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廣西農村是什麼樣的?

攝影維度361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元素!只有少數是漢族。以前的廣西很窮比現在相當於一個天地那樣!地少山多種植生產很不樂觀!只能靠其他賺點火食!到後來…廣東發展有民營企業了才慢慢外出打工的生涯。一直為持到現在有的自己也做老闆有的做加工廠生活更比以前好多了!現在廣西也發展很快了也有民營企業開廠了很多都不去廣東了!現在的廣西變得比以前美麗!更發達了!路通高鐵通港口連接三通。廣西南方第二大港口欽州港!和廣西東盟會引資招商發展廣西大通道把東盟送出外國!各國來自的貨物三通出境暢通!!謝謝大家點評論!!


知途三農田園


關注廣西發展,關注桂柳一號。大家好我是魚仔,持續更新廣西問答,帶你瞭解八桂大地多彩風情。真實的廣西農村是什麼樣的?作為桂北農村的一員,魚仔還是很有發言權的;魚仔就廣西農村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等方面介紹一下廣西農村的面貌。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廣西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貧苦生活已經過去了,農村人穿衣打扮也開始追求時尚;溫飽已經不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說山珍海味、大魚大肉,每天一兩頓肉在農村是沒有問題的,偶爾來條魚殺只雞也再正常不過了;牛奶、麥片等全面普及農村,水果也是應有盡有。廣西農村的住房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兩三層的磚房是基本的配置,老一代的泥磚房已經很少有人住了;當然,一些少數民族還是追求木質樓房,除了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外木質樓房還是挺不錯的。廣西農村最大的吐槽點魚仔一直認為是出行方面,以前是路不好、難走,可隨著近幾年農村水泥路的全面普及,路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交通工具。廣西農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街日子,一般三天一次,只有街日子的時候才有麵包車往來於農村和鄉鎮裡,平時要想出門幾乎沒車,只能依靠一架電驢出行,遇到下雨或者冬天真是難受香菇;魚仔多麼期盼農村能夠通上鄉鎮公交。


再說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活上面也提到了一點;農村人的逛街、購物基本上都是在街日子去,其他時間街上賣的東西很少,這多少有點不方便。農村的娛樂方式也很少,白天就是出去幹農活,晚上吃完飯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不是農忙季節或者下雨天可能會串串門、嘮嘮嗑;農村的生活去體驗幾天可能還不錯,長久的話會很枯燥、無聊。聊聊農村的生產,農村人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水稻、甘蔗等作物,有些可能還會種些水果或者木材。廣西的水稻可以一年兩季,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種第二季或者少種第二季,插秧很多還是人工,插秧機的普及還很少,不過收割機已經大面積普及,水稻種植的勞動力也大大下降了。甘蔗估計的廣西農民吐槽最多的了吧!勞動力大、價格低,甘蔗款還經常拖欠,搞得現在農村不少土地都拿來種木材和水果了。廣西農村生產方面不盡如意,外出人口多,土地很多都丟慌,總感覺有一種退步的跡象。這就是廣西的農村,有亮點也有不足,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廣西農村改變了很多,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感謝您的瀏覽,喜歡我就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閱覽。


八桂通


座標:廣西貴港市覃塘三里某村。

我們村現在有木板廠40多個,村裡以前的不毛之地都被木板廠開發成廠區,倉庫。以前種植甘蔗的土地,離村子路程近的,也都出租給了木板廠用來做曬木板的場地。因為木板廠需求的原木比較大,很多以前種植甘蔗的土地,現在都改成種植桉樹了。

村裡的中青年沒有選擇外出打工,留在家的多數是在木板廠工作或者參與有關木板廠的業務。各家各戶都有畝數不等的水田,每年種植兩季。以前種植水稻是主業,現在基本變成副業了,主要是利用工作之餘完成。這就是目前,廣西某一個小村莊的現狀。




石牛哥


真實的廣西農村,肯定相當富裕的也有,相當貧困的也有。關鍵是選出有代表性的點的根據什麼,以致選出來的農村讓大家覺得有一定的真實代表意義。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進行鄉村復興計劃。廣西也一樣,各地鄉村到處在利用本地資源搞建設和旅遊開發。我時不時走廣西自駕遊,愛走一些較冷門的廣西旅遊景點。我相信,我隨手拍的廣西農村既有一定的隨意性和偶然性,也就有相當普遍的真實性。我以我最近幾次自駕遊的路線所見來將廣西農村的真實呈現給大家:

一、去廣西合浦白龍珍珠城路上看到的農村:

(路上看到一農村裡一農家收的木薯真不少,可看到這村裡也有些樓很不錯)


(一路上看到很多種甘蔗的農村,堆積甘蔗旁的樓房也不錯)

(白龍珍珠古城裡的農村的房子)

二、去廣西賀州富川狀元村秀水村看到的農村:

(秀水村真實一景)

(秀水村裡有人養馬,後面的背景的農村樓房也不錯)


(這是離秀水村十幾公里遠的有歷史的福溪村一真實景象)





(福溪村另一實景。以上圖片均為本人自拍)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廣西農村



深漂追夢人


你來,或不來,她都在這裡!

我去過不少農村,廣西的農村當然也去過不少。但廣西一萬多個行政村,我所到過的農村不到十之一二,不敢說很瞭解,但還是有很多感受和大家分享有。

廣西第一個全國十大最美鄉村一一桂林恭城紅巖村。第一次去紅巖村是2006年夏天,那一年從央視新聞知道紅巖村這個地方,便迫不及待前往。汽車穿過一片柿子林,進入一片世外桃林,那裡便是紅巖村。在那裡,第一次住民宿,第一次喝油茶,那場景,至今記憶猶深。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一一懷洪村。2018年尋找中國最美鄉村推介活動,全國十大美麗鄉村,廣西柳州百朋鎮懷洪村便是其中之一。懷洪村最讓人戀戀不忘的就是“萬畝荷田”了,記得第一次去懷洪村,一眼望去,滿眼碧波盪漾的荷田,讓人心曠神怡,無限留戀。



廣西楹聯第一村一一廣西靈山大蘆村。大蘆村位於廣西靈山縣,以古建築、古文化、古樹而聞名。這個村子我去過好幾次,大蘆村滿村楹聯,要知道,那個時候農村,能認識字的都不多,而大蘆村卻是文人輩出,實屬不易。我幾次去哪裡,時隔了好幾年,但村中仍然住人,用“人文”兩個字最恰當不過。



廣西瑤寨新村一一廣西河池塘大興鎮花康瑤族新村。廣西是壯族自治區,有漢、壯、瑤、侗等12個世居民族,我去過廣西不少少數民族村落,印象深刻。花康瑤族新村2012年以前還是泥磚和茅草房,不通水電,交通不便,是脫貧攻堅特色民居改造工程的一個樣板。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花康瑤族新村是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最後說說廣西一村一品新農村一一北海市福成鎮寧海村。寧海村應該是廣西千千萬萬農村的宿影,全村4千多人,2008年之前髒亂差窮,後來發展大棚種植,短短几年間大棚種植近萬畝,全村因此富了起來,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棚村”。要知道,一畝大棚年均利潤多的時候兩三萬,少的時間一萬幾千,一萬畝每年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寧海村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以上是我一些感受。你有哪些好的看法、體會?歡迎留言、評論、交流。(圖片來源網絡)


遇見廣西


窮就窮吧,山就山吧,我愛我家。桂D某村,出門基本靠騎牛,三餐吃樹皮,取火靠鑽木,照明靠火把,取水要去30裡外挑,上網要騎牛走50裡山路過12道脈跨過20條江打到廣東一處農民家蹭網絡才發出這條信息的。不說了我又要趕回去了。我愛我家。



逢扛必抬


我是廣西梧州藤縣的,老實說吧,其實廣西農村現在也比很多省份的農村好很多,在我這邊基本村村通水泥路每村基本都有路燈了,除了人口比較山裡的,或者很少人的村子例外,房子也是小二層,但是外邊不刷漆,裡面裝修刮膩子,像今年發豬瘟,我這邊縣裡還幫養豬戶買保險,一頭死豬賠600多呢。


單槍匹馬又如何


我的老家在農村,大石山區。九十年代初就帶著妻兒到鎮上做小本生意,近三十年的拼搏,現在到縣城安了家,全家戶口雖然還在村裡,但已不再回老家經營農活。我們家的十多畝責任地全部放手給親戚無償經營。但現在村裡的年輕人都不想當農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外出打工,每個村裡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這幾年,大部分村屯的土地都承包給老闆連片開發,種菜、種香蕉、種芒果、種甘蔗等等。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也在夲地與老闆打工,一年下來收入也比自己經營的責任地多幾番。當然,也有很多外出打工多年的人學了功夫後,回家當老闆,或自己開發種養等,都發了大財。發財後,很多農民都到城裡購房,都說農村沒有學校,為了子女的讀書方便。沒有購房的,也來城裡租房讓孩子在城裡上學,所以現在為什麼城裡流動人員那麼多、多少幼兒園和多少小學都人滿為患就是這原因。


騰雲飄108



我們村,我是欽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