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城裡過去吃的竟是這裡的水

三門峽三面臨近黃河,但是三門峽城裡過去吃的不是黃河水。


“風景壯麗是黃河,看著挺美不解渴!”


  過去的黃河水比現在大,濤濤黃河是一道壯麗的風景,吸引著過往的皇帝高官文人商旅,他們來到這裡,一有時間就會站在城頭山頂一覽黃河盛景。唐代傑出詩人岑參在此寫道“送客飛鳥外,城頭樓最高。樽前遇風雨,窗裡動波濤。”


  過去觀景點主要是羊角山。如羊角一樣,伸入黃河腹地,居高看河,頗為壯觀。在城北有萬錦灘,夕陽西下時,霞光四射在黃河上泛出萬道金光,熠熠生輝,被譽為“金沙落照”。


  但是,城區由於高出黃河很多,當時又沒水泵,只能望河興嘆!


“人間奇蹟陝州多,天上之水城頭落”


  陝州城,讓人驚歎的地方不少,其中取水工程就是一個奇蹟。據資料顯示,當時的水是這樣進城的——


  引來的水,進入高出城牆3米的水樓,再注入城頭,順著東城牆向北,再沿北城牆往西,在北城牆的盡頭,從城牆上飛流直下,流進州府衙門後的大水池,然後分三路,一路流入孔廟的蓮花池,一路流向南北大街的通道,另一路流過羊角山腳下的馬轅巷。最後,流遍全城大街小巷,用不完的水又匯合在南城牆腳下,匯入青龍澗河。


  這樣複雜而又巧妙的引水工程可以說真是一大奇蹟,在全國估計也很難找到!


“利民工程如金線,飲水取自一條澗!”


  上千年來,城裡居民到底喝的是那裡的水?
  
  隋代時,陝州的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經濟繁榮的豫西重鎮。陝州本來就缺水,人口增加後,城內居民的日常用水就更加困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隋文帝於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派邳國公蘇威主持引水工程。蘇威實地察看了當地的河流、地形後,決定引橐水入城,解決陝州城中的水荒。
  
  橐水就是現在三門峽市區南邊的青龍澗河。根據地勢,在大約今天的湖濱區交口附近,引水修渠,由東向西蜿蜒而行,然後入城。渠長約15公里。這一工程,不但能解決城內供水問題,還能讓沿途10萬畝農田得以灌溉,因此深得民心。老百姓起名叫“利人渠”。隋朝末年戰亂不斷,這條“利人渠”也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門峽:城裡過去吃的竟是這裡的水

  
  唐朝建立並穩固政權後,長孫操被朝廷派任陝州刺史,他一上任便帶人實地察看,之後決定在此渠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增加水量。長孫操組織百姓在交口東面的橐水上築起石壩,並加寬加高水渠,使渠水的流量擴大了許多倍。於是,更名此渠“廣濟渠”了。


  以後,不少朝代(特別是清代)都注意對這一工程的保護、疏浚、整修。廣濟渠從東到西,如同一條金線一樣,所以又稱“金線渠”。金線渠是古陝州城之一絕,它滋養了古城千餘年,直至民國初年,仍在城頭淙淙流淌。


“三門峽真稀奇,村不叫村卻叫渠”


  廣濟渠水從交口開始,最後流到陝州城。人們往往是沿水而居,有了這條渠之後,盧姓、師姓、田姓等人家開始生活在這裡,繁衍生息,形成村莊,這些村莊便都以渠為名(這與有的村叫什麼溝、什麼坡的道理一樣)。如,上橫渠、師家渠、盧家渠、田家渠、劉家渠、梁家渠……(別以為是很多條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