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燒腦神曲


警惕燒腦神曲

你是否有過被神曲洗腦的經驗?

被某個旋律強行佔據大腦,一直簡單重複,想停卻停不下來。

這種音樂的特點非常鮮明:旋律簡單易學、節奏較快而穩定,音調不高不低,同時具有某種音樂類型的鮮明風格,代表曲目:小蘋果和套馬杆。

前些年,一首《江南Style》火遍全球,那時就有人(當然是歪果仁)進行研究,認為這首曲子具有減壓的作用。指出它具有三個特徵:一是音調,音調其實是聲波振動的頻率,這個頻率正好最能夠被人類的聽覺捕捉,是大腦覺得很輕鬆和親切的波段;二是節奏,節奏簡單而規律,這同樣讓大腦處理起來倍感輕鬆,同時比較歡快,可以對應放鬆的心情;第三是演唱者鳥叔對歌曲的情緒渲染,這種情緒渲染可以暗示聽眾卸下對放鬆和享樂的內疚感,因此而覺得輕鬆。第四是,可以讓人不知不覺地產生肢體活動,而肢體活動對於心理減壓和維持身心健康的意義非常重大。

縱觀當前娛樂業的發展趨勢,就是讓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腦殘。做到這一點的,都成功了。郭德綱的相聲,鳳凰傳奇的歌曲,漫威英雄,都是如此。這和現代社會壓力的特點及強度是息息相關的,過大的身心負荷,導致對減壓的需求集中在最基本的層面。


警惕燒腦神曲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這和廣場舞大媽有關係嗎?廣場舞的主要人群是退休的大媽,又不是職場人士,她們又沒有這麼大壓力。

其實不然,一個社會的壓力會擴散到社會所有成員。例如,現在的孩子教育和升學的壓力,其實就是競爭壓力。退休大媽至少要為子女分憂吧?有多少家庭能自己帶孩子做飯?整個社會壓力增加,大媽也不能倖免,也需要減壓。

具體到廣場舞這個形式,原因是多重的,例如廣場舞是集體性的,而大媽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在幹什麼?跳忠字舞。所以這是一種群體性的懷舊行為。其次,是刷存在感。誇張的音量和誇張的動作,甚至誇張的規模,其實是在哀嚎個體價值的缺失。

從我這個心理工作者的角度去觀察,我看見的是壓力、困惑、對青春遠逝的無處安放的傷感,還有無數的左右腦發育不平衡。

另外,參與者的受教育程度,可能也會指出某些決定性因素。

但是這些,怎麼能說廣場舞是大腦病變呢?


警惕燒腦神曲

我們需要先科普一個魔鬼:音頻毒品。這個東西很專業很小眾,說白了就是通過音頻的方式使人產生類似吸毒的感官體驗。一些音頻及音頻的合成品,能夠對大腦產生強烈的影響,產生迷幻和高潮等體驗,但是性質和吸毒一樣,會全面摧毀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依賴,使人走向滅亡。例如,國外很流行的“ASMR”,國內稱為“耳騷”或“顱內高潮”,起源是一些發燒友發現利用耳機對大腦不同區域進行刺激而產生強烈快感的方式。這種東西,用得好,對人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用不好,就是毒品。國外有些人利用這個技術模擬性高潮的呻吟,可以使聽者產生強大的性快感,這還只是小兒科。據說,利用音頻直接作用於大腦,產生類似吸毒的效果的技術,已經有了。

總之,我們需要知道,音樂和聲波,是可以對大腦產生巨大影響的,這個影響,在被惡意利用時,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廣場舞音樂雖然算不上音頻毒品,但是同樣在影響大腦。

廣場舞音樂很簡單,既沒有層次也沒有細節,其作用就是以人類感官最易於接受和處理的方式來取悅大腦,以達到放鬆的作用。但是,積極作用僅限於此。因為這些音樂沒有營養,不能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甚至,會對大腦進行汙染,產生不良後果。被神曲洗腦的現象,從專業角度說,可以理解為大腦中毒了。

這些音樂的厲害之處在於,過度輸入不僅不會引起超限逆反,反而會形成依賴,覺得不聽就難受,聽了,不手舞足蹈就難受。

真正有營養的音樂,例如西方古典音樂和我們古琴等等,旋律很難被大腦輕鬆鎖定,想學會,是要花功夫的,但是這些音樂不是討好和縱容大腦,而是具有針對性地對大腦進行訓練和調節,所以具有很積極健康的作用。悲哀的是,來自社會的壓力世人身心疲憊,放鬆成為了首要追求,燒腦的東西接受不了。

所以,我提出這個假說,廣場舞現象的泛濫,可能是對音樂形成心理依賴進而導致大腦病變的一種結果。我不是科研人員,沒有條件進行理論研究,希望有興趣的專業人士關注一下這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