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抗清神剧《阿努可敦》

17世纪中后期,卫拉特准噶尔部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为实现民族统一的目标而不懈的作出努力,这是正图西进的满清帝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在清准对峙中,面对强大的对手,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在1696年昭莫多之战中,噶尔丹汗被清军包围。电影讲述噶尔丹汗的妻子阿努哈屯(和硕特汗国鄂齐尔图彻辰汗的女儿)为了心爱的丈夫、民族的利益,走出毡房跨马从戎,冲入沙场营救噶尔丹汗而不幸阵亡的故事。其事迹流传至今,激励着后人。

蒙古国抗清神剧《阿努可敦》


准噶尔部是卫拉特(瓦剌)蒙古的一支。准噶尔汗国是准噶尔部建立的民族国家,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存在于蒙古和中亚地区。其鼎盛时期疆域以今中国新疆、青海地区为中心,辐射中国内蒙古西部,俄罗斯一部和哈萨克一部。准噶尔汗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是历史上存在最大的藏传佛教国家。准噶尔汗国曾经作为一股强大的地区势力,和周边的清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及哈萨克苏丹国分别发生过战争,甚至在一些局部战争中打败过清、俄两个超级大国,并且一度统治了哈萨克地区。

蒙古国抗清神剧《阿努可敦》

准噶尔汗国巅峰时期。


1755年,清政府利用准噶尔汗国的内讧出兵占领了准噶尔,1757年清军镇压了准噶尔人的反抗斗争,准噶尔汗国及其文明彻底终结。如今新疆和青海地区仍存在大量蒙古语地名,这些都是准噶尔汗国时期留下的。清准战争是十七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前期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之间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自1688年准噶尔—喀尔喀战争爆发为开端,至1757年准噶尔汗国被清军占领,前后共历时70年。整个清准战争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当属发生于1696年的昭莫多之战,这是一场双方最高统帅直接指挥和参与的战役。准噶尔大汗噶尔丹亲帅军队东征喀尔喀蒙古,喀尔喀向清庭求援,清帝康熙御驾亲征,率大军在召莫多和准噶尔军队展开激战,最终准噶尔一方战败,其主力被歼灭,统帅噶尔丹狼狈逃窜,不久身亡。召莫多之战结束了准噶尔汗国的积极扩张势头,并将漠北喀尔喀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版图。同时,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次皇帝御驾亲征的军事行动。影片《阿努可敦》主要反映的就是这场著名战役。

绰罗斯·噶尔丹,也先的后裔(非黄金家族后代),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康熙九年(1670年),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承袭为准噶尔部大汗。执掌最高统治权后,噶尔丹即召集谋臣,商议巩固权力,扩大势力的方略。噶尔丹先是击败和硕特部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把卫拉特联盟变为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又求得“博硕克图汗”号,噶尔丹成为自也先称汗后,两个多世纪以来绰罗斯家族自已称汗的唯一封建主。之后噶尔丹又率领十万准噶尔骑兵征服哈萨克汗国、攻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随着其势力的日益增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国家领土之完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两年之后,噶尔丹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漠北的土谢图汗部,他要统一蒙古诸部,实现祖先成吉思汗的霸业。喀尔喀诸部首领都无法抵挡,于是联名向康熙皇帝求救,康熙帝认为噶尔丹其势日盛,如不彻底将其击败,则后患无穷。于是,康熙帝决议亲征。

蒙古国抗清神剧《阿努可敦》

一代雄主噶尔丹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初二日,清廷发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的方略,康熙帝自率中路军,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喜峰口出击;又令盛京、吉林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七月二十九日,两军相遇于乌兰布通,准噶尔军列营于山坡上,因东西两翼无屏蔽,噶尔丹命将万余头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笼,蒙以湿毡,构成"驼城",士兵依托箱垛,发射弓矢、火器,进行阻击。清军及时调整部署,以火器兵为前列,步兵继后,骑兵为两翼。八月初一,清军集中火炮轰击,自晡至暮,向驼城中段轰击,猛烈的炮火将骆驼炸得血肉横飞,驼阵被撕开一个很大的口子,正面的清军步骑兵随后发起勇猛的冲锋,另一支清军则从驼城背后夹攻。噶尔丹的叛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横尸遍野,大败的噶尔丹仅率少数残兵逃循。但不甘心失败的他在乌兰布通之战之后退据科布多招集旧部,并求援沙俄,图谋再举。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九月,噶尔丹率全部骑兵3万人,东掠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次年二月,得知噶尔丹行动的清廷发兵约10万人,分三路出击,康熙帝亲率中路军3万人出独石口。五月十三日,清军西路进抵昭莫多,清将费扬古以逸待劳,将东阵兵陈于山上,居高临下,依险俯击,弩铳迭发,又用骑兵迂回于准噶尔军后部,另一部袭击其阵后家属、辎重,噶尔丹大败,其妻阿努可敦等被击毙,众皆溃散,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蒙古国抗清神剧《阿努可敦》

阿努可敦画像


阿努可敦,噶尔丹众将中的一位巾帼,人长得白皙美丽,又聪慧异常,十分善战。原是噶尔丹兄长僧格之妻,但“深爱噶尔丹”。丈夫被害后,她万里遣使,报信给噶尔丹。噶尔丹回到大漠后,即以兄嫂为妻。并将自己的精锐兵力全交付这位“可敦”(汗妃之意)。

昭莫多大战,阿努披铜甲,佩弓矢,胯下骑着一头似驼非驼的怪兽与清兵相抗。两军接战后,阿努身先士卒,舍骑而斗,“锋甚锐,不可败”。清军发炮遥击,阿努躲闪不及,香消玉殒,命丧黄泉。此时的噶尔丹,率部分兵力逃脱而去。第二年春,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窘境下,饮药自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