫”歌曲MV《因為有你》,響徹城鄉,深情謳歌了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讓群眾瞭解外面的戰“疫”故事,共築戰“疫”長城。

《山東快書戰“疫”系列》《魯南大鼓震乾坤系列》《蓮花落說唱系列》《戲曲系列》等一系列文藝短視頻,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防疫知識,歌頌防控人物,寓教於樂,效果斐然。

多媒體傳四方,貢獻戰“疫”薛城方案

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疫”大考,薛城區融媒體中心發揮更加貼近基層、更加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綜合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微信、頭條、抖音等平臺,融合傳播、多點推送,將疫情資訊、防控措施、防疫知識、復工復產、先進人物等新聞及時傳遞給廣大基層群眾,飛入尋常百姓家。

廣播新聞《凝聚起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介紹了薛城區眾志成城共戰“疫”的經驗做法,在山東省廣播電臺《山東新聞聯播》頭條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融媒新聞《上陣父子兵,同心戰疫情》,通過在薛城老家村莊執勤的父親與在武漢方艙醫院援鄂的醫生兒子視頻連線,介紹了一對父子在不同戰場,相互關心、相互鼓勵,共戰疫情的感人故事,萬眾一心戰疫情。

電視新聞《跨界支援,飲料工廠轉產消毒液》,報道了薛城區第一個復工轉產支援湖北的企業,被省臺和新華網閃電雲採用,匯聚堅定前行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考,薛城融媒創新作為,主動擔當,疫情考驗著每一個人,記者永遠在路上。

(付正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