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一線人員:派件量堪比雙11

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已出現?

“我平時每天的快遞運送量在200票左右,但是最近快遞量增加很快,僅今天上午就差不多送了300票,簡直比‘雙11’的時候還多。”在位於深圳福田區一個小區的快遞臨時交接點處,一位中國郵政的快遞人員欣喜地向記者表示。2020年春節以來,雖有疫情因素干擾,但快遞企業在做好有效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已在2月份便運轉了起來。據國家郵政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全國郵政行業復工人員達246萬人,復工率達90.2%,快件日攬收量和投遞量分別達到1.62億件和1.6億件,復產率分別達到81%和80%,超額完成“2月底產能恢復六成”的復工復產目標。(3月4日《證券日報》)

大年初一,很多快遞公司都表示,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物資運輸,並提供全程免費運輸和配送服務,優先確保各類醫護用品第一時間送達武漢。往小了說,很多人從網上緊急購買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品,也是通過快遞才早日拿到手中。


“報復性”消費?一線人員:派件量堪比雙11


曾幾何時,快遞業被視為網絡購物的配角,如今卻更像是中國經濟的助推器,同時還吸納了數百萬人就業,已無人可以小視。近十年,快遞業其實一直深刻改變著國人的生活。即使2014年業務量超過美國、躍升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之後,仍然保持快快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0億件,按照14億人口來進行計算的話,平均每人就買了45個快遞。這背後,是消費者的巨大需求,當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後,網購和訂外賣也日漸成為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剛需。此次疫情,就是一次集中展示。

可以說,在這段非常時期,快遞業成為最具存在感的行業之一,消費者恐怕從未像現在這樣依賴快遞,使得它成為連接供需兩端甚至是保障國計民生的“硬核”擔當。

“報復性”消費?一線人員:派件量堪比雙11


實際上,隨著快遞運輸網絡的恢復,也為許多熱衷於線上消費的居家人士開展網購帶來了便利,一些快遞員也向記者反應當前的快遞量相比往常更高一些。

對於這一情況,快遞專家趙小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他的觀點,他表示:" 這段時期快遞數量比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春節期間積壓件量較大,再加上春節到現在消費者網購出現急速反彈,造成了當前短時間內快遞量急劇增加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四大快遞企業陸續發佈了未經審計的1月份經營簡報,順豐控股因春節期間不停產1月份業績表現一枝獨秀。據順豐控股發佈的經營數據顯示,1月份速運物流業務實現營收111.50億元,同比增長10.64%,承接業務量5.66億票,同比增長40.45%。

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 2020 年 1 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受疫情因素影響,預計 2 月份快遞業務量約為 30 億件,同比增長 10%。同時,該報告認為,受線上消費替代效應持續加強和行業在暢通物資流動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資本市場對快遞業增長的預期小幅提升。

2003年的非典馬雲挺過來了,成就了淘寶,2020年的當下,只要活下去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