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大道至簡

《道德經》裡面有一個很奇怪的說法,叫:“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大意是說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位置,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這是老子教導我們要知道事情美好光明的一面,但能安於殘缺卑微的一面。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有句話叫“善用兵者,制人而不為人所制”,意思是真正懂兵法的人,一定不會讓別人看清楚自己的戰術,但一定清楚對方的戰術,所以往往高手出招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掩飾自己的破綻,而是展現自己的不足,但是他的破綻和不足很有可能是用來迷惑對手的,不是真正的破綻。回到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這句話,古往今來有很多人對這句話做出了很多解釋,如果非要細究老子這段話的原意,怕是永遠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們只能結合《道德經》裡面的思想主旨來把握這幾句話的含義。

為什麼知道雄強的力量卻要安守雌柔的狀態呢?這正是道家提倡的以柔克剛的道理。這就好比人的牙齒和舌頭,人一生下來就有舌頭但沒有牙齒,後來慢慢才能長出牙齒來。當人老了以後,牙齒又先脫落,而舌頭卻完好無損,到人死的時候,舌頭還在,牙齒不在了。這正說明了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從修行上來講,人越老身體、骨節就越僵硬,而要通過修行延年益壽,就要修煉自己的身心,復歸於柔軟的狀態,就如初生的嬰兒一般,相傳靜坐到真正入定的人,他的身體不能碰觸,在他入定時,如果去拉他的手,可以拉到一丈多長也不斷,就是因為他的身體已變得非常柔軟的緣故。為什麼知道什麼是明亮,卻要安於闇昧的地位呢?在這裡,白象徵著光明、善念,黑象徵著黑暗、惡念。

“知其白,守其黑”就是說相對於追求光明和善念,遠離黑暗和惡念更加重要,是修行的正道。因此,人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不應當執著於善念,而應當努力做到起心動念都沒有惡念,久而久之,當念念不惡的時候,善念自然蘊蘊增長。這與老子一貫主張的“無為”思想是一致的。為什麼知道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呢?這是老子所倡導的為人處世的原則,人人都曉得勝利是光榮的,大家都想勝利。

《道德經》中:何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年輕人出來到社會上,都想“前途無量”,“鵬程萬里”,都想光榮歸於自己。“守其辱”,光榮後面就是不光榮,有成功,一定就有失敗;有上臺,一定就有下臺;有天亮的工作,一定會有黑夜的休息。所以“知其榮,守其辱”,就是萬事要留一步。人生本來就像唱戲,登臺了眾星捧月,享盡鮮花和掌聲,下臺了仍然是平淡庸常的生活,免不了孤寂和煩惱。因此人要懂得淡泊、謙卑,安於人生中卑辱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