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啟示錄——斯大林格勒會戰教給我們的那些道理(一)

1.負責一個戰略方向的單位就該負責一個戰略方向,劈一半之後負責兩個方向的話,哪個都拿不下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被劈成了A、B兩個集團軍群,分別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然而,負責高加索方面,進展還算順利的德軍部隊被不斷抽調至斯大林格勒方向,致使他們短暫地拿下了高加索山脈的幾個山口之後再也無力前進一步。而斯大林格勒方向則繼續無休止地消耗著德軍有限的進攻力量。

“兒童才做選擇,成年人表示都要”這個道理在很多時候都是行不通的,要看看手裡的資源能支撐什麼樣的目標。專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缺點。

2.不要懷疑社會(共產)主義制度在極端條件下處理問題的優越性。在衛國戰爭令人絕望的頭半年,蘇聯紅軍損失了450萬人,有23個集團軍,200個師被德軍殲滅或重創。但同時,有53個新組建的集團軍被投入到戰場。

類比今年的抗疫,我國政府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和騷操作之後,迅速將等同於一箇中等國家全部醫療體系的力量投入戰場,廣泛動員了十多億國民禁足來悶死病毒,同樣也是一個將敵人逐步推出國土的史詩級行為。

3.不要讓隊友和部屬去幹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事情,再缺人也不行。隨著戰線拉長,兵力愈發捉襟見肘的德軍不得不把側翼和身後的陣地交給實力遠不及己的僕從國軍隊。蘇軍在德國僕從軍負責的頓河沿線側翼打開的兩個當時毫不起眼的登陸場,將在幾個月之後成為蘇軍大反攻的出發地,那時率先崩潰的,正是羅馬尼亞軍。

4.過硬的能力素質是第一戰鬥力。德軍基層官兵普遍極為專業的職業素養為他們的上級在一次次的迫不得已中頻繁拆分部隊,不斷整合隊伍提供了底氣。第六集團軍在自身遭受極大消耗,獲得的援助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先後數次通過整合自身殘破單位,組成一個又一個的戰鬥群,將攻擊的勢頭從9月一直保持到了11月中旬蘇軍反攻之前。在整體實力不斷迅速下滑的同時始終給對面的蘇軍62集團軍極大的壓力,即使戰鬥規模從恢宏的師團級縮小到慘烈的營連級甚至班組級,其兇猛進擊之勢也未曾減退。正是這些來自拆東補西,彼此互不熟悉,看似雜七雜八的大量臨時編組,在援兵似乎永不枯竭的對手手中將斯大林格勒啃下了幾乎90%。

5.性格決定成敗。統率蘇軍62集團軍的崔可夫將軍擁有極為倔強的性格和鋼鐵般的神經。在補給狀況比對面好得多的情況下仍然無法擋住腳下的城市一步步淪陷的時候,他“近乎冷酷”地將一支支部隊不斷投入前線的血肉磨坊,甚至包括在後方用來阻截逃兵的特別行動隊和集團軍指揮部的所有警衛人員,竭盡全力阻止法西斯的進攻勢頭。期間,他本人的集團軍指揮所遭到包括空襲和炮擊在內的數次打擊。但他在與上級的溝通或文電往來中從未流露過一絲消極或恐慌情緒,也從未後退一步,始終保持著冷靜頭腦和對部隊的有效指揮,將馬馬耶夫崗、街壘火炮廠、紅十月廠等幾個必將以慘烈而聞名於世的地點變成了令侵略者始終無法征服的存在。

“我們就在那片濃煙烈火最大的地方!”——崔可夫在電話中向親眼目睹了62集團軍指揮所被炸成一片火海後,趕快打來電話詢問情況的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喊道。

同樣,要求用火箭炮齊射自己指揮所的895團團長烏斯季諾夫,親自帶領10名戰士發起衝擊,把指揮所被打掉的308師古爾季耶夫師長搶出重圍的斯梅霍特沃羅夫(193師師長),在街壘工廠身陷重圍幾乎被打成光桿也沒有放棄陣地的138師長柳德尼科夫,都是這類硬漢的傑出代表。

順便說一下,此戰中大名鼎鼎的蘇軍狙擊手瓦西里·扎伊採夫在眼部受傷後從事狙擊教學工作。他的一位學員——維克托·梅德韋傑夫,最終戰果超過了他的教員,並跟隨部隊一路殺入柏林。

6.孤注一擲的時候腦子要適當降溫。德軍的全部注意力此時都在滾燙的斯大林格勒。A集團軍群奪取高加索油田的失敗,使得拿下斯大林格勒成為了第六集團軍和B集團軍群挽救“藍色”計劃全面受挫的救命稻草,儘管拿下這座城市的實際意義並不大。為了完成對斯大林格勒的攻略,第六集團軍不斷從承擔防守任務的兩翼抽調德軍以補充損失巨大的攻城部隊,從而越來越多地將自己的翼側交給實力不濟的僕從國軍隊。再加上之前側翼德軍挫敗了蘇軍的每一次旨在給62集團軍減輕防守壓力的反突擊,使得德軍理所當然地形成了“自己可以在任何條件下擊敗蘇軍進攻”的盲目樂觀心理。這就導致了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的同時,對頓河方向蘇軍越來越明顯的集結行為視而不見。隨著時間的流逝,側翼的危機變得顯而易見,已經和62集團軍打紅了眼的第六集團軍(或B集團軍群)不顧防守側翼的隊友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形勢已經岌岌可危的警告,非常心大地採取了極為有限的補救措施。後人將德軍在這一階段從上到下漠視威脅的行為稱之為“缺乏必要的人類智慧”。

無論是包括元首在內的總參謀部,還是在一線和蘇軍打得難解難分的第六集團軍,很快就會意識到斯大林格勒的血戰不過是蘇軍把他們牢牢拖在這裡耗盡力量的絞肉機,這是一個巨大的圈套,德軍的災難即將來臨。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即將迎來它的下半程。

偉大的“天王星計劃”即將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