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老子《道德經》短短5000多個字,僅僅相當於現代一篇中等篇幅的論文規模,就打開了西方人直到今天都沒有打開的終極大門。

萬物動因和牛頓無解只能交給上帝的“第一推動力”屬於終極問題,我們用心領略老子的思想,老子竟然用5個字就道出了萬物動因和牛頓無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究竟是哪5個字呢?

反者,道之動”,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微言大義,是萬物動因的終極問題答案,是在揭示牛頓無解,只能歸到上帝的終極動因——“第一推動力”!

牛頓的終極困惑——第一推動力

我們都聽過牛頓與蘋果的故事。說少年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蘋果砸到了他頭上。他就開始了思考:蘋果為什麼往下掉而不是向上飛?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然而,牛頓的思考並沒有完。作為物理學鼻祖,晚年的牛頓開始思考終極原因。

引力就像蘋果一樣,它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但問題是,牛頓當年在追尋引力存在的終極原因時,苦思冥想,從整個西方文化歷史之中找不到答案,最後只能迴歸到宗教神學的——上帝的“

第一推動力”。

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圖1 牛頓因蘋果砸頭髮現萬有引力定律

而要想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就需要理解“”。

“道”是老子給萬物本原起的大名

​道,是老子給萬物本原起的字,也就是大名(老子給本原起的小名叫“”,參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自然=本原!

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圖2 道是老子給萬物本原起的大名

本原,是造化萬物、充盈萬物、主宰萬物的最初根源,是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西方人又叫始基,本原論也就是世界觀。

本原世界,氣象萬千。作為本原的“”,在中國文化之中“能指”的範圍極廣。

中國文化之中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名稱,如易、一、道、氣、和、中、無、太極、元氣、陰陽、五行等等,都是用來代表本原的。

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之下,“”又各有其一定的“所指”。

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圖2 萬物都是由“道”造化而成的

作為本原的道,也就是元氣,瀰漫、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造化了萬物,充盈在萬物內部,萬物都是裝氣之器皿。

道元氣維繫著萬物的存在和秩序,也主宰著萬物的發展變化。萬物的生死枯榮決定於元氣的聚散消長。

“反者,道之動”=第一推動力

反者,兩種相反的力量。

道之動,道的運動、發展變化。

為何要說“道之動”?

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決定於其內部本原——“”的發展變化,正是有了“道之動”,才有了萬物的發展變化。

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圖3 事物發展變化是由其內部兩種相反力量決定的

反者,道之動”直譯為——

兩種相反力量的的共存、互動和交感,是(事物內部)道之運動變化原因。

老子“反者,道之動”,是在論述事物發展變化的內部機制和原因,也就是事物動因、萬物動因。

萬物動因屬於終極哲學命題,是推動事物發展變化的終極力量。

老子在牛頓思考引力問題的2000年前,就已經提出了“第一推動力”——

反者,道之動”。

事物內部兩種相反力量的共存、互動和交感,就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老子用5個字就揭示了萬物動因?給出牛頓不解的第一推動力答案?

圖5 天地人都是一個元氣存在場

宇宙萬物都是一個個的元氣存在場,太陽是一個存在場,地球是一個存在場,月亮是一個存在場,人是一個存在場,蘋果也是一個存在場。

每一個存在場內部都有正反兩種力量在共存、互動和交感,維繫著其存在和秩序。

人與蘋果都是由天地元氣場造化而成的,天地元氣場是人和蘋果的父母。相對於地球這個元氣存在場而言,人和蘋果元氣存在場的能量級別太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和蘋果自然會受到地球元氣存在場的制約,這是地球元氣存在場的秩序!

而牛頓所百思不得其解的引力終極原因,就是地球元氣存在場內部正反兩種力量共存、互動、交感所產生出來的自然秩序!

也就是說,牛頓苦思無解的“第一推動力”,老子在牛頓前2000年就給出了答案——

反者,道之動”。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絡媒體,特此感謝!大部分內容來自於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150萬字)。

[email protected]

郭文喜

2019.1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