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杀了曹昂和典韦,为何还能得到曹操的重视和尊重?

草莓奶昔ru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张鲁降曹的故事,好有一比啊。

我在写作《史上男女那些事儿---张绣的婶婶》就说过,张绣因为曹操纳了其婶婶感觉受了侮辱,于是反叛。其原因绝非这么简单,在这里再详细说说 。

01

张鲁降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10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但张鲁弟弟张卫不听,率领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张鲁闻讯就想磕头投降。张鲁的功曹阎圃献计说:“如今您被迫谒见,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到朴胡去抵抗一阵,然后再向他献礼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曹公的重用。”

张鲁于是率军前往巴中。临行前左右的人想将仓库里面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说:“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只是曹公尚不知晓。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国家所有,不能毁坏。”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

曹操到达南郑后,对张鲁的行为大加赞赏。知道张鲁早有归顺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问。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曹操以客礼相待,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一万户。

曹操将张鲁和他的家属带回邺城,封他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宇娶了张鲁的女儿为妻,以示亲近。

02

张绣降而反叛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军阀、军事家,汉末群雄之一。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说为曹丕逼死),谥定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到达淯水。张绣想投降,就派贾诩前去致意。曹操就想留下贾诩。贾诩对曹操说:“当年劝说李傕郭祀进攻长安,杀死王允,那是不得已的事,但让世人诟病,现在张绣对我是言听计从,不好离他而去。”

贾诩是天下第一“毒士”,绝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张绣成不了大事,也清楚曹操雄才伟略。但张绣不发一枪一箭就率军投降,曹操很轻视他,没有啥封赏。又见曹操谋士众多,自己恐怕一时也混不出头来。

回来之后,就动了心思。恰巧曹操纳娶了张绣的婶婶,贾诩趁机献计张绣反叛。曹操措手不及,仓皇逃窜。结果,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建民,勇士典韦全部战死,张绣的婶婶邹氏也死在混乱之中。

以后曹操多次征讨张绣,互有胜负,一时不能彻底解决张绣的问题。这是贾诩在讨价还价,其目的就是想让张绣卖个好价钱。

03

张绣降曹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准备进攻许都。于是派遣使者想联合张绣和刘表夹击曹操。袁绍也知道贾诩是个很角色,还专门给他去信示好。张绣准备答应,可在一旁的贾诩先开口啦,说“回去告诉你家主公,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

贾诩对张绣说:“袁绍不能容人,而曹操却有三大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当曹操与袁绍官渡决战的关键时刻,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

张绣接受了贾诩的建议,率众投降。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并且张绣还协助曹操参加了对袁绍的决战。

就在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的初期,徐州的刘备反叛了,曹操当机立断,亲自率兵东击刘备,解除后患。

从刘备与张绣的一叛一降,就能体会曹操的心境。由此也看出贾诩的老辣之处。

选择这个时机,投降曹操,的确是给张绣讨要了一个好价钱。

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十分亲密。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并为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跟对待张鲁的投降一样,是如法炮制。

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握着他的手说:“使我的信誉扬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还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

之后,张绣,贾诩跟随曹操北征南战,混的相当不错。


豹眼看历史


公元197年,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他不但丢失了新得的宛城,还葬送了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及大将典韦。后来,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再一次归顺了曹操,不但没有受到曹操的追究,还被委以重任,得到了曹操的尊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张绣降而复叛是有原因的。

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自知不敌,便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归顺了曹操。可是,曹操不安分,老毛病犯了,惦记上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气不过,于是降而复叛。他先派出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再在夜间偷袭曹营,想要将曹操拿下,一雪被羞辱之仇。

张绣降而复叛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还是曹操自身的,张绣也是一个受害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操想要收买张绣部将胡车儿为己用,想要分化瓦解张绣,这让张绣很气愤。他这才奋起反击。《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

操纳张济之妻,绣恨之;又以金与绣骁将胡车儿,绣闻而疑惧,袭击操军,杀操长子昂。

这次张绣反叛,错在曹操。曹操先霸占张绣的婶娘,使张绣忍无可忍,这才铤而走险,反叛的。曹操自知理亏,在张绣第二次归顺时,曹操没有对上一次张绣的偷袭提一句,也没有翻旧账,埋怨张绣杀了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及爱将典韦。

其二,张绣是在曹操官渡之战前夕归顺的,属于雪中送炭。

公元199年,张绣第二次归顺曹操,是曹操最艰难的时候,即官渡之战前夕。这时候,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来袭,曹操处于弱势,失败概率很大。在袁绍和曹操两人之间选择一个,如果按照张绣的本意,他就选择袁绍而来。因为此时的袁绍兵强马壮,雄踞北方四州,讨伐曹操如牛刀杀鸡。而大谋士贾诩,却力劝张绣再次归顺曹操。

因为贾诩早已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迟早会败在雄才大略的曹操手里。这时,张绣还在犹豫,因为他曾经降而复叛曹操,怕曹操不会接纳他。贾诩又一次告诉张绣,认为曹操不会计较的,是会善待张绣的。张绣这才下定决心,归顺曹操。张绣归顺曹操后,确实受到了曹操的隆重接待,被封为扬武将军。

官渡之战时,曹操处于弱势,如果不是张绣的加入,曹操还可能一败涂地。公元200年,张绣在官渡之战中立有大功,升任破羌将军。后来,张绣的食邑涨到2000户,是当时曹操手下将领中食邑最多的。

其三,张绣和曹操已经结为儿女亲家,以前的仇恨自然烟消云散。

张绣第二次归顺曹操后,曹操对张绣非常器重,还与他结成了儿女亲家。曹操在一次宴会上,他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成为了一家人。曹操通过此举,彻底收服张绣的心,使他不再怀疑曹操会算后账,会死心塌地为曹操卖命打战。《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

你想,如果你刚刚投奔新老板,而且还是曾经有过不愉快的老板,而这个老板不但没有追究之前的错事,还非常器重你,主动和你结成儿女亲家。这换做谁的,都会被感动,为其征战一生,死而无憾的。

能和老板结成儿女亲家,这是很多打工仔的愿望,他们想要一步登天,只有和老板有了姻亲关系,才可能飞黄腾达,由丑小鸭变成凤凰。大胆猜想,在曹操和张绣说出结成儿女亲家这件事的时候,张绣心里的大石头才真正落地,认为曹操不会再为难自己,重用自己。

总结:张绣本来归顺曹操,你好我好大家好,万事大吉。可是中途出了意外,由于曹操霸占了张绣婶娘,他还想收买胡车儿为己用,这触碰了张绣的底线。最后,张绣降而复叛,导致曹操损失惨重,损失了长子、侄儿,还有大将典韦,这责任在与曹操,不在于张绣。

因此,在张绣第二次归顺,即官渡之战前夕归顺时,曹操非但没有埋怨,怨恨,还给予了很大的尊重。曹操为了拉拢张绣,为其卖命,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结成了秦晋之好。


魁哥说历史


张绣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后来他投降曹操,曹操不仅没有拒绝,也没有报复,反而还与张绣结为亲家,授予他“扬武将军”。面对杀子之仇人,曹操为什么还没沉得住气,为什么还能大度待之呢?

第一,张绣的叛变,事出有因

张绣杀曹昂/典韦的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在众军阀中,张绣实力是比较弱的,因此他没怎么抵抗,就举旗投降了。然而,曹操在得意忘形之下,干了一件极不公道的事:他把张绣的婶娘给抢了当小妾。不仅如此,曹操还极力拉拢张绣的爱将胡车儿,送给他大量财物,让张绣有被挖墙脚的感觉。

一怒之下,张绣降而复叛,突然引兵攻打曹操。曹操根本没有防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在这次突袭中,曹操夺路而逃,被流矢所伤,所幸并非致命伤。他的长子曹昂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交战中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曹操的爱将、校尉典韦。

这次张绣的叛乱,可以说是曹操咎由自取。人家刚投降,你就要霸占人家的婶娘,哪里有一丁点的尊重呢?因此,张绣是出于激愤之情而叛反,曹操自然心知肚明,这件事,很大责任在曹操身上。

第二,张绣第二次归顺曹操,是为曹操雪中送炭

后来,张绣又归顺曹操,而且是主动归顺的。

这就奇怪了。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仇怨如此之深,他怎么会去归顺曹操呢?

我还要交待一下历史背景:当时曹操与袁绍的战术已是一触即发,袁绍兵强马壮,而曹操的兵则处于绝对劣势。当时袁绍认为张绣与曹操有仇,可以拉拢利用,遂派人前去游说张绣。对于袁绍的拉拢,张绣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想答应了。但是这时,张绣麾下的智囊贾诩却认为:不应该投靠袁绍,而应该投靠曹操。

张绣一听,贾诩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且不说他与曹操有杀子之仇,就单从形势上看,袁强曹弱,也不应该投靠曹操啊。

然而,贾诩却指出,应该投靠曹操的三个理由: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可谓是名正言顺;第二,袁绍强而曹操弱,这时若投靠袁绍,袁绍也不会重视;但投靠曹操就不一样了,是雪中送炭,曹操既增加了兵力,又少了一大隐患,他怎么会拒绝呢?这时归顺曹操,正好可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三,曹操有霸王之志,为了赢得天下人之心,他肯定会抛弃个人的恩怨以彰显自己的德行。

贾诩的分析,可以说是惊人之论,但又非常合情合理。因此,张绣在官渡之战前夕,选择曹操一方,这使得曹操多了一份胜利的筹码。对此,曹操怎么可能拒绝呢?

第三,在利益面前,曹操把个人感情放在一边

对于一个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曹操不可能不怨恨。曹操并不是佛祖或耶稣,从来没有以德报怨的想法。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考虑的是权衡利弊。

首先,袁绍已经向张绣抛出绣球了,曹操只要拒绝,张绣肯定会倒向袁绍。倘若如此,曹操将腹背受敌,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对张绣前来归顺,他不能拒绝。

其次,既然接受张绣的归顺,不愿内心愿不愿意,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不能说张绣来归降你,你反而把他抓起来杀掉以复失子之仇。倘若曹操乘机把张绣杀了,那么试问以后谁还敢来投降呢?因此,张绣到来时,曹操还是假惺惺地握住他的手,拉着他一起就入座欢宴。

其三,善待张绣,可以捞得虚怀若谷的美名。倘若曹操连杀子仇人都可以接纳,还有什么人他不能接纳的呢?这种气量若千顷之波,怎么能不把天下英雄招揽过来呢?因此,曹操不仅隆重欢迎张绣,还授予他“扬武将军”,约为亲家,张绣的女儿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均。

曹操的做法,是相当明智的。他为什么能够招揽那么多良将谋臣,就是与这种胸襟有关系。


君山话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曹操的一个最好的宣传。

大家都知道,袁绍和袁术兄弟本来是全国最强的军阀。

兄弟两人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国内没有一个军阀是他们对手。

两人却互相拆台,甚至互相开战。

最终袁术先被击败,吐血而死,袁绍稍后也被打垮,忧愁而死。

袁家兄弟互相斗争,对于袁绍、袁术的声誉有着很大的影响。

袁绍本来学着祖先礼贤下士,招揽人才,收获丰富。

客观来说,袁绍麾下文臣武将还是很多的。

然而,兄弟相残后,投靠袁绍的人才就迅速减少。

很多人都是说同一句话:袁绍连亲弟弟都不容,还能容我们吗?

曹操也是同一个道理!

张绣实力很弱,只盘踞一个宛城(河南省南阳市),继承了叔叔张济的部分军队而已。

严格来说,张绣只是刘表的一个藩属,类似于后来的刘备。

之前张绣投降,也是认为自己实力很弱,不能和曹操对抗。

然而,曹操管不住小弟弟,竟然睡了张济的寡妇。

张绣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对张家的公开侮辱。

况且,曹操这样对张济的遗孀,说明对张绣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样投靠曹操,张绣不会被善待,甚至可能有杀身大祸。

所以,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计策,突然袭击。

曹操措手不及,据说是从被窝里面仓促逃走的。

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被乱军斩成肉酱,猛将典韦战死,曹操骑着儿子的马才侥幸逃走。

张绣没有对抗曹操的实力,最后还是投降。

奇怪的是,曹操没有报复,却接纳了他。

甚至,曹操儿子曹均还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结了亲家。

为什么儿子被杀,爱将被杀,曹操还这么做?

这是曹操招贤纳士的最好宣传!

试问,连杀死我儿子的人,我都愿意善待,何谈其他人。

所以,大量人才投靠曹操,这也是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不过,你要认为张绣过得很好,就错了。

以张绣的聪明,当然知道曹操只是演戏,他是很惊恐的。

曹昂是刘夫人的儿子,但由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养大。丁夫人和曹昂关系很好,形同亲生。

得知曹昂事后,丁夫人极为悲痛。

丁夫人当面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

丁夫人怒而回老家隐居,不见任何人。

曹操恋着旧情,曾亲自回故乡,抚摸丁夫人的背说“夫人,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丁夫人默不作声。

曹操没有办法,只得离开。出门前,曹操再问:“跟我回去,行不行?”

丁夫人依旧默不作声,二人夫妻关系从此断绝。

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如果曹昂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一说张绣是病死,另一说他则是自杀。

而《魏略》记载:曹丕因兄长曹昂惨死,对张绣不满,多次怒目而视:“你杀了我的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见我们曹家人呢?”

张绣明白曹丕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继承人,心不自安,随即自杀。

张绣死后,这事并没有结束。

张绣的儿子张泉袭爵,封长乐卫尉。

可是后来却卷进了魏讽的谋反事件,被视为同党诛杀。

而魏讽谋反事件,其实是曹丕开展政治大清洗,削弱反曹势力和文官集团力量,包括所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连坐死者数千人。

张泉因此丧命,很有可能是秋后算账,曹丕比曹操要狠毒的多。


萨沙


一提到曹操我们总能把“好人妻”这个标签贴他脸上,但我们要清楚一点,曹操好人心除了没个正常男人的好色新作祟外,更多层面是因为他要拉拢这位人妻背后的宗族势力。所以我们也能发现曹操并不是对所有人妻都是照单全收的,比如刘备的小老婆蔡夫人他就不敢动。而对于张绣的嫂子邹氏,曹操也不是强行将其霸占,而是二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虽然当事人觉得这么做没什么问题,可小叔子张绣不乐意了。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造反,而他造反的缘由也不单单因为是嫂子成了他的主母。除此之外,曹操对张绣的旧将们皆尽封赏,张绣虽已降,但他总觉得自己始终不被信任,见见的,曹操也看出了张绣的不满,就决定先将其杀死,谁知消息被泄露,张绣率先造反,曹昂、典韦等人为了保护曹操全都战死。

在解气之后,张绣暂时逃往了刘表那里,可刘表只想守着荆襄的一亩三分地当土大王,并没有雄踞天下之心。贾诩告诉张绣,就刘表这德性,在这个乱世当中迟早要完,而咱们的仇家曹操正属于上升期,又是用人之际,将军你这么有能力,不如再次投奔曹操呢。

张绣一听这话,吓得当场差点尿裤子,张绣说文和你是要整死我啊,我砍了他的宝贝儿子,他能放过我吗,我不如去投袁绍呢。贾诩说将军此言差矣,袁绍再厉害,他的个人水平也很有限,你想啊当年刘协被绑,众人都觉得这皇帝没用,只有曹操积极去救驾,后来刘协在曹操手里,居然有号令诸侯的功效,这份眼见不是别人能比的。再说了,曹操若杀将军,是理所应当,若不杀将军,定会得到天下人的赞扬。凭这点,曹操也不会杀将军。

所以张绣就过去投降,曹操真的没杀他。而曹操没杀他的原因,就是贾诩心里想的那样。张绣也很争气,用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一点没让曹操失望。

所以,曹操是个非常顾及员工感受的人,而对于自己而言,就算这个人是杀子仇人,也能为了大局不计前嫌。但对于宗室的颜面,曹操也能很好的考虑到,比如夏侯惇被高顺军射瞎一只眼睛,独目的夏侯因为这件事情烦躁了一辈子。等到高顺被擒时,曹操自然只是礼貌性的招降他一下,高顺也知道夏侯惇的怨气,也就慷慨赴死了。就算高顺想降,曹操也会考虑夏侯惇的面子,在后来制造什么事情也会砍了高顺。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了。


高顺投错了主。


逻辑文史游


我是生活问道。

说到与曹操为敌后又归降曹操的,绝不止张秀一个。但是可以把归降演绎的这么艺术的,除了张秀没有第二人选。

简单一句话:张秀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人。




正确的方式:做敌人,就要打出价值

张济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攻打穰城时战死,由张秀接管了他的部队。虽然叔叔张济是被刘表所杀,但感恩于刘表的爱才,张秀依旧选择依附于刘表,帮他驻守穰城。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第一次攻打刘表,首先面对的就是张秀。张秀的谋士贾诩劝说归降曹操,得到了张秀的同意。

但是由于曹操行为不检点,宠幸了张秀的婶婶,并暗中想要收买张秀大将胡车儿,继而除掉张秀。结果张秀在贾诩的谋划下先发制人,打败曹操,并且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有古之恶来之称的大将典韦。

这次的降而又反,不但重创了曹操势力,让曹操南下的计划受挫,同时高调展示了张秀和贾诩的能力。

一年后,也就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再一次攻打张秀。

此时的张秀由于和曹操结怨,又一次依附于刘表麾下。但是张秀和刘表的联军仍旧败于曹操手下。

由于袁绍袭击许都,曹操被迫退兵回援。张绣和刘表不听贾诩的劝说追击曹操,结果大败而回。

大败而回的张刘联军正在为失利而懊恼的时候,却被贾诩力主再一次追击曹军。刘表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张秀独自追击曹军后卫部队,果然大获全胜。

这一次反败为胜对日后张秀能再次归降曹操至关重要。

  • 张秀作战中展示了高超的个人能力;
  • 贾诩在指挥上运筹帷幄,得到张秀的完全信任;
  • 曹操不但欣赏张秀,更欣赏贾诩。

第二次作战,表面上只是一场交锋,实际上是双方真正了解对方的平台。


正确的时间:

对于袁绍的率先发难,由不得曹操逃避。

这场战争早晚是要到来的,曹操要想完成自己统一寰宇的梦想就必须要击败袁绍。


曹操与袁绍,都知道这是一场不允许失败的决战,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因此,拥有一定实力的张秀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此前张秀在两次对曹操的作战中的英勇表现,引起了袁绍的重视。毕竟,能够以一己之力两败曹操的,除了吕布,也就只有张秀了。

袁绍对于召降张秀充满信心。

  • 首先是自己实力强劲,兵精粮足,声名显赫,张秀选择自己是良禽择木而栖。
  • 其次是张秀与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无论如何,张秀都不可能投降曹操。

不出袁绍所料,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在曹袁决战前夕,成为了张秀为自己选择阵营的最正确的时间。

最正确的时间莫过于最需要的时候。

建安二年和三年的两次战斗,在曹操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轻慢张秀,曹操虽然损失惨重,但并不以张秀为重,只是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

第二次对张秀的先胜后败,则让曹操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这个对手,包括张秀的谋士贾诩。

但是官渡之前对于张秀的争夺,即便是曹操都不认为张秀会再次来归降与他。

这就是贾诩高于常人的能力最好的诠释。

袁绍的使者前来劝降张秀,张秀也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贾诩果断拒绝袁绍的“好意”,对袁绍的使者说:“袁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又怎么可以容忍外人。”并赶走了使者。

对于贾诩投降曹操的建议,张秀充满疑虑和不安。毕竟他和曹操之间属于不共戴天之仇。

贾诩为张秀分析了曹操和袁绍的特点,最后总结“袁绍势强,降之必不受重用;曹操势弱,正是用人之际。袁绍用人不以才能重用;曹操任人为能。袁绍妒贤嫉能,曹操任人唯贤。”

由于之前贾诩算无遗策,张秀最终听从贾诩建议,归降曹操。



跟对正确的人:

果然,曹操对于张秀的到来喜出望外。对于第一次张秀的降而又反,曹操也表示了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

为了表示对张秀的信任,曹操并没有把张秀做为下属看待,而是以诸侯之礼相迎。

  • 首先让自己的儿子曹均迎娶了张秀的女儿,并请旨封张秀为“扬武将军”;
  • 其次在次年的官渡之战中,根据张秀的战功,封张秀为“破羌将军”;
  •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张秀在击溃袁谭之后,被曹操请旨封邑两千户,这在曹操所有将领中绝无仅有的。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张秀在跟随曹操征讨乌桓途中身故。和他一同去世的还有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

很多人都猜测张秀是被曹丕恐吓而死,当然,也仅限于猜测。张秀死后被封谥号:“定候”。无论如何,张秀在归降曹操后,人生也达到了巅峰。从这一点来看,张秀真正做到了“良禽择木而栖”。



张秀在贾诩的帮助下,用并不占优势的一手普通牌面,打出了一手漂亮的牌局。其中贾诩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张秀识人如炬,用人不疑的特点,这一点,和曹操简直是不谋而合。

在曹操和张秀身上,真正体现出了“英雄惺惺相惜”。


生活问道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点,张绣杀了典韦与曹昂的大仇,曹操自己有责任,这一点曹操是清楚的。曹操在晚年曾有过类似的悔过,曹操是知错、改错但不认错的性格,因此在张绣再一次投降的时候曹操能够大度的接纳张绣是明白在张绣第一次降而复叛是有自己的问题的;

第二点,张绣投降的时机极为重要,张绣第二次投降的时候恰是官渡之战前夕,如果张绣不投降,那么在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很有可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进一步讲如果张绣投降了势力更占优势的袁绍从后面袭击曹操,那么官渡之战中失败的很可能就是曹操了,这个时候张绣投降了曹操接触了曹操的后顾之忧,曹操怎么可能不重视,相比较丧子之痛、爱将之失,诸侯霸业的大局显然更重要;

第三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贾诩。不论在张绣的第一次投降还是第二次投降贾诩都是主要的建议者,而贾诩的智谋也是三国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张绣的投降为曹操阵营带来了军队的同事还有智谋人才,这都是曹操急需要的;

第四点,名声,张绣如果投降了得不到曹操的尊重或者曹操因为旧恨而杀了张绣,试问以后其他的军阀还会投降曹操吗,这也是曹操需要考虑的,哪怕曹操再恨现在也不能杀反而要更加的尊重才能引来天下归心。


古事今説


曹操对张绣确实不错,毕竟张绣在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之后,曹操还能对他既往不咎和平相处,就曹操这胸怀,在当时真的无人能比,他能够成为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也不是偶然事件。

当然了曹操不杀张绣,最为主要的是,当时自己的力量比较小,不管是芝麻还是绿豆,他都需要争取,只有争取了边缘的小部队,才能壮大自己的队伍,才能和当时强大的袁绍想抗衡。

当然了张绣的命运也没有那么好,毕竟曹操不杀张绣,不代表曹操的儿子曹丕不杀张绣。

到了曹丕掌权的时候,他就开始秋后算账了,曹丕对张绣杀了自己的哥哥曹昂的事件耿耿于怀,最后曹丕就逼迫张绣,让张绣自杀了。

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张绣为何要杀曹昂和典韦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张绣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了。曹操来讨伐张绣,张绣因为势力比较小,他觉得和曹操打仗自己肯定会输。

所以,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下,张绣就投降了曹操。

可是,曹操这个人有个臭毛病,就是他每次攻占一座城池,就会抢人家的女人。这不是曹操把张绣的婶婶给抢走了吗。

张绣觉得这件事曹操做的让他很没面子,我投降了你,没想到你这样羞辱于我。张绣咽不下这口恶气去。

索性,他就让贾诩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就是出其不意,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本来曹操觉得张绣已经投降了自己的,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投降自己的张绣会偷袭自己。

当张绣带领着自己的人在曹军里反抗的时候,曹操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兵败如山倒了。这时候曹操的性命也是岌岌可危了,正是因为曹昂、典韦用自己的性命,换了曹操逃跑的机会,所以,曹操才死里逃生了。

就这样张绣和曹操结下了梁子,两个人势如水火。

可是,到了曹操和袁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这时候曹操急需要扩张自己的队伍。张绣也面临着选择,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该投降曹操,还是投降袁绍。本来他觉得自己和曹操结下了仇怨,自己应该投靠袁绍。

但是,贾诩告诉张绣,一定要投靠曹操。

张绣有点不明白了,他问贾诩,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若是我这时候投靠他,不是自寻死路吗?

贾诩说这个时候,你若是投降曹操,他不但不会杀你,而且还会重用你。你想呀,此刻正是曹操用人之际。他和袁绍比,本来力量就很小。

你若是这时候去投靠曹操,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他怎么可能会对你兴师问罪呢?相反若是你选择去投靠袁绍,就你手里这些人马,袁绍根本就不会把你当一回事。再说了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役,当然是曹操属于正义之战,因为曹操手里有汉献帝。

在皇帝和谋逆之臣当中选择,当然了是选拥有皇帝的曹操这边呀。

张绣一听贾诩给他分析的头头是道,所以,他就投降了曹操。

到了贾诩到了曹操这里来的时候,曹操果然视张绣为上宾。曹操自始至终就是很敬重贾诩的,不过,到了曹丕的时候,他不但逼死了张绣还把张绣的家给灭了族。

不过,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是收益最大的一个人,毕竟他的才能很高,张绣投降了曹操,贾诩就成了曹操的谋士,为曹操这种大咖服务,当然比为张绣这种小兵小将服务好的多了。


史学达人


在评书大师张国良所著《评话三国》中,张绣有一个很响亮的称号:北地枪王。书中说张绣是张任、赵云的师兄,师从东汉末年著名的武术大师童贯,童贯交给了张绣出神入化的枪术,张绣因此被称为“北地枪王”,当然在历史上,张绣并没有“北地枪王”的称号。

历史上的张绣,虽然没有“北地枪王”的威名,但是他却以区区一郡之力,害死曹操爱将典韦、长子曹彰、侄子曹安民,险些要了曹操的命,最终却得到善终,也算是闻名三国了。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自幼跟随张济在军旅生活,建安元年,张绣随张济自关中进军荆州,进攻刘表,张济在南阳郡穰城与刘表交战之时,不幸中流矢而死,张济临终之前,将军队托付给张绣,张绣率领张济的残部,退出穰城。然而刘表却没有乘机消灭张绣,而是派人去吊唁张济,安抚张绣,张绣对此感恩涕零,决定归顺刘表,刘表让他依然统领原部队,驻守在宛城(南阳郡治),作为刘表北方的屏障,替刘表抵御外敌。从这个安排可以看出来,刘表无意进取中原,只想割据江南自保而已,假如是曹操,肯定会乘机收编张绣的军队,然后给张绣安排个闲职,而不是让张绣得以割据宛城。刘表想利用张绣抵御来自中原的侵袭,却也阻断了自身进取中原之路径。

刘表原本以为,自己对张绣如此仁义,张绣应该会全心全力为自己所用,然而在利益面前,哪有什么情义可言?一年之前还对刘表感恩涕零,信誓旦旦的说要誓死效忠刘表的张绣,仅仅一年以后,就背叛了收留他的刘表。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刘表,张绣居然举宛城之众投降曹操,使得曹操得以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南阳郡,接下来便可直接威胁荆州郡治襄阳,然而曹操纳了张济之妻邹夫人,引起张绣不满,曹操听说了张绣不满,准备杀掉张绣,恼羞成怒的张绣决定先下手为强,在贾诩的建议下,率军突袭曹操,幸亏有爱将典韦拼死护卫,曹操差点就死在宛城,张绣率军继续追击曹操直到穰城,曹操与曹彰换马才得以脱险,而曹彰则死在穰城,张绣继续追击曹操被击退,于是退守穰城,张绣又表示归顺刘表,刘表不计前嫌,再次接纳了他。

建安三年,曹操再次南征,包围了穰城,但是袁绍意图乘机袭击许都,于是曹操率军撤退回防许都,刘表派出军队增援张绣,与张绣组成联军意图切断曹军退路,然而曹操大破张绣、刘表联军,刘表军只好放弃追击曹军,率众撤退,但是张绣依然不愿意放弃打败曹操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刘表撤军以后,不顾贾诩劝阻,坚持继续追击曹军。张绣追击曹军失败,准备撤退。然而贾诩这时候却劝说张绣追击曹操,于是张绣追上曹军,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后卫部队,但是曹军主力已经成功撤退。以区区一郡之兵,居然敢直接和曹军主力决战,还两度取得胜利,放眼汉末三国时期,也只有张绣有这勇气了。

建安四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为了稳定后方,向张绣示好。同时袁绍想让张绣袭击曹操后方,也向张绣示好。张绣最终接受贾诩的建议,率众再度投降曹操。张绣其实挺对不起刘表的,刘表两度接纳张绣,换来的是张绣两次的背叛。张绣随曹操出征,先后参与了官渡之战,南皮之战等战役,多有立功。

据《魏略》记载,张绣是被曹丕因为不满他杀死自己的哥哥,逼迫他自杀的,但是《三国志》中,张绣却早在4年之前病逝。笔者认为《三国志》的可信度是要高于《魏略》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亭殿阁


曹操连皇帝的老婆都敢杀,为何能善待杀子仇人张绣? 曹操不杀张绣甚至重用,正如他初期的收留刘备一样,他不听程昱的劝说杀刘备绝后患,明知此人很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还是容忍了,理由就像他所说的,杀一人而失天下人心,吾不为也。同样,杀张绣而让天下欲归顺的人望而却步,也是不合算的。


张绣出自董卓西凉军派系,叔父张济,郭李争斗时献帝东归,一路狼狈不堪,被曹操迎入许昌,西凉军有的跟从有的抢掠,中途张济军因无粮,便到附近城池打秋风,抢到荆州刘表的范围南阳穰城,被乱箭射死。刘表善于玩小手腕,便让他请来代替张济当家的张绣,请他驻扎在穰城,美其名尽地主之谊,其实是让他挡住北方之敌,以成荆州割据。(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张绣也不傻,因势利导,择主而栖,不久,曹操许昌周围打理完毕,兵锋西指,首当其冲是南阳郡,是荆州与中原的跳板,这一次大兵压境,张绣投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期间发生了一件改变三国历史的大事,曹操入城后看中张济孀居的老婆,把她收入后院,张绣得知怒不可遏,借移师的机会,突袭曹军,这一仗曹操惨败,死了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侍卫典韦。之后张绣便与刘表再度合作,击败曹操的又一次进攻。


这时,袁绍曹操的关系已经很敏感了,曹操实力所限,表面还是尊袁绍为长,暗地里磨刀霍霍,刘曹联军剿平徐州吕布,刘备再度占据徐州,袁绍兵锋渐动,双方在官渡跃跃欲试。张绣便听从贾诩建议,投降曹操。曹操善待张绣的理由,在贾诩的建议中也有提及,就是曹操力弱,必须借重他以致天下“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不出所料,曹操得知张绣来降喜出望外,热情款待外,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二家结为姻亲,以示不计前嫌,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件事到此本成一段佳话,以德报怨皆大欢喜,袁曹大战,张绣也拼命冲杀,不能只凭人家一边信任就想居高位无后患,多立功勋,升为破羌将军。曹操借袁氏大败,乘势北伐乌桓,解除了北方的隐忧,在征乌桓时,张绣病逝在途中。魏略有一则记载,说是曹丕因张绣害死了兄长曹昂,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责骂他,张绣心知以后没有好果子吃,就自杀了,这个说法后人多有反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