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跨年去哪里?我去了700公里外的克什克腾,千里冰雪一路美景


转眼元旦假期来了,早早便准备好了自驾出去跨年旅行,提前挤出了半天的时间,在岁末的最后一天中午准时出发!第一天的目的地是张北坝上。

张北坝上去过多次,而在寒冬腊月上坝还是第一次。张北坝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草原天路”,此时早已变成了“雪原天路”。从野狐岭下高速,没多远便是天路的入口。与以往不同,夏秋季节热闹非凡的天路上如今只有我们形单影只地孤独前行,前方尽是漫无边际的山丘雪野。

如今的张北县城越来越漂亮了!昨晚迎着晚霞从天路中挣脱出来,入住县城的酒店,驱寒爽口的酸汤羊肉赶走了一身的寒气,第二天一早便又精神抖擞地绕过揽胜楼,一路向北奔驰在千里雪原上。

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地界,高速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多,谨慎驾驶倒也无妨。眼前这片大地曾经是蒙古帝国的京畿重地,被称为“元上都”,忽必烈就是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而我们来自“元大都”脚下,行车至此产生了莫名的亲切感。在108年的元朝历史中,元上都和元大都始终作为元朝的二元制都城而并存,明朝驱除北元之后,元上都才逐渐被荒废了。

从桑根达来拐上省际大通道,路面上的积雪陡然消失了。这是一条似是而非的准高速,不断出现平交路口,幸好在冬季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向前走便是克什克腾旗的旗府经棚镇,而我们临近经棚左转奔向了达里诺尔方向。

达里诺尔的蒙语意为“像大海一样宽广的湖”,而到了冬天,湖水上冻结冰,变身为一望无际的大雪原。每逢岁尾年初,平坦的湖面上便会上演盛大的“达里湖冬捕”仪式。

渔猎冬捕在蒙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有名的是吉林松原的查干湖冬捕,离北京最远的冬捕在新疆阿勒泰的乌伦古湖,而离北京最近的河北沽源坝上也有冬捕活动,就在滦河源旁的天鹅湖。

达里湖冬捕同样是采用钻冰下网、马拉人拽的传统方式,每年有百万斤左右的渔获丰收。每当有大鱼出网,总会引来大家的阵阵喝彩,在草原上孤寂无聊的冬日里给牧民带来了难得的快乐。这里的华子鱼很出名,百八十元一斤的价格居然很抢手。

我们计划的行程是:北京-张北天路-达里湖-克旗-西拉沐沦大峡谷-蛤蟆坝-红山军马场-塞罕坝-围场-北京。到了达里湖,行程将半,一路非常顺利,站在达里湖面上也是一脸的轻松。不成想从湖面启程不久便陷车在路边,幸亏过路的当地皮卡用粗实的绳子将我们的车拽了出来,才得以在日落前赶到了经棚镇。

进入冬季,塞北的克旗最低气温一般都在零下20°左右,来往的宾客稀少,所以经棚镇的很多旅店都关门歇业了。好不容易觅得酒店硬件居然很不错,温暖而舒适。第二天启程时,车玻璃上的霜花令人惊艳,可以想象得出冬夜这里有多么冷了吧。


我们出得经棚镇,一路向南便是西拉沐沦河谷,冰封之下不见丝毫生机。在水草丰美的季节,西拉沐沦大峡谷需要购买门票,进入冬季同样歇业了,任由社会车辆自由进出。夏天的时候曾来过这里,那时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还未成立,也是免费的野景点。

进入西拉沐沦大峡谷,开始的路况还不错,只不过越走路越差,越走雪越厚,终于捂在了雪里动弹不得。幸好又是路过的当地车救我们于危难之间。当地大哥从人家自己的车上拿下来长把铁锨三下两下便把托底的雪清理出来,我便可以轻松地把车倒了出来。

两次遇险,我们都是手忙脚乱地挖雪,根本想不起来拍现场照片。第三次遇险是翻越一座小山,弯道很急,速度上不去,车身重,于是两次三番地打滑溜车,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还不痛不痒地吻了一下后面的吉姆尼,所幸无碍。焦头烂额之际突然想起了车上一直带着闲置了好几年都不曾派上用场的钢制防滑链,真是有备无患,轻松过了这一关。


雪地行车,除了换雪地胎,挂防滑链是最立竿见影的脱困方式。后面的路开始不断超越蹒跚而行的前车,很快来到了摄影发烧友的福地——蛤蟆坝。每逢秋季来临,这里大片频出,冬天看上去依然很是养眼。夕阳西斜,光影在雪地上不断游移,引得寒风中摄影师们连按快门。

来到乌兰布统之时,斜射的阳光已经明显变得温暖起来,给内蒙大雪原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在湛蓝而深邃的天空映衬下,呈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冬日美景,圣洁而旷远,令人过目不忘。

趁着太阳还未落山,同行的车都在急着赶路。我们经过红山军马场,跨过滦河小曲,很快来到了塞罕坝。从这里左转经棋盘山可以下到围场县城,路途近但坡度陡;右转经御道口牧场也可以到达围场县城,距离远但路况好安全,我们自然选择了后者。夜幕降临之时我们顺利下坝,安全抵达了围场县城。我是健行渐远见春光,文字图片均为原创,欢迎关注,分享给大家更多路上的故事与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