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更新各種書畫資訊!

郭沫若(1892一1978年),一生頭銜甚多,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社會活動家而蜚聲海內外,同時也是近代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話說60年前的1959年2月,郭沫若先生在山東博物館參觀時即興題詩一首,詩曰:"縱有寒流天外來,不教冰雪結奇胎;東風吹遍人間後,紫萬紅千次第開。"作品題留"山東博物館"存。1992年10月"山東博物館"落成,郭題款被做成招牌使用並沿至今日。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題字常常招來"惡搞"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山東博物館使用作品上的5個款字為草書,在專業人士看來別有味道,但在審美和書寫辨別日趨捉襟見肘的當下,產生了許多誤會。

據傳某年"十一"期間,一旅遊團到山東博物館參觀遊玩,有好事者指著幕牆上的題字說"心在情婦那"這幾個字寫得好,更有釋作"山東情婦館""心繫情婦波",貪官們的情婦都關在這裡云云,不一一……這樣的調侃與惡搞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山東博物館也因此躺槍。

書法家"兩會"提議更換

在今年山東省"兩會"上,山東省政協常委、中國書協理事、山東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孟鴻聲提交了一份關於"山東博物館"匾額的提案。據聞關於山東博物館匾額,更換為書聖王羲之正體集字的提案已進入立案辦理程序。

提案不長,也很好了解分析。如孟主席所云,山東博物館的浪漫主義草書匾額,長期以來,不斷地引起了人們不菲的聯想,甚至惡搞,難以啟齒的不雅版本……全國範圍內引起不良影響,令人很難堪。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郭沫若題故宮博物院原稿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郭沫若題故宮博物院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郭沫若題陝西曆史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郭沫若題蘇州博物館

孟主席同時認為,郭老題了很多博物館匾額,如故宮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金縣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等,都是為題匾而作的正體書法,均未引起觀眾如此不靠譜的聯想誤讀……總之,要抓緊換。

牌匾非郭之錯,不存在"用字不當"

公共場合的匾額以公眾辨識為首要,多使用楷書、行楷、隸書等靜態書體,這種審美視覺習慣的形成,可上溯至唐宋時期雕版印刷的濫觴。僅僅從實用的角度來說,靜態書體當然更受歡迎,因為易於識別,穩定平勻的結構更容易讓人接受。但若從藝術層面出發,則任何一個書體都是一種選擇,其核心在於藝術性表達是否到位。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郭沫若曾多次書寫這首詩

但引起觀眾如此不靠譜的聯想誤讀,並非郭老之錯,這個牌匾本來就出自一幅作品的落款,而並非特為山東博物館匾額所題,而為山東博物館所使用至今本有"將錯就錯"之嫌,當下卻又把因群眾缺乏認知造成的誤解去之而後快,釋為"用字不當",似乎不太"厚道"。

改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藝術與實用本身並沒有截然相對的衝突,藝術需要審美與思考的辨別,如果山東博物館就此而打了退堂鼓,將延用多年的匾額直接剷除,既對不起當初郭沫若先生為山東博物館題字時的初心,也違背了博物館作為引領人民提高人文藝術欣賞能力的本願

文化是種下的種子,不是送出去的吆喝,不能因認知不同的調侃與惡搞導致"高尚"變為"自卑"甚至將文化的種子丟棄,任其荒蕪。

“山東博物館”換牌匾,不如引導大眾迴歸正念

如果為一些不辨是非者的特別誤解,而導致我們進行引領文化的一方進行改正,或某些"文化人"內心的"心魔"促其眼不見為淨,豈不更將恥笑於天下?

如果真這樣做了,才是一個真正值得可笑的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