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郭沫若“黄帝陵”题字的书法水准?

惊龙轩


请诸位先看看郭沫若给黄帝陵题字的图片,这样我的回答大家也好理解一些。首先请看这个黄字,横画抗肩,是这个字的主笔。因此上面的草头,下面的田字与再下面的两点,都是顺着这一横的斜势走,整个字左收右放,浑然一体,符合楷书黄字结体布局,可以说一点毛病都没有。帝是个三层相叠的结构,上面的立字,中间的秃宝盖,下面的巾,三层的重心在一条中垂线上,没一点问题,尤其是巾字的一竖,粗壮有力,类似颜体的屋漏痕,肚子向右微腆,很有味道。陵字,左耳朵与右边的部首搭配的好妥帖,体现了避让与含容。特别是下面的一捺,看似不合常规写法,但是经过笔者特别处理,造势亦很到位。在笔法上,这三个字体现了郭沫若书法的一贯风格,纵横捭阖,不守巢臼,看似秃笔,但是看起来却有味道。帝上面的点,右下角的捺都是根据字的需要临时变化,但是又都在结构的法度之中。黄帝两字的其他笔画也都具有汪洋恣肆,随意为之的风格。郭字既有法度,又破法度。有法度是说他体现了楷书中汉字的结字原则,贯彻得相当到位。破法度是他在用笔上随意挥洒,粗细使转,起笔落笔都是自己的风格,根本不受限制。今人写字也讲破体,讲创新,可是却一概无视汉字的结体要求,心中无法,笔下更是随心所欲。字整体布局根本就是狗屎一堆,不敢睹目。至于用笔则差的更远,根本就不能用标准去衡量。在他们看来写字压根就没有法则限制,境由心造,任我所为。因此在他们所谓的创造找不到法度的影子,古人几千年创造的汉字规矩在他们的笔下已经荡然无存。这些人一贯贬低楷书,推崇行草书,可是请认真看看郭沫若的行草书,再看看自己那狗爬字,就知道各家到底有几斤几两了。



东望长安1


康生一句“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让人往往以为郭沫若的字很差,其实并非如此。

康生的话有很多自夸的成分,从旧社会走出来的文化人,自小接受毛笔训练,他们的书法当然不会差到哪儿去。郭沫若也是如此。

“黄帝陵”三个字,与他题写的“中国银行”风格又有所不同,“中国银行”更轻松,“黄帝陵”则融入了一些碑学笔法,显得更为厚重,这与黄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非常契合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下面大家欣赏同为文化先锋的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


千年兰亭


作为我国20世纪杰出的“碑学”书法代表,郭沫若虽然没有入围10大书法家,根本原因是,同样以碑学书法闻名的康有为(1858年——1927年)先生有幸入选,鉴于每种书体只选取一人的原则,因此,郭沫若被排除在外。但“现代文学六大家”的评选并没有遗忘他。

毫不夸张地说,郭沫若是上世纪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牌匾王”,经他之手题写的牌匾数不胜数,从质量来看,都属于上乘,直到现在,这些牌匾依然悬挂在这些著名场所,供人瞻仰,并深受大众喜爱。

从故宫博物院、中国书店、庆云堂、荣宝斋、中国银行,再到内联升、和尚纪念碑、太湖佳绝处、华佗纪念馆、武侯祠、沈阳故宫,等等,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名胜场所或百年老店。

当然,1958年5月由郭沫若题写,于1963年镌刻在石碑上并矗立于黄帝陵大门前祭亭中央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同样是郭沫若先生的一大代表作。

从整体来看,“黄帝陵”这三个字用笔老辣,大气磅礴,摇曳生姿,既有魏碑书体的凝重、浑厚和严谨,又有行楷书体的洒脱、灵动和奔放,把郭沫若的碑学功底和诗人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一贯的“郭体”书写风格。

在书法素养上,郭沫若是善于融会贯通和博采众长的智者,他首先从唐楷里(主要为颜体和柳体)吸收营养,打好书法的根基,然后又逆流而上,一步步追寻书法的根源。

在追逐到汉隶和魏碑时,他停下来,以极大热情开始对这些书体进行拆解和消化,最终打通了通往书法庙堂之气的大门,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法糅合出朴拙、厚重、庄严的特征。

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一书法美学里止步不前,他的探索精神让他发现了打散和融合的乐趣。他打散了汉隶魏碑的静,融合了行书和草书的动,把静态书法跟动态书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动中有静,开合有度,刚柔并济的书写形态,最终完成了对“郭体”的塑造,成为一代典范。

他的许多题字,就是对“郭体”的完美诠释。

实际上,当年题写“黄帝陵”三字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作为炎黄子孙最重要的一个遗存,黄帝陵超过了5000年历史,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历朝历代都有文豪和名流给此处题过字。到近代,黄帝陵使用的是蒋中正的题字。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当然要使用能展现新中国风貌的题字。

1958年春季,黄陵县人民委员会托人找到毛主席,请求毛主席为黄帝陵题字,然而,毛主席因为在抗战时期曾为黄帝陵撰写过《祭黄帝陵文》一文,又由于郭沫若此时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文豪,书法盛名十分响亮,因此,毛主席就拒绝了这个请求,处于让贤的考虑,就推荐郭沫若来写。


鸿鹄迎罡


郭沫若是现当代为数不多的书法大家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他的为人连同书法都被人所诟病。

历史上,每一种书法风格,都会有后来者创造出与之相对的新风格,又有后来者加以中和,变成与前二者兼容的另一种风格。如初唐的褚遂良,中唐的欧阳询,晚唐的柳公权。学习前人而不蹈前人格辙,是艺术变化的原则和规律。

徐渭学米芾,郭沫若学徐渭,郭沫若的书法是米芾和徐渭风格的中和。

书法的取法方向是学成与否的关键。在人人都知道二王,都知道赵孟頫,都书宗魏晋,如过江之鲫,拥挤不堪的书学赛道上,没几个人知道徐谓是谁。但学者就是学者,有着与世俗不同的眼光。在书学上,郭沫若学徐渭,成功的实观弯道超车。

比较这三个人的作品,就能看懂郭沫若。

(米芾《紫金研帖》)

(徐渭《咏月诗轴》)

(郭沫若《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堂》)

(郭沫若“黄帝陵”题署)

米芾的斩截刚断,狠实劲利,沉着痛快,徐渭的苍劲奔放,逸气纵横,点画奇异,郭沫若取二者之中,笔意爽朗,笔势劲挺,气骨雄强,点画变化多姿,耐人寻味。尤以大字题匾榜书,更是独步一时,至今能与其齐肩并肘者鲜见。

‘’黄帝陵‘’三字,无一直笔而没有枝蔓软缓之态,笔画粗细对比强烈反显得协调,字势挺拔昂扬,气场强大。为郭沫若大字榜书的代表作之一。

近年来一种指斥郭沫若为人的风潮泛起,连同书艺,一同贬斥。评价其书法大可不必与人品相联系,就事论事比较公允。

人们吃果子,果子够好吃就行了,追究种果子的人,人品如何,其实没啥意义。

井底之见,欢迎批评兼讨论!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快乐书法营


郭沫若整幅的书法有艺术水平,有文人气息,但是少字作品水平更高,是创作型选手吧!比如中国银行,比如这个黄帝陵。


气韵生动,有出处有创新,碑意十足,神采奕奕。其中黄字相对力道不足,神采较差。帝陵很出彩,帝的一竖尤为出彩,收笔也潇洒。水平是有的。

康生曾说过其脚指头夹棍都比郭沫若写的好,有些太自信了。

严格来说康生的大草不一定写得过郭沫若,而章草是比郭沫若写的好。康生的这幅草书笔尖都没提起来,倒像是木棍写的。朋友们什么意见呢?


扬州睿强文化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陵县,黄帝是三皇五帝之一,其陵寝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非常。

黄帝陵中有很多文人墨客的题字,其中就包括蒋 中正的题字。

现在的题字是是由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1963年修复黄帝陵的祭亭是,将郭沫若的题字刻在了石碑上,树立于黄帝陵前。如下图:


书法最终还是一个关乎文化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很难通过几个字来判断,要综合作者的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技法水平来评价。

郭沫若的整体书法的水平我觉得还是很高的,这三个字相对于他的其它的书法作品明显对了几分的厚重感,少了飘逸的感觉。

书法家所书写的内容会对他的字体风格有一定的影响的,同样一个人写李白的诗和写杜甫的诗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书法被称为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黄帝陵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就不用多说了,里面陈列着太多历来重要人物的题字。从民国以来,孙中山和蒋中正均有题字作品保留下来。蒋中正题写的“黄帝陵”手迹得以保存,殊为难得。重写题写“黄帝陵”是因为陈嘉庚先生1955年写给毛主席的一封建议保护黄帝陵的信,引起了主席和总理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委托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个大字寄黄陵县政府刻碑,即现在祭亭内的石碑。

大家都知道,郭沫若先生堪为文化界泰斗级人物,于文学、戏剧、考古、历史等诸方面都有相当造诣。相对来说,书法并非郭沫若先生所长,用功也不深,但是其行草书法仍很有个人风格,洒脱飘逸,颇有些功力。基于郭沫若先生当时在文化界的影响力,主席委托他重新题写“黄帝陵”应该也是经过了慎重思考的。

客观地说,郭沫若先生虽然也擅长写行草书法,但是题字作品与主席大气磅礴、潇洒俊逸的草书无法相提并论。他的一些经典题字,如“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银行”等,都不是擅长的行草字体,而是采用行楷书写。我们看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同样是采用行楷书写,用笔灵动,结体紧致,很有法度。看得出来,郭沫若先生对题写这几个字颇为看重,下笔自然也思虑再三,颇为考究。大概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这几个字略显拘谨,少了些力度和气势。

黄帝陵在1956年进行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本来黄陵县政府上呈报告,希望由毛泽东主席为黄帝陵墓冢祭祀亭内换碑题词。不知何故,主席虽然亲自书写了祭文,题写“黄帝陵”三个字却交由郭沫若先生完成了。是因为蒋中正曾题写了“黄帝陵”,主席不屑与其相提并论吗?我们不得而知。

不管是蒋中正端庄沉稳的魏碑书风也好,还是郭沫若先生灵动俊朗的行楷书法也罢,这么重要的地方,没有机会看到潇洒大气的“毛体”题字,终归是一种遗憾。


惊龙轩


作为一个书法外行,对书法艺术的细节无法过多评点,但看了很多书法作品,以及对艺术史有所了解,还是可以从观者的角度评其一二。

不仅“黄帝陵”,郭沫若还留下了“故宫博物院”,“中国银行”,“中国书店”等题匾,在现今中国存在的题字中,确属第一等。字的力度与劲道,都让这些牌匾名号增辉。



而看郭沫若的长书法作品,也都是有力道之美,可能与他深谙甲骨学,对汉语文化有深厚理解有关。

为何郭沫若的书法,包括他的文学艺术造诣,在如今被“贬低”到如此境地,与近些年对郭沫若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因人废书”,一刀切式的评论,这是我们社会习惯的二元思维方式,非此即彼,好就好到家,坏就一无是处。对郭沫若其人及其艺术的评价就是这种二元思维。

郭沫若的生活作风,特别是后期的媚骨,确实存在。但近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的档案资料很多还无法查看,对郭沫若的了解也只是片面,他的细节还无法看到,何况人性的复杂性。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问题,艺术价值高低与创作者人品人格有多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其人品性如何会影响到创作的艺术品的品性,但品性又是很复杂的事情,除了极少数品性高洁之外,大部分人的品性也都是各种因素掺和而成。

具体到郭沫若,他的书法作品在现当代名家里属于一流,他的品性确有媚骨。


老李有刀



人文景观题字,我认为并不在艺术性是否有多高,关键在于能够和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格调一致。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难。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名人名家题字时并不是随便选一个名人或书法家就可以的,甚至也有非常厉害的书法家的题字因书风的不同,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合和环境。



从所附图片看,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还是能够和景观环境融合在一起的。

三个字点画处理也许和我们传统的书法所表现出的点画的总体印象并不一样。甚至起笔收笔都模糊,甚至点画反用,如“黄”字的最后一点。长横的处理在用笔上似乎不是中锋,因为轮廓线下光滑,上边有锯齿状的轮廓线。似乎很有些意境。
还有“帝”字的部首的线条,明显不合常规。包括“帝”字的最后一笔的竖画。但线条的形与质感却是与周围的环境相一致的。特别是气韵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所附图片从各角度欣赏一下,看是否如此。


近来从媒体上读到对郭沫若的不同声音。如果就事论事,看这件题字书法,还是非常有水平的,点画线条有新意,通篇看非常大气,甚至可以说经典。并且是能够传达【黄帝陵】这三个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信息的,没有那种不得体的感觉。









翰墨书道


书法最终还是一个关乎文化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很难通过几个字来判断,要综合作者的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技法水平来评价。郭沫若的整体书法的水平我觉得还是很高的,这三个字相对于他的其它的书法作品明显对了几分的厚重感,少了飘逸的感觉。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陵县,黄帝是三皇五帝之一,其陵寝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非常。黄帝陵中有很多文人墨客的题字,现在的题字是是由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1963年修复黄帝陵的祭亭是,将郭沫若的题字刻在了石碑上,树立于黄帝陵前。我们看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同样是采用行楷书写,用笔灵动,结体紧致,很有法度。看得出来,郭沫若先生对题写这几个字颇为看重,下笔自然也思虑再三,颇为考究。关于郭沫若的书法,当然懂行的人都是一致好评,田蕴章老师在他的讲座里也专门谈到了郭沫若其人和他的书法,当然也是赞扬他的书法水平以及对他的各方面成就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郭沫若的整体书法的水平我觉得还是很高的,这三个字相对于他的其它的书法作品明显多了几分的厚重感,少了飘逸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