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在建安年间的文坛上,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


年十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而我对于曹植的认识,最早来自于中学课文《七步诗》。


那一日,曹植在朝堂之上,生死关头,辗转间七步成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下子,惊艳了天下,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


特别是谢灵运的那句话:“天下才子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时隔将近二百年,本身就狂妄不羁的谢灵运,竟然还能给予曹植这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曹植在那个时代的分量,有多重!!


但是,即便曹植这么优秀,这么才华横溢,可到最后曹操依然是把天下交给了曹丕,让曹丕接手了天下。


于是我不禁疑问,曹植为什么输了?


后来我细查史料,终于有了些许明悟,总结下来,一共三点。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第一,曹植身为次子,谋位本就不该。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的继承人,本来就该是曹丕的。


因为古代的继承,遵循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要按照正常的流程,其实本就没曹植什么事,曹植也不该去生二心。


但是,凡是总有意外,意外就意外在曹植太优秀了,才华太高了,以至曹操,都乱了心神。


俗话说得好:每一个优秀的父亲,都特别溺爱和自己一样优秀的儿子。


袁绍是这样,曹操也是这样。更何况曹操也是一个顶级文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是故,当曹操看到曹植和自己一样有才华后,曹操就变了,就想着,要不我把位置传给曹植吧,他这么像我。


于是曹操有心,曹植有意,最终希望的种子,在两人心底生根了。


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曹操开始犹豫不决,曹植开始拉帮结派,而事情的发展,也特别顺利,如想象般的美好。


曹植拉拢的丁仪,丁廙二兄弟,在当时是曹操身边的红人,权倾朝野。


曹植拉拢的杨修,是前朝太尉杨彪之子,亦是身处名门望族。


于是曹植的四人帮,一度动摇了曹丕的根基。


但是,起点决定终点,选择大于努力。


曹植也正是因为错选了他们,以至自己失了民心。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第二,因为阵容,曹植被曹丕实力碾压。


上文提到,曹植的支持者有三人:丁仪,丁廙,杨修。那这三人都什么来路呢?


首先:丁仪、丁廙。


丁仪,丁廙两人是哥俩,且在当时,不算好人。


据《傅子》记载:武皇帝至明也,崔琰、徐奕,一时清贤,皆以忠信显于魏朝;丁仪间之,徐奕失位而崔琰被诛。


据《魏书》记载:时丁仪兄弟方进宠,仪与夔不合,尚书傅巽谓夔曰:“仪不相好已甚,子友毛玠,玠等仪已害之矣。子宜少下之。”夔曰:“为不义适足害其身,焉能害人?且怀奸佞之心,立于明朝,其得久乎?”


这两段话简单来说就是,丁仪、丁廙,心怀奸佞,谋害忠臣,以至人人共愤。


由此可见,曹植选择这样的队友,是多么的不智。


其次:杨修。


杨修这个人,我们都比较熟悉。鸡肋鸡肋,就是出自杨修之口,还有中学课本学的《杨修之死》,说的就是他。


杨修的父亲杨彪,曾官至太尉,乃东汉末年的名士,是故杨修的背景,也是名门望族。


而杨修本身,也是才华横溢。


据《典略》记载:“杨修,字德祖,谦恭才博,建安中,除郎中,主薄。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


是故,曹植和杨修两个高知加一块,影响力确实够份,这也是为什么曹植能动摇曹丕根基的原因,也是曹植为什么敢搏一搏天下的原因。


而且,杨修背后,代表的是贵族门阀,一般人也不敢动他。哪怕是曹操想杀杨修,最后还得咂么半天,靠梦误杀。


可是,杨修厉害是不假,论才华、能力、背景、地位,个个都属于顶尖,但有一样,却是杨修最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杨修的另一重身份,袁绍的外甥!!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这就很尴尬了,而曹操性格又多疑,可见曹植的争储之路,已经渺茫。


反观曹丕呢?曹丕的支持者都是谁呢?


据《晋书·帝纪第一》记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


从《晋书》记载可看出,曹丕当时的支持者有四人。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第一位司马懿不用介绍了吧?老谋深算,声名在外。详情可见


第二位陈群,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又任尚书。


后来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就是陈群弄得。


据《三国志·陈群传》记载:“曹丕,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第三位吴质,以才学通博,为五官将(曹丕)及诸侯所礼爱。他后来为曹丕献计,直接把曹丕凌驾于曹植的才华之上,这个后面还会提到。


第四位朱铄,为曹丕重要的智囊之一,据说性急,但声名不显,这里就不提了。下面再说说其他几位重量级人物。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陈群

第一个,崔琰。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城人,在今河北故城县。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甚有威重,而太祖亦敬惮焉。且当初司马懿出道,还是崔琰对其哥哥司马朗说:


“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


可见,司马懿在崔琰面前,都是后辈。


后来曹操官至魏王,迁崔琰为尚书。问及立太子之事,崔琰义正言辞的说:


“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而当时,曹植还是崔琰的哥哥的女婿,挂着亲家呢,崔琰都没帮。


第二个:毛玠。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在今河南封丘。魏国初建时,为尚书仆射,同崔琰复典选举。


曹操最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就是毛玠提出来的。


在《三国志·毛玠传》记载:“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后来魏国初建,太子未定,而曹植有宠,于是毛玠密谏曹操:


“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


所以,毛玠是第二个支持曹丕的重量级人物,并且在曹操的心中分量,还非常高。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第三个:邢颙。


邢颙,字子昂,河间鄚县人,在今河北任丘。他是在曹操东征柳城时出山,同田畴一起为乡导,帮助曹操打败了三郡乌丸。


后来曹操辟邢颙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


而且邢颙在《三国志》中,与上述崔琰、毛玠,共处一传,由此可见,邢颙在当时亦是名士。


后来曹植有宠,丁仪等人都说曹植好,曹操不放心,于是问邢颙,你觉得呢?


邢颙说:“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


于是曹操乃知邢颙立场,迁邢颙为太子少傅,也就是曹丕老师。


好了,人物介绍到这里,我觉得应该够用了。最后我再罗列一下人员。


曹植阵容:丁仪、丁廙、杨修。


两个奸佞,一个政审不过。


曹丕阵容:司马懿、陈群、崔琰、毛玠、邢颙、吴质。


清一色天下名士。


所以,曹丕在人员方面,实力碾压曹植。特别是那个司马懿,我心疼曹植三秒。


或许曹植,当时也明白处境,于是愤然曰:既然人员比不起,那我比才华行吧?(我替他说的,见谅。)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曹植

第三,才华再高,不如谋高。


说实话,曹植在当时夺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况且三个合作伙伴,两个都不是好鸟。


如崔琰、毛玠、徐奕等都是当世名士,而被丁仪所害。


并且当时大家对此非常愤懑,像文中何夔说:“且怀奸佞之心,立于明朝,其得久乎?


所以曹植的四人帮,不得人心,已成必然。


于是曹植,既然不能靠脸吃饭,那就靠才华。


那一天,曹操将远征,曹操的儿子们一起在路侧相送,特别是曹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以至旁边的人都惊叹不已,心想:厉害!!


当时曹操,心中亦是欢喜,心想:我儿子曹植就是有才华,恩,优秀。


而曹丕,看到此情此景,热乎的内心直接凉了半截。心想完了,风头让曹植抢了。于是怅然自失,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正如那句玩笑话: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


如今曹丕面对曹植弄文采,说实话,那是真没辙。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可正在关键时刻,智囊团的成员开始发力,曹丕只听得耳旁边一声低语:


“王将行,流涕可也。”


于是曹丕,躬身到底,嚎啕大哭,把曹操即将远征而自己内心不舍的心绪,一下子喷薄出来。


曹操及随从人员,看到曹丕如此至情,一时间触动心弦,唏嘘不已,垂泪涕泣。


而刚刚曹植,用心良苦称颂的花哨功德,直接被众人忘却到九霄云外,而且还加了一个罪名:


“植词多华,诚心不及。”


于是从此,曹丕再也不担心曹植的文采。因为文采再高,也不及那人性深处,父子之情的伟岸。


那在关键时刻献奇策,扶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于将倾的牛人是谁呢?没错,就是前文没说的吴质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吴质具体有多牛呢?


首先,吴质身为曹丕四友之一,与司马懿、陈群能同列,就足以说明吴质在当时的地位。

其次,据《质别传》中一段关于吴质的记载,也能说明吴质当时牛。


说是黄初五年,也就是曹丕继位以后。吴质邀请上将军曹真、骠骑将军曹洪、以及中领朱铄等,一起来家中做客。后来大家喝酒喝高了,吴质为了尽兴,令人表演了一出戏《说肥瘦》。


当时朱铄是小瘦子,曹真是大胖子,于是曹真,当时就急眼了,破口大骂。


而曹洪,吴质,也在相互掐架,场面一度混乱。最后朱铄出来劝架,说算了吧,大家都是图个高兴。


吴质转头朱铄:“朱铄,敢坏坐!”


前文说了,朱铄性急,听到这话,气的直接拔剑照地就砍。最后宴席不欢而散。


虽然这件事发生在曹丕继位以后,但吴质敢这么和曹真、曹洪、朱铄干架,足以说明吴质以前,估计不是善茬。


而曹植,自从在送行那次被曹丕扳回一局后,基本上就凉凉了。唯一可以显摆的才华,现在也用不上了。因为越显摆,越显得自己花言巧语,内心不诚。


于是,本来就放荡不羁的曹植,如今见大势难成,以至心中更加的苦闷和放荡。


终于在建安二十二年,乘着酒兴,撞开司马门,疾驰而去,以至曹操大怒。


十月,曹操立曹丕为太子。而曹植,则从此与太子无缘。


《三国志·曹植传》:“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故遂为定嗣。”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不过,曹植虽然各方面,都输给了曹丕,但依然不足以动摇曹操内心对曹植的喜爱。


人生得遇一知己,非常难得,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宝贝儿子。


可坏就坏在,曹植对于权术,对于政治,对于人心,实在太不懂了。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围在樊城。那一役,关羽怒斩庞德,逼降于禁,水淹樊城,勇冠三军。


在当时,局势无比关键,再弄不好,刘备关羽都打到曹操大本营了。


于是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曹仁。


可结果,这件事被一肚子坏水的曹丕得知后,立马邀请曹植喝酒,并且期间极力劝酒,以至本来就爱酒的曹植,大醉不起。


到第二天,曹操喊曹植出征,结果曹植烂醉如泥,于是大怒,悔而罢之。


这一次,曹植在曹操心中,算是彻底废了。而且再也无力,去与曹丕什么天下。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其实曹植,从最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但人生在世,总该要搏一搏,因为万一,赢了呢?


且曹植,身为庶出,靠着几个不成器的奸佞之人,硬是和一帮老谋深算,清明贤士,碰了一个旗鼓相当,甚至一度,还占为上风。我觉得,曹植已经很厉害了。


拿着一把烂牌,硬是打出了王炸的气势。


最后,我对曹植说一句:才高八斗,不负盛名。

曹植七步成诗,独占天下才子八斗,可为何让曹丕夺了天下?

本人是历史领域爱好者,后期会不断创做关于历史领域的文章,如果有觉得写的不错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