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今天早上我在尖山猪头岭下边的江边拍日出,不经意间看见远处的尖山塔似乎有所改变,因为以前山顶上杂木丛生,文峰塔完全被遮挡住了,没人会知道这山上还有一座塔。现在一眼望去整个塔已经很显眼了,塔边有新建的护栏,使看见的人会有萌发想去看看的念头,我也有十多年没上过山了,趁着晨色我何不再上一次呢,说走就走吧!


第一张是远远看的尖山,第二张手机拉近五十倍拍的。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进山的通道:是学六十年代学大寨时留下的旧渡槽,如今已经成了危桥,禁止超重车辆通过,摩托车三轮车可以过。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过了桥直行百多米就到了山脚下边了,刚刚修建好的上山水泥路,我问了一位清洁大伯,他说这个工程是两个月前开始做的,这条水泥路可以直达山上的塔,谢谢大伯了!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看,这是文峰卓笔的整体介绍以及保护范围。钦州不愧为一座千年古城,在过去的岁月里,有人评选出钦州著名的八景:文峰卓笔、一江横带、三石吐奇、鸿亭点翠、灵潭沛雨、元岳凌云、龙径还珠、玉井流香。文峰卓笔还是八景之首呢。单从这些景名,可以读出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含量。对比后来所评的新八景,不是恋旧,我还是造成这老八景的名字起得好,名字起得有文化,包含韵味,个人认为很有特色。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上山后有个Y形路口,走左边是烈士纪念碑,走右边是上山的。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远看半山腰绿树掩映下的尖山街道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仰望文峰卓笔塔,资料在上面的图片已经介绍了,1938年为了防日本侵略空军把这座塔作为标志点空炸钦州城区,国民党部队拆毁了这座塔,12年后即1948年后重建了现在这个塔,就很可惜没有找到这塔拆毁之前的照片,那位网友有的话敬请放上来看看吧。这所谓的塔,并不是小说中的宝塔七层,四面八方,而只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体,形似一支笔而已。塔身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洞。站在门洞口,可以吹到对面吹来的风,但里面涂鸦严重,乱七八糟的文字,很不雅。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传说原来的未拆毁之前的塔顶上种有黄茅草,黄茅生得好时钦州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重建后就没有什么传说中的事情了,今天只见到杂乱的藤蔓从上至下攀爬……还我传说中的美好意境吧!!哈哈哈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朝阳很美,今天山上风很大,在此可以饱览大半个钦州城区了,钦州这十几年变化太大了。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白石湖片区的平山大街就是与尖山街道的平山街相连的,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修建好平山大桥(我希望是钦江六桥,哈哈)。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塔的卫生状况还算好的,很干净,没有一点儿异味,如果能把塔内的"诗人、情话"涂鸦涂抹去就好了。另外,塔下边不远处还有个文物保护单位∴焦生炳墓。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最后,借用著名诗人田汉的一首诗献读者,愿钦州发展越来越好!
文峰如笔对雄城,
欲济无梁绕道行。
青紫齐腰包谷壮,
白帆待孕午潮生。

大片!一登钦州高塔“文峰卓笔”,大半个钦州城尽在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