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文 | 廈九九

一天中95%的行為都是無意識地習慣性反應

你有觀察過自己一天是怎麼過的嗎?有多少時間在思考、創造?有多少時間是無意識地按習慣行事?

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是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行為。

什麼叫習慣性的行為?類似於你大腦裡的自動反應程序。大腦接收到來自身體內部或者外部環境的刺激,按照已經形成的習慣程序,自動觸發並給出反饋,不需要你思考,大腦就開始發出信號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採取行動。

就好比你開車開成老司機之後,不用去指揮你的手腳,你的手腳都在自動地駕駛,而你的大腦幾乎不用怎麼參與。

我們的大腦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成可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序,節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腦力損耗。從生存角度來講,這是必要的。

我想每個上班族都有過被”今天中午吃什麼“給難倒的經歷,如果對於“今天吃什麼”的問題,不能按飲食習慣和直覺判斷做出決定,而是思考我的身體真正需要什麼,那我們早就餓死或累死了。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不動腦不思考,你就沒法成長升級,只能原地踏步

但是問題也來了,如果你的大腦整天處自動駕駛的狀態,能不費力就不費力,能不動腦就不動腦,那你學不會任何稍微有點難度的東西,因為你只能憑著自己的本能行事。

比如我們學習非暴力溝通、學習演講、學習提高情商,這些溝通和行為方式都需要調動腦力進行思考,都需要我們認真地去想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在學習的時候都會有這個過程。

但是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的方式就是,我生氣了就發脾氣,我不高興了就甩臉色,我就憑著我一直以來的本能來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那麼你就只能在原來的生活圈子和層次上徘徊,你沒法升級,因為你的大腦思維很少被調動。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說過,如果你真的想打好高爾夫球,你就不會按照自己的本能去打。因為你用本能去打這個球,肯定打得很糟糕,你必須經過訓練和刻意練習(這個過程離不開大腦的參與),獲得一個專業的動作才能把球打好。

總之,你不動腦、不思考,就只會原地踏步,回到自己幾十年形成的串習和條件反射式的習慣行為。所有學習和成長,都離不開大腦參與思考。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為什麼“能不用腦就不用腦”是所有人的通病?因為大腦運行的“最省力法則”

人人都希望自己會思考,有思想,但為什麼真正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自古以來都是風毛菱角。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一書,將告訴你答案,並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卡尼曼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兩個思維繫統,卡尼曼命名它們為“系統1”(快思考)和“系統2”(慢思考)。

例如,由一張憤怒的臉便知道此人正在生氣,即為快思考(系統1);判斷17╳24是否等於418即為慢思考(系統2)。

“系統1” 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會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無數下意識反應的套路,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成可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序。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

相比於無意識的“系統1”,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和集中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例如複雜的運算。其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系統2”反應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常常不在線,還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只當當某樣事物令“系統1”蒙圈兒,違反了“系統1”熟悉的模式,或“系統1”發出求助,“系統2”才會被激活。

可見,懶惰是人類的本性,“最省力法則”不僅適用於體力活兒, 還適用於我們的認知行為。為避免大腦超負荷運行,我們總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啟動“系統2”,“系統2”也會力求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去達到目的。能花最少力氣解決問題的,絕不多費一分腦力。

所以,能不用腦就不用腦,這是所有人共同的通病,這是人類大腦先天的缺陷。而且用腦是非常損耗能量,系統2的運作需要大量的自我損耗。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人被騙、被洗腦、過痛苦的生活,就是因為不願意動腦,不願意思考。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如何避免“最省力法則”帶來的思維失誤,進入真正的思考?

因為大腦“最省力法則”的本能,“系統1”總是率先出面,實在搞不定了才輪到“系統2”出場,當“系統1”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問題並給出答案時,就沒有“系統2”什麼事了。

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因此,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如果我們繞不開“系統1”的思維失誤,就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其中最常見的失誤就是用啟發式問題替代真正的問題。

什麼叫啟發式問題呢?將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對於有難度的問題,我們總是很難快速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此時“系統1”就會找到一個相關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比原來的問題更易作答。卡尼曼把這種回答一個問題而繞開另一個問題的做法叫做“替代”。

“啟發式問題”相對於真正的問題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並作出回答。這種思維的發散性可以 使懶惰的“系統2”擺脫很多繁重的工作,遵循最省力法則,不經檢驗的就認可某個啟發式答案。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比如問你對這些天的生活滿意嗎?啟發式問題就是我現在心情如何?我現在心情好,我就覺得滿意。我現在心情不好,就不滿意。

比如問今後6個月某位領導受歡迎程度如何?6個月後怎麼預測?換成啟發式問題就是現在這位領導受歡迎的程度如何?

生活中特別多這樣的案例。普通人在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找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替代那個複雜的問題。

比如說我親身經歷的一個事。我從四年前開始讀書,發現讀書真的太有用了,就多次叫我姐姐讀書,那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我姐就會說,我看你讀了這麼多書但是也沒賺錢,人生也沒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呀。那就得出一個結論:讀書沒有用。對此,我只能啞口無言。對於“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我姐明顯用了一個啟發式問題替代:找個經常讀書的人來看看,他的人生有因為讀書發生明顯變化嗎?

沒人天生愛動腦,想要提升深度思考能力,你必須繞開這個思維失誤

這就是用簡單問題替代複雜問題,但如果你避開這個思維失誤,調動“系統2”來仔細想想,就會這個結論完全經不起推敲。

如果你放慢速度,會發現替代和啟發法的思維過程, “還記得我們絞盡腦汁去回答的那個問題嗎?我們是不是把它換成了一個簡單點的問題呢?”

“我們將去年的表現作為依據來預測公司未來幾年的表現。這個依據能作為有效參照嗎?我們還需要其他什麼信息才能作出正確預測?”

進入深度思考最大的阻礙,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當一個複雜問題你沒法解決的時候,你會認為如果做到這幾條簡單的東西,就能夠得出那樣的結論。這是人類心理的一個bug。我們的大腦既是上帝最傑出的傑作,也是上帝最糟糕的作品,就是這個道理。

知道了我們的大腦有快思考和慢思考之後,你大概不會繼續任由“快思考”誤導吧。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有思考力的人,一定要小心替代和啟發式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偏見。在一天當中,有意識地主動調用“系統2"進行“慢思考”,慢慢來,這樣比較快。


作者:廈九九,生活在廈門的廈大人,前500強企業營銷策劃,體驗教育行業品牌經理,新書《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已上市。個人公眾號:廈九九(xia9919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