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到底有沒有真功夫?

總桶4


答:古代武將是要拎真傢伙在兩軍陣前展開生死搏殺的,您說,到底有沒有真功夫呢?

插句題外話,之前悟空問答出現過這樣一個問題:列舉中國古代能文能武的兩大牛人,我列舉了南宋的陸游和辛棄疾。這兩位的文才就不用多說了,中學語文教材都收錄有他們的作品。至於他們的武力指數,陸游有過多次和老虎面對面展開搏殺的經歷;辛棄疾有領數十騎闖金兵營擒敵又全身而退的經歷,都是世間罕見的格鬥高手。

有讀者留言討論,說這兩位算不了什麼,給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牛人人選項,如姜子牙、諸葛亮、岳飛等等。

岳飛的武力指數是不用質疑的,甚至要高於陸、辛兩位,但文學方面的功底,和這兩位還是有差距的。

至於姜子牙、諸葛亮等人,即使入武廟,稱武聖、稱武哲,但這個“武”只是指軍事才能,不是指格鬥才能。

再說回到本題。

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裡明確告誡世人:“臨陣的真法真令真營真藝,原無一字相合……且如各色器技營陣,殺人的勾當,豈是好看的?”

所以,古代武將敢於衝鋒陷陣、與敵廝殺的,百分百是殺人見血的真功夫。

以隋唐年間超級猛將尉遲敬德為例。

《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尉遲敬德傳》中有尉遲敬德多次單騎陷陣的記載:

尉遲敬德曾跟從李世民在洛陽郊外榆窠打獵,突然遭遇了王世充領步騎數萬殺來。其中王世充手下驍將單雄信領騎兵直趨李世民,尉遲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翼太宗以出賊圍”。

次日,尉遲敬德率騎兵與王世充交戰,親手擒偽將陳智略。

竇建德建營於板渚,李世民持弓矢,尉遲敬德執槊前往挑戰。竇建德建出兵數千騎,李世民和尉遲敬德且走且戰,李世民“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所殺亦十數人”。

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在竇建德軍中,乘從隋煬帝所御驄馬,鎧甲甚鮮,在兩軍陣炫耀。

李世民看中了那匹寶馬,稱讚說:“彼之所乘,真良馬也。”

尉遲敬德二話不說,和“高甑生、梁建方三騎直入賊軍,擒琬,引其馬以歸,賊眾無敢當者”。李世民在臨洺闖入劉黑闥大陣,苦戰不能出,“敬德率壯士犯圍而入,大破賊陣”。

……

看看,面對千軍萬馬,刀槍無眼,沒有真功夫,早報銷了。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該傳記還記載了一件尉遲敬德避槊、奪槊的奇人奇事,雲:“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尉遲敬德刺落單雄信、救下李世民平安歸來之日,齊王李元吉“亦善馬槊,聞而輕之,欲親自試”,其“執槊躍馬,志在刺之”,結果,“敬德俄頃三奪其槊”。

補一句,尉遲敬德闖陣殺敵、刺落單雄信,三奪李元吉槊等事,《舊唐書》外,《新唐書》、《資治通鑑》均有記載,可不是我胡亂編造的。


覃仕勇說史


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武將都是有真功夫的,只不過這個真功夫可能跟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功夫”不太一樣。

古代武將的“功夫”,不是什麼詠春拳、太極拳這種搏擊術,這種功夫在戰場上的作用幾乎為零。武將主要是針對兵器的熟練運用,更重要的——力量一定要相當的大。

在戰場上,雖然武將一般不會親自動手,但真要動起手來,什麼招數套路都沒用,尤其是馬戰,死活好歹就是一下子,拼的就是力量。

關於這一點,可以看看武聖關羽:


我們知道,歷朝歷代的關羽造型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些地方是相同的——大大的肚子,偉岸的身體,又高又膀,屬於那種一看就知道打不過的類型。

關羽的這個肚子,叫做“將軍肚”,現代人管這叫做“啤酒肚”,是作息飲食不規律造成的。但在古代,擁有這種大肚子,絕對是身份的象徵,因為這明顯說明一點——營養條件好。

中國古代普通人的營養條件是很差的,能吃飽飯就已經是很好的年月了。“終歲不識肉味”是普通人的常態,士兵也不過是在打仗的時候才有肉吃而已。但將軍不同,將軍的伙食條件遠遠好於士兵和普通百姓,所以在那個年代,胖子是非常少有的,只有將軍才能有大大的肚子,這種將軍的體型基本被歷代畫師所認可,無論漢唐宋歷代武將的畫像,都是這個模子。

營養條件好導致體重大,力量大,這在戰爭中是巨大的優勢。關羽曾經對曹操說:“賤軀頗重,馬不能負”,所以曹操送給他赤兔馬。馬都載不動關羽,體重怎麼也得兩百大幾十斤。關羽身高斤一米九,體重兩百多斤,再加上萬裡挑一的赤兔馬,跟小汽車似的,您想想這得多大的衝擊力?光靠重力勢能就沒人擋得住,所以關羽能在萬軍中斬顏良首級,如入無人之境。

關羽作為中國武將的代表,他基本代表了大部分武將的形象——膀大腰圓,力大無窮。古代史書裡動輒記載某武將“力能扛鼎”“臂力驚人”。僅僅就三國而言,與關羽同時代的人裡,典韋曾經攆的老虎滿山跑(“逐虎過澗”),許褚能把牛拽的向後退,個頂個都是猛男。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身——行伍出身,從小兵做到將軍,這種出身的將軍,普遍戰鬥力驚人。

除了行伍出身之外,古代武將最主要的來源還是世襲和武舉,但別以為世襲和武舉就不能選拔人才了,這種人基本都來自於武將世家,從小習武。因為習武是個很費錢的事情,普通人家可以練練拳腳,但馬戰這種項目,普通人家是練不起的。

當然了,像和平年代也會有渾水摸魚的,比如《紅樓夢》的賈珍,屁都不會的廢柴,也繼承了一個三品威烈將軍,這就另當別論了。


小約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武將和士兵都是有真功夫的。

為啥?

古代打仗可不是今天傳武大師混生活,那是要拼命的。

如果你不懂三招兩式,又上戰場,豈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我們看看俞大猷的故事。

俞大猷是明末的抗倭名將,他戎馬一生,在無數次格鬥中總結了實用的槍法和棍法。

當時倭寇肆虐,俞大猷和戚繼光希望民間力量也幫助軍人作戰。

當時,俞大猷抱著民間有神功的想法,徵召了很多民間的高手,還去拜訪了少林寺。

少林寺在當年名氣很大,都知道那裡的武僧很厲害。

俞大猷帶著部下去少林寺,是希望學習這裡高超的武術來對抗倭寇。

上面說了,俞大猷是長槍和棍術的高手。其實當年冷兵器肉搏戰,首先就是長武器的長槍。而棍術和槍術其實是一體的,可以通用。

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俞大遒看過少林武僧的表演以後,認為這是花棍,適合街頭表演但不適合軍事作戰。

誠然,少林武僧的棍法非常好看,達到了雜技的水平,對於普通街頭打鬥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職業軍人是無用的。

當時少林武僧不服,於是俞大遒安排自己的部下下場交手。

果然,幾次鬥棍中,俞大遒手下軍官輕鬆獲勝。

這些軍官棍法根本沒有什麼花招,無非是簡單的幾招,只是快準狠而已。

而俞大遒本人也是棍法高手,是有幾下子的。

此戰打戰敗後,俞大遒基本放棄從民間邀請好手參戰的意圖,轉而訓練職業軍人。

需要說明的是,少林武僧這裡鬥敗後,幾名武僧主動要求學習。

他們跟隨俞大遒學習了一段時間,學到了真正實戰的棍法,又帶回去傳給其他僧人。

這樣一來,少林棍法才有很大的進步。


薩沙


古代能稱武將的,真功夫是肯定有的!

但是這真功夫,卻又不是我們如今從武俠電影與小說中的所謂功夫,絕不是!更非當今武林流行的某某門派拳術與刀槍之術。

古代既能稱將軍者,那就是要上陣領兵打仗的。那時也不叫什麼功夫,功夫是個新名詞。古代稱為武藝!

武藝大概有四種

一:戰陣之術。就是二百人、一百人,五十人,按弓弩槍矛刀盾分別組隊結陣的戰鬥之法,那叫武藝,用武之藝也。而非兵法!兵法教授的是戰爭時機與戰略。什麼時候打?在什麼地方打?出動多少兵力打?這些是兵法決定的事。而戰陣之術則是具體的戰鬥實施,如兵法之利爪尖牙,這就是是武藝!古人將兵法稱為“萬人敵”乃滅國擒王屠龍之術。而結陣戰鬥的用武之藝,乃為百人之敵,凡為將者之基礎必備。不懂戰陣,就無法指揮部隊戰鬥,那麼任爾刀槍劍戟、弓馬嫻熟,也只是個悍卒,最多亦只為五人或十人之敵,永不能成為將軍。

二:騎射,十八般兵器,以弓弩為先。步射與騎射,古代戰爭與現代一樣,遠程射殺永遠在白刃刺殺之前。戰史上戰例多得很。一般某部如果弓弦斷、箭矢盡,被迫進入白刃格鬥中,那麼離軍覆身亡也就近了。如漢代李陵、三囯龐德,西晉周處等,無不是營中矢盡絃斷而敗亡。

三:刺擊,就是槍矛刀盾的白刃格鬥之技。古人曰:重甲長矛,摧鋒破陣、斬將奪旗。冷兵器戰爭中的白刃格鬥,亦絕不是靠現在流行的什麼精妙槍法招式取勝,絕不!白刃格鬥,全憑鎧甲堅厚,力大、矛長、刀利。精妙招式在刀槍如林的戰場上,幾無用處。還有,若無堅甲重鎧護身,任爾十分本事,也會在驚慌下只餘了三二分。

四:角祗摔角,春秋時的史書中,就有軍中士卒以摔角為戲的記載。這就是徒手格鬥之技。于軍中武藝,尤其為者將軍言,徒手格鬥法,只是舒筋活動手足而已,這是武藝中的末技了。

那麼,古代將軍怎麼來的?一為軍功,猛將多發於卒伍。二為門蔭世襲,就是貴族將門世家。

而無論怎麼當上將軍的,武藝肯定是會有的,而且一般都過硬。必竟將軍是要上陣打仗的。除了殺敵,還能自保。為將不練武藝真功夫,豈非與自己小命開玩笑!




風去了無痕D


別說是武將了,就算是普通的職業軍人也是有真功夫的,冷兵器戰場上的拼殺和肉搏相當殘忍和激烈,沒有點真功夫,就是當做活靶子任人宰割,兵如此,武將亦如此,並且武將的功夫大多是出類拔萃的,除了一些儒將,行伍出身的將領和武舉出身的將領在功夫上的優勢也是其出人頭地的基礎。



身體條件

史籍常記載一些著名武將“身高八尺”、“力大無窮”,這也是古代將領的一個共同點,即優於常人的身體條件。古代的兵器幾乎長短差距不大,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又以近身為主,那麼身高臂展的優勢就顯得格外重要,殺敵於身外是弓弩能夠做到的,但步兵、騎兵想要殺敵於身外,就只能加長武器裝備的長度,唐朝的馬槊是達到了這一目的,唐朝名將李靖對付突厥的致勝法寶就是這種兩三米開外就已刺穿敵軍的兵器。這種兵器的長度是客觀優勢的體現,而將士臂展身高的長度就是主觀優勢的體現,先天條件較好的人更具備戰場上的優勢,也更容易走向將軍的職位。


“武科試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清史稿》

兵器的重量也是古代戰爭中關鍵的一環,當然像唐陌刀這種輕便又鋒利,從容一揮便能人馬俱碎的神器是不常見的,即使是大唐盛世,也不過五千人的陌刀隊。那麼常規武器中,士兵幾乎是標配,但將軍的兵器一般就是特供了,演義中80斤的青龍偃月刀雖不可信,但體現了將軍的武器在重量上還是重於常規兵器的,因將軍的力量優勢更勝一籌,使用加重的兵器也會更得心應手一些,造成的殺傷力也會更大一些,同理於強弓硬弩,不同力道的弓弩,射出的距離和穿透能力也當然是不同的。


如千古無二的項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這樣的人在戰場上對敵軍來說無疑是噩夢般的存在。身高臂展使得敵人不得近身,普通人揮刀劍會造成開裂傷,項羽一刀揮下就可能將敵人劈成兩斷,這就是身體條件帶來的優勢。不僅如此,在身體條件上的敏捷性(見於尉遲敬德無人能刺中的閃避屬性,敏捷性真的很實用)、彈跳力(見於李廣被俘時的事蹟看,彈跳力強還是很有用的)等都是將軍優於普通人的地方,也是其“功夫”好的基本條件。

武功技藝

所謂真功夫無非就是武藝的研習程度,在排除歷史上一些著名儒將以外,大部分武將還算是武藝精湛的。其中貴族子弟擁有眾多學藝的先天優勢,比如將門之後,不僅會在少年時期就能夠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傳授一些刀劍兵器的使用技巧,也就是史書裡常講的“自幼習武”;而且有機會跟隨父輩們親臨戰場體驗戰爭的實際狀況,這一點是貧寒子弟所不具備的優勢。

“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清史稿》



但“武舉”的誕生,為貧寒子弟提供了研習武藝後的晉升之路,改變了以往從行伍中憑軍功一步一步走向將軍行列的單一途徑。武舉考試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這些科目考試體現了唐朝廷對於將軍選拔的功夫功底還是比較重視的,唐明將郭子儀便是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第二名。武舉的選將辦法也一直延續到清朝,雖然武舉之人並非像行伍裡出身的將軍那樣受重視,但也是對於將軍隊伍的良好補充。


無論是將門之後,還是行伍出身,或是武舉入軍,都離不開精湛的武藝,弓術、劍術、馬術、槍術等都是將軍最為基本的技能要領,諸如呂布“轅門射戟”這等精湛的射術,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又如文鴛這種陷入敵陣殺敵百餘全身而退的,沒點真功夫恐難以做到。

古代將軍的功夫是最基本的軍事素養,雖然將軍重在指揮,但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避免不了陷陣殺敵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將軍理應展現更為強大的戰鬥力和殺傷力,古代將軍勇猛的基礎便是精湛的功夫。


棍哥觀史



我是林哥,我來答題,據我所知在古代大多數的武將都是有真功夫的,畢竟在幾千年的冷兵器的時代,近身拼殺和弓箭的精準才是制敵的有效方法和不二法測,軍功承爵始於商鞅變法,他不僅打開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宏偉夢想,更被歷代帝王視之開疆擴土保家衛國的制勝法寶,試想一下一個連武術根底都沒有的人如何能在千軍萬馬之中保住性命,更怎能憑軍功獲得升遷呢?


當然,在成平日久的盛世朝代,有時不乏貴族子弟憑藉父祖的軍功被帝王封蔭,但這樣的武將大多是職位較低,不會被委以重任。再就是古代確實由熟悉軍旅和兵法的文臣統領軍隊之時,但這也是極少數出現,比如宋之虞允文,三國吳之陸遜,蜀漢之諸葛亮,魏之司馬懿等,然而這些人雖是文臣,但智力過人軍法森嚴,同時對兵法也大有研究。


再就是武舉制度,武舉開始於武則天時代,但卻興盛於後世朝代,武舉以武藝為基礎,同時以兵法軍陣為第一要義,畢竟作為封建王朝的軍事基礎,武備歷代王朝不敢放鬆

我是林哥生活,以上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評論。


林哥生活


說到古代驍勇善戰、馳騁疆場的武將,再結合許多影視作品中的資料,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古代的武將究竟是不是身懷絕技,內功高強,無人能敵呢?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古代的武將肯定是功夫高強的。但如果說武將都像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那樣,人人都有武功絕學,氣息化箭,刀槍無影,是不太現實的。古代的武將也多是普通人出身,以普通人的血肉之軀經過戰術訓練、沙場磨練,而一步步成為武技高超的將領。

古代人如果要當兵、成為將領,有很多種方式,而不同的方式也決定了他們究竟有沒有“真功夫”:

第一種叫世襲。以世襲製為主的武將繼承方式主要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當時流行的“世卿世祿”制度,武將的繼承也很大程度上採用了“世襲”。也就是說,人們只要有相應的血統和血緣關係,無論是否精於習武,都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將軍。

在這種前提下,將軍身上的“真功夫”也就因人而異了,有的人只是單純地任職了官位,沒有經過系統地訓練。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普遍“尚武”,所以那時的將領要簡單耍兩招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種叫廕襲。廕襲與世襲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世襲是根據血統和親緣關係,而廕襲則是憑藉祖先的功勳和資歷。廕襲不限定血統條件,打比方說如果一個家的家主有功在先,上至家主的兒子可以獲得官位,下至他家中的僕從和門客可以任職官位。

從性質上來看,廕襲上任的將軍雖然較少,但廕襲和世襲一樣存在著很多種不同的情況。有的將軍出自習武世家,從小習武,就有著很紮實的武功基礎;但有的將軍可能就缺乏歷練,只有三腳貓功夫了。不過從明朝起,就對廕襲的將領有了資質上的要求,如果想要廕襲軍職,就必須先立軍功。有了這樣的硬性要求,世家子弟們也就不得不爭相學好武功了。

第三種叫武舉。與科舉相對地,後來由武則天創立了武舉。科舉考察文學素養,而武舉考察的就是武術功底了。武舉有著許多不同的科目,在武則天之後也被歷朝歷代沿襲。自那之後,通過武舉而晉升的將領變多,古代武將的功夫水準也就高了很多。

最後一種就是從軍隊中提拔了,這個方式比較好理解,也更加普遍。就是直接從基層軍隊中提拔士兵成為將領,所提拔上來的士兵多經過實戰歷練,不僅武功紮實,對實戰也有自己靈活的應對經驗。在所有成為將領的方式中,行伍提拔的將領是實戰能力最強、泛用性最高的。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歷史上大部分武將都有真功夫,而且某些特定的人還是武林高手,能夠橫掃少林所有武僧,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抗倭名將、武舉人出身的俞大猷[you]。



武舉考試

武舉考試誕生於唐朝武則天時期,當時的武舉人注重於個人武力的展現,因此唐朝的武舉考試項目為馬射、步射、騎槍[騎馬打仗的功夫]、舉重、摔跤等等。當然唐朝對於武舉人的身高、言語也有一定硬性的規定,基本上身高低於1.8米的人會被列為次等。

按照這種制度,選拔出來的武將無論軍事指揮水平如何,最起碼都是身材魁梧、功夫一流的,個人武力值爆表的人。比如武狀元出身的郭子儀,早年經常帶領幾百人的隊伍衝殺敵陣,如果沒有真功夫,估計早就掛了。



明朝時,武舉考試增加了策論,而且策論被排到了第一位。也就是說,但凡參加武舉考試,必須要先通過策論,才能參加武藝比拼。因此明朝的武舉人實際上最重要的軍事指揮才能,但即便如此,明朝時期的武將,個人武力值依然爆表。

1562年,日本倭寇侵佔了興化,此時嘉靖派遣了俞大猷南下抗擊倭寇。俞大猷從北京出發,路過少林寺,很是仰慕少林寺武學造詣,所以專程登寺拜訪。

當時的少林寺認為自己傳承下來的棍術非常厲害,所以組織了武僧給俞大猷展示棍術。俞大猷觀看之後,認為少林寺的武學已經失去了其中的精髓,並且和少林寺的武僧交手,結果發現少林寺的武僧不堪一擊,根本沒有任何人是自己的對手。

看到少林落敗後,少林寺倒也謙虛,派遣了兩個資質較高的和尚宗擎、普從跟隨俞大猷學習武術。三年之後,宗擎、普從學藝歸來,將俞大猷的功夫傳授給了少林寺近百名武僧。此後,少林寺便有了俞派少林。



除了武舉考試之外,一些靠著軍功從底層爬上來的人必然都會有真功夫。比如秦國殺神白起,靠著殺敵建功一步步做到了武安君。漢初開國將領樊噲,多次攻城都是先登,親手斬殺數個敵人。


我是越關


如果真功夫指的是像影視劇中那樣飛簷走壁,一掌打得石破天驚、血肉橫飛那樣的“功夫”,可以肯定地說那是沒有的。那麼問題來了,古代那些出名的武將是靠啥取勝的呢?

在冷兵器時代,武將們大部分都沒有接受正規的武術訓練,也不可能學到什麼所謂的武功秘籍之類,之所以能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間裡,把對方殺死,主要靠的是強壯的身體、靈活的身法以及極快的速度。

所謂的武功,其實是那種實戰性很強,在無數次的生死搏殺裡磨練出來的搏擊技巧。 這些搏擊技巧,在秦漢時期就有傳說,春秋時期武術家越女就曾闡述了“手搏之道”的理論,這其實就是一種借用巧勁,借力打力的搏擊技術。

至於輕功,一跳幾丈高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古代大部分的牆的很矮,攀爬時可借力的物很多,只要身手矯健,在經過刻苦的訓練,都可以上去。其實說白了就是身法靈活的一種攀爬技巧。

現代人對所謂武功的理解是從上世紀30年代興起的武俠小說開始的,在這之前沒有人知道“武俠”是什麼東西,更沒有小說中的那種所謂“武功”一說。

所以古代那些厲害的的武將是並沒有武俠小說中的那種真“武功”的,他們只是身體強壯,臂力較大,反應敏捷,速度極快,身法靈活,還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慣與長夜


真功夫肯定是有的。什麼叫真功夫?

必要條件是力氣必須要大,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一力降十會”。一個力氣大的人,可以戰勝十個會武藝的人。手無縛雞之力就不要想當武將了。

舉個栗子,至今民間都有人用石鎖練功,好幾十斤的石鎖能夠高低拋接,運轉如飛,這就是真功夫,就算你天賦異稟,不經過長期訓練,也只是一介莽夫。

但是就算有天生神力,也只是有成為武將的基礎,在力量訓練的基礎上,再加上技巧訓練,才可能成為武將。這個技巧不是指武術表演裡那些花哨的動作,在戰場之上往往是一招即見分曉,大戰幾百回合是小說家的演義。

技巧通常包括白刃格鬥和騎射功夫。

白刃戰的殘酷超出現代人想象,在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有沒有真功夫,練與不練,差別巨大。

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對陣英軍來看,清軍自乾隆以來,承平日久,訓練當然也荒廢已久,一年之中有半個月進行訓練已經屬於很多,而對手英軍每週訓練4——6日不等,每年達到了200——300多天。

在戰爭中,清軍在火炮對射階段還能和英軍抗衡,一到肉搏階段就立即崩潰。

對陣太平天國也同樣如此,烏蘭泰領京師八旗一部與綠營兵二千守永安,八旗兵雜以威寧兵數百守炮位,被七八名太平軍士兵持長矛短刀就追得丟棄大小炮位十餘,投身激流,寧願淹死也不肉搏。

甲午戰爭的日軍,也是靠最後的刺刀衝鋒打垮清軍,同鴉片戰爭一樣,清軍在火器對射階段一般能穩住陣型,到了對方刺刀衝鋒後無一例外崩潰。

士兵如此,武將也是一樣的。

要想成為真正的武將,除了敢於白刃戰,還要精通騎射,也就是俗稱的弓馬嫻熟。

比如岳飛,《宋史》記載:(岳飛)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這就是岳飛能成為名將的底子。

箭術除了天賦,還需要長年累月的苦練,非十數年不得小成。擁有可怕長弓手的英國也有句俗話:對於一個弓手而言,一輩子都是練習時間。

相比箭術,騎術則更加是土豪運動,騎馬有多燒錢?即便在現代,馬術也被稱為貴族運動,何況是古代。即使不是世襲武將或門閥大戶出身,也必定非普通人家所能負擔,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就只好從行伍中去逐漸加以練習。

再舉武聖關羽,關二爺顯然是技藝精通、弓馬嫻熟,心理素質還超級強悍。

《三國志》: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捨我其誰?沒有真功夫,行嗎?

成為武將要滿足如此的條件,除了那些虛銜的武將,戰場上的武將,肯定是有真功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