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蔡团结:预计4月上旬农民工返岗运输基本完成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等相关司局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就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运输、境外返回人员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等问题答记者问。

交通部蔡团结:预计4月上旬农民工返岗运输基本完成

记者:当前大家都很关注农民工返岗运输的问题,“点对点”的包车运输现在进展情况如何?针对分级分区精准防控我们是如何将“点对点”包车运输和这个政策实施结合起来的?

蔡团结:保障广大农民工兄弟安全便捷出行、顺利返岗,是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人力支撑,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包车运输,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最佳选择。交通运输部把农民工返岗运输摆在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精准摸排需求。组织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卫健等部门和地方政府详细了解农民工集中返岗出行需求,实施需求精准对接。

二是周密部署运输方案。实施“一车一策”,精心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精选车辆、驾驶人员、企业,配齐防疫物资、合理规划运输线路。

三是加强疫情防控。刚才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疫情防控,我们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客运场站、交通运输工具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第一,场站和工具必须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第二,高、中风险区包车严格控制实载率,控制在50%,方便大家分散就坐,减少感染机率;第三,要确保直达运行,中途严禁上下客;第四,设置留观区域,中间如遇到特殊情况第一时间送到留验站。全程要求司乘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保证运输安全;第五,保障便利出行,将农民工返岗包车纳入绿色通道保障范围,实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便利通行,并且公布了24小时的服务电话,随时解决农民工出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坚持安全底线,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确保农民工安全抵达目的地。

目前,全国已经有四川、浙江、山东、福建等27个省份推行了“点对点”的一站直达包车业务,特别是四川,今年交通运输部推广了四川省的经验“春风行动”,通过实施劳务输出地“送工上门”和劳务输入地“接工回厂”的模式,累计组织包车8万趟次左右,累计运输农民工约170万人。同时我们有序恢复省际省内的道路客运班线,提供联网售票、联程联运服务,为农民工分散化出行提供保障。我们初步预计到4月上旬,农民工返岗运输将基本完成。

记者:近期我们看到有一些农民工反映他们在乘坐“点对点”包车时,部分地区的车费报销比例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之前有关部门发文称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农民工返岗包车费用,有没有优化机制让各方实现多赢?

蔡团结:您的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农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广大农民工兄弟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同时也是农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我们既要保障农民工返岗运输安全便捷,又要保障经济舒适。关于降低农民工出行成本,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举措:

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民工返岗包车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补贴部分包车费用的方式降低农民工出行成本。同时也鼓励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有条件的用工单位主动承担包车费用。

二是将农民工返岗包车纳入绿色通道范围,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

三是指导地方采取多种方式补助农民工返岗费用。目前有用工单位直接承担包车费用的,也有用工地政府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包车费用的方式,比如浙江台州、义乌、山东平阴等地政府财政全部承担农民工包车费用,浙江、福建、山东等地用工企业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农民工返岗运输的包车费用。但因各地政府和用工单位补助标准不一,而且动态调整,所以不同地区农民工返岗运输费用负担比例也有所不同。我们提倡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工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费用分担机制,通过政府补助一点、用工企业资助一点、农民工兄弟负担一点,最大程度上降低出行成本,实现各方共赢。在此,我们呼吁各地政府和广大用工企业积极主动承担农民工返岗运输包车相关费用,让广大农民工兄弟有更多的获得感,为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经济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撑。

记者:目前国际疫情形势发展迅猛,我们看到最近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病例绝大部分来自境外,请问如何避免输入性病例通过交通工具在国内扩散?

蔡团结:疫情无国界,人间有真情。战胜疫情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正如您所说,当前部分国家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国内疫情防控增加了输入风险。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我国公民从部分境外疫情严重国家返回后的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提供更周到、更体贴、更温馨、更安全的运输服务。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外交、海关、移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及时掌握从部分疫情严重国家入境的我国公民身份信息、健康状况、经停地、目的地等信息和运输服务需求,提前制定专门运输方案。

二是分类做好返回人员的疏运保障。指导各地建立应急疏运保障车队,做好大中型客车和乘用车等运力准备;分类梳理不同规模、不同目的地旅客的转运需求,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按时保质完成疏运任务。

三是

切实加强疏运环节的疫情防控。按照高风险区防控标准,严格做好车辆消毒、通风、运输组织、人员防护和疫情宣传等工作。

四是切实加大运输安全工作力度。督促承运企业加强车辆检测维护,严防车辆带病上路;加强行驶线路规划,杜绝中途上下客,杜绝执行任务以外人员上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